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媽媽是這樣認為的。

2020-11-09 廣魯鄉老

我的媽媽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裹著小腳的老太太,小的時候聽媽媽和同年人在一起議論這個事,有的說人活著主要是為了兒女,也有的說為了年高的父母,當別人問我媽媽的時候,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她說人活著主要是為了一張嘴。那時候雖然我只有幾歲兒童,聽媽媽這樣說和別人的說法不一樣,也不知道那一個對錯,就記在了自己的心中。

媽媽雖然沒有文化可對我們子女的教育也是很嚴格的,比如不要要偷人家的東西,任原餓死也不要去偷,看賊挨打不看賊吃飯,更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對這些事情用神話的故事來嚇唬我們,好人有好報等等的故事來教育我們。上了學以後也有這方面的教育,從那以後就認為媽媽的教育是沒有錯的。

可是人為什麼活著這個說法,自己對它的認識從小到大一直沒有對上號。以前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有個作文題,它的題目就是你長大了做什麼,有的答長大了當老師,有的答長大了當科學家,還有的答長大了當工人.醫生.飛行員等等,就是人為什麼活著沒有學到這方面的知識。

通過幾十年在其它方面的學習和認知,比如我以前愛看動物世界,對森林法則有了很大的理解就不講了,主要是看動物為什麼活著,動物從小有的是吃母乳,有的是餵食開始,那一天也離不了食物,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跑,都是為了食物而奔波,逐步的長大最後走向生老病死的這條路。

同過觀察動物我又連想到人,當然了人是高級動物,首先人是有思想的,不能和低級動物相比就在這裡。我認為對食物上的需求也是大同小異的,凡是動物都離不開食物,人也不會除外。首先有食物的供養才能做其它的事情,就是科學家也是一日三餐吃飯後才能學習和工作,不過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大就是了。

中國有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媽媽以前的話現在聽起來雖然有點俗和低,沒有文化的老太太你要求她用高大尚的詞語說事那就是難為她老人家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老人的幸福要求就是能吃上飯就行了,那時候老人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能每天能吃上大米洋面,在那時也是可望而不可求事。人為什麼活著這句話,現在我認為以前媽媽說的也有道理,雖然和高大尚的解釋不一樣,可是在吃飯這個事上也是沒有錯的。

