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解憂雜貨店》中開啟時光隧道的三個小偷寫信幫別人解憂,反而解決了自己的憂愁,填補了自己內心的『破洞』。對此孔繁盛深有同感——他也曾有內心的「破洞」。
如那位前來諮詢的大一學弟一樣,孔繁盛大一時也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設計師。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已經習慣「優秀」的他不但不曾掙扎,還把不喜歡的事做得非常漂亮:他成為「學霸」、拿獎學金、保研……他以為「忍忍會過去」,然而現實的「漂亮」仿佛加劇了與理想的距離,讓他越來越感到「窒息」。他也曾向父母朋友傾訴,但發現他們並不能夠真正理解他內心的憂鬱,甚至覺得這是「無病呻吟」。
一次偶然,孔繁盛發現一家校園咖啡店招聘兼職,便走了進去,每天簡單重複地磨著咖啡豆思考著人生,向陌生的咖啡店老闆、陌生的店客訴說著內心的情緒,從中竟能感受到些許理解和溫暖。
「咖啡店老闆學歷不高,但閱歷豐富,為人也真誠直率,他給我講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還鼓勵我去旅行,積極探索和實踐。」孔繁盛回憶,後來咖啡店被拆了,從此再未見過那位咖啡店老闆。
來南開後,名校的光環不但沒有治癒他的憂鬱,反而陌生的環境讓他更加孤獨。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想放棄學業,徹底「放飛自我」,一個人到杭州去追求喜歡的設計行業。
此時,孔繁盛的導師劉波教授發現了他的異常。「老師啟發我去發現真正想要的東西,鼓勵我勇敢追求;但是這種追求不能盲目,『想要什麼,首先基於你有什麼』。」導師的敲打讓孔繁盛重新陷入思索。
貼心的女友也感受到孔繁盛一段時間以來的低落情緒,「專業不是夢想的絆腳石,而應成為實現夢想的利器,何不基於專業,找到一個可以和理想相結合的方向?」宋瑩鼓勵他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設計。
這些讓孔繁盛豁然開朗起來。他報了一個設計方面的培訓班,也開始積極地對待學業。「完成了『必須』的任務,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比起每天憂鬱地度過,何樂而不為?」孔繁盛發現,儘管白天做實驗、晚上去上設計課很辛苦,光往返路程就要花上三個多小時,但因為有了喜歡的東西,整個人都變得明媚起來。
經歷了內心的掙扎並最終走出痛苦,讓孔繁盛感受到成長。2017年底,「一年只營業一天」的解憂雜貨店中,孔繁盛送走第32位訪客時已經凌晨,第33位訪客久久沒有走進店鋪。孔繁盛只當是爽了約,但逆光中,卻走進一個高大而熟悉的身影——「看來現在的你已經不需要我的幫助了,我很欣慰!」兩年沒見、大孔繁盛5歲的咖啡店老闆居然成為他的第33位訪客!孔繁盛震驚著、溫暖著、笑著、也哭了,內心有太多的話想對他說……
正是這些經歷,讓孔繁盛決定要將解憂雜貨店一直做下去。「我希望,能夠帶給更多人真誠的建議和溫暖人心的力量。」孔繁盛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