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解語|專注情感剖析
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
父母重男輕女,看似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卻會讓女兒離心。父母沒辦法一碗水端平,更偏袒兒子一些,卻讓女兒養老送終。
雖然看在孝心的份上,女兒會忍痛贍養父母終老。可父母這樣的做法,無疑把兄妹之間的感情徹底擊垮。父母在,兄妹之間還能和諧相處。一旦父母離開,那麼兄妹反目則是必然。
父母不在了,兄妹之間,原本應該是最親密的親人關係。可偏偏因為錢,因為房子鬧得不可開交。這不僅是對人性的考驗,更是對親情的重重考驗。
小薇的父母,一直都有著重男輕女的想法。雖然這些年父母刻意掩飾,可父母的一舉一動,卻絲毫沒有瞞過早熟的小薇。但小薇沒有揭穿父母,反而憑著自己的孝心,照顧父母。
小薇還有個哥哥,哥哥從小到大深受父母的寵愛,在家裡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父母能給的,就從不會虧待了哥哥。而父母對她這個女兒,卻明顯冷淡很多。
後來哥哥很早就輟學,出來闖社會。闖蕩了幾年,也沒闖出個什麼名堂來。相反,哥哥每月還得伸手跟父母要錢花。就連小薇大學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也每月接濟哥哥一千塊錢。
因為工作原因,父母早年一直在外地工作。當時是母親在家照顧他們兄妹倆,後來父親在工作的城市買了房子,父親就把媽媽和哥哥帶了過去,而還小的小薇,卻只能留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父母丟下她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父母經濟壓力,兩個孩子一起過去,他們吃不消。而老家消費水平低,小薇呆在老家,剛好也能承歡爺爺奶奶膝下,替父母盡孝。
後來父親退休了,父母這才回了老家。而外地的房子,則就留給了哥哥。哥哥也因此在城市裡安了家,結婚生子。後來哥嫂也在城裡買房子,父母也掏出自己大半輩子的養老金。
買了自己的房子,哥嫂就把父母的房子出租出去,租金則自己收。因為父母年紀大了,一直在老家生活。大學畢業後,原本在外地有份穩定工作的小薇,卻被父母強硬要求回來。小薇沒辦法,只好留在了老家生活,照顧父母。
後來,在父母的介紹下,小薇和現在的老公結婚了。老公只是很普通的員工,夫妻倆感情不好不壞。有時小薇也很後悔,如果自己沒服從父母的話,那麼她今天也不該過著這樣平淡無奇的生活。
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父母身體越來越不好,外地的兒子指望不上,他們也只能指望女兒養老。但凡父母有個頭疼腦熱,都是小薇和老公跑上跑下伺候。而外地的哥嫂,別說給錢,就連問候的電話都很少打。
尤其在父母晚年生大病時,哥嫂只回來過一次,後來就沒再見過人。不但人沒有,就連錢也沒給過一分。想到父母的全部家產和房產,全都留給哥嫂,自己出錢出力伺候父母養老,卻沒有得到一分錢家產,小薇心裡就很不平衡。
可哥嫂沒有搭理她,自然也沒給錢。小薇想過甩手不幹,讓父母找兒子兒媳養老。可她終究是心軟,還是硬著頭皮把父母伺候過世。
可等父母過世後,小薇就把沒有照顧過父母一天的哥嫂告上了法庭,要求分父親在城市裡買的那套房子。
兩兄妹也因此鬧得不可開交,哥嫂認為妹妹出嫁了,就不應該再回來爭奪娘家的家產,即使妹妹給父母養老送終了,那也是她作為女兒的責任和義務。
小薇卻認為,她也不是想要分這套房子,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父母把家產房產全都給了兒子,卻把養老送終的責任丟給自己。
父母在世,她不願意和父母計較,免得傷了父母的心。可如今父母不在世了,她就不願意再吞下這口氣。更何況,哥嫂這樣忘恩負義,也不配得到父母的財產。
如果父母養老送終沒有指望她,那麼小薇不會對這件事斤斤計較。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即使父母不給她一分錢,她也會贍養。可父母偏心,哥嫂狠心,這就讓小薇特別寒心了。
只是小薇也明白,一旦跟哥嫂爭奪房產,也許兄妹之情就不復存在了。只是哥嫂卻從來不曾愧疚或者說過感激的話,讓她覺得自己做得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