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讀者在後臺留言,說人生最絕望的時刻,是一個人剛到西安。
租在郊外民房,買了一個席夢思床墊,跟司機談好120元包上樓。
到了目的地,司機欺負姑娘一個人,開條件:150上樓,100塊就地扔下,你選。
姑娘犟勁上來,一咬牙選了100塊。
一個大床墊,她硬是一個人拖上了5樓,手臂疼得抬都抬不起來。
那一刻,她想,人生再難,也不會比這一刻難了。那一天過後,她果然不再懼怕任何事情。
難過時,就想想那個暗黑的夜裡,她一個人拖著床墊上樓,一路作伴的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
我想,這個姑娘真幸運。她要感謝那些倔強與執拗,讓她在22歲的時候,經歷了獨在異鄉最寒冷的一個夜晚。
一個女人,什麼時候真正活開了?
當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一道劇烈的傷口,痛過哭過,眼見它一日日癒合的時候。
與我相識多年的朋友,在異鄉的星光下,講10年前,她的離婚。
她丈夫出軌,父母卻都不主張她離婚。
一來他們捨不得外孫受苦,中國傳統歷來是隔代親;
二來,他們與大多數中國父母一樣,覺得女婿出軌,女兒一定也有不對的地方。
何況女兒30多了,又拖個油瓶,以後怎麼嫁人?不如湊合過。
但她過不下去。領完離婚證那天,她回家狠狠睡了一覺,之前她已經失眠了很長時間。
晚飯時間,母親來叫她,看她睡眼惺忪地起床,就開始罵:又胖又醜又懶,像頭豬,看以後誰還能要你。
那一刻,好像有個人在她心上開了一隻深邃的巨眼。
她疼得無法呼吸卻忽然看開了一切:
既然連親生爹媽都不能在你最難的時候,與你站在一起,結不結婚又算什麼呢?
這世間,誰能逃得過孤單,誰又一定要被誰收留。
再說說我自己。
我22歲,從著名的985高校畢業,進了父親幫我找好的大型國企。
企業規定大學畢業生一律去生產第一線實習。
在生產車間,知識的價值降到了人生最低點,別說師傅,連師傅的徒弟都看不上我。
支撐我的唯一動力是大學的男朋友,他家在武漢,我留在武漢就是準備跟他結婚。
然而很快,他告訴我工作定在北京,要分手。
我求他帶我去北京,他說,我在北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呢。
那是我在戀愛中姿態最低的一次。然而愛情就是這麼奇怪,你越放低姿態,勝算的可能性越小。
我曾經以為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對我落井下石。
那年元旦,湖北省內的同事都回家過節了,單身樓裡只剩我一個人。
人在倒黴的時候身體特別弱,我大半夜上吐下瀉,在黑夜裡大聲唱歌,邊唱邊哭。
第二天,紅腫眼睛照鏡子,我忽然原諒了前男友。
除了爸媽,誰會在你落敗不堪的時候還覺得你可愛呢(前一個故事告訴我們,連爸媽都做不到)?
從此,我不再指望與誰患難與共,找個能共襄盛舉的人共度餘生已是幸事。
倒黴的時候,就老老實實自己舔傷口,結結實實自己站起來。
奇怪的是:
當我對他人的要求越來越低,對愛情的期望越來越低,反倒人生開掛,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遇到的事都是好事。
有朋友總結:
你最大的優點是對別人沒有太多幻想,對自己卻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你活得不抱怨、很簡單,別人跟你在一起沒壓力。
我想起那個冬天,被全世界遺棄的感覺,那麼冷、那麼痛,這輩子打死都不想有第二次。
能看透愛情,就看透了人性。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你要獲得很多的愛,就要活成別人的「利」。
雷曉宇寫了一篇湯唯的專訪,叫《湯唯重生》。
湯唯被封殺後,去倫敦學習。
那是她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她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裡,也不知道是不是人生的輝煌,永遠定格在那部讓她一夜成名的電影裡。
有一天,我突然頓悟了。我很順暢地接受了所有的一切,我順從命運,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有價值。
這是一個女演員的活開了。
她不再想為什麼是我,而是想,既然是我,那就這樣吧,繼續朝前走,看看還能怎麼樣。
女人真正活開了,就會成為一個樂樂呵呵、熱氣騰騰的悲觀主義者。
把對他人、對命運的要求降到最低。
這時候你會發現,人是一種很好相處的動物,命運也待你不薄。
每個活開了的女人,骨子裡都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在她們身上,悲觀不是情緒,而是一種堅強、柔韌的生活態度,是對人性更加徹底的釋懷。
不是消極,不是無用,是順應與接納。
對於一個活開了的女人來說,人生低谷從來不是問題。
谷底雖然陰暗寂寞,卻暗藏著人生的巨大希望:
只要你站起來,邁開腳步,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都是上坡路。
作家陳丹燕把女人比作一個核桃,經過生活的暴擊才露出芬芳的內涵。
當外殼破碎,露出柔軟,反倒什麼都不怕了。
這時候的女人,真正活開了。
文:千語千妍
1.
