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早早把家產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盡孝,女兒離婚成全孝心

2020-10-11 半夏解語

半夏解語|專注情感剖析

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

01

在很多農村,老一輩的父母,還是有這樣的想法,自己的家產只能留給兒子,兒子才是自己的根。而女兒呢,遲早要出嫁,是外人,所以不能分家產,也不能回娘家爭家產。

其實,老人只能家產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盡孝,這是非常糊塗和不公道的做法。也許很多父母會說,子女孝順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他們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有著生育和養育的恩情。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很多父母早早就把家產全都給了兒子,可等到自己晚年生病,需要照顧時,兒子兒媳卻百般推卸敷衍,最後卻道德綁架女兒,只讓女兒來承擔這一切的壓力。這樣的父母,說白了,其實很自私。



02

文婷是家裡的小女兒,上面還有個哥哥。哥哥嫂子在前幾年結婚了,當時父母掏空了家底幫他們置辦婚禮,又給了嫂子十萬彩禮。父母為了面子和顯示對兒媳的尊重,還欠債給他們舉辦了熱鬧隆重的婚禮。

而父母給哥嫂買房的錢,就有著文婷這些年孝敬父母的錢。甚至在買房時,父母毫不猶豫開口,讓她再給十萬。

文婷不想給,可父母卻道德綁架她,說她就一個哥哥,哥哥結婚,妹妹不幫忙,於情於理說不過去。最終文婷拿出自己五萬積蓄,再跟朋友借了五萬,這才堵住了父母的嘴巴。



03

父母為了哥嫂的婚事,出錢出力毫無怨言。可等文婷結婚時,就連老公家給的十萬彩禮,父母也截留了下來,最後卻只給她陪嫁了幾床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

婆家和老公,臉色很不好看,而文婷無法為自己辯解,也只好暗地裡多做事少說話,對公婆的刁難和刻薄的話,百般隱忍。

在文婷出嫁後,父母早早就把家裡的房子和錢財全都給了哥嫂,文婷分文沒給。父母的解釋是,文婷已經出嫁,出嫁的女兒,只有往娘家送東西,沒有往娘家要家產的道理。



04

文婷無意也無心去爭奪娘家的家產,但父母理所當然把家產留給兒子的做法,還是傷了她的心。等父親病了,哥嫂互相推諉,都以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為由,一分錢不出就把父親送到文婷家生活。

對此,幫著哥嫂帶孩子的母親也睜隻眼閉隻眼,什麼話都不說,算是默認了。文婷有氣說不出來,但她心善心軟,也不能因為沒有得到父母財產就不養父母親。父親生氣,想要回給哥嫂的錢,可哥嫂根本不搭茬。

後來母親在幫哥嫂帶孩子的時候,摔跤,大腿骨折了。開始住在哥嫂家,可哥嫂都躲到別的房間不好好照顧。文婷心疼母親,每次去都是披星戴月往返,看到母親無人照顧的樣子,就心酸掉淚。



05

她二話不說,給母親換掉髒的衣褲,再給母親洗澡做飯。她氣不過,就跟哥嫂理論,批評他們照顧不盡心。可哥嫂卻明確地說,你看不慣可以領回家照顧,剛好和老父親湊一塊,你也不用天天來回跑。

文婷想接走,但她心裡也有怨氣,憑什麼分家產自己沒有份,照顧贍養父母卻都是她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她更擔心老公的態度,給十萬彩禮沒給嫁妝,老公就有氣。

如今分家產沒有份,又要照顧父親,老公就非常不滿了。要是再把母親接回去,老公肯定要離婚。果不其然,等她提出要接母親回來時,老公最終爆發,提出離婚,而且是沒有一點挽回餘地。



06

看著老公堅決要離婚,心力交瘁的文婷,看著需要人照顧的父親,再看看骨折不能動的母親,最終還是妥協離婚了。不離婚,還能怎麼樣?她總不能把父母推給哥嫂,自己卻對父母置之不理。離婚後,文婷痛哭了一場。

