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內精明,外仁厚」,真知灼見大智慧

2020-08-12 海藍山青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選擇物品,百般挑剔,能入眼的東西不多;遇上人事,刻薄無情,非要弄個是非曲直;碰到怨恨,睚眥必報,小問題也惹出大麻煩……諸如此類做法,實在是為 人處世的障礙。容不下世界的人,孤立的是自己,這是愚蠢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小窗幽記》告訴你: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意思是說,如果將好與壞、美與醜的東西分得太清楚、過於計較,那麼就無法與事物相契合、相適應;如果將賢與愚分得太明確、劃出高低貴賤,那麼就無法與人親近,也無法打交道。為人處世,必須內心精明,而對外卻要仁厚,使美醜兩方都能平和,賢愚雙方都能受到益處,這才是人們要培育的品德與雅量。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對的;強調事物的絕對性,只能是背離事物的本來面目。好與壞、美和醜、賢與愚、恩與怨等等,都是對立的統一體,是相對的概念。追求完美,就辨別不清事物的真象;偏走極端,就很難接受世上的許多事物。與人交往也是如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苛刻待人,誰敢親近?所以為人處世之道,我們不能不知道;做人的品德與雅量,我們不能不培養。

什麼是為人處世之道?我以為,「內心精明,對外仁厚」,可以說是為人處世之要,也是人生的大智慧。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內心精明」,可不是耍小聰明,也不是認為的小機靈,而是內心方正嚴明,謙和聰慧,遠見卓識;也就是大聰明、大智慧。「內精明,外仁厚」,其內涵主要在三個方面:

一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嚴己與寬人,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親近人,便於與人打交道。一個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會得到讚賞,人們也願意和他親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總理,是要求自己最嚴格的人,因此,贏得了中國人民對他的高度讚譽與永遠愛戴。同樣,對人寬容大度,也是得人心、聚人氣的秘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就是自己願意的,而別人不願意,也不要強加於人。

俗話說「沒有舌頭不碰牙的」,人與人交往,難免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也有個誰吃虧誰沾光的問題,這時候怎樣處理,就看出思想境界來了。其實,以寬容之心待人,給對方留有餘地,看似是給別人留條路,實則是給自己搭座橋。

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菜根譚》中說:「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意思是說,真正聰明的人,小事能糊塗就糊塗;真正糊塗的人,往往在小事上十分精明。細究窮察終歸要導致糊塗,而假裝糊塗則蘊藏著聰明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在小事上糊塗,正契合了真正糊塗的人,在小事上的精明,使得「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達到了一個平衡。因此,那些賢能之人,從不在小事上與別人紛爭,心裡明白裝糊塗,一方面是品德高尚讓利於人,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做大事不受其擾。這種品行,是幹大事人的品行,是大聰明的表現,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三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也。」曾國藩這番話,可以說他最明白謙虛謹慎的好處,也在這方面做得最好,堪稱楷模。民國學者龍夢孫在給《曾文正公學案》作序時說:「曾文正公認為世間的道理博大精深,他只知道小部分,所以不敢自以為是。他待人接物,小心翼翼,不敢怠慢任何一個人。他為朝廷效力,兢兢業業,不敢疏忽任何一件事情。」是的,清朝末期,在朝廷和社會危機重重、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曾國藩闖過了驚濤駭浪,戰勝了艱難險阻,成為人生的贏家,可以說全憑著他謙虛謹慎、勤奮忠實這一優秀的品質。

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對自己來說,是大聰明;在外人來看,是仁厚為人,這是美德。

人們常說,為人處世要內方外圓,這與「內精明,外仁厚」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要深明其理,修身養性,在為人中成長,在處世中受益。