昨晚十點多,好友茵發來微信,有些苦澀地說:呵呵,冷戰中……
於是,我關了電子書,與她聊了起來。
茵是一個溫婉細膩,比較內向的女子。八年前,她認定了現在的老公,嫁給了愛情。用她的話說,那時候除了愛情,他們一無所有,就是所謂的裸婚。
茵每次說到她是裸婚,語氣中滿滿都是自豪感。
的確,在這個流行「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時代,對感情,對婚姻,能像茵這樣純粹的女子,已經不多了。
堅守自己的本心,不隨波逐流,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的活著,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高尚的品格!
當今社會,人們談婚論嫁,不說身家百萬千萬,至少要有車有房。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潛意識裡都默認了這一硬性條件。就連現在的父母,有很多剛生了兒子,就開始籌備為兒子買房娶媳婦兒了。那些生了兩個兒子的,在與人閒聊時,也多半會感嘆一句,壓力大哦……
且不說這種觀念是對是錯,至少說明了一點:裸婚時代早已成為過去式,當愛情和麵包不能兼得時,人們大多會選擇麵包。
茵選擇了裸婚,並為裸婚而感到自豪,這說明了她個理想主義者,非常重感情。
事實上,茵品貌出眾,如果不是對愛情有著堅定的信仰,她是有資本,也有機會過得更好的。
但茵說,她從未對當初的選擇後悔過,哪怕生活迫使她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也就足夠了。
安之若素,知足常樂。這種看似超脫優雅的人生態度,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一不小心就成了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2.
茵這次與老公冷戰,問題就出在這裡。
茵有兩個孩子,大兒子七歲,正處於第二個叛逆期,貪玩,不愛學習,聽不進大人的話,茵為此操碎了心。小兒子還沒斷奶,更是折騰人。
茵的不容易是顯而易見的,偏偏有的人就看不見。別人看不見也就罷了,但如果她老公都看不見,也不體諒,那她內心該是怎樣的絕望?
曾經,茵也是職場女性,生了二胎後成了全職媽媽,整天圍著孩子打轉,基本沒有社交活動,原來的同事、朋友,也大都漸行漸遠,沒什麼來往了。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茵的老公竟要求她一邊帶孩子,一邊做保險。理由是:做保險時間自由,可以兼顧家庭,而且收入高,能分擔經濟壓力,同時還能鍛鍊自己,提升個人能力,不至於與社會脫節。
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幾乎毫無漏洞。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他開始嫌棄她了!他試圖改變她!他希望她不僅能相夫教子,還要成為職場精英!
嘿,過份了吧?
雖說女人也該自立自強,可茵一人帶倆孩子,小的還吃奶啊!
作為丈夫,要產後不久獨自帶娃的妻子去兼職做保險,這麼爛的主意,他怎麼好意思說出口?
然而茵說,他整天在外,接觸的都是光鮮亮麗的職場女性,回到家面對的卻是繫著圍裙,背著孩子,在廚房裡打轉,不時對他高聲呼喊,叫他買醬油,倒垃圾,撥蒜皮的家庭婦女,心理落差肯定大啊,所以就叫她去鍛鍊,去提升。
不得不說,茵十分敏慧,男人的心理,她早已看得透透的。
3.
柏拉圖說,這個世界就這麼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麼,就不得不失去些什麼。
而茵的老公就沒明白這個道理。
他不從實際情況出發,也不考慮茵的性格、能力,她是否喜歡,是否適合保險工作,就這樣冒然提議,強烈要求,企圖把茵塑造成他想要的樣子,這是極不負責,也極不現實的。
如果茵真的去做,而且做得很好,必定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家庭和孩子,那時候他大概又希望她把重心轉到家庭和孩子身上了。
人生本就如此,有得有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有很多男人,通常是一邊欣賞著那些特立獨行的漂亮女人,一邊享受著妻子如保姆般的照顧,卻並不懂得感恩,認為一切理所應當,有時甚至會對妻子生出厭棄之感。這樣的男人真的該好好反思了!
