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學子範雙雙獲國內最高級別高爾夫業餘賽事年度總冠軍,目標是站上亞運賽場
2020年12月27日,國內最高級別高爾夫業餘賽事「廣汽Honda.2020中國業餘公開賽總決賽」在廣東落下帷幕。重慶南開中學高一7班範雙雙同學決賽輪交出66桿,總成績205桿(69-70-66,低於標準桿11桿),以6桿優勢奪得年度總冠軍,再度榮獲運動健將稱號,拿下2021年中國女子公開賽(中國最高級別女子高爾夫職業賽)參賽資格。
冠軍榮耀的背後,
範雙雙同學付出了什麼?
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個高爾夫少年的世界,
一起來看看她的奪冠秘訣。
2020年是格外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賽事停擺,暑假賽事啟動後,下半年賽事特別密集,在校學習時間被壓縮。而我也從南開(融僑)中學初三升到南開中學高一年級,新的環境並沒有帶給我陌生和壓力,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都給予了我幫助和鼓勵,不但關心我的學習情況,還關心訓練和比賽安排,為我鼓勁加油。每次徵戰在外,都能感受到學校和班級的溫暖,感謝南開!感謝我的老師和同學們!
全新的2021年已經到來,我學習高爾夫球已滿十年,這項運動有些小眾,很多同學並不了解,所以我想借著分享心得的機會,也給大家介紹一些這項運動的特點,如果以後在體育頻道看到高球賽,請多關注這項新的奧運項目。
始於興趣,貴在堅持
2011年2月,才滿6歲的我還沒有上小學,那時候爸媽一直在為我尋找一項體育運動愛好,經常帶我去羽毛球場玩,也考慮過網球,但都沒有「打動」到我,偶然看到有其他小朋友練習高爾夫球,綠色的草坪、開闊的戶外瞬間吸引了我,於是我告訴爸媽,我要學習高爾夫球!
初學時以為這個運動就是站在墊子上比誰把球打得遠。入門後才知道,想讓這顆小白球聽話有多難,不但要打得遠,還要打得準,為了一個「準」字,要做的流程就太繁瑣了:擊球前先觀察球位,測量目標落球區的距離、判斷風向、選擇合適的杆,試揮桿、瞄準方向找參照物,最後才是揮桿,不管最後的揮桿多漂亮有力,如果流程中有一項缺失或大意,小白球就會讓你切實體會到:什麼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天氣舒適的時候,戶外運動很美妙,小時候偶爾遇到惡劣天氣時,也有抱怨找藉口不去練習,但爸媽經常說,天氣再差,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太陽不是只曬你,雨也不是只淋你!後來參加比賽多了,從室外4度到40度,從微風到颱風,從小雨到暴雨,不論多惡劣的天氣,總會有小夥伴打出非常好的成績。這些好成績無一例外是來自勤奮練習的積累。
從一個初學者到熟練者再到運動健將,從地區級比賽到高級別青少年賽再到全國業餘總決賽冠軍,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日復一日地堅持,是辛苦也是樂趣。
賽前準備充分,冷靜應對變化
高爾夫球是一項不確定性很高的運動,即使身處同一個球場,不同的天氣、果嶺修剪碾壓程度和目標旗位都會給比賽帶來很多變數,所以我們有一句常用的球評:比賽不到最後一輪最後一個洞最後一桿,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大家留意高球比賽視頻,會看到每個球員褲兜裡插有一個小本子,比賽中會掏出本子來看看或寫寫,這個就是我們的攻略本。和大家熟悉的羽毛球網球等小球運動相比,高爾夫所需要的球桿數量更多,球包裡一般裝有14支球桿,杆的材質、長度和杆面傾角不同,以處理不同的距離和球位。標準球場有18個洞,球員會根據自身技術特點,挑選每個洞需要使用的杆的型號和順序,制定每一次擊球的落球區域策略,以避開球場設計中故意製造麻煩的水障礙、沙坑和長草,把整個流程記錄下來,就形成一套攻略。
