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婦女不等於失足婦女,我們應該被世人尊重

2020-09-03 剛果布的木瓜樹

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留守婦女仿佛成了失足婦女的代名詞。就連我前一段時間發的一篇名為《一個留守婦女的內心獨白》的文章都被審核了好久。如果只是某些人的惡意侮辱也就罷了,但是很多媒體對這樣的詞彙都如此敏感,我不僅為那些留守在家艱難度日的婦女感到悲哀。在某些人眼裡,她們儼然成了一個腦中空虛無物,整天無所事事,只有生理活躍的低俗生物。

我相信這世上大多數是好人,但是也不能否認,少數惡棍也苟活於世。他們以侮辱人為樂,尤其是獨自在家的女人。以前他們混跡於街道,而現在他們可以躲在鍵盤之後。

拿我上文說的文章為例,發表以後,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那些堅守在家的女人和那些深愛妻子的男人。他們留言訴說自己的故事,並給我以鼓勵和溫暖,這原本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情,可是和諧的背後總有不和諧的聲音。

有些人留言戲謔,甚至有人直接發表不雅言論,我不說大家也懂得。我很不解也很氣憤,難道留守婦女就是性的代名詞嗎?我們照顧孩子,贍養老人,操持家事,辛苦的維持一個家庭的正常運轉,耗盡了心力熬白了頭,換來的僅僅是一句侮辱?

我們是妻子,是母親,是女兒,是姐妹,我們留守在家,給在外打拼的男人以安定的後方,不說功勞也有苦勞吧?憑什麼認為我們就只是個性器官?

誠然性是夫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但是這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嫁給男人可不是只為了這個。我們深愛著丈夫,更多的是愛他們那些美好的品質,我們願意一起同甘共苦,我們願意一起承擔家庭的責任。

用性來隱晦的指代留守婦女是很沒有道德的行為,它把女性對家庭的貢獻都抹殺了,只留下那一點生理的部分。再成功的男人也不能背著孩子去打拼,總要有人為家庭犧牲。可是人們只見到成功男人的光鮮榮耀,卻不曾看見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妻子。

我們不求你的理解,但求你嘴下留德。假如你是生長在一個父母都在身邊的家庭,或者夫妻在一起,那恭喜你,你很幸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般有運氣,我們也想一家團聚,但是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讓我們分離。

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我們為了實現夢想選擇了最艱難的方式,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嘲笑我們的決定。

以我自己為例,我留守,丈夫外出。我們不為自己能過的多快活,我們是為了老人和孩子的將來。我們當然可以聚在一起在家鄉領取可憐的工資,可是少掙的那些錢,換來的可能是孩子更好的未來,老人服用的更加精純的藥物。

假如學校是一樣的,那大家何必擠破頭去上重點,假如藥物是一樣的,那何必還有價格的高低貴賤。

我留守在家,應對的不止有漫漫長夜,我還要應付更多生活的瑣碎,那些事足以讓我焦頭爛額。有人說我的丈夫更值得尊敬,但是我並不認為我為家庭做的貢獻比他的卑微。

他工作辛苦,但是家務也並不輕鬆,他思念親人輾轉反側,我同樣擔心他牽腸掛肚。他可以下班就休息,但是我24小時都在上班。哭鬧的孩子惱人的疾病從不管你是否在上班時間。

我們是留守婦女,我們為家庭和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們跟我們的丈夫一樣都應該受到世人的尊重!

