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2021-01-09 沁說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添加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仿佛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有慶死了,我唯一的兒子死了」

有慶是個生來就苦命的孩子,在福貴賭輸偌大的家業後一貧如洗的境況下降臨人世。有慶沒有享受過一天安逸的日子,很小的時候,就負責照料家裡養的羊,每天中午要從學校往返三個小時回家割草餵羊,福貴和妻子家珍、女兒鳳霞需要掙工分吃飯,沒有有慶割草,羊就會餓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慶懂事,善良,為了不把媽媽做的布鞋走壞,無論寒冬酷暑,都是光著腳上學,到了學校再穿上。長期的來回奔走鍛鍊出他卓越的奔跑能力,在校運會上,有慶光著腳跑了第一名,體育老師想培養有慶長跑。

有慶因為跑得快,把自己的命丟了。縣長夫人產後大出血,需要輸血,動員學校的孩子們去獻血,有慶知道可以幫助別人,跑得飛快,第一個來到了醫院。有慶是被醫生抽了太多的血而死的,這個實誠的孩子,即使頭暈還咬著牙齒忍受著,最後咕咚倒了下去。

醫生看到聞訊趕來的福貴,只說了一句:你怎麼只生了一個兒子!福貴不知道向誰憤怒,更不敢痛哭流涕,因為病弱中的家珍經受不住打擊,聾啞的鳳霞還需要依靠他這個父親。福貴抱著小小的有慶,偷偷在亡故的父母墳旁,挖個小坑草草將他掩埋。為了家珍和鳳霞,福貴必須有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念。

「鳳霞死了,我的一雙兒女都死了」

鳳霞五歲之前,是個富家小姐。徐家的祖業田產,足夠富甲一方。福貴在賭場把家裡的地一畝一畝輸掉,房子輸掉、錢輸掉,鳳霞的好日子,也就戛然而止。 她隨著父母住著搖搖欲墜的茅草屋,跟福貴去地裡幹活,乖得像個溫馴的小獸。有慶後來被抓壯丁,一去多年,鳳霞和媽媽相依為命,一次高燒不退沒有錢醫治,因而聾啞了。

鳳霞做家務、幹農活、照顧弟弟,是這個家重要的勞動力,甚至在有慶沒錢上學時,被一度送了人。鳳霞從城裡那戶人家連夜跑了回來,她捨不得這個窮家。鳳霞後來嫁給了偏頭的二喜,兩人身體都有缺陷的人互相汲取溫暖,恩愛有加。

但是好景不長,鳳霞生下兒子苦根後,大出血去世了。福貴本來是等待外孫出世的喜悅,卻成了失去女兒的悲痛。二喜被沉痛的現實擊潰,福貴照顧著剛出世的苦根,安慰一蹶不振的女婿。此時家珍已經病得奄奄一息,太多生活的責任等待著福貴去承擔,他必須要振作。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乾乾淨淨」

家珍本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嫁給福貴也是門當戶對。然而福貴有錢的時候,對家珍並不好,時常流連勾欄賭坊。有一回,家珍懷有慶約七八個月,挺著大肚子走了幾十裡路去城裡的賭坊尋福貴。福貴輸得正酣,無視跪在地上求他回家的家珍,煩了就對她又打又罵,最後讓賭坊的人把她扔了出去。家珍的娘家就在這條街市上,但她沒有回去哭訴,獨自走了幾十裡夜路回了家。

福貴窮了以後,家珍被娘家強行接了回去。過了一年,家珍捨不得福貴和鳳霞,抱著一歲的有慶回來了。家珍吃苦耐勞,沒有一點嬌氣的模樣,她曾經白皙嬌美的容顏,在長期繁重的勞作之下不復存在,長久貧困的生活令她積勞成疾,漸漸只能癱瘓在床。她為自己不能勞動分擔家庭壓力而傷心不已,同時她又很慶幸,因為這個病治不好就不用花錢了。

有慶的死並沒有擊垮她的生存意志,因為她還有鳳霞,等看到鳳霞結婚,懷孕,她的病似乎都好了許多。鳳霞之死是壓垮家珍生命的稻草,她送走了一雙兒女,盡到了母親的責任和妻子的責任,家珍是帶著平靜和滿足走的,還有二喜和苦根可以陪著丈夫,她說:「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這一句,對福貴而言,此生足矣,他要帶著家珍的心願活下去,陪著二喜撫養苦根。

「二喜死了,被水泥板夾死的」

二喜的出現,無疑給這個貧苦的家族注入了溫暖和活力。他將福貴搖搖欲墜的家翻整一新,對鳳霞真心實意。結婚時,用了最體面的排場,他給予了鳳霞最真摯的愛情。

鳳霞死後,本來話就不多的他愈發沉默,拼了命地掙錢來養活兒子苦根。他到哪裡都把苦根背在身上,只有在看到這個兒子的時候,他才露出笑容。二喜在工地幹活,苦根就遠遠在一旁獨自玩耍,那天他在下水泥,吊車吊著水泥板的鎖條突然斷裂,二喜正好在底下。

二喜被砸到的瞬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大叫了一聲:苦根!最後的目光死死地注視著遠處的兒子。別人和苦根說二喜死了,苦根學了一句二喜死了,又繼續玩去了。年幼的他根本不懂死亡的含義。

福貴料理了二喜的後事,他領著苦根回家,這個孩子往後還要靠著他呢,他得活下去!

