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母親的愛情

2020-09-05 一元亦始

父親和母親同齡96歲

母親給父親扣紐扣

父親讀報給母親聽

父親編織竹籃,母親陪伴在身旁

父親和母親一起吃早飯

父親和母親一起曬菜籽

父親和母親一起收棉花

父親和母親抬糞澆菜

父親和母親撕山芋藤

相關焦點

  • 我父親母親的愛情
    七夕節又要到了,那天也是母親的生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講講父親母親的愛情故事。父親和母親的緣份,還得從外婆說起,外婆是個很能說事的女人,生育有兩個女兒,外公是在廣州有工作的人,用以前的話就是吃國家糧的。但外婆和兩個女兒都是農村戶口,老家在邊遠的粵西山區。
  • 父親和母親
    父親母親結婚快三十年了,從我記事起,到現在也有二十多年了,看著他們這麼多年經歷的風風雨雨,讓我既羨慕,又心疼。許是年級大了吧,我的高中上了一半,他們的體力和精神也漸漸下滑,終於放棄了蒸饅頭的事業。我高中畢業以後,父親和母親,又想到了新的事業,做香油。於是乎,兩個人便開始準備了,縣裡租房,安水電,買機器,進貨,炒芝麻,磨芝麻,坐油,邊學邊做……就這樣,準備了將近一個月,新店開張。他們就開始做起了香油麻醬生意,一直到現在,父親一直在守著門市,不過上午則出去趕集。
  • 父親母親和我
    所以父母雖三子女,實質上就是留守父母,照顧母親的事情就有父親來承擔了……二零一九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我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說他自己經常頭暈、左臂麻抬不起胳膊來、小便常尿血疼痛、心跳快有時一百多次。沒辦法,於是去公司請假回家給父親看病要緊。
  • 父母愛情——對父親母親的印象
    無辜的父親雖然受了父親的父親乃至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的愚弄,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我們姐妹深厚的愛。其實我們只要能體會到這種愛的深厚就行了,對他主食和副食的潛意識用不著去深究。實話說,我們姐妹真的很愛很愛我們的父親。父親經常背著母親給我的已經知道臭美了的姐姐們一些毛票小錢,讓她們買回些粗的細的空心的實心的塑料頭繩花花綠綠地綁在頭上。
  • 父母愛情——父親母親角色互換
    我注意到了王海洋用「大概」和「吧」這樣一些很謹慎的詞語,這又足以說明他對這個問題還有待於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北大學者王海洋接著這樣探討說:「你的父親秦得福跟你的母親安傑從他們結婚那天起,就開始了相向而行的漫長的、艱苦的長途跋涉。他們各自向對方走去,各自向對方靠攏,他們走啊走啊,越走越近越走越近,眼看著就要勝利會師了,卻來了個倒黴的擦肩而過。這樣,你的鄉下父親秦得福走上了城市的柏油馬路,而你的城市母親安傑卻走進了鄉下的田間小道。」「這是現象。」我說,「根據呢?你有理論根據嗎?」
  • 我的母親和父親
    媽媽出生在戰爭年代,8歲沒有了父親,9歲沒有了母親,16周歲靠自己刻苦學習成為一名脫產幹部,在山東萊蕪區裡管民政,再到後來跟戀愛對象去了東北,後來那人被打成右派死在了監獄,又遇到比媽媽大15歲的爸爸戀愛結婚,1963年跟爸爸放棄了在瀋陽的工作抱著出生只有53天的大姐回到爸爸河北的老家務農,一生經歷了許多風雨和坎坷,真的很不容易。
  • 我的父親和母親
    (3)在1979年,我和妹妹都很小的時候,父親因工作原因要調到深圳沙頭角,當時組織只允許他和媽媽帶我和兩個妹妹一起去,姐姐才14歲,說是沒有名額了,組織上要求他要留下姐姐,後經過幾個月的思量,父親最終選擇一家人留下,不扔下姐姐一個人。他對我們說,一家人在一起會很重要、很開心,也能集中精力工作。
  • 《我的父親母親》|鏡頭下的愛情抒情散文詩
    並以兒子玉生的視角,回憶父親駱長餘與母親招娣之間的愛情故事,表達出作者對那一代人純真愛情的謳歌與擁有無私奉獻精神的教育工作者的讚美。小說以駱長餘為敘述主體,緊緊圍繞建新學校這件小事進行敘事,其中對母親招娣的描寫,都是為了豐富駱長餘的人物形象。
  • 父親對母親的愛情/平淡中見真情,危難中見真心
    你們的愛情,還有「情」而言嗎?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父母的愛情,覺得他們的愛情可以用「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來形容。01我是家中老么,父母特別疼愛。我最愛問父親的一個問題是,你當年怎樣與我母親認識的?父親眼中閃過一絲狡詐和害羞。但也無比自豪地向我坦白說:當時,我上午看了一個女朋友不中意。
  • 那是一場80年代的愛情經歷,80後口述父親與母親的愛情
    我還曾經看過父親寫給母親的一些話,不得不佩服父親追女孩的能力,有才!終於在一個美好的日子裡,與姑娘登記結婚。這個姑娘,就是我的母親。接下來,二人新婚,度過了一段並不美好,而且很艱苦的日子。和別的結婚的人一樣,夫妻吵吵架,婆媳鬧鬧矛盾,新婚夫婦與父母鬧鬧彆扭。後來,我出生了。我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短暫的喜悅,接下來是更加艱難的生活。
