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不要隨便使用【愛人】這個詞,因為它相當於漢語的情婦、小三。
在中國,【愛人】是個美好的詞彙,指的是丈夫、妻子。日本以前也是同樣的意思。
明明看上去是【愛著的人】,怎麼在日本就變成了小三了呢?
其實,都怪一個日本超級有名的大作家——太宰治。他的一篇文章造成了這個開端。本來那麼美好的一個詞,現在人人避諱。
太宰治是誰呢?
「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太宰治《人間失格》
這金句是不是很熟悉。
太宰治(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本名津島修治,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
他是日本昭和時代的大文豪,通過《斜陽》 (1947年日本最暢銷小說),一躍成為名作家。
太宰治紀念館【斜陽館】
太宰治38歲的時候執筆《斜陽》,內容是貴族身份的女主,愛上了已婚小說家的男主。小說描寫了女主家族的沒落始終。
女主深愛男主,卻不能相見,靠寫信解相思。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是妾,但我不想說這個詞,我想說我是你的愛人,但從世俗的眼光看,我只不過是你的妾罷了】。
也就是說,女主寫信表達自己不想用【妾】這個詞代表自己身份,而想用【愛人】這個美好的詞彙。
就因為小說裡這段描寫,讓【愛人】一下子變成了小三的代名詞。【愛人】=【情婦】,被廣泛使用起來了。
太宰治本人也搞婚外情,對象是小他四歲的太田靜子。所以《斜陽》這部小說,被人們認為寫的就是他自己。
太田靜子
從那以後,其他文豪們也爭相在自己的作品裡使用【愛人】這個詞,意味婚外情對象。
比如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松本清張在《絢麗的流離》中,描寫婚外情女人登場的一句話,【三十幾歲的她,其實是大阪古董商的愛人】。
以《金田一耕助系列》而出名的橫溝正史,在《惡魔的寵兒》中寫道,【種子就不用說了,都恨死了風間欣吾的愛人們】。
那個時代的文豪們徹底把【愛人】這個詞變成了【情婦】。
接著,70年代的記者們也開始跟風模仿,各種大標題頻現。比如《和愛人合夥強盜》、《丈夫的愛人被捕》、《包養愛人》等等。這下子,【愛人】一詞更加普及化了。
80年代,鄧麗君一首表現女性單相思的《愛人》唱紅日本,獲得1985年日本有線大賞。
鄧麗君
90年代,電影《愛人・ラマン》成了爆款!
日語的大辭典《廣辭苑》終於有了變化!第四版廣辭苑中,給【愛人】追加了解釋,增加了【情婦、婚外情對象】的說明。
至此,這個詞的負面印象,正式被官方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