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爛人爭辯,不和爛事糾纏

2020-12-01 雲舒的情感觀

文∣雲舒

因為常年寫稿的緣故,朋友圈經常有文友主動加我。

我也很願意就寫作方面遇到的困惑,跟朋友們進行探討。

可時間一長,我發現,有的人加我不是為了交流寫稿,而是把我當成了寫作道路上的「拐棍」。

曾遇見這樣一位初學寫作的女孩,她不僅問我如何寫,如何投,還每次把自己寫的很爛的稿子直接甩過來,理直氣壯地說:「幫我改改唄?」

一回兩回也就算了,難的是每次寫完都讓我給改,顯然是把我當成了自己免費的寫作老師。

幾次下來弄得我不勝其煩,因為這實在是影響了我的正常生活。於是,我下決心拒絕。

結果,我剛說出沒時間為她改稿,對方就翻了臉,各種難聽挑釁的話滿屏刷。

我一看這樣,就沒再跟她廢話,索性直接拉黑。

餘生不長,還有許多重要的人要見,重要的事要做,如果一味在爛人爛事上過多糾纏,反而會浪費我們許多寶貴的時間。

01遇到爛事,及時止損

近日,普陀山「天價便飯」一事登上熱搜,頻遭熱議。

有網友爆料稱,在普陀山景區一家飯店裡隨便吃一頓就花了1900多元,認為遇到了黑店。

該事件發酵後,飯店的老闆收到了很多辱罵信息和騷擾電話,店長也覺得過往的行人會對自己指指點點,飯店生意也差了許多。

事發後,普陀山市場監管部門進店調查,發現店家相關商品進貨票據齊全,菜品明碼標價、斤兩正常,隨即向公眾進行了通報。

就連央視主持白巖松也說:幸虧市場監管部門和網友共同來做主,這黑的還真不是店!

很多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嘲諷的對象很快變成了發帖子的遊客。

事件明顯出現了反轉。

後來有記者聯繫了飯店的張老闆,他說,事件剛出來幾天,網上的各種惡評對他影響很大,心情很是崩潰,他諮詢了律師後打算起訴視頻的拍攝者。

但是現在整個事件反轉了,他隨即打消了起訴得念頭。他說:

「算了吧,人家也只是隨手一發,我們做生意的,和氣生財。」

他說,他有對方的手機號碼,是廣東那邊的,現在就讓事件過去吧。

真的很佩服這位張老闆的冷靜和睿智。即便事件已經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面發展,他也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這並非只是「得理也饒人」的寬大胸襟,而是明白,即使官司打贏了,除了讓視頻的拍攝者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讓自己出氣之外,這件事本身對自己意義不大,還要賠上時間和精力。

與其這樣,還不如及時放手,回到正確的生活軌道上來,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爛事,如果總是抓住不放,與其糾纏不清,自己必然也會深陷其中,而長時間籠罩在爛事的影響之下,實在得不償失。

不與爛事糾纏,懂得及時止損,才能安心做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

02遇到爛人,趁早遠離

曾看過關於楊絳先生的一個故事。

在某一次大會上,一個從沒上過楊絳先生課的陌生女孩突然站了起來,公然指責她在課堂上傳播不當思想,給她安上莫須有的罪名。

楊絳說:「大禮堂裡幾千雙眼睛都射著我。我只好效法三十年代的舊式新娘,鬧房時戴著藍眼鏡,裝作不聞不見,木然默坐。」

其實她大可張嘴為自己辯解,也可以寫信反駁,但是她都沒有。

她不明白這個女孩為什麼會誣衊她,也許她有苦衷,又或許被人欺騙。所以,她選擇沉默。

面對無端指責,一般人人很容易憤怒,恨不得身上長出多張嘴為自己辯解,而一旦怒了,就很容易衝動惹禍。

《垃圾車法則》中有段話,是這樣形容這群人的: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
隨著垃圾越堆越高,他們就需要找地方傾倒,釋放出來。

作為一代一代學者、作家、教育家、翻譯家的楊絳先生,心裡當然明白,跟她爭辯,只會讓現場陷入一片混亂,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得逞;跟她對話,也只能拉低自己的層次,讓自己陷入憤怒的負面情緒。

所以,楊絳先生選擇泰然處之,默然以對,不將不迎,順其自然。

與爛人爭長短,就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與爛人計較,自己也會沾染一身晦氣。

不與惡人纏鬥,不與小人執仇。

遇到爛人敬而遠之,大度忍讓,趁早遠離,這不是懦弱無能,而是避免災禍上身。

03遇到爛人不爭辯,遇到爛事不糾纏

《天龍八部》裡面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人物,她們雖不是主角,卻有著一段糾葛一生的愛情故事。

