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麗在wb上留下對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我命由天不由我」之後,選擇服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北大學子、法學院、大三高材生,這樣的天之驕子,緣何選擇了自殺呢?
這一切罪惡的根源,就是萬惡的PUA。
PUA全稱是Pick-up Artist,搭訕的藝術。早期只是分享男性如何通過技巧和心理學,去接近自己喜歡的人,但後來逐漸演化成騙財騙色甚至誘姦的手段。高級PUA的本質,就是精神控制。
在包麗和男友的交往過程中,男友以包麗「不是處女」為理由進行羞辱控制,逼迫對方自扇耳光、拍不雅照片,在身上紋侮辱性詞彙,甚至被逼懷孕墮胎,做絕育手術,分手了就去死等等,,就是典型的PUA。
他會把女生身上一點點問題無限放大,怪罪到女生身上,在這個過程中無限重複自己的委屈和不甘,從心理上壓制女生。在「貶低-捧高-貶低」的循環中,女生形成習得性無助,逐漸失去自尊,喪失獨立思考能力,甚至變得無底線,放棄生命。
在心理學中,這種行為還有另一個定義:操縱。
操縱是一套枷鎖,他們可能是操縱心爆表的伴侶,控制欲超強的領導,野心勃勃的下屬或同事,也可能是無法反抗的母親、不可靠的朋友。
操縱者遠不止這些人,我們都處在被操縱的危險中。如何應對已知或未知的被操縱,如何主導生命的主導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技能。
《操縱心理學》這本書是美國心理醫生與暢銷書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創作的。作者有30年臨床心理治療經驗,在這本書中她通過五個典型案例展示了人際關係中可能出現的操縱手法,涉及五個常見情景:朋友、親人、親密關係、職場關係以及同學相處。
在這本書中,作者總結了容易被人得寸進尺的7種人格特徵,需要防範的9種操縱類型,以及學習如何擺脫操縱的7個訣竅。
通過閱讀這本書,藉助作者給出的測試題,我們可以檢測自己是否以及被操縱或者容易被操縱;通過練習7個小技巧,改變你的軟柿子性格,擺脫被操縱,成為難以攻克的對象,掌握人生主導權。
下面我們就來走入這本書,一起了解操縱心理學。
在韋氏詞典中,「操縱」的含義是:運用狡猾、不公、伺機欺騙的手段,控制或利用(某人某事),尤其是為了個人利益;通過狡猾或不公的方式改變別人,以滿足自己的意圖。
操縱能夠付諸行動,是因為它有效果。
操縱者對你的操縱行為有些是有意的,他們完全知悉自己的行為但仍刻意為之,熟練使用脅迫和控制手段,以扭曲他人意願來滿足自己的企圖為傲。
但也有一些操縱者是無意的,他們的行為出於自己的恐懼、不安或其他情感因素,他們完全不知自己的操縱性,但依然會使用一些手段,如直接控制(常發生在類似上下級這樣的強弱勢關係中)或喚起行為(通過一些行為喚起他人可預見的反應——一般是痛苦的)向操縱對象施壓使其順從。
一般情況下,你身邊的操縱者可以分為以下九種:
馬基雅維利人格(未達目的不擇手段者)
特點是操縱慾旺盛,對人性充滿懷疑,行事風格精明刻薄。
他們往往很吸引人、很自信,並且口齒伶俐;但他們也很傲慢、斤斤計較、憤世嫉俗,會控制與壓迫他人;他們往往擅長投機取巧甚至會利用規則漏洞來行事。這類人往往通過喚起他人的特定反應來操縱人。
納西索斯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容易自我膨脹,具有非常強的應得權力感,這讓他們對其他人的需求和感覺非常不敏感,缺乏同理心。由於這類人對權力的追求,往往通過直接控制其他人的行為的方式來操縱別人。
邊緣型人格障礙
它並不是指處在精神疾病的邊緣,而是在一種人格模式,包含著非常不穩定的關係,不斷變化的自我形象,情緒波動與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這類人主要通過喚起人的負面情緒反應來操縱。
依賴型人格障礙
如果一個人有過度的被關懷需求,因此過度順從或黏人,往往就是有依賴型人格障礙。他們順從、幼稚、無助,永遠需要別人的幫助和關懷,往往會展示自己的無能,讓別人來做自己本應該做的事。
表演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常常通過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別人的關注,他們往往過分情緒化,且在感情上快速變化顯得淺薄而造作,常常通過過度反應來吸引別人關注。他們操縱的目的源於他們想成為注意力焦點,他們常常通過情緒爆發的方式喚起別人的消極情緒達到操縱的目的。
