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母養了她24年,得知是博士親生父母趕來搶女兒,結局怎樣?

2020-11-08 歷史的湮滅

引言

「生恩大於養恩,還是養恩大於生恩」,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命題。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每個人的立場、相關利益不同。

親生父母往往是因為無力撫養所以丟棄孩子,在他們丟棄孩子的那一刻便主動放棄了自己親生父母的這一身份,這個孩子從此的命運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若養父養母將這個孩子撫養長大,孩子成為一個有才能的人,親生父母想要不費任何代價認回這個孩子,僅僅只需要一句輕飄飄的「我是這孩子的親生父母」便可將養父母所付出的一切皆付諸東流。

01

如果是年紀稍大的認肯定聽說過「酒幹倘賣無」這首歌曲,在這首歌曲的背後卻是一個令人自省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人和一個被遺棄的女嬰,老人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撿到了這個女嬰,他認為這是上天帶給他的好運,從此他和這個女嬰相依為命。

老人的經濟來源全都源自於每天街上撿廢品。老人對自己的吃喝並不在意,他將撿酒瓶子所得的收入都用來給女嬰買奶粉,在這種生活下,女嬰漸漸地長大了。長大後的女嬰帶著老人,沿街叫賣著「酒幹倘賣無」,意思便是「有沒有空瓶子賣?」

老人隨著時間無情流逝變得更加老了,當年的女嬰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她開始談戀愛,並且嫌棄已經垂垂老矣的老人。偶然成名的女孩變得越來越有名氣,她也很久沒有去看望老人,直至老人逝世前的最後一刻,她才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回來,儘自己一份心意。這便是「酒幹倘賣無」,一個關於養父和養女的悲情故事。

生活中,這種事情並不是個例。一對貧窮夫婦為了生出一個男孩,接連生育了四個女嬰。但是因為家境問題,這對夫婦無力負擔起四個孩子的花費,他們帶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決定丟掉一個孩子,好讓自己的負擔不是那麼沉重,晶晶便是他們選擇遺棄的孩子。

就這樣,夫婦二人將晶晶丟在了醫院的門口,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晶晶肯定會被人撿回去好好餵養。但是,他們卻忘了,作為親生父母的他們都尚且狠得下心將女兒遺棄在寒冷的街頭,與這個女嬰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又怎麼會將她當成親生女兒撫養?

02

也不知道晶晶的命是好還是壞,說她的命運坎坷是因為「投錯了胎」,碰上了這樣一對狠心遺棄自己的親生父母;說她的命好則是因為她幸運地碰見了祁春蘭夫婦,老人家將晶晶視若己出,將自己的愛都給予了她。

祁春蘭和她的丈夫結婚多年來沒有孩子,在碰上晶晶的時候他們夫婦二人也像「酒幹倘賣無」裡的老人一樣,認為晶晶的到來是上天給他們的旨意。

在辦理了相關手續後,祁春蘭夫婦帶晶晶回到了家中。夫婦二人的家境也並非錦衣玉食,僅僅是個普通農村家庭。祁春蘭的丈夫肖崇陽在紡織廠裡上班,工作負擔重,薪水卻十分微薄,兩個老人平時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如今多了一個晶晶更是需要節衣縮食。屋漏偏逢連夜雨,肖崇陽被迫從紡織廠裡下崗了。

失業後的肖崇陽在看見晶晶跟著他們夫婦二人一起過著苦日子,感到十分痛心,為了給晶晶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條件,肖崇陽靠蹬三輪車、靠扛煤氣罐,用自己並不強壯的肩膀為晶晶扛起來了一片天。

有了晶晶,整個家都充滿著歡聲笑語,一家三口的日子縱使清貧但也過得十分快樂。好景不長,祁春蘭因病逝世了,肖崇陽獨自一人將晶晶撫養長大。又當爹又當娘的肖崇陽被生活的重擔壓彎了腰,但每當他看見晶晶燦爛的笑容,他頓時覺得自己受的苦都是微不足道。

肖崇陽從未告訴晶晶她是被自己撿回家的、是一個被親生父母丟掉的孩子。然而,在祁春蘭的病床前,晶晶早就知曉這一切,養父養女二人互相都在隱瞞這一事實。肖崇陽用自己十六年的扛煤氣罐、蹬三輪車的辛勤勞動將晶晶養育成才,晶晶也沒有令肖崇陽失望,她成功地考上了博士。在得知晶晶成為博士後,她的親生父母前來與她相認,然而晶晶並不買帳,她堅定地選擇了站在養父肖崇陽這邊,並表示肖才是他真正的父親。