用我自己的理解我為什麼活著,老人把你陪養大,獨立以後好好工作,說好聽一點的為國家多做貢獻,掙了工資首先解決吃飯問題,剩餘的再做其它的事,吃了早飯吃中餐再吃晚餐,吃了工作,工作掙錢後再買吃的和用的,首先是解決吃飯問題才能辦其它的任何事情,年復一年,年年吃,年年幹,吃飽以後做貢獻。(我也是淺層次的理解,深一點的還要跟朋友學習)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是這樣回答的,你認為對嗎?
    《人為什麼活著》是伯特蘭·羅素在自傳中寫的一篇序言,這篇文章曾經被收錄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和人教版8年級語文課本。可見這篇的文章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地品讀這篇文章。小編先給大家介紹的羅素的基本情況。
  •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了什麼?
    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人為什麼活著。有時候也在想人活這一輩子為了什麼?為了傳宗接代嗎?還是有什麼特殊的使命?我是父母的結晶,父母把我養大,又供我上學,好不容易上完大學,參加了幾年工作,自認為還沒有應該有的存款呢,父母親戚朋友就開始讓我相親結婚了。我今年25周歲,我覺得我不大也不小。然後我又開始了生孩子--帶孩子-供孩子上學 --讓孩子結婚。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說大很大的話題,說小也小的話題,為什麼活著,每個人又每個人的答案。那麼我為什麼活著?01 我想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尼採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追求生命的意義是貫穿一生的動機。活著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是一種常態,是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包括愛,包括給予,包括成功,名利,金錢,權利。
  • 人為什麼活著?答案在這裡!
    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活著一方面是為了繁衍後代,這是整個人類延續必不可少的,如今有些人不結婚不生子,這種現象正在增多,這可不是好的兆頭。,作為爸爸媽媽,他們會努力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要賺錢必須工作,而工作就是給社會作貢獻。
  • 「2020年,痛失4個至親」:活著沒意思,人為什麼還要活著?
    所有人都以為,二伯走以後,伯娘會辛苦地活著。萬萬沒想到,最終卻是這樣的結局。更悲慘的事當然發生了,二伯熬不住。兩個月前,他也走了。對於這樣的結果,大家雖然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心理準備,但依舊痛心。十多年前,二伯的淋巴處長了一個小小的疙瘩,到鎮醫院做了個小手術。
  • 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有答案嗎?
    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是啊,人為什麼活著呢?人為什麼活著呢?人為什麼活著呢?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在想,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是我想了又想,我還是沒有答案。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有答案嗎?如果有答案,那我想知道答案是什麼?
  • 人,為什麼活著?這才是準確的答案
    外公在世的時候就經常說:「一把年紀了,過得深感糊塗,人為什麼活著呢?」對於外公這樣的疑惑,其實很多時候我也有,活著究竟為了什麼呢?外公生前最大的願望是自己可以不被火化,但他曾口中說的「糊塗」為何意呢?只此一生,外公留下的太多的遺憾,比如一口滿意的棺木、比如和外婆一樣不被火化的軀體、比如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得失和感受,而為難了自己一生……這一生,是他的無悔更是他對自己的抱歉……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人,為什麼活著?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人呀,吃飽飯之後,總是容易想一些高大上的問題,比如,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哪裡?今天和大家聊聊,人為什麼活著。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在《活法》裡面說,人活著是為了提升心性,磨練靈魂,有點虛無縹緲的,摸不著頭腦。
  •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人為什麼而活著,我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想過這個問題。有人說為了房子而活,房子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有房才有家。沒有房小孩上學是個難題,每年漲租也成了一種習慣,更重要的是房東隨時都有可能毀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體會,那是你可能沒有帶著一家人去一線城市工作的經歷。每次搬家的感覺太難受了,你為這座城市拋灑青春,但是沒有自己的安身之地,可憐。
  • 人為什麼要活著?心理專家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叫馬瑞鴻,今年52歲,目前是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在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漫長歲月裡,我同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見證太多的生死糾纏,也無數次地被問到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現代社會,高速運轉的時代車輪碾壓得人沒有喘息之機。
  • 那些生活很苦的人,為什麼還要活著
    他們只看到了我表面的風光,但是沒人能實實在在體驗過我目前的生活。工作不順心,隨時都面臨著被炒魷魚;愛人不思進取,下班後不是出去花天酒地就是窩在家裡打遊戲,家裡的一堆活兒就跟沒看到似的,婆婆也經常過來挑我的刺。眼看著到了生娃的年紀了,但是家裡不但一點存款都沒有,還欠著人家一大屁股的債。我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下去了,我好累。
  • 患癌後,媽媽教會我活著就要好好活
    患癌以後,和媽媽的交流就更多了。在我們的交流中,她的世界觀深深影響了我。讓我堅定了自己活著的信念:活著就要好好活。經常聽到有的癌症朋友說:「活著是受罪!」既然我們還沒有死,那麼我們就要好好活!每個人生活都不易。不要老抓住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在生命中放大!活著就好好活!死也要好好死。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添加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仿佛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 北大精神科醫生:40%北大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本文作者:徐凱文(現任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 餘華《活著》:一本道一生,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01 引言生與死之間,「活著」是最大的變數。《活著》這本書,每一次看,都覺得生命是個迷一般的未知數。人這一生,可以短得扳著手指數出幾個年頭,也可以長得讓人從牙牙學語的嬰孩變成垂垂老矣的孤家寡人。福貴的一生,跌宕起伏,從家財萬貫變得一窮二白,他雖然活著,卻見證了身邊每一個親人的離去,並親手埋葬了他們。
  • 人遲早要死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52歲的心理諮詢師告訴你答案
    我叫馬瑞鴻,今年52歲,目前是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在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漫長歲月裡,我同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見證太多的生死糾纏,也無數次地被問到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現代社會,高速運轉的時代車輪碾壓得人沒有喘息之機。
  • 青說| 人活著為什麼要努力?
    很多人終其一生得出的結論是,人生在世,痛苦總比歡樂多。可我不那麼認為,正因為沒有天生麗質,所以更需要勵志。沒有被設定的人生,才更有孤注一擲之後的驚喜。給自己一個規劃,給未來一片藍圖,為自己搏一個前程。人活著為什麼要努力?抖音上說,「因為我喜歡的東西都很貴,我要去的地方都很遠,我愛的人都很優秀。」
  • 當媽媽認為你是一個無能的人,你這輩子都會被她控制
    她的媽媽也說他,「你個窩囊廢,什麼事情都不了。」「沒用的東西,要你有什麼用。」我陪著媽媽看了幾集,每一集都能夠看出來她媽媽侮辱他的語句,她從來都沒有鼓勵過兒子,而總是用各種方式打壓他。也許兒子辦砸過幾件事,她的媽媽就不指望他了,甚至開始對他定性,覺得他就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
  • 《活著》讀後感:就這樣活著之福貴
    我花兩天下班的時間讀完了餘華的《活著》,靜靜的聽著福貴講述自己的這一生。這苦難的一生。作者在序中寫道,他寫下《活著》就是想寫出人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那麼我理解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明白。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種不如意,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縱然命運跌宕起伏,老無所依,孤苦一生,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