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三年,母親康復卻把家產全給兒子,女兒含淚回家

2020-08-12 半夏解語



01

俗話說,養兒防老。絕大多數的父母,養兒子是為了晚年養老。只是很多父母卻沒想到,自己年輕時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在長大娶了媳婦之後,卻忘記了父母。又或者說,結婚後,在兒子心裡,不是忘記了父母,而是父母沒有自己的老婆孩子更重要了。

別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孝敬父母,是良心和孝心的表現,而不是做做姿態給別人看。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女兒的心一般都很軟。

哪怕父母重男輕女,可在她們的心裡,父母依舊無可替代。畢竟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父母不在,無處可去。



02

楊露今年35歲,原本她有著一份高薪水的工作,但為了照顧母親,她不顧老公的反對,毅然選擇了辭職。辭職後,她就開始了天天跑娘家。

有時母親身邊離不開人,她還會徹夜不歸家。對於妻子楊露的孝心,老公則是又氣又無奈。因為楊露為了照顧嶽母,整日不歸家,回到家也只是睡個囫圇覺,一到天亮又離開了。

他們自己的兩個孩子,只能交給父母帶。可老人終究精力不是太好,而孩子又鬧騰,楊露老公只能每天一下班就往家裡趕,幫著父母減輕下負擔。

這樣的次數多了,楊露老公也有了怨言。他不反對楊露在嶽父母跟前盡孝,但再如何盡孝,也該有個度,而不是為了娘家,連自己小家都置之不理了。



03

楊露也知道老公和公婆的埋怨,可她一點辦法也沒有。父母雖然有兩個孩子,她是老大,還有個弟弟。弟弟也早就結婚了,只是弟弟弟媳兩口子這些年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就連母親病倒了,弟弟弟媳也只是象徵性回來看一眼就走了。

楊露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她心疼父母,也心寒弟弟弟媳的冷漠。所以哪怕老公和婆家對她有所抱怨,她也顧不上了。因為母親病倒了,而且這個病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好起來。

再加上父親身體也不好,他都自顧不暇呢,更何況要照顧母親。如果這時楊露不站出來,父母親就只能兩個人相依為命,無人照料。



04

楊露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雖然父母從小到大,就重男輕女。甚至這些年父母一直拿養老金幫襯弟弟弟媳,楊露心有不滿,但她也沒有發洩出來。對於她而言,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因為他們的重男輕女而一筆抹殺掉。

只是楊露做事光明磊落,但母親在康復後的所作所為,卻徹底傷害了楊露。經過了三年的治療和休養,母親康復了。楊露看著這一切,心裡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的小家上。



05

可母親接下來的做法,卻讓她心寒了。在康復後沒多久,父母就把外地的弟弟弟媳喊回來分家產。母親說,經歷過這場病,她也算是想明白了,女兒雖好,但終究不及兒子。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所以他們的家產全都留給兒子,以後也跟著兒子到外地養老生活。

母親的話剛落,楊露就愣住了。她沒想到母親如此防備自己,一康復就先把自己的家產分給兒子,那她呢?雖然她照顧母親並沒有私心,只是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母親這樣偏心的舉動,還是讓她受傷不已。

楊露沒想過要分父母的家產,可父母卻絲毫不考慮她的做法,讓楊露悲傷不已。原來,你不惦記父母的家產,可父母卻擔心你搶走他們兒子的家產。



06

她想到丈夫一個人苦苦支撐著全家人的開銷,她想到兩個孩子由每天哭喊著要媽媽,再到慢慢不再搭理她,她想到公婆陰沉的臉色,冷嘲熱諷的口吻,此刻,楊露終於意識到自己錯了。

為了娘家,拋棄了自己的小家,而到最後誰也不體諒她的辛苦。娘家害怕她來搶家產,而婆家又責怪她為了娘家不顧一切。楊露心裡很苦,可這些苦她卻無處可訴。

楊露越想越難過,最後她只能含淚回了家。可回到家後,她卻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個外人,誰也不搭理她。楊露這才慌了,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挽回這一家人的心?