4.
茵曾經也是很有自我的女人,工作上也表現出色,只是結了婚生了孩子,就不得不以家庭為中心。
然而,她好不容易才適應了現在的角色,把家庭當事業,任勞任怨,沒想到在老公眼裡,她倒成了不求上進的婦人,最可氣的是,他要求她做一個拼命女三郎。且不說工作性質怎麼樣,他這種想法就讓人心寒。
茵說,她不是不願工作,而是真的沒那個精力。雖然做保險時間相對靈活,但她根本沒多餘的精力去找資源,談客戶。
最最關鍵的是,她不喜歡保險這工作,她的性格也不適合,如果說,非要她刻意地與人套近乎拉關係,那簡直比死還難受!她有她的想法,但她困在婚姻的瑣碎中,根本做不出什麼成績……
我很理解茵的無奈,一個已婚的女人要想活出自我,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沒有後援的全職媽媽。
作為丈夫,如果不能體諒妻子的不易,不了解妻子的個性,盲目安排妻子的人生,那是相當過份的。
對於茵,我想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
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並找準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只要找對方法,刻苦鑽研,就一定能取得應有的成績,活出自己的精彩。
至於婚姻、家庭所帶來的問題,總會有克服的辦法。
對於茵來說,眼下最要的事,是與丈夫好好溝通,冷靜地擺出現實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相信以他們的感情,他是能聽進去,也會尊重她的。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女人在照顧家和孩子之外,要學會善待自己,享受生活,盡己所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精彩紛呈!首先女人要獨立,要自我!要自己養活自己!才能讓自己活出品味生活!
不要指望上帝給予你什麼,因為上帝不是救世主,它沒有給你生命,你的生命來自於父母,也不要指望男人是你的靠山,因為他也不是救世主,他或許能給你衣食住行,但他無法給你全部的幸福。
不要過於相信男人的承諾,就是他指天發地,你也只能相信一點點,而且只能相信一次,男人的承諾多半是謊言,真的愛你,答應你的事現在就去做,而不是給你時間表。
作為女人,要有氣質,舉手投足要落落大方,容貌是爹媽給的,自然無法改變,氣質、修養是後天養成的,要做一個氣質優雅的女人,那才是永恆的。
作為女人,要注意儀表,每天要把自己最靚麗的一面展示出來,衣服不一定是名牌,只要適合自己,穿出自我就行。
作為女人,要知書達理,知識不必學富五車,但必須得略知一二,在各種場合有談資,否則,就顯得無知了。
每天有一個好的心態,做一個經濟上獨立的女人,自己賺的錢花起來舒服,而且理直氣壯。
每個女人都是上天獨一無二的寵兒,女人活著都要有一種自己的光芒。
生其實也是另一種旅途,把生活看成一場旅行,那你可能就會創造出奇蹟。
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也不大驚小怪,每回都被眼前細碎的美好而感動,並因此保留和堅持了一輩子的純真與簡單。
不必修行到多麼完美才覺得幸福,修行的意義在於生活中的自我認知和榮寵不驚。
女人可以不美但不能沒有初心,可以不優秀但不能沒有善良。
當生活多磨難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活法,以便讓自己無可取代,連不經意的一個微笑都可以深深映入他人內心。
1、女人活出自己無可取代的樣子
有人喜歡你,有人討厭你;有人給你貼上標籤,有人對你嗤之以鼻。以前碰到摩擦會反駁,如今發現偏見遠比想像的更根深蒂固。委屈自然有,難過也會在,不被理解更是常事。不要太多解釋,言語無法改變任何人的看法。他人是愛是恨都好,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按照你想要的方式過成無可取代的樣子!
2、女人找個喜歡你所有的愛人
有人喜歡你綁著頭髮的樣子,有人喜歡你披著頭髮的樣子。於是你猶豫到底該綁著還是披著,於是你忽略了,真正喜歡你的人喜歡你所有的樣子!
3、女人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放棄了,就不該後悔,放下該放下的你,退出沒結局的劇,因為無能為力,所以順其自然,因為心無所持,所以隨遇而安,我們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可是走不到明天,聽不到過去,已經失去的東西,不必再停留,成長史一段錐心的疼痛,不計後果的那段,叫做青春!
