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人都遇到過爭執的情況,爭執有大有小,大到原則問題,小到雞毛蒜皮的拌嘴。我們都曾面臨著言論和觀點的分歧,這也是常事,甚至遭遇嘲諷和挨罵。
有些人常讓我們覺得頭大,TA們的單線思維、TA們的一根筋、TA們膚淺的分析能力,還有TA們不考慮自己的行事作風……這些都讓身邊的人備感厭煩。
莊子在《秋水》篇裡講過這樣一句話:
夏蟲不可以語冰。
就是說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這純屬浪費時間,因為它從來沒有感受過寒冬,它從來沒有體驗過冰雪,在它的世界裡只有春天的陽光和炎炎夏日,它永遠都無法理解你所說的冰雪寒冬,這純屬浪費時間。
很多「爭論」的場景,其實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爭論,而是話語不對等的尷尬抬槓,情緒上的升級,繼而出言不遜。
話語不對等,指的是雙方不在一個語境,也不在一個層次下交流,所爭所論風馬牛不相及,只會損耗心力。
不同層次的人之間討論問題,彼此南轅北轍,既沒有前提,也不會有結果,和不同層次的人溝通是一種漫長的無奈,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更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明知無法戰勝對方本質上的狹隘,進行爭辯只會損耗精神和氣血,這時不如不爭不辯,因為層次不同是爭不出結果的。
「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辯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辯,因為爭論裡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在浪費時間、消耗感情的同時,只會讓彼此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你要清楚,和什麼樣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不與低層次的人論長短,那是一種莫大的消耗。首先,你要把思維降到跟他們同一個水平面;然後,還要用他們能聽懂的話,去反駁自證。
對於不同層次的人,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不爭辯、不解釋,做好自己。
不要跟別人爭對錯,很難的。每個人的生活狀態不一樣,立場不一樣,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對錯。
當你與別人爭辯時,你的世界中心在他處;不屑與他人爭辯時,你才是你的世界中心。
人生苦短,爭亦無益。大好時光放在人世糾纏上,不是太糊塗了嗎?真正有智慧的人鮮少與人爭辯,畢竟層次不同,解釋再多也是徒勞無益。
事實上,真理就是真理,不因為爭不爭而存在,真理永遠就在那裡,不增不減,而不爭是一種莫大的智慧。欲為大樹,莫與草爭,乃是智者。
朱瞻基在《樂靜詩》中寫道:
暮色動前軒,重城欲閉門。
殘霞收赤氣,新月破黃昏。
已覺乾坤靜,都無市井喧。
陰陽有恆理,斯與達人論。
最喜後四句,乾坤安靜,沒有市井的喧囂,陰陽自然是亙古不變的恆理,就不要爭論不休了。
楊絳曾翻譯蘭德一首詩,表達自己的人生信條: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何其曠達,何其自然灑脫!愛大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而然,沛然於心;愛藝術,藝術的精妙是人類靈魂的裸露,也是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