相關焦點

  • 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五年,母親康復卻把家產全給兒子,女兒心酸落淚
    導語: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之後,還有贍養母親的責任嗎?小米的母親5年前得了一場大病,需要人照顧。小米不放心母親,所以親自辭職去照顧母親。小米本來就是一個善良心軟的姑娘,她不忍心自己的母親生病無人照顧。所以親自去照顧母親,那麼最後她得到了什麼樣的回報呢?
  • 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五年,母親康復卻把家產全給兒子,女兒心酸落淚
    導語: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之後,還有贍養母親的責任嗎?小米的母親5年前得了一場大病,需要人照顧。小米不放心母親,所以親自辭職去照顧母親。小米本來就是一個善良心軟的姑娘,她不忍心自己的母親生病無人照顧。所以親自去照顧母親,那麼最後她得到了什麼樣的回報呢?
  • 不顧婆家反對照顧母親三年,母親將拆遷款全給兒子,女兒含淚回家
    老人年齡大了,身體出了問題,最心疼的還是孩子們,尤其是女兒。不當父母,不知父母恩,當了母親後,女兒更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看到父母身體不適,不管別人怎麼做,女兒對父母的愛永遠不會變,總是會想盡辦法護父母周全。
  • 兒子不孝,母親將遺產全給了女兒,三年後卻在女兒家看見兒子遺照
    兒子不孝,母親將遺產全給了女兒,三年後卻在女兒家看見兒子遺照人生最不幸的事情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誰都希望自己老了孩子們們能陪伴在身邊盡孝,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也許一場意外的到來,剝奪了別人盡孝的權利,當父母知道了這樣的悲劇無疑是慘痛的,在正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還要承受這樣的打擊,上天實在是太殘忍。
  • 女兒照顧癱瘓母親三年,母死後卻把十萬存摺給了兒子,女兒樂了
    女兒照顧癱瘓母親三年,母死後卻把十萬存摺給了兒子,女兒樂了李大娘是個苦命的女人,很早的時候丈夫就意外去世了,這些年都是李大娘獨自一人把一兒一女給拉扯長大的。李大娘為兒女累了大半輩子,之後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李大娘以為可以過幾年清靜的日子,卻沒想到身子卻癱瘓了。李大娘一向偏心兒子,本以為自己成這樣兒子會回來照顧自己。
  • 65歲母親痛哭:提前把家產給兒子,徹底失去女兒,女兒斷絕來往
    女兒是老大,比兒子要大三歲。女兒出生時,公婆臉色特別不好看,就連老伴也陰沉著臉,絲毫沒有家裡增添人口的喜悅。直到兒子出生,全家人才眉開眼笑。而從那之後,兒子就成為了全家人的關注重心。至於女兒,大家都基本選擇忽略她。雖然我看著挺心疼女兒,可忙著照顧兒子,我也顧不上她。後來女兒考上了外地大學,畢業後,也留在了外地工作。
  • 父母早早把家產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盡孝,女兒離婚成全孝心
    而女兒呢,遲早要出嫁,是外人,所以不能分家產,也不能回娘家爭家產。其實,老人只能家產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盡孝,這是非常糊塗和不公道的做法。也許很多父母會說,子女孝順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他們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有著生育和養育的恩情。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 故事:離婚後母親幫我照顧女兒,半年後弟弟找母親要錢,我賣房帶女兒走
    離婚後母親幫我照顧女兒,半年後弟弟找母親要錢,我賣房帶女兒走我和前夫是高中同學,後來同在武漢念大學,畢業後我們才開始戀愛,在武漢工作2年後,我和前夫一同回到了老家發展,回來沒到一年我們就結婚了。婚後沒多久我便生下了女兒,一開始我和前夫感情一直挺好,可婆婆一看我生了女兒,就催著我生二胎,因為公婆家是做生意的,家產有幾百萬,婆婆的意思是不希望前夫家後繼無人,所以想讓我生男孩,可不知怎麼回事,不管我和前夫怎麼努力,三年過去了,我依舊沒能懷上,婆婆就對我態度大變樣,後來還挑撥我和前夫的感情
  • 偏心的母親房產全給小兒子,90歲了卻無人贍養,女兒:她熱餿飯吃
    母親贍養難,姊妹心不平。全部家產均歸兒子,如今她卻老無所依。兒子避而不見,兒媳另有說辭。「偏心」的老母親偏要再給兒子一次機會,那麼老母親最終的贍養能否得到解決呢?王家姐妹:希望老六能夠好好履行照顧老母親的職責來自六安的王家兩姐妹說家裡姊妹八個,父親2010年去世,家裡唯一的一套住房和門面房就過戶給了排行老六的小兒子。
  • 3個女兒輪流給母親養老,50萬存款卻全歸兒子,女兒心寒了
    兒子即便再不好,他們都會極力袒護,活在自欺欺人的假幸福中。然而,事實勝於雄辯,老人在身體尚可,能自食其力的情況下,或許感觸不大。一旦有個病痛需要人照顧,倘若兒子不能指望,到那時便會對養兒防老產生懷疑,又覺得女兒才是貼心小棉襖。
  • 65歲母親哭訴:沒給女兒嫁妝和家產,女兒不肯出醫藥費,斷絕來往
