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老人的算盤:「存款歸兒子,養老兒子和女兒AA制」

2020-08-12 情露相逢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個人出生後所生活的地方,是與父母以及有著直接血緣關係的親人組成的家庭。親情,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情感,也是極其珍貴的情感。

父愛如高巍的山,為我們遮風擋雨,為我們撐起一片天。母愛如溫煦的風,精心呵護著我們的成長,用自己的關懷和耐心保護著我們前進。

俗話說天底下無不是的父母,有的人認為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對我們恩重如山,無論父母做了什麼,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是好還是壞,我們都沒有理由責怪父母,更不可以失去對父母的孺慕和孝順之心。不孝,這頂帽子一旦扣在了一個人的頭上,足以把這個人擊潰。

可是,天底下真的無不是的父母嗎?也不對,有的父母真的不太合格,比如,偏心、重男輕女的父母對女兒而言,就很不合格。

01 女兒不想分攤養老任務,只因母親重男輕女;

前天,我的同事劉女士私下找到了我,請求我的丈夫出面幫她打官司。她聽我說過,我的丈夫是一名律師。我問了下大致情況,才知道她遭到了自己母親的起訴,要求她履行贍養母親的義務。

她的母親今年62歲了,向女兒提出了養老要求:「你是我的女兒,有義務給我養老,因此,我的養老你跟你哥AA制吧!你每個月給我兩千贍養費,每隔一年接我去你那裡住。」

劉女士堅決不肯答應母親的要求,只願意給母親每個月一千塊錢的贍養費。至於接她同住,是決不可能的事情。她的母親上門鬧過,找過親戚道德綁架過,都沒能改變劉女士的決定。於是,她的母親一紙訴狀把女兒給告了。

劉女士之所以不想分攤養老任務,只因為母親有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早已寒透了她的心。

「從小到大,我吃的是剩下的飯菜,穿的是她從別人家拿來的舊衣服。放學後,我哥可以跟夥伴去玩彈珠,我卻必須回家餵雞餵鴨,打掃衛生,給他們準備晚餐。如果飯菜有一個人覺得不滿意,我就連吃飯的資格都沒有,這些我都能忍受。可是,我哥考上了三本,她擺了三天的流水席慶祝。我考上了一本,她藏起了我的錄取通知書不讓我讀書,理由是女孩子讀書是在糟蹋錢。我帶著初戀回家拿戶口本領證,她用三十萬彩禮逼走了我的初戀。要不是我爸幫我,我連現在的丈夫都無法嫁。」

02 存款全部給兒子,養老兒女AA制,母親打得好算盤。

「五年前,我家拆遷了,分得了七十多萬塊錢,加上我爸留下來的存款,大概有一百萬。你知道嗎?我媽當著所有長輩的面把錢都交到了我哥手裡,一分錢也沒有分給我。當時,她跟我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不指望我養老,我也沒資格分家裡的財產。」

劉女士徹底失望,獨自返回了城裡。可是,前段時間,她的母親找上了門,理直氣壯地要求她分攤養老義務。

原來,劉女士的母親把錢都給了兒子,讓兒子給孫子買了學區房,自己也住了進去。可是,劉女士的母親住了一段時間後,兒媳婦就感到了不滿。

「都是兒女,憑什麼小姑子不用給婆婆養老?不行,小姑子必須給婆婆養老,不然,我也不會幹的。」

於是,劉女士的母親找到了劉女士,提出了讓她給自己養老的要求,被劉女士直接拒之門外。

然後,劉女士遭遇了電話轟炸,有哥哥的,有其他親戚的,都是責罵劉女士不孝的。劉女士一氣之下,換掉了手機號碼。在這之前,她在家族群裡直接宣布:「除非把財產分我一半,否則指望我養老,決不可能,有本事就去告我,我奉陪到底。」

於是,她的母親起訴了她。

聽完了劉女士的經歷,我終於理解了她看似不孝的舉動背後的含義。她之所以拒絕給母親養老,都是因為被母親傷透了心。

存款全歸兒子,養老兒子和女兒AA制,這位62歲的老人打著如意算盤,可是,她的女兒也不會輕易如她所願。

03

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女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生活的女孩子往往有著很強的自卑心理。

自己與兄弟的待遇不一樣,女兒會有很明顯的感覺。父母不喜歡自己,她們也會心知肚明。女兒不明白父母為什麼不喜歡自己,會下意識地把問題歸到自己的身上,以為是自己表現得不夠好,性格會變得謹小慎微,生怕自己做錯事情讓自己的處境雪上加霜。

在走上社會後,缺乏原生家庭關愛的女孩子往往會感到自卑和敏感。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自己,她們如何指望別人愛自己?自己的父母都無法給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她們如何相信別人?在社會上,有著強烈自卑心理的女孩子往往都有著不如意的原生家庭背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感到心寒的女兒一旦醒悟過來後,就很難再原諒自己的父母。