他們就是同門師姐妹天山童姥和李秋水。

兩人同時喜歡上了俊美的無崖子。為了爭奪無崖子的愛情,她們反目成仇,相互殘殺。

從碧玉年華到滿頭白髮,為了一個男人,為了一張畫,纏鬥了一生。

天山童姥認為無崖子愛的是自己,李秋水也是,兩個人以為爭過了對方就能成為無崖子最愛的人。

沒想到最後發現,那個男人一直愛的是小師妹,與她倆並無關係。

愛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終究不過一場空。

如果,只是如果兩個人學會放手,她們的人生會不會不同。

不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天山童姥,不再是意難平的西夏王后,她們人生的路上也會再遇良人,也會有溫暖餘生。

得不到的就放手,失去了的就說再見,不是不堅持,而是放得下。

舉重若輕,是因為釋懷,是因為還要更好的在等著自己去相遇。

04

人這一輩子滿打滿算不過三萬多天,分分鐘都格外珍貴,所以更應該盡情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如果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實在可惜。

常與智者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餘生不長,時間有限。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不與爛人爭辯,不和爛事糾纏,把時間花在真正值得的人和事上面,這樣生活才能看見更多美好。

作者:雲舒,多平臺創作者,喜歡在文字裡飛翔,在書籍中築夢。努力修煉,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喜歡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斷舍離》:不糾結爛事,不糾纏爛人
    但是,為人處事最好的方法是,不糾纏於這些爛事,也不糾纏於這些爛人,就相當於自己被狗咬了一次,在自己被狗咬了一次後,你不一定要用同樣的方式,回饋給對方。我們始終沒辦法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和思維,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對待這些的方式,心態不受影響。在《斷舍離》這本書中,作者也說:不糾爛事,不纏爛人,可以讓生活清爽高效。
  • 不跟爛人糾纏,你就是好人
    有句話這樣說:不跟爛人糾纏,你就是好人!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渣人,碰到煩心的事,讓你失去理智,你越是計較,越是難受,甚至鬼因為一件小事變得瘋狂,深陷其種不能自拔。處理渣人,煩心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知幹自己的事。01不願意放下,只因為不夠成熟。不成熟人會為高貴的理想死去,成熟的人則會為理想而苟且偷生。
  • 情感中的爛事,不要把你的一生都拖進去,果斷拒絕是最好的選擇
    、不與爛人、爛事糾纏,不與自己較勁。你如果不跟他較勁,又顯得你很沒面子,大家也會取笑你。這樣的爛人、爛事,把你的心情影響的,好長時間都揮之不去,甚至自己都開始討厭起了自己。常言說「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爛人最擅長的就是讓你出醜,讓你掉進他設計的漩渦;他的胡攪蠻纏,讓你的情緒直接進入到負面。這就像沼澤,你越糾纏,就會陷入的越深。
  • 聰明人懂得「置身事外」,不與爛人爛事糾纏,活得通透豁達
    今天,與您聊一聊「爛人爛事」這個話題。 01 我身邊有個朋友老楊,為我認識爛人爛事提供了反面案例。有一次,老楊與朋友吃飯,大家把酒言歡、眉飛色舞。他最後告訴我,以後再遇到這種「狗咬人」的事,他一定選擇敬而遠之,再也不鬧「人咬狗」的笑話了。所以,遠離爛人,不是懦弱而是智慧。不理爛人,你就會少惹爛事。
  • 不與爛人爛事糾纏,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對於無可挽回的局面,不必再費心思去挽回;對遇到的爛人,不必與其糾纏;最應該做的是轉身,吞下暫時委屈,養大了情商格局,未來可期。一生漫長,誰沒被親近的人欺騙過,誰的職場沒遇過小人,誰沒走過幾回麥城,面對糟糕的境況,不糾纏、不較勁,是一種魄力,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 「借錢出去,翻臉才能要回來」:不與爛人糾纏,是一種頂級修養
    01人生最怕的就是與爛人爛事糾纏有一次,魚兒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突然之間開始聯繫魚兒,寒暄幾句之後,便開口向魚兒開始借錢,魚兒其實很糾結,糾結的一點是因為第一他們之間已經好久沒有聯繫了,第二是因為他們之前真的是很好的玩伴,那種情誼,真的不能讓魚兒將這一段關係完全的置身事外
  • 不糾結破事 不糾纏爛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獅子不跟狗打架,因為狗不是獅子的對手,獅子要是贏了也不覺得光彩,如果獅子反被狗咬了一口,那獅子就丟大人了。所以,獅子從來不跟狗計較。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破事和爛人就像「瘋狗」一樣,很容易就會挑起你的情緒,也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潭。
  • 成熟到骨子裡的人,從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遇到爛人不計較,碰上破事別糾纏,就是一種成熟。縣令說:「你跟一個3×8=21的人能吵上半天,不打你打誰。」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在扮演著這個被打的人,總是習慣和爛人較勁,在爛事上糾纏。我們經常講,人要成熟穩重,那什麼樣的叫成熟呢?我覺得,如果能做到,遇到爛人不計較,碰上破事別糾纏,就是一種成熟了。
  • 沒事早點睡,有空多賺錢,少理爛人爛事
    平時,沒事早點睡,有空多賺錢,少理爛人爛事,讓自己忙起來,吃好睡好,去多掙點錢。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事會讓你失望,而最不應該的,就是自己還令自己失望,請記住,即便社會很殘酷,我們自己要活得有溫度。複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
  • 餘生很貴,別和爛人爛事糾纏
