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的愛情,總是飽受相思之苦

2020-10-15 婚禮伴郎伴娘

本文由伴郎伴娘整理髮布。

伴郎伴娘—專業租賃及接單平臺,全網可查。

愛情,是人們所嚮往的。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歌頌愛情,無論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還是牛郎與織女的鵲橋相會,世間總是流傳著有關愛情的故事。

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的看法存在這一定的相似之處,忠貞不渝,白頭偕老都是愛情的代名詞。

而古代詩人的愛情,更是讓人體會到其中的情感。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

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

這是元稹悼念亡妻的一句詩詞,短短兩句就道出了對亡妻的追悼之情,不過根據歷史的些許記載,元稹其實算是渣男中的典範了,不過我們相信,元稹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有著終身未娶的想法。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無獨有偶,這是蘇軾悼念亡妻子王弗所做的詩句,王弗是16歲時嫁給了19歲的蘇軾,兩人度過了11年的琴瑟和諧的婚姻生活,而11年後,王弗病故。

而在此十年後,蘇軾調至密州,寫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的這首詩表示相愛的人分隔兩地,相思之苦,恨自己沒有鳳凰般的翅膀,可以飛到愛人的身邊,而後一句則是寫相知之深,雖然不能夠立馬見面,但是彼此的心意則是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秦觀的一首詞,同時是一首七夕的節序詞,七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牛郎織女的故事同樣人盡皆知。

而這兩句則是揭示了愛情真諦,愛情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經得住長久的分離,只要彼此能夠真誠相愛,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夠感受到彼此的想法。

而這一句也成了歌頌愛情的千古絕唱。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當我們在看古代詩人詩句的時候,會有一個相似之處,古代的詩人的愛情,總是飽受相思之苦。

