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似乎才剛剛過去,在國人傳統觀念中,過完元宵佳節才算真正過完年。農曆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延續到現在依然受到大家的重視,只不過不同的人對過年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小孩子們都喜歡過年,因為過年他們能吃到各種好吃的東西,還可以放煙花爆竹滿足自己的童真童趣;老人們對過年也是充滿期盼的,因為過年意味著子女們都要回來,享受難得的團聚時光。所以在大部分農村人的心目中,過年都是一個好日子,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過幾天幸福的日子。
然而幸福的時刻總是短暫的,農村的春節也就熱鬧那幾天,這不元宵節還未到,過年熱鬧了幾天的農村基本上又恢復了「寧靜」,農村很多房子大門口的紅燈籠和門框上春聯都還在,只不過卻已經是人去房空沒有了人氣了。不少老農民們看到這樣的景象,都是一副唉聲嘆氣的樣子,覺得這樣過年還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抱怨歸抱怨,老農民們也深知這樣的事情也是無可奈何,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一是想早點出門掙錢。現在農村大部分農民的收入來源都是靠打工,為了多掙點錢,這些農民都是只身前往大城市大批,一旦工作之後在時間上就會受到約束,只有等到放假了才能回來。過年放假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能按時返回工作崗位,可能就會失去原來的工作機會,又得重新找工作。農民們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崗位,只能按照規定的時間返程打工了。
二是在家待得沒意思。雖然說春節是大多數農民都期盼的節日,但很多年輕人對春節其實並沒有那麼高的期待,相反的有的還特別不想在家過春節,尤其是那些大齡未婚青年,春節期間得面對來自家庭的各種壓力。而且在農村待著每天除了走親戚吃吃喝喝之外就是打麻將,感覺沒有之前那種年味了,因此覺得在家裡待著沒意思,不如早點離開出去找工作。
三是想錯峰出行。每年的春節都是一次大型的人口遷移,春運的恐怖相信很多農民都已經體驗過了,年前回來的時候不少農民就已經感受到了買票的艱難,為了年後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計劃,也為了出行能更順利一些,這些農民只有提前就買好返程的車票,提前幾天到崗,這樣就不用那麼辛苦的趕車了。
一年又一年,農村人過春節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農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日裡吃的穿的甚至都比春節期間的好,因此也對春節沒有太高的期望了,不過中國人都非常注重家庭觀念,在春節這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裡,大家還是都希望能夠團聚在一起好好過個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