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山東大學外國留學生話題,著實在網上火了一陣,之所以招到如此多人的吐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國的很多男性對中國女孩找外國男朋友積怨頗深,畢竟現如今中國本身的男女比例,已經很是堪憂了,網絡上對山大聲討的背後,可是數千萬單身男青年的怒吼。
其實話說回來,對於中國女孩找外國男朋友,白人黑人其實客觀來講,在提倡婚戀自由的大環境下並沒什麼,但與眾多中國女孩找外國男朋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乎很難見到外國女孩嫁給中國男人。
或許正是這個因素,加重了人們的憤憤不平,外國女性為什麼很少選擇中國男人呢?我們不妨來看下這3個原因。
如果細心觀察下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戀愛的故事,會發現很可以塑造有了一種假象,那就是男性只要事業有成,或德操良好,便自然會有佳人相伴。比如賣身葬父的董永,便是因為孝道感動了七仙女,下凡倒搭嫁給了他,此外牛郎織女也有著方面的傾向。
而與此相反,提倡自由戀愛的故事往往會受到強烈的打壓,所以《西廂記》在古代一度成為禁書,原因便在於此。受這種文化近千年的薰陶,中國男性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便是在戀愛問題上的不主動。這在古代並沒有什麼,因為媒妁之言會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在現如今提倡自由戀愛啊社會中,就很難「生存」了。
所以中國男性在本國女性面前就已經越發被動了,而在對於婚戀觀更為開放的歐美國家的女孩,中國男性的這種不主動,就更沒戲了,
中國雖然經歷了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但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出國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這就好比很多人無法想像中國沒做過飛機的人足足有10個億。
或許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不論是出國或是坐飛機,都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普及率並不高,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家,對於廣大的中國男性來說,接觸外國女孩的機會本身就十分有限。
一方面是中國出國人的數量本身就很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是來到中國的外國女孩,也往往只聚集於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所以這便造成在很多人眼中,外國女孩很少選擇中國男性的「錯覺」。事實上,這一結論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個樣本不均等的前提下產生的。
上文說過,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下的中國男性往往不會主動表白,但卻有很強大的男子主義,對很多歐美國家提倡的男女平等,先天便有種牴觸心理,尤其是對於很多外國女孩(非東亞國家),結婚後要孝敬公婆,辭掉工作照顧孩子,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別的不說,但就是這幾件事情,就夠絕大部分外國女孩對中國男性望而卻步了。而對於如同這類文化的東亞國家,如韓國和日本,這些國家由於發展早於中國,所以很多這些國家的人對中國的印象依舊停留在上世紀的印象,自然很少會選擇嫁到「落後」國家來。
而與此相反,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下的女性,則很容易被外國男性的開放表白打動,加上中國女性我唯有一種逆來順受的潛意識,所以對於外國男人反而會很有吸引力,此消彼長下,就出現了外國男性很容易找中國女孩做女朋友,而外國女孩很少會選擇中國男人做男朋友。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外國女性選擇中國男人做男朋友,甚至嫁到中國的例子,比如知名主持人撒貝寧的妻子李白(Lisa)便是加拿大人,著名演員劉燁的妻子安娜是法籍猶太人,還有娶了韓國太太秋瓷炫的於曉光。但因為能夠經常接觸外國女孩的中國男性基數,本身就很小,這些例子自然也就更少了。
但不管擁有怎樣的差異,隨著不同地域,不同種族間文化的交流,這些誤會與隔閡都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