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心理學:成為有錢人的5個生活習慣

2020-09-05 簡單心理學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情。

每天醒來,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有錢人,應該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強烈的一件事情了。

不能否認的是,社會中的成功具有一些我們無法控制的「潛規則」,但如何獲得成功,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

美國作家科裡花了5年的時間研究了177名白手起家的富豪,發現他們在生活與工作中的確具備著一些共同的特點。

這些勵志的故事裡,主角具有的這幾個特點,你有哪幾個呢?

早起的習慣


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睡眠習慣。

心理學家將擁有不同睡眠習慣的人劃分為3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雲雀型、貓頭鷹型以及第三隻鳥類型。

  • 雲雀型的人喜歡早起,天亮前就很有活力。
  • 貓頭鷹型的人則相反,喜歡晚睡,夜晚的思維特別活躍。
  • 第三隻鳥型的人則處於兩者之間,有時候會早起有時候則會晚起。

儘管睡眠習慣存在著個體差異,但研究者發現,不管對於哪一種睡眠習慣的人來說,清晨的這段時光,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格外珍貴的。

人們在早上往往在記憶力、理解能力以及洞察能力上都格外的高,因而在早上做出的決定,往往也更加準確與明智,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

獨立思考的習慣


從眾,是人的一種本能。

人多的地方,比較安全,這是原始叢林中的一個生存法則

而人類文明的發展演變,早已經改變了人們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也給予了每個人探索個性化自我實現更大的空間。

儘管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可很多人的思維模式依然建構在原始社會的規則之中。

大多數人的想法並不意味著正確,相反,可能是一種平庸的象徵。

因為大家都這麼想,都這麼做,那麼脫穎而出的機率也就很低了。

相反,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也會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

持續學習的習慣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很多人總在抱怨自己缺乏一個成功的機會,可是我們明明身處在同一個時代中,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抓住機會,而有的人卻總是與這些機會擦身而過呢?

李笑來在《時間的朋友》一書中說到。

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策略很重要,而堅持更加重要。

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總在想,學這個東西真的有用嗎?

於是在這種懷疑中,將時間消耗在其它沒有價值的娛樂上了。

學習,不是有用了才去學,而是學了,有一天,發現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我鼓勵的習慣


一個成功的人,持續努力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自己的內部,而不是依賴於外界。

在失敗時,能夠激勵自己鼓舞士氣,重新振作起來。

挫折是通往成功路上無法避免的障礙,一個能夠獲得成功的人,自己的內心往往就有一支龐大的軍隊,而不是總是依賴於外界的評價與鼓勵來使自己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不要將自己的人生交由別人去做決定,自己才是自己最忠誠的夥伴。

