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裹著小腳的老太太,小的時候聽媽媽和同年人在一起議論這個事,有的說人活著主要是為了兒女,也有的說為了年高的父母,當別人問我媽媽的時候,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她說人活著主要是為了一張嘴。那時候雖然我只有幾歲兒童,聽媽媽這樣說和別人的說法不一樣,也不知道那一個對錯,就記在了自己的心中。
媽媽雖然沒有文化可對我們子女的教育也是很嚴格的,比如不要要偷人家的東西,任原餓死也不要去偷,看賊挨打不看賊吃飯,更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對這些事情用神話的故事來嚇唬我們,好人有好報等等的故事來教育我們。上了學以後也有這方面的教育,從那以後就認為媽媽的教育是沒有錯的。
可是人為什麼活著這個說法,自己對它的認識從小到大一直沒有對上號。以前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有個作文題,它的題目就是你長大了做什麼,有的答長大了當老師,有的答長大了當科學家,還有的答長大了當工人.醫生.飛行員等等,就是人為什麼活著沒有學到這方面的知識。
通過幾十年在其它方面的學習和認知,比如我以前愛看動物世界,對森林法則有了很大的理解就不講了,主要是看動物為什麼活著,動物從小有的是吃母乳,有的是餵食開始,那一天也離不了食物,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跑,都是為了食物而奔波,逐步的長大最後走向生老病死的這條路。
同過觀察動物我又連想到人,當然了人是高級動物,首先人是有思想的,不能和低級動物相比就在這裡。我認為對食物上的需求也是大同小異的,凡是動物都離不開食物,人也不會除外。首先有食物的供養才能做其它的事情,就是科學家也是一日三餐吃飯後才能學習和工作,不過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大就是了。
中國有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媽媽以前的話現在聽起來雖然有點俗和低,沒有文化的老太太你要求她用高大尚的詞語說事那就是難為她老人家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老人的幸福要求就是能吃上飯就行了,那時候老人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能每天能吃上大米洋面,在那時也是可望而不可求事。人為什麼活著這句話,現在我認為以前媽媽說的也有道理,雖然和高大尚的解釋不一樣,可是在吃飯這個事上也是沒有錯的。
用我自己的理解我為什麼活著,老人把你陪養大,獨立以後好好工作,說好聽一點的為國家多做貢獻,掙了工資首先解決吃飯問題,剩餘的再做其它的事,吃了早飯吃中餐再吃晚餐,吃了工作,工作掙錢後再買吃的和用的,首先是解決吃飯問題才能辦其它的任何事情,年復一年,年年吃,年年幹,吃飽以後做貢獻。(我也是淺層次的理解,深一點的還要跟朋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