    前言有些父母觀念傳統,重男輕女,覺得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女兒嫁了人就是潑出去的水。今年65歲的梁阿姨有一雙兒女,不過她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兒子,甚至都不給女兒嫁妝,家產也全部留給兒子。那她老了之後,女兒會如何待她呢?來看看梁阿姨的經歷。
  • 女兒贍養母親八年,母親卻幫兒子爭房產,女兒:讓弟弟給你們養老
    尤其有一些重男輕女的父母,往往只會把財產給兒子,至於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也有一些父母,指望著女兒養老送終,卻又想著替自己的兒子爭奪家產。這樣的父母,實在是是非不分,不懂事理。一個贍養父母的孝順女兒,卻始終不如不曾履行贍養義務的兒子來得重要。
  • 女兒照顧癱瘓母親7年,母親卻把20萬全給兒子,不給女兒一分錢
    聽見母親的口頭遺囑後,阿蘭一臉驚愕,她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自己辛苦照顧了7年的人,依然沒有改掉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對她的性別抱有偏見……阿蘭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她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父親常年在工地上打工,是個泥瓦匠,母親沒有文化,在家種地帶孩子。
  • 女兒照顧母親,兒子不管,母親還說不幫襯她兒子錢了,對女兒找茬
    我的一位鄰居楊奶奶是一位特別重男輕女的老人,楊奶奶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楊奶奶什麼事都是兩個女兒在照顧著,兒子是什麼事都不管,好像是一個局外人,兒子偶爾去她那裡也是啃老的。儘管這樣,楊奶奶還是說女兒不好,更為嚴重的是,隔三差五的就會說女兒們幫助她兒子的太少了。
  • 母親臨終前說女兒不孝
    在她初中的時候父親癌症去世了,她和母親還有弟弟三個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舉步維艱。只是因為母親臨終的時候說她不孝,她哭的稀裡譁啦,歇斯底裡的感覺自己比竇娥還冤呢!母親也是癌症,具體什麼癌症記不太清楚了,病情持續了三年多以後去世的。剛開始發病的時候,這個女同事淚流滿面,心疼不已,去跟經理請假的時候,已經泣不成聲,哭成淚人。剛開始是按照規定請的假,可後來感覺照顧的時間有點長,就辭職回家全身心陪伴了。
  • 父母把家產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出嫁女兒輪流養老,兒子:應該的
    原因是,父母原本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結婚不說,去年還把家產全給了兒子。但是,今年老兩口接連生病,都是她這個做女兒的出錢出力在照顧,他們覺得還是女兒靠得住,於是就想跟著女兒養老。可是,女兒也是拖家帶口的,再養父母實在艱難。於是,父母就提出兒子和女兒輪流養老,同時每月再給他們一千塊錢。
  • 母親癱瘓女兒照顧她7年,母親卻把20萬全給兒子,不給女兒一分錢
    口頭遺囑後,阿蘭一臉驚愕,她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自己辛苦照顧了7年的人,依然沒有改掉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對她的性別抱有偏見……阿蘭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她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父親常年在工地上打工,是個泥瓦匠,母親沒有文化,在家種地帶孩子。
  • 老婆意外去世母親幫我照顧女兒,樓下聽到女兒的哭聲,我罵了母親
    婚後第二年老就生下了女兒,母親的思想比較古板,看到老婆生的是個女兒就不怎麼高興,不過對於母親我也已經看開了,想要她祝福我和老婆比登天還難,老婆坐月子我就把嶽母請了過來,自從老婆生了女兒後母親就很少會來家裡了,其實這樣也好,至少老婆不用再受母親的氣了,就這樣平平靜靜的過了三年,老婆卻在一次出差的過程中
  • 老婆意外去世母親幫我照顧女兒,樓下聽到女兒的哭聲,我對母親破口大罵
    婚後第二年老就生下了女兒,母親的思想比較古板,看到老婆生的是個女兒就不怎麼高興,不過對於母親我也已經看開了,想要她祝福我和老婆比登天還難,老婆坐月子我就把嶽母請了過來,自從老婆生了女兒後母親就很少會來家裡了,其實這樣也好,至少老婆不用再受母親的氣了,就這樣平平靜靜地過了三年,老婆卻在一次出差的過程中
  • 女兒離家很多年,母親生病連夜回家,村民卻說她女兒已經去世七年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在等女兒回家,她的女兒劉娟已經有七年沒有回過家了……徐老太本名徐梅花,石橋村人,她17歲來到婆家做兒媳婦,是一個處於新舊時代交替的人。然而從5年前開始,女兒就不再回家了,只有外孫與女婿時常回來轉轉,女婿的解釋是女兒出國進修了,老人不懂出國進修是什麼意思,但知道這對女兒來說是一件好事。一轉眼女兒離家7年沒有回來了,隨著年齡增長,徐老太對女兒的思念也越來越深。她每天細算著女兒出國進修結束的日子,女婿總說劉娟快回家了,老人卻一直見不到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