相關焦點

  • 留守婦女的辛酸
    農村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不少年輕主力,奔向了繁華的大都市,而農村則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空村,留守婦女兒童以及老人,成為了農村的另一道風景。她們精神的空虛、生活的重擔和壓力、內心卻有苦說不出,只能默默的承擔起這份艱辛。為了生活,一個人一直頂著,顯得特別孤單無助,有時候還得不到丈夫的諒解。
  • 留守婦女說,老公你放心
    我是一名農村的留守婦女,老公總是對家裡的漂亮媳婦兒不放心,也不知道是誰盯住了我們留守婦女,非要說我們孤單寂寞,我覺得有些農村婦女不守婦道,這個留守並沒有直接關係。其實每個留守婦女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想自己的男人,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但是這並沒有達到衝破道德底線的程度,對於那些幫助我們的大哥,我們心存感激,對於那些無事獻殷勤的男人
  • 留守婦女的無性婚姻:缺乏性生活的本質,是缺愛
    我們經常聽到社會裡各種各樣的聲音呼籲大家關注留守兒童,可是很少有人呼籲關注留守婦女這個群體。,其中有4700萬留守婦女。,人們認為她們應該是滅人慾的,要孝順父母、要照顧好孩子、還要在田地裡勞作。,她們應該被看見的是長年累月被忽略的孤獨。
  • 農村留守婦女的性生活有多尷尬?
    那些傳統的優良民風隨著現代開放的風潮在逐漸遠離我們。可如今一些壞兔子專吃窩邊草,搞得那些留守婦女的丈夫在外很不安心,整日憂心忡忡。  可他想不通的是,父母應該也知道這件事,為什麼不告訴他?  我們不能完全歸罪於這些留守女人的墮落,我們的社會應該反思反思,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男人伴隨身邊,共享天倫?
  • 農村留守婦女的性生活有多尷尬
    可如今一些壞兔子專吃窩邊草,搞得那些留守婦女的丈夫在外很不安心,整日憂心忡忡。村裡的洪水山在福建打工,從年頭忙到年尾,本來老闆留他在公司過年,說有過年的補貼和三倍的工資,可他無論如何也要回家過年。他對侄子說:「好的,保證不給任何人講。」小侄子告訴他,嬸嬸常與村裡的菁山伯伯睡在一起。洪水山一聽就懵了!菁山是個泥工,他在縣城當小包工頭,年齡比他大十多歲。如今他家在村裡是比較富裕的一家,在村後建了一幢小別墅,還買了小車。據說不少留守婦女都和他有一腿。
  • 農村留守婦女的心靈世界
    農村的留守婦女因為常年和老公不在一起,所以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在農村的家庭裡,男人是一家之主,而男人不在身邊,就讓很多人聯想,家庭中的太多是是非非是怎麼處理的呢?我今年43歲,是一個北方農村的女人,老公遠在上海打工,一年也就回來一次,在家裡我和兩個妯娌伺候年邁的公公和婆婆,初次之外,我還在家裡種三十畝的稻田,沒有辦法,誰叫我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呢,兒子已經在上海上大學三年級了,馬上就要娶媳婦了,我們這當父母的能不拼命嗎
  • 農村留守婦女的生活有多難
    但是今年我卻聽到來自老家的和往年不一樣的話題。伯父告訴我,村裡許多年輕人如今寧可少掙點錢,也要回家鄉打工,原因是要守護著留守的老婆,不然自己的老婆就可能成了別人的「鄉村二奶」或「鄉村小姐」。今天的鄉村少了些質樸,多了些紛雜。那些傳統的優良民風隨著現代開放的風潮在逐漸遠離我們。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
  • 一名留守婦女的煩惱
    一名留守婦女的煩惱 我是一名農村留守婦女,丈夫在外打工,本來我也是跟他一起出去打工的,可是孩子小,在家沒人照顧,丟給爺爺奶奶吧,又不放心,尤其是學習沒人管,成績不好,為了孩子,我不得不回家。圖片來自網絡說實在的,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真不願意留在家裡。
  • 部分中國式婦女命運:拐賣、留守、拋棄
    被拐賣以後,這些婦女面臨的是家暴的威脅和歧視的眼光,回家對於她們來說並非易事。郜豔敏曾經獲準和丈夫一起回到家裡,她問父母:「我能不能不回去了?」她抱著很大的希望,不想走了,但她等來的是父母艱難而尷尬的回答。「父母說,這是你一輩子的事,無論你走哪條路,我們都會尊重你的選擇……」一番內心掙扎後,郜豔敏告別了躺在炕上流淚的父母,跟著丈夫又回到了曲陽縣的深山溝裡。
  • 留守婦女記
    第一次是在2001年,那時我們剛剛從偏遠的婆家搬到現在住的地方,花倆萬五買了頭一棟房只給1萬其餘賒欠,由於沒有土地,老公只能到處打工,兒子只有三周歲,我在家種點菜賣,順便帶孩子,剛開始只在家附近幹活,能天天回家,可是沒那麼多活,便由親戚介紹去了山東。
  • 農村留守婦女婚姻破裂原因初探
    再也不像以前一樣深居閨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再也不用接受封建禮教的約束。在正常範圍內,她們可以和村裡的其他男性進行交往。不會受到責罵和譴責。使得她們能夠有機會認識老公之外的其他男人。一句話,他們與其他男人的交往變得可能。
  • 留守婦女,為何成為了婚姻的導火線?真相讓人扎心了