結語

感恩永遠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生恩不如養恩大,生而不養的父母簡直不配成為一個稱職的家長。家長在選擇遺棄孩子的時候,任何理由都是蒼白無力的,只是自己不願承擔起那份屬於為人父母的責任罷了。

相關焦點

  • 養父母養她24年,她考上博士之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當親生父母找上門來的時候,肖晶晶有那麼一瞬間是愣怔的。她不知道,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對曾經狠心拋棄自己的人。去世之前,祁春蘭便把這段過往告訴了肖晶晶,並囑咐她,以後的日子怎麼選擇,都看她的心意。養母的話,如同一記悶棍敲在了肖晶晶的頭上,但是一想到養父母這些年對自己的好,肖晶晶又覺著:其實,都是一樣的,自己沒有親生父母,但是卻擁有一對勝似親生父母的養父母,這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上門相認時,她如何抉擇?
    世人都道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無私偉大的,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子女長大成人,把畢生的愛都傾注於子女身上,寧肯自己忍受饑寒交迫也不會哭了孩子,於兒女而言,對於父母的愛是無法回報的,唯有盡孝才能慢慢償還他們。但世間歌頌的是大部分的無私的父母,在這世上也有不盡責任的父母,他們沒有盡到責任,把孩子生養出來便捨棄,對於這樣自私的父母,除了唾棄也讓人感到憤慨。
  • 養父母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的決定拍手叫好
    在肖晶晶懂事的時候,兩夫妻就把孩子的身世告訴了她,但這對孩子好像沒有一絲影響,晶晶從小便很懂事,在她心裡覺得養父養母就是她的親生父母,她長大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她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肖崇陽看到女兒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喜極而泣。
  • 女嬰被收養24年,後來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結局怎樣?
    父母養育之恩大於天,親情是人們最割捨不斷的東西。二十四歲的肖晶晶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面臨如此艱難的決定。在她考上博士後的那一年,她所謂的親生父母突然找來,並且拿出五十萬想要認回她。原來肖晶晶是撿來的孩子,當她還是襁褓女嬰的時候就被家人拋棄,所幸遇到了現在的父母才活了下來。面對這樣艱難的決定,後來她到底是如何選擇的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怎樣?
    對於那些被收養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他們的親生父母來相認,他們恐怕也不會真的與他們的親生父母一同離開。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被收養的人,當她的親生父母在她考博成功之後來找她時,她又是作何反應呢?她在後來又怎樣對待養育她的父母了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登門認親時,她怎麼做的?
    但是這時她的親生父母來探望。這時,她是如何做出決定的?1987年12月,肖重陽的妻子齊春蘭去醫院看醫生時,她聽到一個嬰兒在偏僻的角落裡哭泣。當她找到哭泣的根源時,她發現了一個裹著大衣的女嬰躺在地上。在冷風中,女嬰的哭泣聽起來刺痛,於心不忍的齊春蘭將女嬰帶回家。
  • 她被養父母養了24年,考上博士後親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怎樣?
    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稱得上是「慈母」、「慈父「。對於那些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孩子來說,父母如此不負責任的做法,自己又談何去孝順他們呢?都說:「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生而未養的父母與孩子之間除了那斬不斷的血緣親情外,怕是也沒什麼其它旁支上的感情,反觀那些養父養母,傾注幾十年的心血將與自己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孩子撫養長大,對於這份恩情孩子那是銘記於心、永生難忘,正如本文的主人公女博士肖晶晶一樣。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成為博士,後親生父母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得知這個女嬰被人遺棄之後,兩個人決定好好把女嬰給撫養成人。不過肖崇陽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再加上祁春蘭身體不好沒有工作,這讓本是清貧的家庭變得更為被動。不過兩個人仍然沒有放棄,仍舊會把最好的一切都給這個女嬰,並給女嬰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晶晶。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如何?
    一邊是生下來即拋棄,現在拿著50萬元想認回的親生父母,一邊是從出生起就撫養長大,家庭拮据的養父。你會怎麼選?2009年,肖晶晶24歲,從小別人「口中的孩子」的她,不讓家長操心的考上了博士後。在這喜悅成功的時刻,她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她的親生父母。