    時間走的越急,才越讓人懂得生命的珍貴,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先來。  生命無常,可能上一秒還說說笑笑的人,下一秒就再也見不到。  當意外真的到來,才驚覺有太多遺憾沒有完成,遺憾沒有多陪家人,遺憾沒有兌現承諾,遺憾沒有好好的去愛一個人。
  • 曾國藩: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別糾纏
    可是要如何做到看淡呢,結合曾國藩的一生,我總結了兩點: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不糾纏。正因為過多的抱怨,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變得不清醒理智了。所以這個時候,就更加需要看淡很多人與事,既然你遇到爛人的概率很大,你遇到消極的人概率很大,那你又何必過分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或者想法,又何必刻意去討好別人呢?愛恨往往都是相對的,因為有了愛才會有恨,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當你對爛人不計較了,看淡了,你的生活自然就會好起來了。
  • 真正聰明的人,不吃「爛蘋果」,從不糾纏
    做人的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們總是被現實迷惑了雙眼,總是抱著一堆的「陳穀子、爛芝麻」不鬆手。一個人,買了一箱蘋果,發現有兩個爛蘋果,扔掉的話,怪可惜的。於是乎,把爛蘋果挑出來,削掉爛的部分,吃剩下的好的部分。吃完了爛蘋果,發現又有蘋果爛了,如此反覆,一箱蘋果都吃完了,但一個好蘋果都沒有吃到。吃東西,總是從最差的開始,這是不是你的生活邏輯?
  • 真正的「狠人」:話不多,不抱怨,不糾纏
    真正的高人,話不多,不抱怨,不糾纏,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麼,一心向內求,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一切隨心。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的人,解釋也沒用。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大智慧。,至今我還記得《陳翔六點半》裡的劉潔女士,如果哪天晚上選擇了不說話、不糾纏,也許結局就不會如此讓人痛心,讓人後悔。
  • 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別糾纏
    答案很多,對我來講,最好的詮釋就是: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別糾纏。先說說為什麼不要和爛人計較?因此,你和爛人計較,多半的結局是輸。2、你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爛人這世上很多有責任心的人,都希望能維護社會公德,改變他人的不良習氣,但往往事與願違。
  • 不強求、不爭辯、不糾纏,做到這三點你會過得很輕鬆
    遇到這樣的人,不必爭辯,也不必翻臉,默默地保持距離,才能各自安好。因為個人經歷和眼界的原因,在與不同的人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生一些對方不理解你,不認同的時刻,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人會不斷地和對方進行爭論,想要說服別人。
  • 人生短短幾十年,生命無常,別和爛人糾纏
    桌上假如只有半杯水,積極的人看見了很開心,但消極的人見了會很傷心。所以說,不同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東西或事物,得出來的結果多,同樣說明一個人生活態度中的角度問題。關於這個話題弗蘭西斯·培根曾說過:「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水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
  • 不屑與人爭辯,是一種莫大的智慧
    有些人常讓我們覺得頭大,TA們的單線思維、TA們的一根筋、TA們膚淺的分析能力,還有TA們不考慮自己的行事作風……這些都讓身邊的人備感厭煩。莊子在《秋水》篇裡講過這樣一句話:夏蟲不可以語冰。不同層次的人之間討論問題,彼此南轅北轍,既沒有前提,也不會有結果,和不同層次的人溝通是一種漫長的無奈,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更是一種無謂的消耗!明知無法戰勝對方本質上的狹隘,進行爭辯只會損耗精神和氣血,這時不如不爭不辯,因為層次不同是爭不出結果的。
  • 大格局之人:不與爛人計較,不與破事糾纏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有格局的人往往不會跟別人講道理,因為不想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去說服一些沒有意義的人,他們只會直截了當的去做。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從不會跟別人講道理!,他內心中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釋,也不需要說服任何人。
  • 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中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老子告訴我們:不懂得知足是一個人最大的禍患。有的人生活穩定之後,羨慕別人的那種安逸;得到安逸的生活之後,卻又想要奢侈的享受。殊不知:貪婪是人生一大忌諱,不懂得知足,一昧的貪婪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曾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在海邊,有一個漁夫為了貪圖省事,編織的漁網只有一口鍋那麼大。他與附近的漁夫每天出海打魚,其他人都是滿載而歸,只有他兩手空空。
  • 不要與人爭辯(原創)
    不要與人爭辯,人和人爭辯的根本原因在於大腦神經元的知識網絡結構完全不同。兩個大腦知識網絡完全沒有重合的人交流,本身就是很愚蠢的行為,然後一個還試圖說服另一個,大腦神經元的網絡構建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爭辯沒有任何意義,只能讓兩個分割的大腦更為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