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兒一開始會抱有期待,指望憑藉優異的表現打動父母,證明自己的價值。可是,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往往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女兒多次嘗試後,就會感到失望,會對父母不再抱有希望。

當女兒感到失望後,她們就可能會怨恨自己的父母。之後,哪怕父母良心發現,女兒都很難恢復跟父母的關係。當父母老了之後,想到了女兒的好處,或者單純想要緩解兒子養老的壓力,指望女兒照顧自己的時候,女兒很難做到給父母養老。即使被迫給你養老,頂多錢跟東西到位,心意和細心的照顧是很難做到的。

對女兒好點,她也是你十月懷胎生下的,也是你的血脈延續,有權利得到你的呵護。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是父母的驕傲,不是父母的拖累。

END.

相關焦點

  • 拆遷款歸兒子,要求女兒養老遭拒,62歲老人含淚控訴
    出於關心和擔心,我把我奶奶請了過來,在我們的安慰下,燕奶奶跟我們訴說了自己的遭遇。為了方便敘述和閱讀,我將用第一人稱來講述一下燕奶奶的遭遇。,生了個閨女;‍35年前,我27歲,早已結婚,膝下有一子。聽了兒媳婦的話,我兒子也贊同老婆的說法。無奈之下,我打通了女兒的電話:「女兒,拆遷款全歸你哥,給你侄子買房了,你別想了。我撫養你成人,你有義務給我養老,你收拾一下,下個月我到你那裡養老。」「沒問題!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62歲老人為何這樣說?
    現在由於人們思想的轉變,大家都想要生女兒,因為女兒比較貼心,是家人的小棉襖。而兒子比較調皮搗蛋,現在房價這麼高,多生一個兒子就意味著身上的負擔又重了幾分。不過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62歲的老人認為,他們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想生優秀的女兒,這是為何呢?
  • 財產全部給了兒子,他卻拒絕養老,老人道出一句話,兒子後悔莫及
    前言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他們都是不求回報的去幫助我們,如果說求回報的話,只要求在他們晚年的時候能夠讓他們抱上孫子,給他們養老送終。然而現在的人都太看重利益,如果老人沒有對自己有任何利益了,那他們可能就會不是很友善的對待老人。
  • 母親給兒子太多,他卻不給母親養老,老人一句話,兒子後悔不已
    親戚和朋友羨慕他們。還經常誇他們孩子有本事。 女兒有點自卑。儘管她上大學,但是走上社會發現自己學的專業根本沒用。她就選著結婚了,做點小買賣。 ​這對老夫妻履行了作為父母的責任。但丈夫先離開了她。王女士當時才62歲,她天天想念自己的老伴,每天哭的和淚人一樣。
  • 「為什麼有些老人財產給兒子,養老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現實生活中,有兒有女的家庭,父母的財產分配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財產要平分,因為兒子女兒都是父母的孩子,應該平等對待。」也有人說:「自古以來老人的家產就是兒子的,女兒沒有權利惦記。」但是有一些老人把自己的財產給了兒子,女兒什麼也沒有,可是等到自己老了,還去找女兒養老,是不是存心要把女兒氣死。我們一起傾聽這三位老人的心聲,他們是怎麼想的?
  • 老人把房都給兒子沒給女兒,可他卻不養老,老人一句話讓兒子後悔
    比如說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例子就是,黃阿姨把她的財產都留給了兒子,沒有分給女兒,結果兒子卻並不願意給她養老,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結果我兒子卻跟我說,他以後還要一直給我養老送終,而我女兒以後要給他的公公婆婆養老,顧不上我這邊,所以把那套房子給他,也是理所應當。
  • 70歲老人被送去養老院,含淚和身邊老人說:兒子女兒真的有差距
    導語到現代生活中,漸漸的已經沒有重男輕女現象了,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有一些父母很疼愛自己的女兒,但也還有一些老人有那種封建思想,認為女兒是賠錢貨,遲早都要嫁出去,老了之後也只能依靠兒子,讓兒子為自己養老。
  • 「財產只能是兒子的!」四套拆遷房老父親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
    但當房子拿到手之後,劉先生卻將房子全都改戶,給了兒子。這讓女兒很委屈,都是孩子,為啥差別那麼大?而且她戶口也沒有遷走,無論是從情感還是法律上來講,房子理應有她的一套。但老父親和弟弟置之不理,就是不給她房子。女兒沒辦法,告訴他們:「不給房子也可以,將來養老也別找我!」這時候,老父親不願意了,養她那麼大,咋不給自己養老。所以明確給女兒說:等他老了,他就去女兒家,讓女兒養老!
  • 人到晚年,靠兒子養老還是靠女兒養老,聽聽兩個老人的心聲
    最近沒事在小區廣場和阿姨大媽奶奶們聊天,她們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家長裡短,養老問題,那麼人到晚年靠誰養老,聽聽她們怎麼說:01李奶奶,78歲,我們小區22號樓李奶奶,今年78歲,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真是兒女雙全,可以說是幸福的一家人。
  • 「女兒必須給我養老,家產必須給兒子」,面對72歲的媽媽女兒無奈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叫「養兒防老」,因為按照以前的習慣,女兒是要出嫁的,嫁出去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但是,兒子始終是自己的兒子,不光和自己一個姓氏,長大之後娶的媳婦也是自己家的人,生個兒子也是跟著自己的姓氏,長此以往,家族才能得以傳承,而老人們辛辛苦苦的將兒子培養成人,