看到女兒被離婚,還要淨身出戶,老兩口終於動容流下了後悔的眼淚。可他們兩個人都動彈不了,只能指望著女兒。

每每看到女兒忙碌的身影,老兩口就後悔不已,如果當初沒有早早把家產給兒子,也許老兩口的晚年,也不至於如此孤苦無依。可如今不但苦了自己,也拖累了女兒。



07

其實,兒子女兒都有平等繼承權,父母不能因為重男輕女,就把所有家產全都給了兒子。而女兒分文不給,卻還要讓她盡孝養老。

結合很多家庭現狀,一些兒子在得到父母的財產後,對父母冷淡,根本不如女兒在父母床前照顧得多。甚至很多時候,兒子只會把贍養父母的責任推諉給女兒。

所以為了能有個幸福的晚年,父母要公平,誰盡孝就多拿老人的財產,誰不盡孝就少拿甚至不拿財產。畢竟只有你的財產給了真心贍養你的孩子,你才會讓孝敬你的兒女不心寒。

相關焦點

  • 父母把家產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出嫁女兒輪流養老,兒子:應該的
    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更多的是父母與子女、子女與子女之間因為養老問題,不是互相埋怨和推諉,就是大打出手,鬧出讓人笑話的家庭悲劇。前不久,我們老家一個跟我同歲的朋友,因為不肯與哥哥輪流養老被父母起訴了。原因是,父母原本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結婚不說,去年還把家產全給了兒子。
  • 父母給兒子買房,卻讓女兒養老送終,送走父母女兒起訴兒子平分房
    父母沒辦法一碗水端平,更偏袒兒子一些,卻讓女兒養老送終。雖然看在孝心的份上,女兒會忍痛贍養父母終老。可父母這樣的做法,無疑把兄妹之間的感情徹底擊垮。父母在,兄妹之間還能和諧相處。一旦父母離開,那麼兄妹反目則是必然。父母不在了,兄妹之間,原本應該是最親密的親人關係。可偏偏因為錢,因為房子鬧得不可開交。這不僅是對人性的考驗,更是對親情的重重考驗。
  • 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三年,母親康復卻把家產全給兒子,女兒含淚回家
    絕大多數的父母,養兒子是為了晚年養老。只是很多父母卻沒想到,自己年輕時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在長大娶了媳婦之後,卻忘記了父母。又或者說,結婚後,在兒子心裡,不是忘記了父母,而是父母沒有自己的老婆孩子更重要了。別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孝敬父母,是良心和孝心的表現,而不是做做姿態給別人看。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女兒的心一般都很軟。
  • 家產給兒子,父母讓女兒付20萬藥費,女兒給5萬:我就是個外人
    ,卻要讓女兒承擔養老的責任,如果你是女兒,你會願意承擔這個贍養的義務嗎?至於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就是個外人了,要分家產也是回婆家分,娘家是沒有份的。而父母沒給過她一分錢嫁妝,就連現在父母每月的兩千生活費,也還是曉晴每月準時給的。而父母把家產給了兒子,現在他們怎麼還好意思開口跟自己要20萬?
  • 女兒幫父母買房子養老,父母把房子留給兒子:家產只能由兒子繼承
    在他們的思想裡,往往會舉全家之力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認為兒子才能給自己傳宗接代,才能繼承自己的家產。因為父母的重男輕女,女兒往往就會成為父母補貼兒子的取款機。他們往往會希望女兒成器後,能大力回報自己。最後女兒背負使命,寧願小家破碎也要滿足父母的要求。女兒滿足父母的要求,這是女兒的孝心。
  • 兒子沒能力,女兒有義務給父母養老,為什麼不能繼承父母家產
    ,但是也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通常都會對自己的父母百般關心照顧,如今恰恰相反的是,兒子更讓父母操心,供兒子讀書畢業之後,又要忙著給兒子找媳婦,如今的彩禮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動輒幾十萬的彩禮錢,讓那些有兒子的家庭,感到百般無奈。
  • 父母把所有的積蓄都給兒子,養老卻想依靠女兒,這合理嗎
    其實在法律上,父母自己掙的錢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哪怕一生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部給兒子都可以。可是借債務給兒子買房,希望女兒一起還,女兒的嫁妝要女兒自己去掙,這對兒子和對女兒區別對待差異太大了,這對女兒而言太不公平了。何況法律上也不支持女兒還債的說法。兒子離得遠,生病養老靠女兒,為什么女兒沒有得到一分遺產,反而還要養老人?
  • 父母把家產都給兒子,老了卻要女兒一起養老,作為女兒會接受嗎?
    導語中國從古至今都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雖然父母嘴上說著兒子女兒都一樣疼,但大部分父母在財產的分配上往往都是留給兒子,好處也都留給兒子,最後卻要求女兒來給自己養老。 小柔,24歲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情況,什麼都留給哥哥。
  • 父母的家產,兒子和女兒應該平分,還是由兒子繼承?
    今年老姨夫去世前將那套兒子一家已經住了二十年的房子過戶給了孫子,這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女兒回來要老姨現在住的這套房子,說家產要平均分配。兒子也回來要,說之前那套是婚房,就應該是他的,老姨這套按習俗由兒子繼承,也應該是他的。老姨在兩個孩子謾罵、爭吵、甚至差點動手的過程中痛苦萬分,不知該如何抉擇。
  • 「女兒必須給我養老,家產必須給兒子」,面對72歲的媽媽女兒無奈
