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能有什麼作用?

2020-09-12 虎媽頻道

如果沒有文學,會是怎樣的?

作為個人,生活中沒有文學,不會有任何影響。既不耽誤吃,也不影響喝,職位升遷或是商貿往來,跟文學更是沒有絲毫關係。

但是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文學,就比較可怕了,最起碼在精神上會變得野蠻起來。

文學是人類突破種族、階層進行溝通交流的共同分母。有了這個分母,可以幫助人類破除愚昧和偏見,抵制政治的狹隘與短見。

可惜的是,現在我們國家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快餐文化越來越多,這類人群有逐漸擴大的趨勢,這是文學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

不喜歡讀書的人,自然是認為文學毫無用處。其實文學本身有很多作用。

從個體角度講,文學可以提升個人氣質。常讀書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高雅光彩。

文學還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審美情趣。漫步在夕陽即將西下的海邊,輕盈飛翔的海鷗盤旋在低空中,一艘漁船正在遠處匆匆返航,此情此景,文學愛好者湧上心頭的詞彙往往是「孤鶩與落霞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普通人只能喊一句「我X,太美了!」


從社會角度講,文學最大的作用是揭示社會、彰顯人性。

所有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徵,處處流露著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剖析、思索、批判或讚揚,同時又會對人性本質加以探索,或善,或惡。

畢竟,人性是最複雜的,又因為被時代影響著,讓人說不清道不明。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總會有能力突出者通過武力不停地排列社會秩序。同時,也總會有人不停地利用手中的筆,來揭露排列社會秩序的黑暗手段。這裡面有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憂慮和探索,但是多數還是針對人性的善惡和人生的迷茫。


因為文學家們各自出身背景不同,探索的層面有很大差異。

曹雪芹生於鐘鳴鼎食之家,見慣了貴族的奢華排場,也經歷瞭望族的興衰,把公侯之家的無情,以及大家族成員內心的孤獨,通過人情世事的描寫,表現的淋漓盡致。

老舍自幼生活在北平胡同,對社會底層「祥子」們的生活處境,體會最深。

張愛玲出身高貴,奶奶是李鴻章的長女,爺爺是一代名臣,生活的時代恰逢清末上層封建大家族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衝擊,社會的巨變扭曲了一部分人的人性。張愛玲從女性所獨有的敏感的觀察視角出發,寫出了《金鎖記》。

而對於整體民族性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魯迅先生挖掘出的「阿Q精神」。自我安慰,自我滿足,自己不求進取,又敵視別人進步,這又何嘗不是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精神寫照?

正是借了這些偉大作家的筆,我們才能對社會各時代各階層的生活,有了各種不同的認知。如果社會中只存在一種類型的作家,人類對社會的認知,將會是單調和偏執的,對社會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文學作品塑造的經典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就是因為通過人物揭示出了真實的人性。我們往往會自覺不自覺的,拿身邊的人和事去對號入座。如果去評價一個周圍的人,最簡潔又最有說服力的語言,就是說這個人像誰,像武松、像王熙鳳、像張飛......

所以乾隆讀完《石頭記》(紅樓夢)後,對和珅說:「這大概是寫的明珠家的事情吧」。

每一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學。文學作品所表達出的思想,無論是批判還是讚揚,都能夠帶動整個民族去思考自己,從而促使社會向前推進。

推動社會發展,科技力量當然要佔據首位,但是人類整體的進步,肯定是思想的進步。耶路撒冷一次次被攻陷,又一次次重建,就是因為猶太民族人手一本《聖經》,思想信念不滅。而中華文明幾千年來屢次被外族侵佔卻從未中斷,也是因為中華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文學的作用,就在於此吧。

