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每天都要說話,可說的是不是真話就不一定了。我這裡指的真話假話,不是說騙人的話,而是指客套話,場面上的話。
在不同場合下,我們總需要說一些客套話,場面話。但是,不懂這些的人,就以為你說的是真話,或者,你把別人的話當真了。
一旦你這麼誤解了,尷尬的是你,同時也是他。
成熟的一個標誌,就是知道別人說的話,究竟是不是話裡本身的意思,還是說只是一個場面上的話。那麼這4種客套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02
第1種:最常見的客套話
「下次我請你吃飯呀」。這句話絕大多數人都聽到過。下次是什麼時候呢?可能下次是大半年、一年,甚至永遠都沒有下次了。
當然這句話能成為客套話的前提是,你並沒有先請對方吃飯。對方無需禮尚往來。
往往這種場面上的話,是兩個人因為某些事情碰見了,聊得很愉快,分開的時候說一句,一筆帶過,簡單的打個寒暄。
所以是不是場面上的話,你還得看一下情況。
是場面上的話,那就不要太在意。就算不是場面上的話,你也沒必要在意,因為你在乎的不是這一餐飯,而是對方怎樣對待。
03
第2種:最危險的客套話。
領導在大會上講完了他的工作匯報,然後對下面的人說,「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儘管提,這是一次查漏補缺的機會」。
說完這句話,聰明點的人肯定就不會去提意見,頂多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甚至是看起來像是意見,但理解過來,卻是表揚的話。
誰要真敢在這種場合下給領導提什麼意見,讓他下不來臺,那麼等這個會議結束了,他在這家公司的前途也就結束了
04
第3種:最虛偽的客套話。
每次你去誰家做客,總得帶點什麼東西。當你進門之後,別人看見你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就會說,「你來就來嘛,還帶什麼東西,這麼見外呢」。
可如果你真的不帶,會怎樣?對方當然表面不會說什麼東西,但內心已經把你鄙視了千百回。
他會覺得去別人家串門,帶點隨手禮物是很自然的事情。客氣客氣就完了,你還真當真呢?
說不定下回別人去你家,也不帶東西回應一下你,到時候是你尷尬還是對方尷尬呢?
05
第4章:最不情願的客套話。
同事幫了你一個忙,回頭你提著一點點貴重禮物去看他,想還他一個人情。
他也是要面子的人,肯定不想接受這些東西。但是你依然會說,「這不是些什麼貴重的東西,就是一點點心意收下吧」。
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你或許還在衡量,他幫你的這個忙,究竟值不值自己返還的這些禮品價值。
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別人在待你時,也會有同樣的想法。畢竟都是人嘛,相互的。
客套話我們聽了很多,當然不應該是說,你知道是客套話,就覺得對方的為人怎樣不好,相反,你要知道的是,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時刻。
怎樣讓雙方不傷臉面,雙方的交往不至於尷尬,這些都要會說話。因此會說些客套話,就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