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出現新怪象,年輕人在家待幾天就急著走,是年味淡了嗎?

2021-01-19 小東看天下

時間飛逝,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每年春節,無論是外出務工的還是在企事業單位上班的朋友們,都紛紛趕在年前回到了家中,準備在家裡過一個輕鬆愉快的年假,對於年假,很多人是非常期待的,因為每年就那麼幾天,所以人們回到家中都非常珍惜。

村裡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人們開始走親訪友,可是經常回家的朋友們都會發現,在外務工的朋友們,一般在家裡待幾天就走了,非常匆匆。眾所周知,在農村過年的氣氛,始終要比城裡有年味。在農村,人們走親訪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不過在近幾年,小編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外出的人們回來的晚,走的也早,這樣的年被一些人稱為「偽年」,除了沒有一年味外,根本沒什麼意思?

在這裡,不少人就好奇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在外面待習慣了,還是因為人們怕花錢,仔細想想,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這種情況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農村人都搬到城裡去住了,這樣一來,農村的人就很少了,還有很多人已經紮根到了城市,父母由於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只能留在家裡。

只有在過年的時候,人們才紛紛趕回家配陪父母,而大家之所以在家待幾天就走了,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小編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第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人們認為初五過後就等於把年過完了,按照以往的習俗都是過完正月15才算把年過完。

在以往,即使外出務工的人也會到正月十五才紛紛離開家,可是這幾年卻完全不同了,人們初五沒過完就開始紛紛的外出了,所以人們慢慢地感覺沒意思了。在農村,如果家裡沒有什麼老人,有些在外務工的基本都不回去了,在外面簡簡單單地過一個年。

第二個原因,由於很多外出務工的都很忙,所以假期一般都很短,一般只有一個星期左右,所以人們回來後,匆匆的過一個年,和親朋好友見個面,就出去了。總之,年後各種各樣的事加到一起,人們忙得焦頭爛額,大家都提前趕往工作的地點。

另外,由於春運的原因,很多人為了錯開春運,也早早地買好票,準備外出,生怕誤了啟程的時間,不能按時到達工作地點。最後,現在農村的風氣非常不好,年味也變淡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人們回家過年的也變少了。有些人回家後發現村裡過年沒一點意思,不僅沒一點年味,所以有一部分人對於回家過年的興趣也降低了。

