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次次向現實妥協,但沒有人能阻止我成為我自己
今天想要再說說這本書,「Stoner」《斯通納》。作者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1922—1994),美國作家,詩人,學者。輟過學,當過電臺播音,從過軍。退役後入大學就讀並獲博士學位。1945年-1985年間在母校丹佛大學任教,教授大學英語及創意寫作。曾編輯出版學術文集《文藝復興時期的英語詩歌》,也創作過兩本詩集。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說:《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鎮》(1960)、《斯通納》(1965)、《奧古斯都》(1973)。本書當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斯通納》講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內容:愛,認同,憐憫,敬業,傲骨,信任和死亡。一個平凡的人有過失敗但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過完整的自我。
美國,密蘇裡州。來自偏遠農場的農家子弟,19歲的威廉·斯通納進入州立密蘇裡大學學習農學。自一堂選修文學課為起點,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變。未來的斯通納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結婚、生子、教學、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盡頭,或許他可以坦然面對這個問題:你的一生,還要期望別的什麼嗎?
一部蘊含著真誠、激情與生命探索的小說,探究了人類歷史上一直在討論著的人性之間的衝突、妥協與生存的問題,讓我們重新思考每個個體存在的意義。作者約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無數次妥協、退讓後但依然勇敢生活著的凡人。
感謝蔣勳,讀了他的書,聽了他的「細說紅樓夢」,讓我讀書的時候不再以角色論成敗,而是認真地去閱讀每一個人的故事,去理解每個角色裡的悲憫與喜樂。
因為故事背景是在學校裡,特別能理解裡面的各個角色,也特別能理解裡面的各種矛盾、掙扎。Stoner和同事、朋友之間,和妻子、女兒之間,和學生之間,各種的不解、不公,無奈、糾結,似乎就是我們生活的再現。每一個角色都是那麼鮮活、突出,就像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各色人群。
Stoner對於教學工作認真到極致的態度也讓我心生敬意。最近一直在和同事討論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難道只有大牌學校畢業,做一份高薪且聽上去光鮮亮麗的工作就是成功?難道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像Stoner那樣,像生活中數以萬計的普通人那樣,將普通的工作認真做到極致就不是成功?難道做普通的工作就可以隨便應付了事?做低薪的工作就可以不全力以赴?Stoner對於生活一次次地疑問、質問不也正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內容嗎?
雖然一次次向現實妥協,但沒有人能阻止我成為我自己。
為所有和Stoner一樣平凡卻不平庸的教師們吶喊。
相關連結:本公眾號8月31日《讀英文小說Stoner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