我通常是提前兩天到賽場試打,之前的兩場比賽對自己的狀態不滿意,於是決定提前一周到達賽場,適應當地氣候和飲食,多次試打球場,制定和調整攻略。因為正式比賽過程中,不可能按照攻略那樣完美地進行,不可避免的狀況隨時可能發生,比如風向變化,擊球失誤導致落水或陷入沙坑或樹叢,這時候就更需要保持頭腦清醒,臨時採取補救措施。熟悉的比賽環境會讓人精神放鬆,處理狀況時更遊刃有餘。
摒棄雜念專注過程,積極平和的看待結果
小時候愛上這項運動,是源於對綠色草地和戶外清新空氣的嚮往,而當它成為我的專攻項目時,就必須直面競技體育的殘酷。每場比賽只有一個冠軍,媒體和觀眾的焦點也都只有冠軍。而非冠軍的運動員,不要停留在觀眾和媒體的視角,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和需要提升的方向。
十年來我參加過上百場比賽,初學時參加比賽是長見識交朋友,當競技水平逐漸提高時,父母便讓我有選擇性地參賽,多打競爭激烈的比賽。上過很多次領獎臺,也很多次被打趴下,賽場上汗水和淚水齊上陣。領先的時候會有包袱,想贏又怕輸,縮手縮腳,反而導致技術動作變形;落後多的時候又會懷疑自己,一個洞打爆後連續影響幾個洞的發揮,沒有自信而糾結掙扎。
這次總決賽在CCTV5+體育頻道有現場直播,後來媽媽告訴我,她在家開著電視聲音,但真的沒法安靜地坐下來看畫面,前半場比分的膠著讓她太緊張了,後半程聽到比分逐漸拉開,一邊欣慰我攻勢凌厲,一邊又擔心我會失誤給對手反擊的機會。
比賽中球員看似安靜地各自打各自的球,但同組球員之間氣場影響巨大,你打得放鬆有好球,對手就會緊張產生失誤,而對手的失誤又會讓你更為放鬆。你連續打出好球,對手的心理可能就崩掉,比分差距就在這一緊一松中拉大。所以我在比賽中經常提醒自己,儘量不去關注別人的成績和名次,把比賽單純看作是對自己近期訓練成果的檢驗,專注於自己的每一次揮桿。
這次總決賽從最終成績上看,我是以6桿大比分強勢取勝,然而過程並不是一邊倒的形勢,最後一輪的前半場,我和亞軍張同學曾有兩次比分打成平手,而她在2020年贏過5場比賽,積分排名在我之上,也許她急於想贏,所以導致了心理波動引起技術失誤,而我,勝在有更平和的心態,從而保持了穩定的發揮。
不要輕易放棄,越頑強的人越幸運
高爾夫球對精準度要求很高,球飛行得越遠,落點就越難控制,而球場上障礙叢生,所以運氣在比賽中的作用絕對不可小瞧。舉個例子,如果你擊球失誤撞樹,小球撞到樹以後,運氣好有可能彈回球道,有可能彈到樹叢裡丟失,萬一你人品大爆發,還有可能彈上果嶺直接滾進洞。
打球十年,贏得比較順利的那些比賽很難記得細節,記憶深刻的都是非常艱難的或者完全意料不到的勝利。13歲那年的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大比分落後最後奮起直追,把比賽拖入加洞賽,加洞賽進行近兩小時我逆轉取勝;14歲時參加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第二輪手腕受傷,決賽輪纏著繃帶上場,結局像劇本,不僅反超拿下個人冠軍,並帶領團隊拿下團體冠軍。個人也刷新最佳比賽記錄64桿。別人誇獎我打得頑強,爸媽總是笑著回應:大家水平其實差不多,雙雙運氣更好些吧!
回想這些比賽,好運的成分佔了多少呢?這個沒有辦法估算,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途鬆懈退縮,好運氣就會站到對手那邊,只有相信自己,勇敢突破,你就是全場最閃亮的星星。
2021年已經來臨,由於全球範圍內的疫情影響,很多我嚮往的大賽都面臨取消,但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遺憾。堅持學習,強化技術短板調整,加大體能訓練,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新的一年。2022年的亞運會,我們國家是東道主,站上亞運會賽場是我兒時的夢想, 2021年我的目標是穩定提升世界業餘排名,入選2022年亞運會主力球員,等待陽光燦爛的季節,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賽場!
(文:範雙雙)
來源:重慶南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