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文近來一直在深夜找我吐槽。她結婚3年,女兒快2歲了。我見證了她從剛開始各種曬婚後生活,到如今怨氣叢生,在朋友圈發滿各種悲情文字。
「我和老公在現階段養育孩子有分歧,婆家的人總說我慣壞孩子了。我女兒現在特別任性,要求特別多,不好好吃飯,鬧著去玩,要吃糖果餅乾,又哭又鬧要到為止。
我一般都會允許她的行為,盡我的能力去滿足她。然而我老公,公公婆婆總說我這樣慣著她不行,總是讓她這樣任性,要什麼給什麼,要怎麼就怎樣。
女孩是要富養的,我想盡力給她最好的,這樣以後她就不會受誘惑了。可是婚後我就沒有了經濟來源,要伸手問老公要錢,還總是被他們說,我真的很心累。」
小文想要富養女兒,盡力給孩子想要的,最好的。可現實是,她想要的富養,總要經過老公的同意。只是老公認為這種方式是慣壞孩子,並不認同。兩人之間養育孩子的分歧,也逐漸上升到婚姻危機。
01.孩子為什麼要富養?
電視劇《蝸居》中,青春漂亮的海藻是貪官宋思明的情人,這樣就可以幫姐姐湊買房的首付了。後來虛榮心作祟,她一頭扎進了這段關係當中,越陷越深。
她的母親知道後不斷自責,責怨當初家庭物質條件的拮据,為在物質上沒能滿足兩個女兒而痛悔抱怨:「女兒還是要富養啊!長大就不會被男人的一塊糖給拐跑。」
這番臺詞深得眾多家長的心,生了女兒的,沒生女兒的都以此作為養育女兒的標杆。
對比窮養,富養確實有許多好處。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更大的見識和格局,在人際關係當中會更加自信,在待人接物上更加大方得體,不會因為一點點甜頭而被引誘……
只是,很多人認為的富養卻只是單純物質上的富養,能給孩子最好的,就不會給孩子次好的,即使這樣的花銷是家庭難以承受的。
富養孩子真的只要滿足他在物質上的要求就可以了嗎?
02.精神上也富養
小說《傲慢與偏見》裡,女孩伊莉莎白家境普通,但卻徵服了挑剔傲慢的貴族公子達西,就是因為每一次見面時,這個平凡女孩所流露出的自信、見識和飽讀詩書後的氣質深深吸引了達西。
富養不僅僅在物質上,同樣也是在精神上。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物質都只是表象,最重要的還是精神上的教養,培養孩子的自信,增長見識,修養,促成他們養成健全人格。
富養,也並非慣養,而是要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精神上豐富其思想。
父母可以沒錢給孩子買這買那,但可以教會他們自己努力去爭取 ;
父母可以沒錢帶孩子學這學那,但可以教會他們讀書的意義 ;
也許父母不能給孩子人生需要的思想、才華和意志,為他們鋪就康莊大道,但至少可以傳遞給孩子一顆希望的火種,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能昂揚積極、充滿陽光的走向未來的人生。
03.富養孩子的前提
在朋友小文的例子中,且不說她在物質上沒辦法按照自己心意富養孩子,她對孩子忽略的也許正是精神上的富養。
我問她:「你堅持給孩子最好的,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的原因是什麼?」
她說:
「小的時候家裡窮,想要的東西都得不到。有時候想要買些學習用品,都不敢開口向父母說。有一次考試,甚至因為鉛筆用到不能再用了,連題目都沒有答完。
父親去世之後,媽媽一個人支撐不了全家的生活,我就一邊上學,一邊打些散工,過得特別苦。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暗暗發誓,如果將來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給到孩子最好的,不再讓孩子受我受過的苦。」
小文主張孩子一定要富養,源於過往物質匱乏的經歷。只是這種富養,是她的一種投射,帶著她內心的缺乏與不安全感。與其說她在富養孩子,不如說她想要在富養孩子的過程中彌補曾經未曾得到過的自己。
在這樣一種富養關係當中,孩子可以得到物質上的極大滿足,同時也容易承接來自父母的缺乏與不安全感。
父母在富養孩子之前,如果不先富養自己,讓自己得到充分的療愈,帶著過往的遺憾,創傷去養育孩子,那麼孩子也只能被迫去接受父母的焦慮,並且有可能將焦慮不安傳遞下去。
所以,如果想要富養孩子,還是先來富養自己吧。
04.富養的父母才能有富養的孩子
一位朋友曾經給我分享過她的育兒故事。
「我女兒平常想要吃零食,一般我都會買給她,她對零食也不會有什麼過分的要求。
有一天我接她放學,她忽然提出想要吃雪糕。那幾天她有點咳嗽,所以我拒絕了。誰知她不像往常那樣聽話,而是開始大哭大鬧,一定要吃。我沒有答應,她還在大街上打滾,非要吃。
看到她那樣,我很生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生氣。我任由她在地上打滾哭鬧,離家100米,我們兩個小時之後才到家。回家之後,她還哭了1個小時。
到家之後,我沒有管她,而是坐在沙發上平復自己的情緒。我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對於孩子的要求,我會有如此強烈的情緒。
最後我想起了曾經我要求過媽媽給我買棒棒糖,媽媽拒絕了,我也像女兒這樣哭鬧。媽媽訓斥我不該有這想法,我為提出自己的需求而感到羞恥,也因此認為女兒的需求不正當。」
不得不說,這是一位有察覺能力的媽媽,也是一位能夠富養自己的媽媽。在事情發生後,她首先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曾經的創傷,再來處理女兒的事情。
在看見自己創傷的同時,她已經開始在療愈自己,在往後的教育中,她給到了孩子平穩情緒的力量,也讓孩子更加清晰和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壓抑。
孩子需要富養,前提是父母首先要被富養。只有被富養的父母,才能養出富養的孩子。不被富養的父母,即使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在精神上,心理上也依然是一個貧窮的人。
月華享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