4、女人有野心就去努力
我們都到了一個略顯尷尬的年紀;都不在那麼年輕了卻也沒有足夠的成長;都想依靠自己卻發現還差一點;都想要往前走卻發現前路漫漫,前有迷霧後有壓力。但我依舊相信一些,我想你也同樣。有野心就去努力,在你跌倒還能站起來的時候。越是尷尬越是要面對,才能擺脫它。
5、女人自己一個人依舊要過的好
沒有規定女人一定要結婚,除非那人,可以使你比單身時過得更好,不然何必為了那人脫離單身?
6、女人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生活本來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7、女人請活給自己看
他們說你長得不夠漂亮你就真的永遠低著頭嗎?他們說你成績不好你就停下努力以為自己天資不夠嗎?他們說這是你絕對做不到的事情你就默默認同放棄堅持的夢想嗎?他們是你的什麼人?有什麼權利決定你的未來?到底是為你好還是在背地裡笑你愚蠢?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請你活給自己看!
8、女人無須在意別人的說辭
很多時候,你很努力的去做事,別人卻總抱著懷疑的目光。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回聲,只有你自己知道,盡力做事,盡力做人。在意別人的說辭,最能讓腳下的步子更沉重。
9、女人一切簡單就好了
簡單的事情,想深了,就複雜了。複雜的事情,看淡了,就簡單了。有些事,笑笑就能過去。有些事情,過一陣就能讓你笑笑。
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鼓勵女性買買買的聲音:「好看的女人自帶燒錢屬性」「那些活得漂亮的女人都很貴」「不給你買YSL口紅的男朋友留著過年嗎」……
有人歡喜高呼,說這是廣大女性女權意識的覺醒,也有人說這不過是商家躲在背後營銷,刺激消費,畢竟女性才是網絡時代消費的主力軍。
不管背後的真相如何,一個女性對買買買的熱情空前高漲的時代就這樣來臨了。電商雙11的數據頻頻刷新記錄,化妝品和衣服鞋包的銷量逐年攀升,都在印證著這一點。
很多女性在剁手的時候振振有詞,你們以為我們買的只是一個包包嗎?不,我們買的是格調,是生活品質,是持續數周甚至數月的好心情。你們不會知道,在清空購物車的那一刻,隨著購物車一起清空的,還有揮之不去的壓力和煩惱。
不管是穿的用的,還是吃的玩的,在買下的那一刻,我們都能感覺到這些物質流入了我們生活的容器,充滿了它的罅隙,讓它不再四處漏風。
就像之前在網絡上流傳過的那個段子說的,新世紀的女性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進得了臥房,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殺得了木馬, 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鬥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
你們對我們職業女性的要求這麼高,我們承擔著來自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忙完了工作上的事,家裡還有一大攤事情等著,屋裡屋外都要操持打點好,我們容易嗎?不就是多買了幾個包包嗎,怎麼了?
這應該是眾多女性的共同心聲了:喜歡買口紅買包包真不是我們敗家,而是因為,這是我們為數不多的釋放壓力、彰顯自我的機會了。
挎一個好看的包包——尤其是奢侈品牌的新款包包——出去,一路上接收著男人欣賞的目光和女人眼神裡藏不住的羨慕嫉妒,這感覺有多爽,你知道嗎?
2.
搞了半天,原來並不是我們的女性們變得拜金了,而是她們崇尚更時尚的生活方式、更高端的審美品位,希望用美麗的包包來裝點出一個更美麗的自己。
包包仿佛就是她們的一張張名片,標示著她們的階層和品位。聚會的時候,包包自動地承擔起了篩選圈子的責任:我挎Chanel的包,你挎的卻是LV的,那麼很抱歉,我們可能並不適合做朋友。
所以,那些月薪幾千卻攢半年工資去買個奢侈品包包的女人們,真的全都是愛慕虛榮嗎?不,不是的。一方面,挎個超好超美的包包會讓她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都在剎那間高貴了起來;另一方面,她們認同奢侈品牌背後的品牌文化,認為這一款包包能夠為她們貼上一個專屬標籤。
可,想讓自己的人生高貴起來,買包真的是一個足夠好的方式嗎?
一個包包——哪怕它是奢侈品牌——就真的足以成為一個人的人生標籤嗎?
不,絕對不是。時尚教主蘇紅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她說,優雅真的不在於你有那幾個包包,你就算是有再多的機車包,它也包不住你的人生。
3.