相關焦點

  • 把握4對辯證關係,領悟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為人處世是人生的必修課。不懂得處理各種關係,個人能力再強也難以施展抱負,難以在社會立身,難以取得理想的成就。這裡以4對辯證關係為例,探討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戰術精明可以披堅執銳,所向披靡。但是,戰術上的精明無法彌補戰略上的缺陷。謀一隅而不謀全局,只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往往會陷於被動。
  • 為人處世的大智慧:藏巧於拙 以曲為伸
    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是一句諺語「只有真正的傻瓜才到處想表現自己的聰明,」的確是這樣,真正聰明的人在為人處世上都懂得「藏巧於拙,以曲為伸」,讓自己遠離災禍,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平平安安。和「藏巧於拙」一樣,為人處世還要懂得
  • 一個人最高級的處世方式,不是好好說話,而是……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事風格,而這些處世方式會影響一生。人生在世,最頂級的處世方式,不是會說話,而是為人厚道。厚道之人,為人誠信,不負天地,不負他人,不負己。厚道,做人的最高境界《易經》曰:「 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道,是為人處世的基石,更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
  • 人最高級的處世方式,不是好好說話,而是做人厚道!
    人生在世,最頂級的處世方式,不是會說話,而是為人厚道。厚道之人,為人誠信,不負天地,不負他人,不負己。厚道,做人的最高境界《易經》曰:「 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道,是為人處世的基石,更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在唐朝,有一位名叫任迪的判官,他赴宴遲到,被罰飲一大壺酒。
  • 為人處世當走出「他人效應」
    人與人合作關係永遠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誰能夠以寬容、融洽、仁厚、純粹去接納他人,贏得自己的前提才方能贏得他人。我們常說,好看的模樣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為何,我們願意尋找靈魂共鳴的人、趣味相投的人,道理正在於舒服的人際關係和貼心的工作交往等,才是符合人性真情善意的打開模式。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揭秘:「為人」與「處世」
    (如水為人)為人即做人,處世即處理事情的方法。大凡欲在社會上行走、欲在塵海中立足、欲成一番大事的人,都會思考探索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為人處世。處世,是「術」,是做事的方法,是技術層面的事,人可以模仿,可以借鑑,可以學習別人的做法和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直觀,比較淺顯,比較簡單。
  • 為人處世豁達的人才是大智慧
    心態好是自己的,處世豁達就是寬恕別人也是寬容自己。心情都是靠自己調節好的。這也是一種大的智慧。作者:山峰奇美。關注我,讓我們共同探討人生真諦。
  • 【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無非就16個字
    學習鄭板橋「難得糊塗」,這才是大智慧。「愚」是表麵糊塗,心裡明白,小事糊塗,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大智者遇事心態平和,沉著冷靜,胸有丘壑,無為而治,韜光養晦,胸藏百萬雄兵,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行事中深諳變化之道,而非處處鋒芒畢露,逞一時一己之強;時時斤斤計較,謀蠅頭小利之得。
  • 小窗幽記:為人處世,牢記不要有這兩種思想,對人對己都沒好處
    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樣的人際關係,是因為他們避開了兩個為人處世的忌諱,就是好醜心和賢愚心都不要太分明,具體怎麼說呢?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如果判別美醜的心太過明確,則無法與事物相契合。判別賢愚的心太過清楚,則無法與人相親近。人的內心應該明白人事的善處與缺失,處事卻要仁厚相待,使美醜兩方都能得到平等,賢愚都能受到益處,這才是上天生育我們的德意和心量。
  • 一點高人:《易經》解讀——處世之道
    更甚者有人認為《易經》屬於封建迷信並強烈抵制,殊不知《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本,從軍事、文化、醫療、飲食等都都受到此書的影響,甚至是為人處世的許多至理名言都在其中。(這種感覺就像是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使用者中國製造的東西,卻又口口聲聲的詆毀中國製造和中國人,揚言無論如何都不會用使用中國製造的東西,可是結果呢?)國際問題小編攙和不了,所以還是回歸正題。
  • 為人處事,一半清醒,一半糊塗,才是大智慧
