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出軌,不是吵架,而是曾經親密熟悉的兩個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卻活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爸和我媽都生於57年,婚後有三個孩子,我姐,我哥和我。我今年三十一歲在我的印象裡我從沒見過他們坐在一起談過心或者給我們留過父母間很美好的畫面。我媽是一位很樸素的農村婦女,身材不高,不施粉黛,但特別能幹,她還有一個異常明顯特點:能說,愛聊天。碰見愛聊天的人她能聊到忘乎所以,我很小的時候以為這是她的熱情,但長大了發現是因為她很孤獨,是她婚姻裡的孤獨。
而爸爸在所有認識他的人心裡是一位很隨和的人,但他在我的記憶裡是一位特別愛生媽媽氣的人,他像個不定時炸彈一樣,一不小心就炸了,媽媽必須要小心翼翼地跟他相處,讓自己儘量謹言慎行,才可以預防被炸到。每次他生氣的時候,他表達生氣的方式是各種指責媽媽的不是,當得不到媽媽的回應,他就使用冷暴力。
他們的婚姻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婚後的生活更是乏味至極,除了交流一下我們幾個孩子之間的事情,兩個人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加上爸爸的對媽媽的詭異態度,他們的溝通話題幾乎為零。
今年年初,媽媽突然因胃痛生病,當我和姐姐趕到醫院時,瘦小的媽媽一個人蜷縮在病床上呻吟著,面色蒼白,雙目無光,看起來特別虛弱。當我打電話問爸爸在哪時,他卻說自己在家吃飯,對於媽媽的身體情況完全不知。他根本沒意識去關心媽媽身體的狀況,甚至在知道她住院後,迎來的也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和敷衍的幾句問候,直到住院第八天他才出現,10分鐘後迅速離開。我一直好奇如此冷漠的感情是如何一起生活三十幾年的?
可事實:他們亦是如此!
你說話時根本得不到他的回應,就算回應了也會因為某一個點爭吵不休,他們也常常弄不清楚他們到底為何這樣對待彼此。你說話,我從不回應。你試圖靠近,我殘酷離開。從始至終,我視你如無物。你像個死人,或者像團空氣,你是喜是悲是哀是怒,我都不在乎,也和我沒有關係。這是婚姻裡最殘忍的一招:無交流冷暴力。
電影(無問東西)裡也有這樣的案例。
劉淑芬和許伯常,年少時情投意合,但許伯常大學畢業後坦誠不再愛劉淑芬,而劉淑芳卻逼著許伯常遵守當年的承諾娶她。婚後他們共處一室,卻分床而睡。同桌吃飯,碗筷也是分的清清楚楚,朝夕相處,彼此相對無言。劉淑芳也試圖溝通過的,說風起了,說雨落了,說家裡沒菜沒米了,說你吃飽就好不用留給我,她氣憤的說,以為他會聽。但沒有。同住一個屋簷下,視她如陌生人。萬念俱灰的劉淑芳,崩潰自盡,跳入深井。那句:你讓我覺得,我是這世上最糟糕的人。多麼的悽涼!
現在家暴越來越被關注,冷暴力卻依然少有人知。
好的婚姻,要有愛的溫度,要有相處的熱情,唯獨不能有冰冷的回應。感情中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一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親密的關係,應該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相互幫助。
怎麼才能避免冷暴力?
1婚姻裡遇到問題夫妻雙方要坐下來聊聊,及時溝通,要站在彼此的角度想問題,互相傾聽絕對是一個有效的好方法。
2遇到問題也不要被他的態度所控制,我才是我自己人生的主人,想的開,看的開,放得開,心態很重要。
3要相互付出,婚姻裡要包容,理解,體諒家庭才能和諧,愛情才能升溫。
4學會及時止損,不合適的婚姻早點放手,放下,彼此都能輕鬆許多。
5如有必要可以向親人,朋友,同事,尋求幫助。
婚姻裡的冷暴力,才是婚姻裡愛情的墳墓。婚姻裡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絕對不能用冷暴力來解決。一場白頭偕老的婚姻,需要用愛來回應,用尊重來表達,用責任來經營,沒有完美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所以哪怕遇到了冷暴力,我們也要學會及時止損,不要一味的妥協,不要一味的錯下去,一輩子很長,婚姻裡我們更要明白:愛一個正確的人,愛你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