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養兒防老。絕大多數的父母,養兒子是為了晚年養老。只是很多父母卻沒想到,自己年輕時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在長大娶了媳婦之後,卻忘記了父母。又或者說,結婚後,在兒子心裡,不是忘記了父母,而是父母沒有自己的老婆孩子更重要了。
別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孝敬父母,是良心和孝心的表現,而不是做做姿態給別人看。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女兒的心一般都很軟。
哪怕父母重男輕女,可在她們的心裡,父母依舊無可替代。畢竟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父母不在,無處可去。
楊露今年35歲,原本她有著一份高薪水的工作,但為了照顧母親,她不顧老公的反對,毅然選擇了辭職。辭職後,她就開始了天天跑娘家。
有時母親身邊離不開人,她還會徹夜不歸家。對於妻子楊露的孝心,老公則是又氣又無奈。因為楊露為了照顧嶽母,整日不歸家,回到家也只是睡個囫圇覺,一到天亮又離開了。
他們自己的兩個孩子,只能交給父母帶。可老人終究精力不是太好,而孩子又鬧騰,楊露老公只能每天一下班就往家裡趕,幫著父母減輕下負擔。
這樣的次數多了,楊露老公也有了怨言。他不反對楊露在嶽父母跟前盡孝,但再如何盡孝,也該有個度,而不是為了娘家,連自己小家都置之不理了。
楊露也知道老公和公婆的埋怨,可她一點辦法也沒有。父母雖然有兩個孩子,她是老大,還有個弟弟。弟弟也早就結婚了,只是弟弟弟媳兩口子這些年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就連母親病倒了,弟弟弟媳也只是象徵性回來看一眼就走了。
楊露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她心疼父母,也心寒弟弟弟媳的冷漠。所以哪怕老公和婆家對她有所抱怨,她也顧不上了。因為母親病倒了,而且這個病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好起來。
再加上父親身體也不好,他都自顧不暇呢,更何況要照顧母親。如果這時楊露不站出來,父母親就只能兩個人相依為命,無人照料。
楊露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雖然父母從小到大,就重男輕女。甚至這些年父母一直拿養老金幫襯弟弟弟媳,楊露心有不滿,但她也沒有發洩出來。對於她而言,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因為他們的重男輕女而一筆抹殺掉。
只是楊露做事光明磊落,但母親在康復後的所作所為,卻徹底傷害了楊露。經過了三年的治療和休養,母親康復了。楊露看著這一切,心裡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的小家上。
可母親接下來的做法,卻讓她心寒了。在康復後沒多久,父母就把外地的弟弟弟媳喊回來分家產。母親說,經歷過這場病,她也算是想明白了,女兒雖好,但終究不及兒子。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所以他們的家產全都留給兒子,以後也跟著兒子到外地養老生活。
母親的話剛落,楊露就愣住了。她沒想到母親如此防備自己,一康復就先把自己的家產分給兒子,那她呢?雖然她照顧母親並沒有私心,只是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母親這樣偏心的舉動,還是讓她受傷不已。
楊露沒想過要分父母的家產,可父母卻絲毫不考慮她的做法,讓楊露悲傷不已。原來,你不惦記父母的家產,可父母卻擔心你搶走他們兒子的家產。
她想到丈夫一個人苦苦支撐著全家人的開銷,她想到兩個孩子由每天哭喊著要媽媽,再到慢慢不再搭理她,她想到公婆陰沉的臉色,冷嘲熱諷的口吻,此刻,楊露終於意識到自己錯了。
為了娘家,拋棄了自己的小家,而到最後誰也不體諒她的辛苦。娘家害怕她來搶家產,而婆家又責怪她為了娘家不顧一切。楊露心裡很苦,可這些苦她卻無處可訴。
楊露越想越難過,最後她只能含淚回了家。可回到家後,她卻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個外人,誰也不搭理她。楊露這才慌了,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挽回這一家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