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總想寫點什麼來紀念逝去的年華,可提起筆來總也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才體會到白巖松說的「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窘境。
看餘華的《活著》總感覺活著只是為了迎接死亡,只是無窮盡,不休止的苦難。可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史鐵生說:「死不足惜,關鍵是活著。」于娟說:「活著就是王道。」 貢發芹:「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一天又是一天的過去了,沒有人會等著你,不會有的。一年又是一年的離開,沒有人會憐憫你的懦弱。
腳踏在這生命的旅程上之後。我總是問心:「我到為何活在這個世界上……」。迷茫?真的。帶著些悲傷情感,又有些迷茫,或許帶著些快樂,開心。我活著。時間她無情,因為她在加速的離開了我。沒有回頭,沒有再回來。
我只是在想說:「為什麼我活著」
前兩天她和孩子去了海邊,我因為瑣事未能一同前往,其實自己一直很想去看看日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的日出。可以蹬著鞋子赤足站在沙灘上或巖石上,細細的流沙親吻腳趾,徐徐的海風直過面頰。在海浪衝刷岸邊那寧靜的喧囂中,緩緩閉上雙眼,傾聽大海的歌聲。然後,待到睜眼的剎那,微露晨光的黎明躍入雙眼帘之際,將十指交疊凝向海平面,等待光芒在下一刻妖嬈地綻放在指間,纏繞出柔情的印痕。此時,倘若定要為來這世上說些個理由,我便一定以為,活著,就是為了遇見美好。
世間沒有永恆,但是對於永恆來說,短暫的人生不過是它生命長河中的匆匆過客。歲月將耐心地抹去你我人生的餘味與記憶,直至不留痕跡,宛如一個海浪衝去前面的海浪後留在沙灘上的痕跡,開始,然後消逝。人生之於它,猶浪花之於人。
人生短暫,想要的太多,這也是「求不得」之苦的由來。也許,借鑑徐志摩所說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便可達另一境界,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於茂盛的青藤中尋找那名為「滿足」的茁壯的一枝來攀接,即使那很難做到。
人總會為得不到的而不甘,而浮躁,但別輕言放棄,要知道人的感情很微妙,組成的部分很纖小,即使你想觸碰,也未必感受的到,但那偶然的點滴卻可以引起圈圈漣漪。
它化作感覺急行於你的血液中,變為你自身的全部力量所遵從和依傍的中心,熟悉它,領導它如同它是你堅強意念的從屬品,然後便可知,浮躁與不安不過是一種結,我們有很多的幸福要享,心亂的感覺不過是一些波峰和波谷,在平靜的湖面掀起波瀾,卻也是它讓你知道自己在愛著並痛著經歷著人生最珍貴的歷程。
想想心中所愛的,所追求的仍未消逝,那麼,美好仍有太大的可能在等待你去擁抱它,停下了,放棄了,就真的錯過了。
就像我錯過了幾天前去看大海看日出,然而這卻毫不妨礙我去嚮往並憧憬,在接下去的時光裡,隨時可能會擁抱這些美好。人像一株植物一樣,經歷過雨雪風霜的考驗,一定會迎來春天。而人生就是一場跋涉,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但除了死亡,仍沒有任何其它可以剝奪你受苦的權利,活著,就是要學會如何篩去痛苦。
我知道生活很卑微,但請給卑微的生命一個動人的理由。比如說,活著,就是為了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