或許這和時代有關,不像是現在,一通電話,一條簡訊,就能夠表達了解彼此的心意。

或許在網上就能夠遇到彼此,又或許在朋友的婚禮上伴郎伴娘中找到意中人,對於很多人來說,愛情要麼遲遲不來,要麼就是來得猝不及防。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古代的愛情詩可謂是多之又多,其中離別、相思的悲情詩詞更是佔到了多數。無論是誰都會有遇到自己喜歡、動心的人,但是愛情如同人生一樣,總有悲歡離合,總會留下遺憾,當遺憾來臨之時,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由於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彼此之間要分別,從而帶來了彼此深刻的相思之苦。
  • 李白為寄託相思之苦,寫下一首詞,卻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月亮,常備用來表達情感,寄託思念,作為一種情感寄託出現在無數詩人的詩歌中,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傳娟」、「月是故鄉明」等等,月亮作為一種自然景象存在,如蘇軾所描述,會有陰晴圓缺,但是正是這樣,詩人才有了歌詠的話題。
  • 無關男女愛情的相思|是詩人情感太豐富,還是老百姓不善表達?
    文/喬平相思之情,但凡有了男女情愛就出現了,因為放不下,所以牽掛,因為牽掛,所以思念。相思,就是「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樣子。它是男女相悅又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然而,我最近被兩對詩人的相思詩顛覆了認知。不信,你隨我看看這兩對大詩人,他們之間的相思,深情和纏綿,絲毫不亞於男女之間的相思。
  • 無關男女愛情的相思|是詩人情感太豐富,還是老百姓不善表達?
    文/喬平相思之情,但凡有了男女情愛就出現了,因為放不下,所以牽掛,因為牽掛,所以思念。相思,就是「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樣子。它是男女相悅又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然而,我最近被兩對詩人的相思詩顛覆了認知。
  • 《中國唱詩班》譜一首古代男女思而不得的相思之歌
    崇尚自由戀愛的現代人是如此,而古代想要求得一心人就更加難了,今天就為大家講一部動畫電影《中國唱詩班》之相思,讓我們從古色古香的畫面裡領略一個愛而不得的唯美故事。在情竇初開的年紀,稚嫩的我們悄悄地在心中種下相思的種子,眉目流連間都是心上人的倩影,但由於我們是第一次有這樣的體驗,所以我們表達的方式就難免很笨拙。
  • 揚州千古明月夜,一寸相思一寸愁,揚州明月也難解人的相思之愁
    (古代詩詞另類解讀:第24期)(文·張凡)天上的明月,自古以來就是詩人們抒發心緒,寄託憂思的對象。尤其是揚州城的動人月色,更是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詩人,溝通著他們內心的情緒。然而最能將揚州月色的美,寫到極致的一首古詩,還是要數這首《憶揚州》,可謂是,揚州千古明月夜,一寸相思一寸愁。但即便是美妙揚州明月,有時卻也難解人的相思之愁。常言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的心緒,也正如天上的明月,或圓或缺,陰晴變幻。但是一個人在苦苦相思之時,卻又總是喜歡孤獨的看著那一輪明月,仿佛絕美的月光,就是他的心傷。
  •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愛情是令人嚮往的存在。自古到今都有不少的故事,不斷的來證明愛情的美好。也給我們留下了相信愛情的種子。在歷朝歷代也有部分物件代表著部分的愛意。它們的呈現是通過有愛的存在而產生的。從而變成了一種民間風俗習慣。
  • 她是唐代的女道士,卻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在文壇有一句話叫做:「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發展到最頂峰的一段時期,湧現了一大批驚才豔豔的詩人。但是在唐朝富有才華的詩人很多,真正有「風骨」的詩人卻很少,而李治絕對是一個有風骨的女詩人。作為一名女道士,她卻曾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完美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 她是唐代的女道士,卻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在文壇有一句話叫做:「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發展到最頂峰的一段時期,湧現了一大批驚才豔豔的詩人。但是在唐朝富有才華的詩人很多,真正有「風骨」的詩人卻很少,而李治絕對是一個有風骨的女詩人。作為一名女道士,她卻曾寫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詩,完美表達了男女相思之苦。
  • 相思到底是什麼?如果不懂相思的話,那讀這首小令就什麼都明白了
    相思到底是什麼?可能對於沒有經歷過愛情,沒有體驗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之苦,那是不太能夠明白,只有經歷風雨在愛情的路上跌跌撞撞的人,才能夠真正地理解什麼是相思。當我們愛得轟轟烈烈,可是兩人離別之後,那自然則然就會有相思,無論彼此身在何處,只要一想起對方,骨子就會湧現出那份相思之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相思。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是寫下過很多的相思詞,他們之所以能夠寫得那麼深刻,那麼地感人,也正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過這種相思之苦,為此才能夠在寥寥數語之間,便是營造出一種悽美之感,寫盡了那種相思之苦。
  • 詩詞典故:紅豆相思——相思竟然如此美麗
    「紅豆相思」這個典故出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人一般用它來作為愛情的象徵,喻義男女之間的思念。「紅豆相思」讓相思變得美麗,成為美好相思的代名詞。紅豆本身就是美麗的。紅豆圓潤鮮豔,色澤華麗,紅豔喜人。
  • 東漢夫妻詩人秦嘉徐淑的愛情酬唱:一曲相思 驚豔千年
    秦嘉和徐淑,既是才貌雙全、情投意合的夫妻,又是才德齊備、「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詩人。夫妻都是詩人,這不僅在甘肅文學史上絕無僅有,而且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也是少見的。秦嘉徐淑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大量的愛情詩篇,他們的詩歌藝術成就,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席位。
  •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小小的一顆紅豆為何會被古人寄託相思之情?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中國人常常喜歡借物抒懷,古今文人都喜歡用月亮抒發自己思念故鄉的情懷,喜歡用梅花比喻孤傲、頑強的性情,喜歡借紅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可是有人就不懂了,前兩個比喻都很好理解,為什麼要用紅豆寄託對愛人的思念呢?
  • 三首《相思》曲,旋律雖不同,但卻都寄託了濃濃的相思之情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相思》,是很多人從小就會吟誦的經典古詩。這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詩句藉助紅豆這種最能表達相思之情的植物,表達了彼此之間濃濃的相思之情。
  • 十首令人驚豔的古詩詞,道出最美的相思
    人生最苦的是什麼?是相思。有多少相思叫人難忘,又有多少相思叫人斷腸,時時落淚。相思之情,柔腸百轉,摧人心肝,是極難用語言來形容的。但是這十首詩詞,卻能道出了相思之苦,相思之美。下面就一起來欣賞下!這首宋詞是宋代著名詞人範仲淹的經典作品之一,是一首描寫鄉愁以及相思的詞作。
  • 李白的一首相思詩,開篇很美,結局更是催人淚下
    李白的的詩句也有表現相思之苦的,給人極其幽怨纏綿的感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他的一首三五七言詩《秋風詞》,不同於絕句律詩那麼規整,用女子的口吻寫起,簡單隨意,卻足以打動人心體味到相思成疾之苦。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紅豆,古往今來最是寄託相思之物
    紅豆又名相思豆,生於山地疏林中,廣布於熱帶地區。我們一般作為食材的品種是紅豆的一種叫赤豆。關於紅豆最有名的是下面這首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此詩借物抒情表達相思,委婉含蓄,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卻難於表達。此詩的妙處,全在於託紅豆,寄相思,象徵比擬,言近旨遠,風神搖曳,情思纏綿。故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詩。唐代"花間詞派"之鼻祖溫庭筠,也在《楊柳枝》中有這樣的詩句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合歡核桃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
  • 情人節都喜歡送玫瑰花,你知道古人送什麼東西,表達相思之情嗎
    情人節都喜歡送玫瑰花,你知道古人送什麼東西,表達相思之情嗎今天是2月1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了。其實這個節日,本來是外國人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北美、日本和西歐等國,隨著中外交流的加深,傳到中國,如今成為年輕人非常熱捧的一個節日。
  • 唐朝最開放的女道士,寫下一首肉麻的相思詩,表達男女思念之情
    要說到這文學創作的巔峰,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唐朝,唐朝的詩歌發展那是最巔峰的時刻,很多有名的詩人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而且還有不少的女詩人,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因此女子地位也就提高了,加上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也出自唐朝,唐朝的女人還是相對自由的,也就誕生了不少的才女,像小編今天給大家說的這個叫李治的,她和別的才女有所不同,
  • 痴情詩人寫下一首深情詩,只是開頭兩句,便令人熱淚盈眶!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寄人》,便是一首關乎愛情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末五代詩人張泌之手,是張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我們都知道愛情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有歡樂,也有痛苦。《寄人》這首詩,主要寫的便是詩人張泌的痛苦愛情。據《詞壇紀事》載,張泌仕南唐為內史舍人,初與鄰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詞,後經年不復相見,張夜夢之,寫七絕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