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孤單,我的自我:靠自己的單身女性》
這是一本人類學研究著作。曾經我以為只有中國女性面臨選擇早婚還是在大城市追求自我而有的生活的問題。沒想到同一個世界同一款選擇,在我印象中自由開放很多的美國社會,女性可以選擇不依附男性有獨立的生活也是近幾十年才登上歷史舞臺的。
書裡提到幾個單身女性保持愉悅生活幾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大城市,比如紐約。好閨蜜,完全可以替代伴侶擔任起靈魂伴侶的角色。以及工作,用來維持體面而充實的生活。
當然,書裡也列舉了你全部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孤獨、疲憊和恐懼等看起來非常糟糕的事情。可是這些並不全是和單身必然綁定在一起的。低質量的婚姻同樣要面臨上述問題,甚至可能更糟糕。
今年奧斯卡提名的大熱影片《婚姻故事》講述的就是一位女性追求事業和婚姻之間平衡的艱難困境。影片最後斯佳麗詹森飾演的女主最終決定了放棄低質量的婚姻而重新追求自己的事業。近幾年有關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影視作品也越來越多,比如講事業追求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講述女性友誼的《大小慌》,包括去年將文學作品搬上熒幕的《小婦人》,探討的都是類似主題。
2.《傷心咖啡館之歌》
孤獨大師「麥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探討了人類所共通的深層次孤獨——愛而不得。文中性格古怪卻精明英勇的女主人公阿梅莉亞小姐毫無緣故的深愛著自己的駝子表哥,而鎮上最俊朗的年輕人梅西又毫無緣由的深愛著阿梅莉亞小姐小姐。駝子表哥最終選擇了離開阿梅莉亞小姐和梅西去週遊世界。小說中所有的愛都沒有交代來路,卻都有著令人傷心的去向。
書中有一段話引發了我強烈的共鳴:「我們大多數人都寧願愛而不願被愛。幾乎每一個都願意充當戀愛者。道理非常簡單,人們朦朦朧朧地感到,被人愛的這種處境,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無法忍受的。被愛者懼怕而且憎恨愛者,這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愛者總是想把他的所愛者剝得連靈魂都裸露出來。愛者瘋狂地渴求與被愛者發生任何一種可能的關係,縱使這種經驗只能給他自身帶來痛苦。」
不得不說,大師的作品永遠有一針見血的力量。這種力量超越了普通的情感共鳴,而是講你體驗到的,感受到的匯聚成凝練的語言直白無誤地推到你面前,然後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如此,進而嘆息,唉,原來都是如此。
3.《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
很遺憾,這不是一本講美食的書,我原本以為它是的。事實上,這是一本講憂傷的書。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本很喪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很溫暖。但是它可以喪到人的心坎裡,讓你覺得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有人感同身受。
這世界上有些情感是想通的。書中的三個故事的主角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的。有生活在紐約的新移民者在失敗的婚姻生活中掙扎;有生活在土耳其的主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中艱難求索;有來自巴黎的獨居男子一個人面臨著巨大的喪妻之痛。
作為讀者,我沒有和他們類似的生活經歷,但我卻可以百分百和這些完全陌生文化背景年齡階段家庭處境的人產生強烈的共鳴。甚至可以在別人的故事裡,忘記自己的孤獨。
如果你失戀,請看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和失戀類似的情緒。如果你產後抑鬱,請看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探討夫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的故事。如果你原生家庭不幸福,也可以看這本書,那麼你就不會覺得自己的不幸是無處訴說的。
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在哪個地方因為什麼原因被令人窒息的孤獨感圍繞,那麼你可以打開這本書,書裡的每一個句子都可以應和你心的節拍。
4.《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
這部和《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剛好相反,是一本本以為會很喪的書,看完後竟覺得有一絲甜。
當然這也是一本能讓讀者情緒一波三折的書。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和同屋的朋友交流。
當看到書的三分之一的時候,我說:「這是一本有關孤獨終老的書。書裡的主角說,我一個人怎麼了?我傷害其他人了嗎?比起那些背叛家庭不負責任的男人來,我又有什麼值得羞愧的。」
看到書的三分之二的時候,我說:「這本書是騙人的,根本就不是講什麼孤獨終老,書裡的主人公開始發糖了。」
再看多兩章。我坐在床上絕望的喊:「故事的男主人公準備自殺了。」
當然這並不是這本書的結局。想知道這個關於孤獨終老的故事有個怎樣的結局的朋友還是自己一點點把這本書看完比較好。
因為同樣發生在倫敦,這本書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很火的美劇《倫敦生活》。在這樣一座嚴肅而驕傲的城市裡生活著千千萬萬孤獨的人。甚至因為有太多的同類人,這些人從某種角度看過去,反而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主流。他們每個人身上攜帶著的原生家庭的不幸,與所謂正常人相處的蹩腳之處以及無法與自己達成和解的困境似乎奏出了這座城市的一首獨特小調。
友情提示,閱讀本書的時候請準備好伯爵紅茶和麥芬蛋糕。
5.《寂靜的深度》
這是一本畫評集。我在電子書架上偶然翻到,幾乎是一見鍾情,之後總是在某些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拿出來翻一翻,竟有了一種被陪伴的感覺。
愛德華·霍珀是出生於19世紀的美國畫家,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他大部分出名的畫作表達的都是同一主題——孤獨。
這本畫評由美國詩人馬克·斯特蘭德撰寫,字裡行間流露著詩意和藝術氣息,是一本融合了畫面美和語言美的著作。
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的畫作,也是Hopper最出名的畫作,名為《夜遊者》。畫作由城市夜晚空曠的街道和亮著昏黃燈光的餐廳構成,透過餐廳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散散兩兩用餐的人。每個人的面目表情模糊,肢體動作寥寥。
畫作充滿了強烈的對比,暗的街道和餐廳的燈光幾乎將畫面對半分開,而有著燈光的餐館裡冷清的氣氛又和那暖黃色的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光越暖,人就越冷。那麼大的落地窗照出來的卻都是封閉的心窗。
馬克·斯特蘭德說:「霍珀畫作都是關於短暫、孤絕片段的描繪。」無疑非常精準了。霍珀用靜止的畫面延展出無盡的時間廣度,又在固定的空間內釋放出無限的維度。在這浩瀚的時間和空間中,瀰漫的是無止無盡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