    文:魚兒我們經常會提到留守兒童,卻很少有人提及留守婦女。什麼是留守婦女呢?百度是這樣解釋的: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或許會有人說:留守婦女,無非在家帶個孩子,多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 3044萬留守婦女的空殼人生:孤獨、焦慮和負性生活
    這句話恐怕是中國約3044萬留守婦女的共同心聲。在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發達地區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勞動技能劣勢和傳統家庭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留守婦女的數量居高難下。中國農業大學留守人口研究課題組的數據表明,2010年全國留守婦女的人口規模為4700萬人,2015年為3044萬人。
  • 農村的留守婦女為什麼特別黏老公?這個女人說出了大實話
    有這種群體,她們的老公在外打拼,她們留在家鄉,成為了留守婦女。留守婦女有家卻支離破碎,有老公卻過著守寡式的日子,她們的處境非常艱難,十分難熬。,她用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這種生活的艱難。2劉女士40歲,她有一個10歲的兒子,他們一家人生活在蘇北,生活的很不富裕。結婚後不久老公就外出打工了,從此過著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
  • 農村留守婦女口述留守生活 丈夫不在家找流浪漢解決性需求
    農村留守婦女口述留守生活 丈夫不在家找流浪漢解決性需求 導讀:在我流產後,我就隨小剛來到了他鄉下,他便一個人南下打工了。而我這個留守婦女就在家中幫他照顧癱瘓在床的老媽子。她又尿床了,我很想發火:「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她比你還兇:「你老在外面幹嘛?你不是應該陪著我的嗎?」我不想吵架,趕緊替她收拾殘局。她罵累了,聲音越來越小然後睡著。她是可憐女人,摔成癱瘓。我呢,誰又來同情我?  上次流產,我還沒有養好身子。小剛趕著南下打工,他說盡好話:「每月賺來的錢,我都寄回來給你們。阿媽年紀大、脾氣壞,你要多擔待。」那個該死的醫生,竟在危言聳聽:「若是墮胎,以後很難懷孕。」
  • 一個農村留守婦女心聲:不敢穿漂亮衣服,不敢化妝,生怕別人閒話
    我是芸兒,你有故事,你說,我聽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文/柒芸兒導語留守婦女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男人出外賺錢養家,留守婦女在家守活寡。」這話真的特別現實,但也是所有留守婦女的心酸,甚至不敢穿漂亮的衣服,也不敢化妝,就生怕走在門外,會被別人說閒話。
  • 女孩給農村留守婦女化妝,竟然這麼美,可是卻有人說她們沒必要美
    婦女確實是可愛的,我們一說起婦女,腦子裡想像出的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個模樣:老實、本分、順從、眼神黯淡無光。而是會湧現出很多影視劇中的婦女代表,如顧佳、羅子君,甚至是職場達人。我們也總是一邊心疼又一邊稱讚這些婦女,她們為了小家,一直把自己活得像個女超人。 可是,我們似乎還忘了另外一群婦女,那就是留守在農村的留守婦女。 她們很少出門,也沒見過外面的花花世界,每天圍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邊照顧孩子、老人,一邊忙農活、打零工。
  •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鄉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家裡人能過上好點的生活,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城裡打工。近年來關於留守兒童的很多新聞,也確實因為孩子跟爺爺、奶奶生活之後,孩子出現了很多改變,因為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都帶的不好。本著一切為了孩子,也本著一切為了這個家,那就只能夫妻兩個女人留在家裡帶孩子,也就是我們說的留守婦女。孩子們平時都上學,留守婦女在家最難過的不是白天,而是孤獨的夜晚,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度過的。
  • 丈夫外出打工後,留守婦女怎麼辦?3個妻子實話實說
    那麼,夫妻之間長時間的分居生活,留守在家的婦女會不會感到孤獨呢?她們有沒有做出出軌的事情或者對不起家庭的舉動呢?留守婦女甘願為丈夫守身如玉嗎?小鹿在調查中,抽取了三個女人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不妨來看看吧。
  • 農村的留守婦女最害怕什麼?看看3個女人的心裡話
    導讀:農村的留守婦女最害怕什麼?看看3個女人的心裡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農村的留守婦女最害怕什麼?看看3個女人的心裡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目前,很少有女性處於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