  • 24年前,她被養母撿回收養考上博士,如今該給親生父母養老嗎?
    在這世上,有一種愛綿長而深遠,那就是父母的愛。但並非每對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好好照顧,在晶晶24歲的人生中,親生父母就一直缺席。24年前,她被養父母撿回收養並考上博士,如今該給親生父母養老嗎?那是一個冬天,患病的祁春蘭去醫院看病,她在一個僻靜的拐角聽到嬰兒的啼哭,走近後才發現,有個女嬰被包裹在小被子裡,躺在長凳上。
  • 棄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登門認親,她如何抉擇?
    但在養父母的悉心照顧下,她健康的長大,並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她的親生父母卻在此時登門拜訪,想要認親,她是如何抉擇的呢?1987年12月,肖崇陽的妻子祁春蘭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裡傳來了嬰兒的哭聲。等她找到哭聲來源,才發現一個女嬰被裹著大衣放在地上。寒風中,女嬰的哭聲聽起來撕心裂肺,祁春蘭心疼的將孩子抱回了家中。
  • 親生父母比養父母更好?
    不過有一次陪那個女兒去跳舞的路上,那個女兒忽然對阿姨說,你知道嗎?我有自己的親生爸爸媽媽。 阿姨嚇了一跳,連忙說,這個可不能亂說啊。 那個女兒說:我已經找到他們了。 阿姨把前後的事情想想,大概猜出家庭變化的原因。阿姨勸她,就算是現在的是養父母,與親生的也沒什麼分別。 但那個女兒很堅持。
  • 女博士被收養24年,面對親生父母登門認親,為養父放棄富貴
    因此,這世界上才會存在,生身父母丟棄孩子的故事,而這些孩子中也有十分幸運的人,他們可以擁有勝似親生父母的父母,這些原本並不相識的陌生人,把他們當作親生子女一樣疼愛,給予最大的關懷和支持,陪伴他們成長。所以說,他們是幸運的,愛因為無私而偉大,而養父母並不存在毫無血緣關係仍舊可以給予無私的愛,這是永遠無法得以報答的恩情。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該怎麼抉擇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具體是那一年,我忘了)這個女孩的親生父母突然來認了,這個女孩又因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呼和浩特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教養她近三十年的養父母。當時我的朋友夫妻倆真是痛心疾首…人能走到一起都是因為緣分,生她與有緣,棄她與無分,緣分是要修的。
  • 被拐賣二十二年的女子,找到親生父母,得知被拐賣真相卻選擇離開
    王慧24歲,已經成為人妻,但她從未放棄尋找親生父母。14歲那年,她因為一次意外大出血急需用血,發現父母血型和她不一樣。養父母看無法隱瞞身世了便告訴了她真相。由於養父母不能生孩子,他們想從人販子那裡買一個孩子來撫養。養父母見了王慧,立刻愛上了孩子,把她買了下來。當時王慧兩歲。
  • 被收養的孩子因為去見了親生父母養父母不高興了怎麼辦?
    問答:我親生父母因為家裡窮,所以把我送給了我的養父母。我養父母雖然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但是依然對我很好,還供我上大學。我瞞著我養父母去見了幾次親生父母還給了錢,我養父母知道了很不高興,背地裡說我白眼狼,養父母開始防備我了,其實我只是覺得他們畢竟是我親生父母,他們生活的也很苦,所以我只是同情他們。
  • 棄嬰被收養24年,直到考上博士,親生父母才來相認,她如何選擇
    總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各種理由,在各種理由的背後,總是會有人主動的希望找回那份禮物,在19年曾有一檔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感動了無數熒幕內外的觀眾,讓無數的家庭得到了圓滿,而筆者要說的的主人公,便是同樣被遺失的孩子,在被收養24年後,直到考上博士的她,面對尋找而來的親生父母,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
  • 女嬰被夫妻倆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該怎麼辦
    祁春蘭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女嬰被兩夫妻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要做選擇女嬰被兩夫妻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要做選擇好,也很少出去賺錢養家,只能呆在家裡面休養身體,而家裡的其他活都要靠著自己的丈夫一人來維持著家裡的生活。
  • 親生父母找上門,當年棄嬰揮刀斷指,一刀給養父母省去20萬
    網友1:有一個棄嬰被養父母撫養長大,現在混得很不錯,前些年他的親生父母找上門想認回他,他根本不理睬。親生父母說,不認就得給他們20萬,當做生下他的費用。然後他就拿菜刀把自己的小拇指砍下來,對他親生父母說:你走吧。
  • 被親生父母稱為「災星」女孩,養父母供她上大學,畢業後卻飛走了
    光陰似箭,一晃9年過去了,付媛媛在養父母的呵護下已長成婷婷玉立的少女了。這年初中畢業,她差3分沒考上重點高中,按規定與錄取分數相差10分以內的考生,交三千元「校園建設費」仍可錄取。媛媛不忍心看見處於貧困中的父母為自己讀書愁錢,決定放棄上學,去工廠做工。「這麼小的孩子做什麼工?胡鬧!」得知真情的付管柱「狠狠批評」媛媛,他說:「就是砸鍋賣鐵,我們也要供你讀書!」媛媛聽了淚流滿面,她感到養父母給她的愛,真的比天還高,比地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