  • 「步入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64歲單親媽媽說出了答案
    導語老人步入晚年後,老人都希望子女陪伴在身邊,為自己養老送終,這才是老人心中的最大願望。很多人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而且女兒比較細心,也會很耐心的照顧父母,而且比兒子更靠譜。那麼兒子和女兒在父母老了之後誰更靠譜,64歲的大媽說出了心裡話。
  • 70歲老人傾訴:我把房子、車子都給了兒子,如今卻在閨女家養老
    導語如今,雖然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但是很多老人的思想還是非常傳統。他們覺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到別人家裡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只有兒子才能傳宗接代,養老還是要依靠兒子,指望不上女兒。但現在都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兒子和女兒都是有贍養義務的。可重男輕女的思想,卻在很多老人的心裡紮下了根。
  • 去兒子家養老好,還是去女兒家養老好?看兩位老人的現狀就知道
    在父母身體素質變差,逐漸喪失了勞動能力以後,兒女就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去誰家養老的問題就該提上日程。如今家庭子女普遍較少,再加上女性地位的提高,老人養老方式明顯有了更多選擇。但這並沒有打消老人的顧慮,不論是住女兒家還是兒子家,都會遇到一些讓老人不適應的地方。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並非都是拎不清,也許他們也無奈
    聽來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位老太太,他老伴走的早,在兒子女兒各自成家後,老人也一直是自己住。幾年後,老太太的兒子向她求助,說是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需要換個學區房,好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可他首付還沒湊齊,就找老人商量,能不能把家裡的房子賣了,然後在城裡買個學區房,以後接老人過來和他們一起住。老人想了幾天,後來同意了。
  • 75歲老人晚年無人陪伴,在養老院和別人傾述:兒子女兒區別很大
    導語以前年代的那些老人特別的重男輕女,現在也還是很多老人重男輕女,有一些老人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兒子,覺得兒子才是自己的依靠,而且兒子還可以延續香火,女兒就不同,女兒永遠都是潑出去的水,而且長大後就是別人家的了,沒必要那麼疼,所以很多有兒有女的家庭,子女都受到不同的待遇。
  • 62歲老人自述:我有退休金和住房,再找老伴,只搭夥不領證
    歲了,早已退休好多年,老伴已過世了很多年,自己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女兒遠嫁南方,在一家不錯的公司有份體面的工作。歲的範姐我今年62歲,老伴過世10多年了,我把女兒拉扯大,讀大學,研究生,結婚,都是我一個人操心。
  • 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聽聽兩位老人的真實感受
    在這之前,&34;大多指的是兒子來照顧父母親,女兒是要嫁出去的,是&34;,到時候是要照顧婆家的,也很少有機會能夠回到自己的家來。隨著時代的變換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認知和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顯然現在只有兒子才能照顧自己的觀念也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不管是兒子和女兒都有要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 都說女兒比兒子孝順,卻都想要兒子!聽聽幾個老人說的大實話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女兒更貼心更孝順!既然女兒更孝順,為什麼重男輕女還是如此嚴重呢?女兒真的比兒子更孝順嗎?聽聽幾個60多歲老人怎麼說:一:黃先生,60歲。二個女兒。我老婆當年身體不太好,生了二個女兒後,我心疼她,加上政策也不允許,就沒有再生,新社會了,都宣傳兒子女兒一樣好。我就當了真。
  • 為何有的父母把財產都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答案
    導語那些有子女的家庭,一到分財產的時候,子女就會發生爭吵,覺得父母應該公平分財產,因為子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有的父母說:「就算有兒有女,家長也是兒子的,也有女兒的份,因為女兒遲早要嫁出去,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兒子,到了晚年之後,卻要女兒來養老,這是為什麼?
  • 財產積蓄全給兒子,晚年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都怎麼想?答案很意外
    財產積蓄全給兒子,晚年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都怎麼想?或者說如果財產、積蓄全部給兒子,晚年你還會找女兒養老嗎?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則帖子。大家的回答也是各式各樣,很戳心窩了。其中有一條說是:不管財產給不給女兒,她都有義務給父母養老。這條評論下方的跟帖人數也最多,除了少數網友贊同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說有這種想法的老人簡直就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