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是一種體面的生活方式。
實際上,即使在進入老年期的時候,老年人也非常在乎「尊嚴」。他們晚年最擔心地事情是沒有任何尊嚴地活著
當然,有人說老年人的尊嚴來自健康。如果一個人年紀大了各種疾病纏身,那就不要去考慮什麼尊嚴,不尊嚴的。當然健康不能維持老年人的尊嚴。如果晚年想要活得有尊嚴,手裡一定要錢。
我的妻子比我小5歲。現在都退休了。我們的孩子在市裡結婚並育有兩個小孩。
我和我的妻子都是我們小縣城的小職員,退休金不多。加起來也就5000多元,雖然不多 但是在我們的小縣城還是夠花的。
兒子在市裡結婚的時候人家要30萬,我們手裡沒有那麼多錢,就把我縣城的的房子賣了15萬,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還和親朋好友借點籌了差不多30萬。
為了給兒子結婚,房子只能出售換錢,現在卻只能找房子住。我退休後,我們搬到市裡與兒子同住。
大多數時候,計劃不如變化,當初我和我的妻子幻想著退休了去幫兒子照顧孩子,他們就有時間工作了,壓力也減輕不少,這樣一來一家人過得挺好的。
一開始是妻子先去的兒子家,當時兒媳婦生孩子,去照顧兒媳婦了,然後再照顧孫子。後來,生老二的時候正好我退休了,我就也去了兒子家。
兒子家不算太大,一大家子人住在這個房子裡,說句實話,我覺得確實有些擁擠。哪能這麼辦,孩子需要人帶。
我妻子通常一個人照顧這兩個小孫子。為了幫助兒子減輕負擔,我在小區找了一個看大門的工作,也不累。儘管我收入不高,但我也可以彌補兒子的壓力。
帶完大孫子再帶二孫子,孩子們也慢慢地長大了,兒媳婦覺得人多太吵了,也不利於小孩子的休息,於是兒媳婦和我們討論了,讓我們和他們分開住 ,這樣也方便地點,家裡不會顯得太吵了。
實際上,我也可以理解她的意思。可能是代溝的問題,畢竟是祖孫3代代溝不同,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住在一起確實有很多不便之處。
我和妻子討論過,我們在外邊租了一個小房子,但也花了1000多。我的妻子常常覺得這太不經濟了,而且她每月給別人這麼多錢也覺得很虧,但是沒辦法,只能住在外邊。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好日子,我經常說服妻子不要那麼在乎錢,錢是人賺的,賺來就是花的。
我決定搬出來住是因為妻子身體不舒服,如果留在兒子家,妻子還要忙活的帶孩子,做家務,那就沒有休息的時間了,搬出來以後我就帶妻子去了醫院,醫生說需要多休息,先住院觀察一段時間吧,看看病情這麼樣用不用做手術。
當時,我和妻子只有兩萬元的存了這麼多年的錢只存了2萬元,剩下的都還了親戚朋友了。一個小手術在加上住院費需要4萬元。我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兒子,但兒子說他現在一毛錢也拿不出來,每月的開支使他們無法維持生計。
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和親戚借,兒子又不給錢,剛還完再借確實有點不好意思,沒辦法先給妻子看病要緊。
俗話說得好沒有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以前,我總覺得有沒有錢無所謂,我們還有兒子,還有人給我們養老
經過2次借錢,我深深感覺到了錢的重要性。如果真的沒有錢,就沒有尊嚴,錢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人情世故。
妻子做完手術恢復得差不了,出院後我跟老伴談了一件事情,我們不能再這渾渾噩噩的生活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給以後的生活攢點錢了,沒錢一步都邁不開,每個月的退休金在加上我看大門的工資差不多6000元,除了每個月的生活費還能存下點,等到自己老了不能動了,也攢不少了,兒子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
人到老了以後手裡有沒有錢真的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學會「自私」給自己留條後路。
人老了以後要學會適當地「自私」手裡多少留點錢,老年人手裡的錢就是底氣,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