說到人生標籤,勇於變更人生軌道的蘇紅身上又何曾少過?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師從於丹老師的她原本應該進入高校,過波瀾不驚的生活,可她卻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進了CCTV音樂頻道,成了一名主持人。
非科班出身的她進入到一個對專業素養要求極高的行業,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身邊的同事大都是科班出身,有自己的圈子,而她卻孤孤單單的,找不到人訴說,也沒有人理解。
她認真主持,努力做好每一檔節目,可還是沒能在主持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後來,她在拍攝雜誌硬照時被《時裝》雜誌的老闆看中,有了轉行進入時尚圈的機會。
是繼續留在電視臺當一名不得志的主持人,還是跨界進入時尚圈成為一名時尚媒體人,當這樣的選擇擺在面前時,我們可能很難做出抉擇。可蘇紅毅然決然地做出抉擇,離開穩定的電視媒體,前往前途未知的時尚紙媒,開始自己人生新的徵程。
在做出決定的前夜,蘇紅的內心是否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在自己的人生即將駛入既定軌道時,蘇紅再一次勇敢改變,讓人生有了新的航向。
進入時尚紙媒後,日子並未變得舒坦。雜誌的營收陷入困境,隨時都有倒閉的風險。已經在主持界先輸一城了,難道來到時尚界之後還要再次失敗嗎?不,蘇紅不接受這樣的結果。
她勇挑重擔,隻身一人,打飛的前往上海,與眾多時尚品牌洽談,給雜誌拉來了堪稱救命稻草一般的廣告合作,讓公司帳上的錢在幾年時間裡從五位數飆升到了九位數。而她也藉由這耀眼的工作成績搭上了職場晉升的快車道,25歲時就成為了雜誌總監,27歲當上了集團總裁。
當上總裁的她並沒有止步於此,處身於時尚前沿的她發現中國時尚缺乏紅毯文化,也缺乏優雅文化。她下定決心要打造明星的紅毯形象,開創了「中國優雅盛典」,也因此被業內榮稱為「中國的時尚女王」。
身為時尚大刊的前掌門人,蘇紅對時尚、對女人的優雅都有獨特的理解。
她說,任何女人的優雅和美麗,不在於美貌,而來自於自信,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對自己的認可和接納,以及對自己所屬文化的熱愛。
蘇紅她自己的人生軌跡,就是對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從師範專業的學生到主持人,從主持人到硬照模特,從時尚雜誌集團總裁到時尚自媒體人,她身上的標籤不斷更替,她的人生也完成了一次次跨界,
每一次跨界,都宛如新生,脫掉舊的軀殼,蛻變出新的生命。一次次摘掉過去的標籤,一次次勇敢跨界,一次次對自我的超越,才最終成就了今日的時時尚女王——蘇紅。
4.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彷徨膽怯的時刻。
我們想要尋求外界的認同,我們想要標榜自身的存在,我們想要讓自己在人群中煥發光芒,所以,我們可能會想通過包包服飾這些外物來撐起我們的光鮮亮麗,讓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抬得起頭挺得起胸。
其實,一味地想要通過漂亮的包包來撐起自己的人生的人,是最缺乏自信的,這樣的人也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氣場。
唯有像蘇紅這樣,以生活為熔爐,以自身為藥引,錘鍊內心,去豐富自己的閱歷,去悅納自己的改變,才能打造自己獨特的人生標籤,變身女王,才能擁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光芒萬丈。
女人真正的風採,不在錦衣華服,也不在項鍊包包,而是在於生活洗鍊後沉澱下來的優雅氣質,在於經歷豐富後錘鍊出的強大氣場。
正如蘇紅所說,全世界的名山名水不去看,各個商場倍兒明白,這樣的女人,永遠活不出自己的衣櫃。
一個把自己的人生亮色寄托在衣服包包上的女人,就像攀附在大樹上的藤蔓,看著葳蕤風光,實則缺乏風骨,不能依賴自己堂堂正正地站立,倘若遇到點風雨,霎時就會零落,再經歷了烈日,轉瞬就會萎靡。
一個人,想要活出自己的奧妙人生,就得像蘇紅那樣,勇於改變。
不畏懼前路的艱險,不拒絕迎面而來的壓力,走上前去,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直面自己的內心,接納自己的改變,才能讓原本死氣沉沉的人生煥發生機,綻放光芒。
你要相信,無需憑藉別人的光,你就是自己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