相關焦點

  • 文學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文學不厭其煩,也有很多人對文學情有獨鍾。那麼,文學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以下給大家列舉幾點文學的魅力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文學能給人精神上的鼓勵。比如,當你情感受挫的時候,你可以讀一些勵志的文學書籍。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或一些作家的心靈雞湯。因為,文學是有關人的學問,也是表達人們情感的產物。在你困惑或失落之際,它能讓你的心靈得到一定的救贖。而且,你閱讀文學經典作品也會受益匪淺,更會感受頗豐。
  • 在現實生活中,文學能不能影響人呢?
    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文學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有的人對文學感興趣,有的人對文學執著,有的人對文學痴迷。那麼,文學是不是能影響人呢?以下給大家列舉幾點說明。在現實生活中,文學能影響人的靈魂,也就是在的精神世界裡,文學對人產生重要的作用。同時,文學是人們精神上的食糧,它能夠進入一個享受的過程。此外,文學也給人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只要你心情不好或對人生感到迷茫,都可以通過文學來陶冶情操。
  • 「男朋友有什麼作用?」
    這幾天工作室裡一直瀰漫著一股喜慶的氣氛,原因是有一個同事脫單了。她一直在跟我們講和男朋友之間的趣事,其它同事就負責調侃打趣,問她怎麼黑眼圈又重了,是不是太操勞了。我和熊大在一旁也附和著,「男朋友嘛,當然最大的作用就是那個了。」但這一說小熊就不同意了,她很認真地辯解著,還拿出了她在剛上大學時的故事來反駁我們。
  • 什麼是世界文學?為什麼它對我們了解這個世界至關重要?
    泰戈爾認為世界文學能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1913 年,他成為第一個不是西方人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不過他的成功也反映出世界文學的老對手民族主義能夠輕鬆的與世界文學團結在一起。雖然不完全認同泰戈爾的政治理念,但印度和孟加拉國還是先後在 1950 年和 1971 年選用泰戈爾的詩歌作為國歌的歌詞。
  • 在古代,硃砂有什麼作用?
    那麼在古人看來,丹砂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中醫認為,硃砂有三種特性,使得它能「包治百病」。  藥性微寒。  「寒」在五行上屬水,對應人體的腎臟。也就是說硃砂能補充腎水。  聞起來有一股土壤的味道  。「土」對應人體的脾臟。也就是說硃砂能益氣。
  • 如何看待凡爾賽文學的流行?
    【如何看待凡爾賽文學的流行?】對於「凡爾賽文學」及其流行,應辯證分析,理性看待。作為炫耀的「凡爾賽文學」以「曬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實,流露出不健康的心態。刻意打造「高級生活」來填補空虛的內心,反映的是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可產生落差之後的「過度補償」心理。這樣的「凡爾賽文學」實質是網絡環境裡的表演行為,暴露出虛偽的人生態度和扭曲的價值觀念。
  • 錢在婚姻關係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我是小太陽,歡迎收觀看愛課堂錢在兩性關係中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我聽到了很多關於錢的作用,比如錢買不來你想要的感情,又或者沒錢,你談什麼戀愛,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擁有愛情呢?今天您就來告訴你錢在兩性關係中能夠起到的作用。首先我要說的是,錢能夠買來一部分的幸福,儘管買來的並不是全部,可是很多女人把自己的幸福全部寄托在男人身上,那就註定會成為悲劇!
  • 凡爾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凡爾賽文學梗出處
    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帶火。
  • 心理學和文學中移情的運用
    移情是心理學和文學兩個門類都有的名詞,說的是人會把主觀情感轉移到外界的事物上,從而賦予外界事物一定的情感。移情的運用可以讓人對世界充滿一定的感情,雖然這種感情帶著鮮明的個人印記,但還是可以讓人對外界事物形成一定的客觀認識,並且認為世界充滿了感情,在藝術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創建。
  • 文學必要高於生活的創作啟示
    就如同小說創作的意義,是想展示好的一面,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這不是在欺騙,因為就以各自的親身經歷而言,可以對自身作品產生的影響負責,所以我堅信,這樣創作的初衷,最終也一定可以被理解。小說的價值意義是引導人們向善向美,所以要使他們相信有美好的存在,也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投身實踐,去努力的尋找美好。
  • 【文學】路遙|文學是一種艱苦的勞動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學創作這種勞動。 搞文學,具備這方面的天資當然是重要的,但就我來說,並不重視這個東西。我覺得,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不完全是智慧的產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艱苦勞動的結果。 從工作特點來看,作家是個體勞動者。