樂於助人的習慣


成功,與良好的人際關係脫離不了關係。

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助人行為就是一個最好的方式。

一個熱心的人,總是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喜歡。

當然,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邊界感。

做一個爛好人只會讓自己過得越來越累而已。


成功雖然很美好,但別忘了,腳踏實地的去努力。

抱怨只能釋放我們內心的不滿,但無法幫助我們獲得成功。

一夜暴富雖然讓人激動,可是也容易讓生活失去了平衡感。

有錢可以買很多「娛樂」,可是「娛樂」不一定等於幸福。

人的心靈遠遠要比我們想像的寬廣的多,追求財富沒有錯,但也別忘了,別讓自己困在財富裡。

畢竟幸福,是一種根植於我們內心的感受。

相關焦點

  • 何以解憂,唯有站樁
    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所有的所謂壓力、緊張和焦慮其實都是這麼來的。帶著這種本能的恐懼意識,任何事情都會或多或少地給我們帶來焦慮,使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打一個折扣,也使我們的健康打一個折扣!怎麼辦呢?別著急,讓我們先站樁。腳步站好,再把手抬起來,在胸前做抱球狀。初學站樁的人,問題馬上就出來了,往往雙肩聳起。人什麼時候會聳肩呢?我們知道,西方人感到有些難為情或尷尬的時候,就會聳聳肩。
  • 何以「解憂」,唯在自己
    3每個人都是「解憂雜貨店」三個以偷盜為生的人走進這家並無什麼特別的雜貨店,發現了解憂雜貨店的秘密。而這三個年輕人,也在不斷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升起了自己心中的大我,得到了靈魂的淨化,獲得了「重生」。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浪矢爺爺說:「並非是對的我們才選擇,只因為我們選擇了,這個答案就是對的。人生能經歷的美好風景或許不再於如願以償,而在於陰差陽錯。」
  • 有錢人的6個生活習慣,學會了,讓你越來越有錢
    而往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財富通常是辛勤工作、堅持不懈、善於計劃,克己自律的生活方式的結果。 美國學者託馬斯科裡做了一項研究:富人為什麼富?窮人為什麼窮?為此,他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採訪了233位白手起家的富翁和128位窮人,最終的結論是:一個人的習慣,決定著他是富有還是貧窮,快樂還是悲傷,健康還是疾病,等等。
  • 「奸雄」曹操寫詩,一句成了酒徒喝酒的藉口,一句成為奮鬥者的座右銘!
    當年關羽離開曹操投奔劉備後,曹操有感而發寫了《短歌行》的第一首,其中有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就成了不少愛喝酒之人,喝酒或者勸酒的理由了。而這句詩也被網友們改編成各種段子,例如「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都快被玩壞了。
  • 何以寄情?唯有深情
    人一旦有了一種習慣,似乎很難戒掉,像今天這樣,肆無忌憚毫無顧忌的交流。因為素未謀面,所以心不設防;因為觀點相同,所以心意相通。想起了,那年那月,那個人和那時的愛情。何以寄情?唯有深情。
  • 何以解煩,唯有心寬
    生活裡不如意可以是常態,但是不能讓不開心成為常態。何以解煩?唯有心寬。一滴墨,滴到一個杯子裡,清水立刻就變成黑色;同樣這滴墨滴到大海裡,海水絲毫不變。可見不是煩惱太多,而是心胸不夠寬闊。心寬了,事就小了。心胸跟人的性格有關,有人天生樂觀豁達,有人天生悲觀偏狹,可是並非不能改變,要想心寬,就要明白這幾點。
  • 想要成為有錢人,生活中要養成這三個好習慣,看看你有嗎?
    成為有錢人,似乎是很多人的想法,能夠衣食無憂,實現財務自由,不用為物質而四處奔走,可以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增加幸福感。誰都想要成為有錢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實現這個目標呢?在增加財富的過程中,一定要在生活中養成這三個好習慣,看看你有沒有!
  • 想要成為一個富婆需要做哪些努力?
    現在網上特別流行「祝閨蜜暴富」的梗,走到哪裡都在祝閨蜜能夠暴富,然後暴富之後給自己送這送那的。我就不一樣了,我也希望閨蜜暴富,但是我更希望是我自己暴富,成為富婆。畢竟求人不如求己,什麼東西都還是自己擁有的好。
  • 想成為有錢人的前提,是學會像有錢人一樣花錢,精闢
    有錢人怎樣才能用同樣的錢?他們認為什麼?您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富人富有的原因在於他們的思維習慣與普通人不同。要想發財,就得有個有錢的頭腦。你們必須摒棄一切讓自己變窮,變富的思想。賺錢容易。那不難。首先我們來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在2004年,中國有個失業者,名叫 A,買彩票中了1200萬元。在一夜暴富之後,他買了別墅,汽車,收藏,私人飛機,甚至是毒品。他獲獎者很快花光了所有的錢。不能接受貧富差距,他孤獨而死。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研究表明,大多數中了彩票的人在中了大獎後的幾年裡身體狀況都很差。
  • 心理學:成為有錢人之前,需要先拋棄以下2樣東西
    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髮小,這傢伙,從上小學的時候,就立志成為一個有錢人。為了這個目標,他很努力,像是熬夜學習到天亮,像是經常加班,像是做很多計劃,從年規劃到月、周、每天。我一開始很佩服他,覺得他特別有骨氣。但後來我才明白,他不捨得拋棄的2樣東西,會無限拖他後腿,讓他永遠都無法成為一個有錢人。當然,這話不是空口說的,而是在聽完一個心理學家的講座之後,得出來的感想。
  • 心理學:匱乏,不一定是擁有的少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錢,是解決生活中大多數煩惱的有效方式。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己賺的,似乎永遠都距離支撐幸福生活差了那麼一點點距離。升職加薪帶來的快樂似乎永遠都是短暫的。雖然我們常常會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但時間久了,這種「自我欺騙」也不一定能夠奏效。
  • 南開有個「解憂雜貨店」
    小說《解憂雜貨店》中開啟時光隧道的三個小偷寫信幫別人解憂,反而解決了自己的憂愁,填補了自己內心的『破洞』。對此孔繁盛深有同感——他也曾有內心的「破洞」。  如那位前來諮詢的大一學弟一樣,孔繁盛大一時也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設計師。
  • 心理學:你最想吃哪個麵包,測你先有愛情還是先有金錢?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但是除了物質上的暴富,精神上也要暴富才行,物質上的暴富我們知道,那就是有啃不完的麵包,那精神上的暴富是什麼呢?精神上的暴富就是擁有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愛情是一個人七情六慾裡不可少的一物,而且愛情是一個人所要經歷的最多滋多味的感情,俗話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 心理學發現:有三個方法,可以判斷一個人是真的有錢還是裝的
    隨著階級差異的出現,在一些人眼中,金錢逐漸成為了人們的權利和身份的象徵。蘇軾在《策別·課百官三》:中雲「舉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錢無以行之。」從古至今,金錢的地位和其發揮的功能都是舉足輕重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佔據著更多的財富。網絡上經常會流行這樣的話「悶聲發大財」又或者是「一夜暴富」等等。
  • 解憂雜貨鋪第5期
  • 心理學:識人篇,從習慣小動作中,看穿人的5種深層心理
    如果喜歡本文,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喲~芝芝心理會持續為你更新專業和有趣的心理學知識,以幫你應對紛繁的世界。導語從別人的習慣動作中,能看穿對方嗎?那麼,本文就以心理學研究為基礎,為大家介紹從5個習慣動作中可以看出人的哪些心理。
  • 年輕人生活中的安全感從哪兒來?想不到的是,房子不是第一位
    身處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年輕人面臨著諸多生活與工作壓力,安全感缺失,而造成他們安全感缺失的眾多原因中,想不到的是,房子不是排在第一位。第一位:錢人生萬般苦,所謂的「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是對改變生活現狀的美好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