  • 母親去世半年後,父親再婚,你告訴我什麼是愛情?
    文:魚兒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心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是至死不渝、一生一世或者其他呢?說起愛情,我首先想到的是電視劇《何以笙簫默》裡的趙默笙和何以琛的愛情,兩個人互相為彼此守身如玉七年。這樣的愛情恐怕現實中是萬分之一的概率吧!
  • 母親伺候癱瘓父親十五年,這就是愛情吧!
    ,母親一個人照顧著三個人的生活,家中沒有錢,她就去她娘家人借,我聽說那時候好多人勸我母親和我父親離婚,可她沒有那麼做。我的父親也許是因為自己不動,常常和母親吵架,有時候還拿東西砸我的母親,但我的母親從來怪過我父親,我只是經常可以看見我的母親一個人坐在廚房偷偷的流著眼淚,那時候我真的很恨我的父親,就是如此她都沒有放棄過我的父親,一有錢就會給父親買藥。
  • 母親打電話說父親住院,進門聽見母親和父親說的話,俺結束了婚姻
    ,只說了一句,從小我兇著你長大,願以後這個男人不會讓你遭罪,我沒在意父親這句話,嫁出去那天看都沒看父親一眼,結婚後我老公對我並不好,每天要看婆婆眼色,老公也不幫我,我每次回娘家,就只能跟母親抱怨一下,不敢告訴父親怕父親罵我,每次回去父親也不和我說話。
  • 見證後媽和父親的愛情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會勇敢的拒絕愛情,不知道是不能抗拒對方的誘惑,還是自己在愛情面前根本就無路可退,反正最終都是兩個人的淪陷。我的父親和母親離婚之後,娶了一個比他小二十歲的女人,在那個女人搬進我們的家成為這個家女主人的時候,我特別想逃跑,那時候我十五歲,那時並不是像別人想像那樣是害怕是憂慮或者是尷尬,我很單純,我感覺自己已經是無依無靠。
  • 我的父親母親:上海知青和精神病妻子的故事
    2011年8月上旬,在上海閘北區一家茶館裡,上海汽車集團銷售主管戴亮向記者講述了他父母的愛情故事:「我有一個瘋娘,但是我很榮耀。30年前,母親因父親而瘋,父親為母親而留。別的知青回了上海,只有他選擇留在東北,娶母親為妻,照顧她的一切……父母以他們一生的傳奇告訴我:愛的真諦,就是擔當。」
  • 三毛的祖父、父親與母親
    三毛對他的祖父心裡真是敬佩極了,祖父的性格品質深深影響著三毛,長大後,三毛身上的勇敢執著和淡泊名利就是承襲了祖父的,後來,當她回大陸探親時,她給祖父深深地鞠躬燒香,心裡滿滿的表達對祖父的崇拜和敬重之情。三毛祖父生有兩個兒子,她父親叫陳嗣慶,伯父叫陳漢清,據說兩家關係都非常好,早期一直都是住在一起,不曾分離。
  • 故事:越來越喜歡和父親母親在一起的日子
    母親一句話不說,我接著說:「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幸福,就讓我省省心,別沒事老戳我肺管子,把我氣死了,誰管你,到時候,你還不如人家呢?」母親使勁的點點頭,從此以後,母親真的變了,不但是一個賢惠的好妻子,還是一個慈祥的母親。對父親說話的口氣也變了,母親越來越有耐心,說起話來和顏悅色,有時候總感覺像做夢一樣。
  • 我的父親母親(2)
    今天早飯時問了當年定親的事情,原來是15歲那年,由她的舅舅做媒,與父親訂了婚。訂婚時父親13歲,現在看來,還是個孩子。直到兩人結婚,他們一直都沒有見過面,不知道對方的長相、性格。那時候談不上愛情,屬於包辦婚姻,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婚姻大事,一直由父母操辦。這就為後面我們的家庭關係留下了隱患,這個後面再聊。
  • 今天是父親節,貼一篇舊文,以此懷念我的父親和母親
    生出這樣的聯想,是95年2月的一天上午,坐在母親面前的我,似乎真的能剝開纏在歲月之頸上的那首關於父親的無題。我哭了。20多年前,因父親的「所謂問題」的牽扯,使她病弱的身體又雪上加霜。她是帶著不解和要弄清謎底的渴望,領著四個年幼的孩子,撐過了我們家庭歷史上最冰冷最黑暗的日子。我小小的記憶裡,時常閃現著父親黝黑的沉默,母親病痛的呻吟,童年的這種刻心銘骨,這種出身上的困窘,至到今天還讓我血跡斑斑。我的自卑和倔強,自負和堅強,都是大大小小洇血的傷口,一旦結痂,也還疼痛。「你爸會唱歌,別看現在不唱了。」
  • 父親的姑父,母親的姑父,父親的姨夫,母親的姨夫怎樣稱呼?
    曾經有人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問我,父親的姑父和母親的姑父分別怎麼稱呼?因為沒有時間思考,我一時真還沒回答上來。後來,我特地為了這個問題研究了一番,現在有了接近於標準的答案,在頭條發一篇文章回答這個問題。因此,父親的姑姑,就稱呼為姑奶奶。姑奶奶的丈夫就是父親的姑父,就應該稱為姑爺爺。在北方地區,往往把姑爺爺去掉一個爺,稱為姑爺或姑老爺,這個爺的發音必須為第二聲yé,如果發音為輕聲,那就成了姑爺(ye),意為女婿。以上是北方地區對父親的姑父的稱呼,如果換到南方人,父親的姑姑稱呼為姑婆,父親的姑父就要稱呼為姑公。因為北方是奶奶對爺爺,南方是公對婆。所以南方人稱呼父親的姑父稱呼為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