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萍
據調查,2019年,中國的離婚率持續攀升,高達43.8%。2020年,已經過去了9個月,但離婚率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可以再創新高。
離婚、不婚、光棍,到處充斥著孤獨。一個人孤老終身是不是很可怕?
比一個人孤老終身更可怕的,恐怕是跟那個讓自己感到孤獨的人在一起老去吧。
這裡就引申出一個話題——喪偶式婚姻。
喪偶式婚姻,顧名思義,即雖然有婚姻,但在這場婚姻裡,一方對家庭冷漠,無視家庭義務,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婚姻如同喪偶。
而承受喪偶式婚姻的,又大多數都是婚姻中的女性。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些內容,都是關於婚姻中,男方賺錢養家,對家庭的其他一切義務無視。女方全職寶媽,承擔著家庭的一切事物,彼此沒有溝通交流,等同於喪偶式婚姻。
彥先生和李女士結婚7年,自由戀愛,也是從你儂我儂走過來的。如今,李女士全職寶媽五年了,熬到大寶上學,又熬著帶二寶,夫妻兩人基本沒有交流。
彥先生白天上班,見不到面。晚上回家,基本都是在外邊應酬完了很晚才到家,李女士經常餵完孩子飯,自己也沒了食慾。因為彥先生打呼嚕比較吵,倆人分房睡,這樣就更沒有交集了。
關於孩子的一切,都是李女士操持。彥先生只承擔孩子對他的一句稱呼,其他一切事宜都不參與。
有時候,李女士甚至想和彥先生吵一架,可是兩個人同在一個屋簷下,似乎沒有一點交集,連吵架都沒有話題。
這樣的婚姻是不是很可怕,也讓雙方都倍感孤獨?於是,李女士精神出軌了,她深知自己的行為可恥,深知這樣做對不起丈夫和孩子,可是她孤獨,她的內心需要慰籍,並不是彥先生每個月上繳工資就可以滿足了,她需要的是語言交流,她懷念曾經的美好時光。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日子就過成了這樣:兩個最熟悉的人,成為了陌生人。這就是典型的喪偶式婚姻。
魯迅先生曾說:「沉默是最高級的輕蔑,這種輕蔑無異於凌遲。」
雖然李女士有丈夫,有一個完整的家,可在這個家裡,跟獨孤終老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和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有關。在中國大多數男人心裡,做家務、帶孩子,並不需要什麼時間和精力,他們下班回到家,往沙發上一躺,飯來張口。吃完飯繼續一躺,要麼玩手機、要麼玩遊戲,完全把自己當成個爺。
他們認為家裡乾淨整潔、孩子健康活潑、飯菜溫熱噴香、衣服平平整整,都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他們不知道孩子的啼哭讓妻子多麼措手不及、不知道妻子半夜起來幾次給孩子餵奶換尿布、不知道孩子把家造成豬窩一般妻子一天要打掃幾次、不知道噴香可口的飯菜妻子要研究多久的菜譜、不知道熨的平整的衣服是妻子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不知道衛生間妻子大把脫落的頭髮、不知道妻子也想有健美的身材,可為了孩子有母乳,不得不吃成水桶腰的難言之隱。
中國人的婚姻中,女人承擔著妻子、母親、女兒、兒媳的多重角色,而男人,似乎是一個長不大的巨嬰,甚至,他們比孩子的成長速度還有慢。
我曾以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好的婚姻,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彼此關愛、彼此包容理解。
單身的孤獨尚可以接受,婚姻中的孤獨才著實讓人感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