被動攻擊型人格
這種人格最常用的手段是拖延、懶散、頑固、故意的低效率和健忘以及源源不斷的抱怨,並藉此將負面情緒影響到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常常用消極抵抗的方式來搞破壞,進而引起他人的沮喪情緒,達到操縱目的。
A型人格
A型是對高壓力人格及其行為的描述。這類人往往是多任務工作者,喜歡匆忙但井井有條的工作任務,他們競爭意識強,關注量化的成功;他們的緊張狀態讓他們自己和身邊的人常常處於高壓狀態,一旦身邊的事脫離掌控,控制欲受挫,就會非常暴躁憤怒。也正是由於這種性格,使得他們比其他人患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他們往往是通過直接控制的方式操縱他人;但在其他狀態下,比如家庭中,尤其是身兼多職的女性群體身上,他們會通過喚起對方的逃避策略(對方不希望成為他的敵意目標)來達到操縱目的。
反社會人格障礙
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沒有道德觀和內疚感。他們終其一生都是毫無責任心的行為模式,往往採用極端的方式甚至危險的犯罪行為來達到目的。他們是最危險的操縱者!
成癮人格
成癮者往往對於某一事物有著極端的需求,隨著他們的癮頭漸深,他們的需要更加強烈,對身邊人的操縱也隨之加強,他們不僅對自己有害,也會傷害身邊的依賴助成者。除非他們自己決定改變,否則沒有人能改變這一現狀。
這9種人格類型是操縱者常用的手段,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我們之所以要反操縱,是因為一旦被操縱,會給我們帶來難以估量的痛苦:
被操縱意味著你將自己的感覺、行為甚至思維的控制權讓渡給了別人。
由於操縱者對自己行為動機的掩飾和手段的高明,被操縱者會感受到這段關係的失衡。他們會感受到自己被控制,需求不被重視,壓抑不安、緊張、憂慮和焦躁,他們的負面情緒佔據腦海但無處發洩。
操縱關係滿足了操縱者的需求,但削弱了受害者的自尊,他健康的自主意識會逐漸被侵蝕,他的自尊和自信不斷被磨滅,進而強化依賴性、無助感和失控感,而這些感覺都是組成抑鬱症的危險公式。
不僅如此,被操縱者在這段關係中習得的負面人格也會持續:
1.取悅他人的習慣和心態
2.對獲得肯定上癮
3.害怕怒氣、衝突與正面對抗,並且想要避開他們
4.無法堅決地拒絕
5.消失的自我:模糊的個人身份與不清晰的個人邊界
6.低自信
7.外控型人格:相信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由於別人的控制或外部因素,而非他自己
而恰恰也是這些脆弱點讓你變成操縱者的操縱目標。如果你身上有很明顯的此類性格特徵,請一定要通過練習將自己變為難以被操縱者攻克的目標。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關鍵點:不要試圖用任何方式去改變一個操縱者。
操縱能夠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有效果。所以改變操縱唯一有效的方式,是改變你自己,讓他的手段失去效果。
當被操縱者不再合作、服從、取悅甚至默許操縱者的行為,就會改變操縱關係的性質和機制。當操縱失去效果、變得困難,操縱者很可能會放棄。
要想將自己變成操縱者難以攻克的目標讓他知難而退。你就要用更健康、更能保護自己的思維來取代錯誤的思維。
為了改變自我挫敗這樣像病毒一樣的思維與認知方式,需要遵循以下三條基本步驟:
1.書寫下你無意識的、沒有修飾的、沒有約束的想法
2.掃描你的思維庫,找到所有讓你容易被操縱的思維和態度
3.以修正過的強硬訴求來取代每一條軟弱的想法,或者說病毒。
認知療法會教會你站在檢視者的態度來看待你的思維流。
你發現你未加修飾的想法的過程,就是啟動改變的過程。書中還針對每一種「軟柿子「思維提出了專業的意見。
通過每周的自我覺知和自我療愈,你會長期保持一個更健康、更強硬的心理狀態。
下定決心,脫離操縱;主導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
在最後,想想作者引用在最後的這句話:
若我不為己,誰又為我?
若我只為己,我為何物?
若不在此時,更待何時?
——希勒爾(12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