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養父母養了24年,考上博士後親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怎樣?

2020-09-05 歷史的湮滅

前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

「孝道」是中國流傳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因此「孝子」也一直被人們所推崇和讚美。然而正如時人所說:「先有慈母,再有孝兒」。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稱得上是「慈母」、「慈父「。對於那些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孩子來說,父母如此不負責任的做法,自己又談何去孝順他們呢?

都說:「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生而未養的父母與孩子之間除了那斬不斷的血緣親情外,怕是也沒什麼其它旁支上的感情,反觀那些養父養母,傾注幾十年的心血將與自己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孩子撫養長大,對於這份恩情孩子那是銘記於心、永生難忘,正如本文的主人公女博士肖晶晶一樣。

01

1987年的一個冬天,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有一對裹著厚厚棉衣的夫婦朝著醫院的大門口艱難地挪動著。在即將進入醫院時,猛然間他們仿佛聽到了嬰兒的哭啼聲。由遠及近地,夾雜在冷冽的北風中。怕是風聲帶來的錯覺,兩人又駐足聽了許久。

沒錯!是孩子的哭聲!斷斷續續的哭聲一聲又一聲的牽引著這對夫婦。

看著腳下厚厚的積雪,天氣冷到空氣似乎都凝固了起來。如此惡劣的天氣,那個嬰兒在外面該遭受著多大的罪,她的家人呢?

來不及細想,兩人開始在四周四處尋找著孩子的蹤跡。終於,在醫院的垃圾堆旁兩人看到了一個用破棉布包裹住的剛出生不久的一個女嬰。孩子的嘴唇已經凍得青紫,聲音也慢慢的變得暗啞。看到這番情景,兩人二話不說連忙將孩子抱在懷裡,將自己的外衣嚴嚴實實的裹住孩子早已凍得通紅的身體。

善良的夫婦將這個孩子抱回了自己家,並用煮好的米湯餵養這個孩子,二十年過去了,這個女嬰如今已長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她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讓自己變得格外優秀,她將用一生去報答這對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夫婦。這個女嬰就是肖晶晶,這對夫婦就是肖崇陽和祁春蘭。

02

值得一提的是,肖崇陽和祁春蘭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人。肖崇陽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不僅需要供給家裡的開銷還要給妻子祁春蘭看病買藥,妻子祁春蘭常年臥病在床沒有任何的收入。可以說他們自己的生活已然是十分的艱難,現在家裡又加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生活也就變得更加艱辛了。

然而這對夫婦對此沒有絲毫怨言,他們將肖晶晶視如己出,一家人的生活雖然過得清貧倒也是其樂融融。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常年病魔纏身的祁春蘭最終沒有等到肖晶晶長大成人就撒手人寰了。

彌留之際,她拉著肖晶晶的手,說出了肖晶晶並非她們親生的真相。肖晶晶震驚之下更多的是感動,她含淚回握住母親的手,信誓旦旦的說,不論自己是不是她們親生的,在她心裡她們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母親離開人世後,就剩下父親一人擔負起養育肖晶晶的責任。為了讓肖晶晶能心無旁騖的學習,不為家裡的經濟操心,除了工廠裡的正式工作外肖崇陽還給自己找了一份兼職。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肖晶晶心裡暗下決心,她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來報答這份沉甸甸的恩情。

十幾年過去了,憑藉著年復一年的努力,肖晶晶取得了一系列優秀的成績。2005年,肖晶晶以優異的成績被華中農業大學錄取。2009年,肖晶晶獲得了碩士學位,一年後她又被學校保送讀博。

從小肖晶晶就是街坊鄰居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的肖晶晶也成為方圓幾百裡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

一傳十十傳百,偶然間肖晶晶的故事就傳到了肖晶晶親生父母的耳朵裡。看到當初被自己遺棄的女兒如今變得這般優秀,心有不甘的她們找上了肖晶晶和肖崇陽。

一番煽情落淚,扭捏做作的話語過後,肖晶晶的親生父母表示想要認回肖晶晶。滿腔怒火、滿腔委屈的肖晶晶二話不說將這對聲稱是自己親生父母的夫婦趕出了門外,並當眾表示:自己當年能幸運地活下來,並獲得如今的這般成就,靠的是肖崇陽和祁春蘭這對夫婦,在她心裡,她們不是親生父母卻甚是親生父母,對於那些生下她卻拋棄她的人來說,自己又何必去在乎這段血緣親情!

結語

在《網絡經典語錄》中有這麼一句話:

生我養我者父母,捨命相報;生我未養我,斷指可報;未生我,為養我,何以為報?