  • 打工與文學
    我們改變不了被拋在什麼地方,我們每個人都被拋入自己的生活。雖然有些根本的東西你決定不了,但只要你有那種來自生生不息的心靈的最高主動性,你就可以閃光。好逸惡勞,不是人的天性。人們並不厭惡勞動,相反喜歡各種勞動。人們只是逃避被奴役的,被強迫的勞動。而樂此不疲自己喜歡的勞動。能動性才是人的本性。
  • 科技的作用是什麼?更強的技能,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選擇和進步
    科技的作用是什麼?科技的作用是改變生活,眾所周知,人類用大把的時間去工作,而生活上的事情就可以交給洗碗機,擦地機器人,洗衣機等等。科技的作用不僅僅是改變了生活,更改變了你我彼此的距離,比方說現在的電話,微信不僅僅可以聽到彼此的聲音,更可以看見你我的樣貌。
  • 鹽對於麵包有什麼作用?加鹽與不加鹽的麵包有什麼差別?
    如果你不是像晨光這樣,是「野路子」出身的烘焙愛好者,而是在正規烘焙學校受過正規教學的話,相信會有各種材料在製作麵包時作用的試驗。 當然,如果你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烘焙教學,相信在日常的麵包製作中,也或多或少能體會到鹽在麵包製作過程中特有的作用,它幾乎能影響到麵包的整個製作過程。
  • 立式鋼琴的中間踏板有什麼作用?
    我們家中的立式鋼琴有三個踏板。今天跟大家講解一下中間踏板的作用。中間踏板的作用就是為了使我們彈琴不影響到別人來設計的,當踏板啟動後可以保持在較長的時間減弱鋼琴的音量來設計的—叫弱音踏板。我們可以仔細的觀察鋼琴中間踏板的孔洞跟兩側的不一樣的,中間的踏板是有一個可以將踏板踩下卡住鎖定的孔洞。可以踩一下啟動內部槓桿系統使鋼琴的弱音檔降下到榔頭和琴弦之間,就能做到一直弱音的效果。如要恢復之前的狀態,再次踩下踏板向右拐動,腳抬起內部槓桿將返回原來位置,取消弱音效果。因為踏板的工作是靠彈簧和槓桿配合完成的。
  • 展望2021|華語文學有哪些好作品值得期待
    「我不信世上會有君子國,這使我活得不矯情;我反對『他人皆地獄』之說,這使我活得不狡猾。」梁曉聲以他擅長的現實主義筆法,通過兩個青年的奮鬥故事,講述人與命的深度糾葛,呈現不幸和幸福的多維辯證,思考人何以為家,何以為人。普通人的命運軌跡折射著大時代的變遷,記錄著鄉土中國的現代化轉型,也預示著我們能擁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該書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對中國文學的熟悉與陌生
    中國文學在韓國人眼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感覺:一種是很熟悉,另一種是有點陌生。具體而言,中國古典文學讓我們感到很熟悉、很親密,但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讓很多韓國人還是感到有點陌生。從前年到現在,在韓國有一本書特別暢銷,就是韓國小說家趙廷來以中國背景寫的小說《叢林萬裡》。想了解中國的韓國普通讀者特別喜歡這本書,甚至很多公司正式地把這本書推薦給職員。看了這本書的促銷詞,就能明白這種現象的原因:「能了解中國就能了解世界。」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現在許多選擇中國作品的讀者,是因為要了解中國而選擇一篇作品,當然,不是所有的讀者都是這樣。
  • 每日推薦:炫富圈爆火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有多low?
    今天就講講一種新的朋友圈形式:凡爾賽文學!什麼是「凡爾賽文學」呢?這個詞最早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這不是什麼新的文學形式,這是最近網絡上流行的一個梗,指的是那些在朋友圈裡發大段文字,明著訴苦實際上是在炫耀的內容。
  • 有一種假裝低調的優雅叫"凡爾賽文學",何炅的解釋很經典
    文/咖啡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熱詞:凡爾賽文學。大家都說,今天一整天的快樂都被它承包了。看了網友的討論,終於知道是什麼意思,原來,凡爾賽文學就是在社交平臺上,用一種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比如: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輛粉色的蘭博基尼,這顏色選得也太直男了吧?哎,怎麼跟他說我不喜歡這個顏色呢?
  • 藝術是什麼?藝術又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呢?
    藝術是什麼? 簡單地說,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文化的精華體現,是主要服務於人們精神層面的產品。藝術包括文學、音樂、舞蹈、影視、繪畫、攝影、書法、雕塑、建築等多個領域,表現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笑有笑、哭有哭、打有打、罵有罵、喜有喜、悲有悲、美有美及醜有醜的藝術。喜怒哀樂,悅情怒罵,逗樂嘻哈,幽默愚弄等皆是藝術。生活是生活的藝術,電影是表演的藝術,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生活永遠是藝術的根基。說話有朗誦和話劇表演的藝術。唱歌有演唱和歌劇表演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