    而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這麼大也只能給別人做嫁衣,老了之後也指望不上女兒給自己養老,所以,那個時候的老人對女兒都不是很好,尤其是70、80後的一些家庭,有的家庭孩子多,男孩女孩都有,父母都寵愛著男孩,男孩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做,都讓女兒來做,尤其是哪種男孩最小的家庭,作為家裡的老么,父母和姐姐們的寵愛都放在了男孩一個人身上,很容易將男孩慣壞,很多例子都證明
  • 二婚女兒出嫁,父親找頭婚兒子養老,兒子:先把你房過戶到我名下
    ,找兒子還是找女兒養老,這似乎成為了一個難題。因為不管找誰養老,都要面臨著現實的殘酷。女兒出嫁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婆家,娘家父母再去打擾,顯然會讓婆家人心生不喜。而父母找兒子養老,卻又面臨著兒子兒媳的不滿和嫌棄。畢竟兒子結婚後,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早就被排除在外。父母晚年了,找誰養老,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最關鍵還是要看哪個孩子最孝順。誰對你們好,你們就去誰家養老,這個是最合適不過的。
  • 為何有的父母把財產都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答案
    導語那些有子女的家庭,一到分財產的時候,子女就會發生爭吵,覺得父母應該公平分財產,因為子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有的父母說:「就算有兒有女,家長也是兒子的,也有女兒的份,因為女兒遲早要嫁出去,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兒子,到了晚年之後,卻要女兒來養老,這是為什麼?
  • 65歲母親痛哭:提前把家產給兒子,徹底失去女兒,女兒斷絕來往
    可現狀卻往往和幻想有所差距,父母認為重男輕女,把自己的家產全都給了兒子,兒子就會給自己養老送終。殊不知,在關鍵時刻,在父母病倒時,能依靠的往往還是女兒。因為女兒心軟,不忍心看著父母受苦。只是這樣的女兒,卻也為難了自己。所以凡事有因就有果,父母重男輕女在先,就別怪女兒心寒狠心在後。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 中國式父母的悲劇:女兒給父母養老,兒子繼承財產
    年輕的時候,父母都喜歡兒子,因為兒子是家庭血脈延續之人,年老的時候,父母都喜歡女兒,因為女兒懂得心疼自己,但是,心裡還是會心疼自己的兒子。總而言之,父母的心自始至終還是有偏向的,也就導致了中國式養老悲劇:女兒給父母養老,兒子繼承財產。
  • 女兒贍養母親八年,母親卻幫兒子爭房產,女兒:讓弟弟給你們養老
    尤其有一些重男輕女的父母,往往只會把財產給兒子,至於女兒,則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也有一些父母,指望著女兒養老送終,卻又想著替自己的兒子爭奪家產。這樣的父母,實在是是非不分,不懂事理。一個贍養父母的孝順女兒,卻始終不如不曾履行贍養義務的兒子來得重要。
  • 嶽父住院女婿出五萬,拆遷2套房錢歸兒:兒子一條心,女兒是外人
    因為家產、兄弟、父母,吵吵鬧鬧,甚至大打出手的,多不勝數。其實,現在家庭之所以有這麼多的不合,多是來自父母的不公和偏心。又或者是犧牲一個孩子的利益,去成全另外一個孩子的未來。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但我們要的不是愚孝。很多父母,抱有重男輕女的想法。自己的家產房產全都留給兒子,因為兒子是自己的血脈繼承,是家族的接班人。
  • 3個女兒輪流給母親養老,50萬存款卻全歸兒子,女兒心寒了
    ,從小3個女兒奉父母之命,對弟弟關懷備至。即便手頭寬裕,潘婆婆仍然有錢捨不得花,家裡修繕房子,置辦大件電器,她都讓3個女兒平均掏錢,美其名曰將她們拉扯大不容易,這是給父母的回報。但是潘婆婆從來不花兒子一分錢,甚至每次兒子兒媳回來,她還給報銷路費。
  • 「為什麼有些老人財產給兒子,養老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現實生活中,有兒有女的家庭,父母的財產分配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財產要平分,因為兒子女兒都是父母的孩子,應該平等對待。」也有人說:「自古以來老人的家產就是兒子的,女兒沒有權利惦記。」但是有一些老人把自己的財產給了兒子,女兒什麼也沒有,可是等到自己老了,還去找女兒養老,是不是存心要把女兒氣死。我們一起傾聽這三位老人的心聲,他們是怎麼想的?
  • 三個女兒的肺腑之言,我為什麼不願意給父母養老,一起來聽聽
    文|黃玥果圖|網絡在抖音上看到有兒有女的家庭曬如何寵愛女兒,而冷落兒子時,下面總會有網友神評論:寵愛給女兒,家產給兒子,在不利益衝突時都會愛女兒,利益衝突下永遠保兒子。這是現實的大實話,在父母心裡,女兒再寵愛,也永遠比不上兒子來得重要。
  • 重男輕女父母把家產留給兒子,轉而搬到女兒家,女兒直接說不
    重男輕女父母把家產留給兒子,轉而搬到女兒家,女兒直接說不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很多舊時代的思想慢慢已經淡出了人們的思想裡了,但是仍舊會有一部分人會帶著糟粕的古板思想與束縛自己的子女,從而給子女帶來不少的麻煩,尤其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人過分寵溺兒子忽視女兒的感受,往往在女兒嫁出去之後當做是潑出去的水不管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