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共讀 | 讀 Stoner 有感

2021-02-07 李愛雲工作室

雖然一次次向現實妥協,但沒有人能阻止我成為我自己


今天想要再說說這本書,「Stoner」《斯通納》。作者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1922—1994),美國作家,詩人,學者。輟過學,當過電臺播音,從過軍。退役後入大學就讀並獲博士學位。1945年-1985年間在母校丹佛大學任教,教授大學英語及創意寫作。曾編輯出版學術文集《文藝復興時期的英語詩歌》,也創作過兩本詩集。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說:《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鎮》(1960)、《斯通納》(1965)、《奧古斯都》(1973)。本書當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斯通納》講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內容:愛,認同,憐憫,敬業,傲骨,信任和死亡。一個平凡的人有過失敗但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過完整的自我。

美國,密蘇裡州。來自偏遠農場的農家子弟,19歲的威廉·斯通納進入州立密蘇裡大學學習農學。自一堂選修文學課為起點,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變。未來的斯通納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結婚、生子、教學、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盡頭,或許他可以坦然面對這個問題:你的一生,還要期望別的什麼嗎?


一部蘊含著真誠、激情與生命探索的小說,探究了人類歷史上一直在討論著的人性之間的衝突、妥協與生存的問題,讓我們重新思考每個個體存在的意義。作者約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無數次妥協、退讓後但依然勇敢生活著的凡人。


感謝蔣勳,讀了他的書,聽了他的「細說紅樓夢」,讓我讀書的時候不再以角色論成敗,而是認真地去閱讀每一個人的故事,去理解每個角色裡的悲憫與喜樂。


因為故事背景是在學校裡,特別能理解裡面的各個角色,也特別能理解裡面的各種矛盾、掙扎。Stoner和同事、朋友之間,和妻子、女兒之間,和學生之間,各種的不解、不公,無奈、糾結,似乎就是我們生活的再現。每一個角色都是那麼鮮活、突出,就像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各色人群。


Stoner對於教學工作認真到極致的態度也讓我心生敬意。最近一直在和同事討論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難道只有大牌學校畢業,做一份高薪且聽上去光鮮亮麗的工作就是成功?難道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像Stoner那樣,像生活中數以萬計的普通人那樣,將普通的工作認真做到極致就不是成功?難道做普通的工作就可以隨便應付了事?做低薪的工作就可以不全力以赴?Stoner對於生活一次次地疑問、質問不也正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內容嗎?