」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

苦根七歲就死了。二喜死後,福貴領著苦根回家,小小的人兒想吃麵,又覺得吃麵浪費錢,可是又禁受不住誘惑,大叫一聲:」我不想吃麵「。跟著福貴生活的日子,苦根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他像當年的有慶、鳳霞,很早就知道幫著爺爺做農活。

有一回苦根生病了,福貴實在是心疼,想到給苦根改善夥食,就煮了很多豆子。苦根平時連豆子也很少吃到,結果吃得太多,被撐死了。

福貴失去了生命中最後一個親人。但是福貴想起來卻很心安,他的每一個親人都是自己親手送走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福貴獨自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而他們不用去面對,這是福貴對家人最有擔當的責任。

結語

作為旁觀者,我們只看到不斷的死亡和苦難,於福貴而言,他這一生,曾經風光過,落魄過,但是他遇到了最好的家人。家珍對他始終如一的愛,鳳霞和有慶是那麼的孝順體貼,二喜對鳳霞情意深重,就連小小的苦根,也曾經給他帶來了一段天倫之樂。他的生活中,不僅僅有苦難這一個平面,而是浸滿了關乎於」愛「的美好回憶,從這一點上來看,福貴亦是幸福的。

福貴活著,家珍、有慶、鳳霞、二喜、苦根就都活著。活在福貴永遠鮮活的記憶裡,供他不厭其煩地去回憶。

餘華曾說:」文學敘述語言不是供人觀賞的眼睛,長得美或者不美;文學敘述語言應該是目光,目光是為了看見什麼,不是為了展示自身,目光存在的價值就是『看見了』「。

這就是餘華的高明之處,也是《活著》這樣的文學作品蘊含力量之處。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餘華在《活著》自序中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告訴他,他的自私和高尚是多麼突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了解世界的過程,只不過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和痛苦的過程。於是餘華用不斷的寫作,逐漸地打開心扉,使自己與書中的人物進行近距離的親密交談。
  • 餘華的《活著》福貴到底是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說到《活著》我是先看了一部電視劇,好像是零六年吧,我在福建看了一部電視劇,特別喜歡。這個電視劇名字叫《福貴》,後來才知道這個電視劇就是由余華的《活著》改編的,雖說是改編但是電視劇卻很大程度照搬了原著。而且電視劇把不長的小說做了升華,讓人看了很有感觸。所以我推薦朋友們有機會可以看看。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餘華的代表作品《活著》也許很多人都看了,這本以「活著」命名,卻在無間斷地迎來死亡的書,使我們見到死的絕望,印證生的希望。主角福貴的一生命運坎坷,從豪門子弟到家破人亡,又相繼目擊七位親人離去,最後只剩下一頭名叫「福貴」的老牛相伴。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種不如意,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縱然命運跌宕起伏,老無所依,孤苦一生,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活著。
  • 餘華《活著》:一本道一生,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01 引言生與死之間,「活著」是最大的變數。《活著》這本書,每一次看,都覺得生命是個迷一般的未知數。人這一生,可以短得扳著手指數出幾個年頭,也可以長得讓人從牙牙學語的嬰孩變成垂垂老矣的孤家寡人。福貴的一生,跌宕起伏,從家財萬貫變得一窮二白,他雖然活著,卻見證了身邊每一個親人的離去,並親手埋葬了他們。
  • 餘華讓「福貴」告訴我們的3個人生哲理 Ⅰ《活著》
    為什麼讀《活著》?如果你不開心了,想痛哭一場,那就讀餘華的《活著》吧!如果你覺得生活充滿了不幸,那就讀餘華的《活著》吧!作者:餘華 豆瓣評分:9.3fen《活著》講述了一位放牛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他本是一位富家闊少爺,卻因為嗜賭如命,賠光了家業,從此一貧如洗。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餘華《活著》:親手埋葬所有親人,福貴平凡的一生讀來令人動容
    我也不記得是哪天受了好友的蠱惑,在一個靜謐的午後,翻開了這本至今仍令我心潮澎湃的《活著》。有人說,福貴年輕時太過放蕩不羈,也有人說他沒承擔起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我也仿佛看見了他的一生,他的嗜賭成性,他的放棄與無奈,他自始至終都是被動的,生活賦予他苦難與挫折,他被迫一一接受。
  • 《活著》讀後感:就這樣活著之福貴
    我花兩天下班的時間讀完了餘華的《活著》,靜靜的聽著福貴講述自己的這一生。這苦難的一生。作者在序中寫道,他寫下《活著》就是想寫出人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那麼我理解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明白。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你嗎,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部《活著》,仿佛就是所有人類的縮影,凡是能想到的所有悲歡離合、支離破碎的事情,在餘華的筆下,都能看到影子。福貴,一個出生地主家的敗家子,自打出生就懂得享受,偏偏老天還眷顧,娶了家珍這個好媳婦。然而,前期富貴生活有多荒誕,後面的日子就有多悽慘。
  •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餘華的《活著》帶給我們的三條人生啟示!