    為人處事,一半清醒,一半糊塗,才是大智慧。懂得適當裝糊塗,才是大智慧。03精人愁多,傻人福多《紅樓夢》裡記載,有一回,王熙鳳為了討好賈母,故意當眾捉弄劉姥姥。這樣的她,相比時時刻刻都精明如蛇的鳳姐,人緣更好,煩惱更少。有句話說得好:精人添憂愁,傻人有傻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學會糊塗一點,偶爾裝裝傻,才能活得輕鬆,過得自在。正如電影《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中所說:「沒有人是傻瓜。只是有時候,我們選擇裝傻,來感受那叫做幸福的東西。」
  • 為什麼說為人處事要知世故而不世故,內方外圓才是處世之道?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溝通與合作,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為人處世」之道,在為人處世這方面,中國古錢幣的外形給了我們極好的啟示——內方外圓。所謂內方外圓就是表徵內剛外柔,嚴以律己晚清大臣曾國藩的處世之道一直被後人當做榜樣,可是早年間他也是血氣方剛,說話得罪了不少人,這讓他在仕途上也遇到不少阻力,後來他慢慢明白為人謙遜的重要性,並懂得發現別人的長處,在秉持傲骨的同時,與人相處言辭謙恭,這才成就了他後來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平步青雲。
  • 為人精明,卻愛裝傻的三大星座,膽識過人,心有大格局
    為人精明,卻愛裝傻。雙魚座膽識過人,心有大格局。他們聰明過人。自己在乎的事,不管別人怎麼算計,一定會守護到最後。他們想以憨厚的外表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容易相處。雙魚座最關心自己的感情,所以偽裝自己,其實是不想得罪人。天蠍座天蠍座是很聰明的星座。雖然平時總是和人嘻嘻哈哈,給人很傻的感覺。但是天蠍座絕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 為人處世的根本之道
    不要跟別人做無謂的爭辯,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感覺自己見識了很多,在有些人面前就是個笑話。不要去談那些沒用的感情,不要去惹那些拿感情當做兒戲的人,感情!往往是最不可辜負的。為人處世,各有各的玩法,很多都是因人而異,會說的混的好點,不會說的也就這樣了。這些只是個人觀點,沒有別的意思。請勿亂噴,嘴下積德。
  • 為人處世厚黑學_做人要有把尺
    為人處世厚黑學是一個較為獨特的處事方式,現在對於為人處世厚黑學有大肆推崇的現象,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為人處世厚黑學的基本理論,感興趣的就來看看吧。為人處世厚黑學一:把握做人的尺度,守住善良的呵護,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
  • 慎言,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 怎樣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
    人與人的交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處理各種讓人棘手的事情之時更是如此,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展現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為人處世的方法說到底也就是六個字「知進退,明得失」。這六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導致很多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是趨於失敗的。「知進退」要求個人在說話做事的時候,要掌握一個合理適當的時機,在對的時間去做對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讚美,從而合理的解決事情。
  • 小說《天道》:丁元英「隨緣惜緣不攀緣」為人處世見解,值得學習
    豆豆的小說《天道》在人際交往中如何為人處世一直是困擾我們的難題。很多傳授我們為人處世的書籍都說,為人處世要做到內方外圓,道理很簡單,內方就是修身,保持高貴的品格,外圓就是為人處世要恰到好處。但是內方我們都能夠做到,但是外圓太的分寸太難把握了,這就是我們知道很多為人處世的技巧,但是依然沒有辦法做到恰到好處。在豆豆的小說《天道》中,肖亞文問丁元英,為人處世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 為人處世的好對聯
    下面這30副對聯,每一副都是古人教我們的為人處世的道理3、處世何妨真面目 待人總要大肚皮處世無奇但率真,城府越深,算計越多,一言一行,都要時刻扮演,豈不太累了嗎?世上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做了壞事的人,易地而處,多多體諒,能擔待便多擔待一分。寬容別人,就是放過自己。4、平時不說無情話 每日常觀有用書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切記留三分,莫要隨意傷人。
  • 為人處世九種心計,你知道幾個
    為人處世,就好像是武俠小說中主人公行走江湖,一身武藝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不懂江湖的規矩,也很難混出頭,而且容易栽跟頭。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無論有多聰明,多能幹,也不管多有錢或者出身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的「心計」,不善於趨利避害,也很難混得好。總的來說,為人處世,真正厲害的人,做人往往有以下九種「心計」,人生越來越順,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