雖然一次次向現實妥協,但沒有人能阻止我成為我自己。


為所有和Stoner一樣平凡卻不平庸的教師們吶喊。



相關連結:本公眾號8月31日《讀英文小說Stoner有感》。

相關焦點

  • ...一起讀好書(十二) ——讀《都市身心靈修行課 遇見未知的自己...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二) ——讀《都市身心靈修行課 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2020-10-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至少讀一點——《讚揚與責備》
    好書至少讀一點。今天分享特麗•阿普特的《讚揚與責備》。檢驗一個笑容是否真心實意不是看嘴唇,而是看眼睛周圍的肌肉:它們只會為真心的笑容泛起皺紋。 好書至少讀一點。我是看羊毛雲的高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 人生最難的兩件事:一、讀到好書,二,交到諍友
    惟有讀好書,交諍友。讀書不難,難的是讀到好書;交友不難,難的是交到諍友。讀到好書,不但可以增長學問、提高技能,更可以開闊心胸、明白事理,堅定信念。交到諍友,不但可以敞開心扉,解憂除煩,更可以以人為鏡、諫己改過、增益心智。若有人誇你,心靈周遭便會築上一道圍牆;若有人罵你,心靈難免會墮入井底。這時最需要的就是諍友。諍友或是親人、或是師友,也許因為忠言逆耳,會是你最漠視,最反感的一個人。
  • 好書至少讀一點——《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好書至少讀一點。為了應景,昨天大家也許是過節開心的節奏,今天如何讓情感繼續升溫呢。特意分享莉爾•朗茲《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好書至少讀一點。我是看羊毛雲的高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 好書至少讀一點——《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
    好書至少讀一點。今天分享卡洛琳•塔格特的《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 好書至少讀一點。我是看羊毛雲的高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 讀《名人的磨難》有感:獻給脆弱而渴望成功的當代青年
    活動主辦方向蒲公英中學贈送了100冊《名人的磨難》,希望孩子們能夠多讀書,讀好書,希望老師們能夠引導學生多讀書,樹立正確的成功觀和人生觀。    出席本次41°文化論壇的特別專場的業內人士紛紛談了自己讀《名人的磨難》後的感受,他們的觀點,對於當代老師和青少年具備著很強的心理和成長意義,對於當代人的成功觀,也提出了獨特的見解,非常發人深省。
  • 讀《張愛玲:在最深的紅塵遇見你》有感‖文/蹇文茜
    讀《張愛玲:在最深的紅塵遇見你》有感
  • 共讀:如何突破能力陷阱,獲得自我提升?
    我們會定期帶大家一起共讀好書,今天我們一起閱讀的是《能力陷阱》。按照我為大家規劃的內容每天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也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我們很樂於去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最終就使得我們會一直擅長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一個循環能讓我們在這方面獲得更多的經驗,但卻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無法突破。
  • 讀好書讓我們變得完美!
    多讀一些社交類的書籍可以讓我們交友更順暢,多讀社交類書籍讓我們更加了解人情世故,我們可以從書中知道如何打理人際關係,經常讀書我們就能受益。
  • 趁年輕的時候多讀經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將讀書作為增強本領、勝任繁重任務的重要途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而靈魂的鑄造,全民族的閱讀水平是重要支撐之一。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我們特別聚焦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讀什麼書,怎樣讀書?  中國人每年平均到底讀多少本書?
  • 這8本世界名著,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書讀的多了,自然能脫胎換骨。其實不然,書讀的再多,如果不夠精、也只是空中樓閣,看起來很美,根本無法從中汲取精華。曾有人說到:「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須慎加選擇。」人生的捷徑,不是讀的多,而是多讀好書。
  • 高貴的女人,走好路,讀好書,身體和靈魂一起上路
    三毛說:「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女人最美的氣質,不是相貌姣好,也不是穿金戴銀,而是有書卷氣。讀了很多書,不一定都能夠轉換成經濟效益,甚至很多書裡的難內容,一放下書本,就忘記了,但是讀書的感覺,一直都停留在心頭,有些特別的句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自己的言行更加優雅,活得安靜從容。
  • 被勞教的壞男孩 卻是那樣讓人心疼 我陪孩子讀好書
    01讀到這個故事的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會有人去翠湖營呢?大多數營員都沒得選擇。翠湖營是專為壞男孩開設的訓練營。讓一個壞男孩在炎炎烈日下挖上一整天的洞,他就會變成一個乖寶寶。有些人就是這麼想的。相信讀到這裡,同學們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把書的內容放到一邊,反思一下,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就是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採用了各種表達技巧,成功地一將我們的思維引導到故事的內容上去。
  • 讀阿德勒《自卑與超越》有感
    親愛的朋友,假如你有自卑情結,就請讀一讀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你將獲得自信樂觀的人生。
  • 讀《看見》有感
    一開始並沒有多麼喜歡,所以一直到現在才重新拿起來讀。原來只有自己真正陷進那一個個故事中時,才發現故事的深度與寬度。在書裡,我看見了柴靜的勇敢與無畏。在二零零三年的那場非典大劫難中,柴靜始終在一線採訪記錄,走訪醫生護士,安慰患者遺孤。這種時候,就像她說的「天塌地垮,人只能是依靠人,平日生活裡見不著、不注意的人。」這個紛亂動蕩的年代,多的是一身疾苦的人,少的是平和安樂的人。
  • 讀《不拋棄,不放棄》有感
    今天我讀了知名作者盛宇寫的一本書《不拋棄,不放棄》深有感觸,這是一本屬於成功勵志類的書籍,整部書都圍繞一個主題,那就是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要抱有一種態度,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坦然面對人生的種種問題,的確,人生就一堆問題加問題,我們只有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我們不斷成長進步。
  • 餘芹|奔跑——讀《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有感
    ——讀《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有感黃陂區第六中學 餘芹喜歡,就是一種感覺。喜歡一個人,無關外表、財富,就是一種感覺,說不出理由。喜歡一本書也是如此,因為這本書的書名,看到了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歡。
  • 讀琢磨先生的《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有感
    一本書,一年四季,24個節氣,、愛情、婚姻,生活、事業、社交無不一一淺入深出,讀來這過一生的態度又何止是幽默,更是樂觀從容後的智慧。每看一次,深思一次,每次都增長一次的智慧,然後逐漸變成自己的思想,那麼這樣的讀舊書就變成了更新自己的新思想。書裡有胸懷和智慧。讀經典,品人性,既增長智慧,又擴寬胸懷。書可以療傷,可以指點迷津。書是講緣分的,更是講閱歷的。好的書很多,總有一本適合你讀。讀書這件事上,不必拔苗助長,什麼閱歷讀什麼書。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有深意,每個人至少要認真讀一次
    朱熹的詩看似很簡練,可是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一定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連起來那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那麼朱熹眾多的作品中,另外這一首《觀書有感.其一》,那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不僅寫得很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詩人正是告訴了我們許多的大道理,所以這首詩也是別具一格,也是寫得很有韻味,自然這樣的作品,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也是會有幫助,這也正是朱熹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讀《徐大夫的假期生活》有感
    《徐大夫的假期生活》,讀來挺有意思。同學朋友圈的文章。也許是她找到了公鳴,也許是有感於身邊如此類似的故事有很多。但不管怎樣的原因,她把它發在了朋友圈。同時,擔心故事太長,她發了兩次,才將這篇文章發完。作為大夫,徐大夫的假期關注的是兒子的生活。除了必須的家務,兒子的一日三餐必須傾心;兒子的衣著穿戴必須盡心;兒子的喜怒哀樂必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