    我是發現讀書之美,跟你分享每一本我閱讀過的好書,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文|發現讀書之美我們都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同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是為了成家立業,傳宗接代?還是為了功成名就,留存青史?許多作家、哲學家都對生存的意義、存在的價值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餘華《活著》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已經是一件讓人幸福、讓人滿足的事情了!
  • 《活著》:像福貴一樣活著,儘管有些蒼涼,但這就是生活
    《活著》是作者餘華以一種充滿冷趣味的文風,以及上帝般的視角,講述了一個農村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此書中使用了平凡的人,組成了平凡的故事,但卻讓人從這些平凡中領悟到了些許不平凡的人生意義。 我們很多時候都身處於迷茫之中,究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而活著,而窮極一生的我們又在追求著什麼? 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中——死去。
  • 餘華的《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是當代作家餘華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人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一生,亦將中國大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凝縮其間。《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餘華《活著》:福貴比別人有更多的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好好的活著
    所有人的結局都離不開一個慘字,當時我意難平的心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想給編劇寄刀片。然後,長大後了解一下這部動畫片的編劇,竟然是餘華。好的,我接受了。餘華,一個能讓你淚目的作者,他的作品,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大虐傷身。大學時看完他的《活著》,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心情沉悶了很久。《活著》講述了富貴悲慘的一生。福貴本是個闊少爺,可他嗜賭如命,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
  • 餘華的《活著》,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
    就在家底都輸光的時候,福貴的母親生病需要錢就醫,本以為就是個沒錢治病的故事。餘華卻設計了更反轉的情節,他被國民黨抓了後來才被解軍俘虜之後才回到家鄉。可是,老母親早就已經去世了,而妻子自己獨自撫養了孩子長大。後面的劇情更是悲傷,我不太想回憶,也不想給大家太多的劇透。看小說最重要的是自己在第一時間看到那些「精心設計"的情節時,你的思考是什麼?《活著》想告訴我們什麼?
  • 《活著》:當富貴失去所有親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餘華這樣解釋
    莎士比亞的經典獨白中直白的講到了我們現在到底是活著還是不活做出了解釋,我們不禁深思一個問題,達爾文也在《進化論》當中給出了「適者生存」的生物學解釋。正當人逐漸脫離低級生物的時候,「活著」就被定義成了一個哲學問題。於是,作家餘華通過了富貴這個人物給了我們啟迪:人本身就是為了自己而活著,而不是為了外界的一切事物所活著。
  • 《活著》福貴:失去所有親人,卻依舊好好地活,熬過苦難終成英雄
    說到《活著》,不得不談及兩個人,一個是作者餘華,這部作品讓他登上了文壇巔峰,第二個就是小說主人公福貴,他的悲慘經歷,看一遍,讓人深省一遍。如果單從故事情節來看,小說並不曲折,甚至有一點簡單,僅僅是一個叫福貴的農民的人生自述,但也正是因為福貴這個獨特的人物,《活著》激起了讀者強烈的反響。
  • 《活著》:從腰纏萬貫到一貧如洗,福貴用一生告訴我們三個真相
    茫茫書海中,有這樣一部文學作品,它由苦難、病痛、意外和死亡交織而成。讀過它的朋友,無不潸然淚下。這部作品就是餘華所寫的《活著》。餘華在《活著》的中文版自序中提到,小說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裡的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可他依然能夠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 餘華《活著》好比悲慘世界:富貴病,窮病,是我們退無可退的宿命
    苦難一次又一次地降臨,福貴不斷地送走身邊的親人,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死別之痛。到最後,就只剩下他一個人,和一頭老牛孤苦過活。老天對福貴太過殘忍了,把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都給奪走了,可福貴沒有放棄活著,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接踵而至的苦難後,他又倔強地生活了很久。當所有的苦難都疊加到一個人身上,死,似乎是最容易的選擇,但福貴卻選擇了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