有一部分人因為自己沒有賺到錢,所以感覺非常沒有面子,而且現在農村的攀比之風非常嚴重,大家為了礙於面子,也很少回去了,有些人在家受到打擊後,恨不得早點從家裡離開。

屏幕前的朋友們,關於農村過年出現的新怪象,你怎麼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回家沒幾天,就紛紛急著外出,是不是年味變淡了?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歡迎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今,農村的年輕人回家過年都喜歡宅在家裡,也不走親,為何?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農村過年也出現了很多變化,年味和人情味變得越來越淡,很多村民都是年前趕著回,年後又匆匆離家,短短的幾天內,村裡顯得格外冷清,甚至有些村民還在抱怨說現在的農村,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
  • 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 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是團員的日子,在民間來說,沒有這過年更加重要的節日了,不過近年來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一些成家的人,中年人總是感覺假期不夠,總是希望多在家裡待幾天,可是有些年輕人卻不一樣了,總是不想在家裡待,以前很多人過年都是在家裡待上十幾天,甚至一個月的,現在很多人連一個星期都待不住,即使自己有假期也是不想在家裡,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 中秋到,農村走親戚又出現4種怪象,為啥?是親情變冷淡了嗎?
    在農村,人們十分重視中秋節,在中秋節還沒到來之時,人們就會提早備上禮物,就等著中秋節這一天走親訪友,送上自己的祝福。但是這幾年的中秋節,人們在走親戚時卻有大不同,有4種怪象頻發,究竟這四種怪象是什麼呢?是因為親情變冷淡了嗎?
  • 農村怪象:大齡男孩「娶妻難」,小年輕「女友賴在家裡攆不走」
    不走親戚不串友,這嚴重打亂了很多人的計劃,一些事,耽誤了又耽誤。在家的這段時間,也注意觀察了老家的一些現象,我發現了很多怪現象。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就是,一批大齡剩男,依然單身。而00後,開始談婚論嫁了。那些90後,最大的已經30歲了。還有些80後,依然單身。本寄希望於這個春節,能解決個人問題,結果,個個都泡湯了。不得不繼續單身。
  • 中秋過後,農村又出現了2個現象,老人不理解:年輕人咋都變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中秋過後,農村卻出現了2個怪象,老人不理解!年輕人都變了嗎?】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村裡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村民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這兩年,村裡買車建房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家家都有的趨勢。
  • 農村怪象:為何年前熱熱鬧鬧,大年初一下午就冷清?老農說出實情
    農村怪象:為何年前熱熱鬧鬧,大年初一下午就冷清?老農說出實情轉眼就是新的一年了,家家戶戶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了,大傢伙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春節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日,這是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
  • 年味越來越淡,很多地方又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過年還有啥意思?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農曆春節了,可以說燃放煙花爆竹是過年最熱鬧喜慶的活動之一了,不放煙花爆竹,哪像是過年,但是今年越來越多的地方出臺政策,全域禁止煙放煙花爆竹。我的老家蒙城,今年規定1月1號至月3月31號,全縣範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 現如今過年,年輕人寧願家裡呆著也不去走親戚?原因說到個個心坎
    現在說到的春節已經沒有小時候的那喜悅了,小時候穿新衣服,出門走親戚,拿紅包。年味十分的足。現在現如今的過年對於小編這麼宅的人來說,春節也只是多幾天可以睡覺攤著。過年走親戚是中國傳統的風俗,在過年期間聯絡一下感情,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過年期間寧願家裡呆著,也不想去走親戚。問起原因,說到個個心坎裡了,小編也是感同身受。第一:跟長輩無話可說。
  • 農村婚宴新怪象,寧願花錢請人幫忙,卻不願意請村民幫忙,為啥?
    但是最近幾年,很多地方的農村在辦婚禮時卻出現了怪現象,那就是人們不再找村民幫忙,而是花錢請人來幫忙,這是為啥呢?  辦過婚禮或幫忙辦過婚禮的人都知道,辦婚禮是一件很繁瑣、很費時間的事情,辦婚禮的主家,通常在婚禮前的多半個月就已經開始準備,等到婚禮的前幾天,親戚村民們還要幫忙洗菜、洗碗筷、做飯等,一場婚宴往往會讓人心力交瘁。在過去人們生活條件差,只能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幫忙,如今有了專業的婚宴團隊,人們只要花錢就能將婚宴上的大大小小事情處理好,所以為了更省心,人們便會花錢請專業團隊。
  • 元宵節還未到農村早已人去房空,農民們覺得這年過得有意義嗎?
    小孩子們都喜歡過年,因為過年他們能吃到各種好吃的東西,還可以放煙花爆竹滿足自己的童真童趣;老人們對過年也是充滿期盼的,因為過年意味著子女們都要回來,享受難得的團聚時光。所以在大部分農村人的心目中,過年都是一個好日子,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過幾天幸福的日子。
  • 農村結婚「順口溜」,四句道出無奈「怪象」,你遇到過嗎?
    農村結婚"順口溜",四句道出無奈"怪象",你遇到過嗎?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成家"或許比"立業"更為重要,所以才有了"先成家後立業"的說法。因為在農村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子女不一定要飛黃騰達,平平淡淡的一生也足夠精彩,前提是得有個家。
  • 為什麼過年,都不大想回老家農村走親戚,為啥?
    準備禮品正月初二以後就開始走親串友一年到頭就盼著這幾天放鞭炮,走親戚可能是不少人童年美好回憶了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沒有年味啦走親戚越來越像「演戲」是什麼原因呢?首先,可能平時聯絡少了以前都是在農村裡打工,聯絡緊密現在常年在外,都很忙碌所以感情慢慢也就淡了沒有什麼話題可說與其尷尬的站著還不如放下禮品就走
  • 中秋將至,農村走親戚出現一些交流少的現象,究竟咋回事?
    雖然現在交通便利,交通工具便捷,有人卻發現,農村親戚之間互動交流少了,少了一絲絲走親戚的樂趣,究竟咋回事?現在的年輕人,不像以前那麼熱衷於走親戚。也就是說親戚越走越親,再近的血緣關係,常年不在一起,走動少,聯繫少,親情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淡。這種親友感情,同樣需要雙方呵護經營,如果任其發展,也就剩下血緣親人關係。那麼,年輕人不願意走親戚,也在情理之中。
  • 娶妻難還未解決,又出來3大怪象農民頭疼不已,到底是哪三樣?
    大家好,我是小智,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在各方面都建設的越來越好,不僅是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農村裡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變,農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家裡都建起了小樓房,日子真的是過得紅紅火火。
  •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年輕人不願意待在家裡種地,而選擇去外地打工呢
    現在農村裡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在地裡勞動多半都是中老年人,他們的身體條件是越來越不允許在地裡耕種了,有些老人也許今天還在田地裡勞動,也許明天就可能去世了,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荒地。那麼村裡的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
  • 年味變淡了,僅僅是因為經濟變好了的緣故嗎?
    這些年,自由被強調的太多,集體的東西只能用利益去捆綁,說到底還是觀念變了,都太利益至上,太「精明」了。社會現在越來越在乎金錢利益,你想想一過年就要花錢給這個壓歲錢那個壓歲錢的,然後還要去走親戚,走親戚用免不了送東西吧,這又是一筆錢。舉個例子十幾年前過年走親戚送個東西差不多都不收,現在送個東西說句「來就來了拿什麼東西啊」,然後自己提著東西拿屋裡去了。
  • 一百個討厭回家過年的理由,都抵不過父母在家門口張望的身影
    越長大,春節越不敢回家;越長大,年味就越淡。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既期待過年,又害怕過年。期待是因為有假可放,害怕是因為親朋好友們越界的關心。就像徐崢在《十三邀》中說的,中國的合家歡,是一場算計和廝殺。總之,這場春節的合家歡,引發了太多年輕人的焦慮和心累。01什麼是年味?
  • 農村新怪象,有房有車相親難成,沒車沒房反受青睞,老農道出實情
    元旦到了,臘月也進入了第七天,遠在他鄉的親人們,您們買到回家的車票了嗎?時至今日,春節日益臨近,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它能把身處異鄉的家庭重新團聚在一起,共同吃一頓團圓飯。當然,春節除了傳統的走親訪友,共度天倫之外,也有一項最為重要的會面,這就是相親!
  • 年輕人掀起斷親潮:80後偶爾走,90後不願走,00後不過問
    大家好,我是小智,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城市,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雖然說農村的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和城市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