持續性不想上班,常規性總想辭職,似乎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心理學家稱這種症狀為「職業枯竭」,你中招了嗎?
近日,一句打工宣言「我選擇打工」上熱搜走紅。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這是無奈卻真實的現代社畜寫照,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實現了不想上班的願望,卻並沒有想像中的瀟灑快樂!
三餐不繼,甚至失去經濟來源後幡然悔悟,紛紛表示打工使我快樂,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
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去打工,但卻沒解決「職業枯竭」。為什麼工作會讓原本充滿幹勁的我們,越來越沒有激情,越來越不想上班,反而想辭職呢?
和談戀愛相似,時間推移會讓濃烈的感情趨於平淡。何況一年200多個工作日,一天8小時,甚至更長。我們與工作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與戀人在一起,出現疲勞非常正常。
不過,如果你就此放任,讓自己滯留在舒適區內,不積極找辦法突破瓶頸,將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
聞名於世的「領導力之父」之稱諾埃爾·蒂奇把知識和技能作為界定點,將人的狀態劃分為3個區: 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聰明的職場人是那種不安於現狀,敢於走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內的人,他們有明確的目標,會主動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關注自己的提升。
俗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舒適區待久了,人會不敢或不肯接受挑戰,找不到突破和創新的快感,上班逐漸就變成了上墳。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發現自己不想上班,那不妨先立個小目標,學些新技能。
有位職場達人,剛入職時在四大做諮詢顧問,靠著熱愛和年輕,經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那時的想法很單純,熟練度和水平不夠就用時間來湊。
然而,身心的疲憊和重複性工作,讓他上班越來越提不起勁。直到接觸Python,成長的快樂推動著他在工作中持續進步,原來找對方法,找準目標,讓工作更有意義,才會愛上工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Python那些助職場人擺脫「持續性不想上班」通病的「神仙操作」。
一行代碼讀取整頁數據
當你拿到PDF或WORD格式文件,需要整理成表時,手動一份份處理,不僅費時、費力、費眼,還容易出錯。但這些在Python看來,通通不是問題,只需幾行代碼,就你喝口茶的功夫,就能全部搞定。
另外,面對有固定模式,內容卻因人而異的定製化郵件發送,傳統方法是打開郵箱,將內容複製到相關欄,點擊「發送」即完成一封。
機械性的複製粘貼,不僅耗時,而且一旦信息和郵箱地址複製錯誤,會給公司或機構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導致客戶投訴。
這時,你只要花幾分鐘,寫上一段Python代碼,讓電腦按照要求,準確無誤地自動發送上千上萬封定製郵件。
另外,Python還能幫你自動整理文件、處理報表、填寫合同、回覆信息、批量轉換格式、拆分或合併表格……
所謂「君子善假於物」,職場上要懂得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始終行走在「學習區」,工作不枯燥,才能徹底實現人生的價值。
財務專員小藍將Python當職場技能來學,她用Python代碼處理了大量財務數據,給公司大幅節約了人力、時間等成本,在收穫豐厚獎金的同時,漲薪30%。
月薪3000的行政小姐姐,因在微博上分享編寫的Python代碼,被大型數據分析公司直接挖走,月薪10K起……
當你被各種加班纏累,失去往日光彩時……不妨學學Python,它遠比你想像中強大。
Python幫你成有效率的人——Python自動化功能大而全,只要你能想到的重複活,基本沒有它不能解決的。
Python幫你成有邏輯的人——用Python做項目策劃,從網絡爬蟲收集信息,到數據清洗、挖掘、建模、分析、可視化報表,分析內在規律給出決策依據;
Python幫你成企業的紅人——用Python做匯報,其強大功能可將文字與圖、畫、表相結合,交互性強,讓工作成果一目了然,獲得boss認可。
Python在提高你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優化你的邏輯能力,讓你成為時下搶手的高效、高能、高知型人才。
當你對工作沒有目標時,不如學些主流的實用技能,Python自動化辦公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