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也許,真正看透了人生的人,才會感慨,這一生,何必處處和別人去爭呢?把自己的一生過精彩,就需要足夠努力。
畢竟,是你的,不必爭;不是你的,爭不來。
得不到的名,不必再爭。
人生充滿了競爭,從小到大,我們總在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而步入工作崗位之後,同事們之間也處處較勁。
你總是處處要爭第一,哪來那麼多精力呢?最初,懷著滿腔熱情,一步一個腳印,但很快,就會發現,很多人比你更有能力,也更有背景。同等條件下,落選的往往就是你。甚至,能力水平不如你的人,還很快成為了你的上司。
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發生,而是時常有。次數多了,也就倍受打擊,心中憤憤不平。有人開始也學著「臭不要臉」,漸漸偏離了自己的人生信條。到最後,雖然謀得了一官半職,但卻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其實,山不言高,自有其高度,海不言深,自有其深度,你如果真的想要得到一個好的名聲。其實最需要做的是練好「內功」,等到自己的的確確成為某個方面的行家裡手,自然就會有名氣了。
同事葉主任,二十年前在一所鄉村中學當老師,但他酷愛民俗文化,在教學之餘,不僅大量閱讀專業書籍,還走村串戶,上門傾聽並記錄一些老人家講的老故事、老習俗。
他不遺餘力地東奔西跑,用十年的時間,寫出了一本本土民俗文化專輯。如此一來,葉老師也就被調任到文化部門,成為了葉主任。
如今,葉主任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民俗專家」了,他時常要去給不同的人群講座,但除此之外,依舊踏踏實實做學問。所以,領導和同事,都對他評價很高。
從葉主任身上,我看到了「不爭」其實就是「爭」。當一個人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熱愛且擅長的事情上,傾注的心力越多,成果自然也就越多,至於「名聲」,那都是身外之物了。由此獲得的存在感、價值感,才是一個人頂天立地最需要的支撐。
無法相守的愛情,不必再爭。
愛你的人,不會讓你難過,不愛你的人,才會捨得讓你傷心。
愛情的世界,總有人愛得深,有人被愛得深,但如果想要幸福,莫過於兩情相悅,彼此深愛。所以,電影《假如愛有天意》中說:「痛苦的愛,不是愛」。
從念念不忘,到一拍兩散,看起來是時間和空間,衝淡了愛情,但實際上,是兩個人興趣愛好、志向所指都不在同一個層面,是兩顆心漸漸疏遠了。
又或者,深深愛過的人,在歲月的打磨下,不是不愛了,而是已經忘記愛了。就像《萬物理論》中,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已經盡力了」。
無法相守的愛情,苦苦執著不如決絕放手。留存那些最溫馨的記憶,勇敢地將過往統統放下,再次背起行囊,往前走。
此生,如果你被一個人深深愛過,縱算無法相守,也會心存感激,帶著這份愛,直面往後餘生。
只要心中永懷對於愛情的憧憬,銘記愛情的美好,你愛著的人,和愛著你的人,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重逢。
當你調整好了心態,你就能再一次聞到花的香味,感受清風拂面的舒爽......
漸行漸遠的夢想,不必再爭。
小時候,我們寫作文,對於將來的自己,有什麼理想,很多同學動不動就是科學家、文學家,似乎自己能夠改變世界。
可長大成人,才發現,自己從來都未能改變過世界,而是不斷地被現實改造著自己。為了生存下來,往往暫時拋開最初的夢想,而只能選擇能夠安身立命的職業。
只是,有的人,很是執著,用盡半生,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可偏偏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偏離原來航向的地方,找到了成功之路,於是,只得默默與曾經的夢想告別。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要你一直在努力的路途上,就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總會有所收穫。不必再計較,你原本最想要的結果,而是關注,當下,你的生活,你的狀態。
表妹秀秀一心想當個小學老師,但家境貧寒,最終未能如願考入師範院校。不甘心的她,就在縣城最好的小學門口開了一家早餐店,她說,就是喜歡和孩子們打交道。
既然無法站上講臺,那就做孩子們最愛的美食吧,她的早餐店,因為口味好、有營養,很快就紅火起來。轉眼十多年過去,店面擴大了三倍,很多顧客成為了朋友。就連周末,很多孩子,就是繞很遠的路,也要專程來她的店裡吃早餐。
靠著早餐店的收入,秀秀也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雖然每天都很勞累,但她卻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只要一看到有學生進店來吃東西,她都無比開心,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希望他們能夠吃飽吃好,所以,她總是選購最新鮮的食材,用料也很足。買賣是一回事,情懷又是一回事。
人生就像一杯茶,在沸水的煎熬下,漸漸舒展開來,苦過痛過,最後歸於平淡。
你的命運,其實,就是過去的每一天,你做出的每一次選擇,最後成就了當下的你。
所以,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吧,當你成為了最好的自己,你想要的一切,也就都如願了。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