都說「養育之恩大於天」,如是而已。

相關焦點

  • 養父母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的決定拍手叫好
    ,後來博士畢業後更是到了名企上班,每月拿到的工資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看到這兩位曾經狠心將剛出生的自己拋棄在垃圾桶旁邊的父母,肖晶晶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養父母曾經多次尋他們無果,現在卻在她一切都好的時候出現在她面前,任誰心裡都會有所猜忌。
  • 女嬰被收養24年,後來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結局怎樣?
    父母養育之恩大於天,親情是人們最割捨不斷的東西。二十四歲的肖晶晶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面臨如此艱難的決定。在她考上博士後的那一年,她所謂的親生父母突然找來,並且拿出五十萬想要認回她。原來肖晶晶是撿來的孩子,當她還是襁褓女嬰的時候就被家人拋棄,所幸遇到了現在的父母才活了下來。面對這樣艱難的決定,後來她到底是如何選擇的呢?
  • 養父母養她24年,她考上博士之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健康成長考上博士,親生父母前來認親為了讓孩子有個正常的童年,肖崇陽和祁春蘭夫婦刻意沒有對孩子說出她的真實身世。畢竟,孩子還小,如果知道自己是被遺棄的,怕是心裡上會不好受。於是,在肖崇陽和祁春蘭的呵護下,肖晶晶有了一個不是很富裕,但是卻很快樂的童年。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怎樣?
    對於那些被收養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他們的親生父母來相認,他們恐怕也不會真的與他們的親生父母一同離開。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被收養的人,當她的親生父母在她考博成功之後來找她時,她又是作何反應呢?她在後來又怎樣對待養育她的父母了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如何?
    一邊是生下來即拋棄,現在拿著50萬元想認回的親生父母,一邊是從出生起就撫養長大,家庭拮据的養父。你會怎麼選?2009年,肖晶晶24歲,從小別人「口中的孩子」的她,不讓家長操心的考上了博士後。在這喜悅成功的時刻,她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她的親生父母。
  • 女嬰被夫妻倆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該怎麼辦
    因為孩子無人認養,所以祁春蘭就把晶晶帶回來家,祁春蘭的丈夫肖崇陽回到家後,看到了一個孩子,也是很奇怪,後面自己的妻子說出了孩子的來歷之後,覺得孩子很可憐,也毫不猶豫的收養了這個孩子祁春蘭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女嬰被兩夫妻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要做選擇女嬰被兩夫妻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要做選擇好,也很少出去賺錢養家,只能呆在家裡面休養身體,而家裡的其他活都要靠著自己的丈夫一人來維持著家裡的生活。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上門相認時,她如何抉擇?
    世人都道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無私偉大的,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子女長大成人,把畢生的愛都傾注於子女身上,寧肯自己忍受饑寒交迫也不會哭了孩子,於兒女而言,對於父母的愛是無法回報的,唯有盡孝才能慢慢償還他們。但世間歌頌的是大部分的無私的父母,在這世上也有不盡責任的父母,他們沒有盡到責任,把孩子生養出來便捨棄,對於這樣自私的父母,除了唾棄也讓人感到憤慨。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該怎麼抉擇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具體是那一年,我忘了)這個女孩的親生父母突然來認了,這個女孩又因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呼和浩特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教養她近三十年的養父母。當時我的朋友夫妻倆真是痛心疾首…人能走到一起都是因為緣分,生她與有緣,棄她與無分,緣分是要修的。
  • 認與不認兩難抉擇:女孩出生兩周被遺棄,考上博士父母上門認親
    每當讀到父母一詞,人們的心裡便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蔓延全身的暖流。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及付出,恩重如山。然而,親生父母一詞,對於湖北女孩晶晶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永遠無法言說的傷痛。出生僅僅兩周的晶晶僅僅因為自己是女兒身,上個世紀80年代被親生父母遺棄在醫院。聰明伶俐的晶晶在養父母的辛勤撫育下,考取了博士文憑。後來,親生父母打聽到晶晶下落並要求與其相認,晶晶該作何選擇,認與不認?
  • 棄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登門認親,她如何抉擇?
    但在養父母的悉心照顧下,她健康的長大,並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她的親生父母卻在此時登門拜訪,想要認親,她是如何抉擇的呢?1987年12月,肖崇陽的妻子祁春蘭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裡傳來了嬰兒的哭聲。等她找到哭聲來源,才發現一個女嬰被裹著大衣放在地上。寒風中,女嬰的哭聲聽起來撕心裂肺,祁春蘭心疼的將孩子抱回了家中。
  • 養父母養了她24年,得知是博士親生父母趕來搶女兒,結局怎樣?
    引言「生恩大於養恩,還是養恩大於生恩」,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命題。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每個人的立場、相關利益不同。親生父母往往是因為無力撫養所以丟棄孩子,在他們丟棄孩子的那一刻便主動放棄了自己親生父母的這一身份,這個孩子從此的命運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 24年前,她被養母撿回收養考上博士,如今該給親生父母養老嗎?
    在這世上,有一種愛綿長而深遠,那就是父母的愛。但並非每對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好好照顧,在晶晶24歲的人生中,親生父母就一直缺席。24年前,她被養父母撿回收養並考上博士,如今該給親生父母養老嗎?那是一個冬天,患病的祁春蘭去醫院看病,她在一個僻靜的拐角聽到嬰兒的啼哭,走近後才發現,有個女嬰被包裹在小被子裡,躺在長凳上。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成為博士,後親生父母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生而未養,斷指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可見養育之情在這個世界上有多麼珍貴。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媽媽祁春蘭並沒有能力陪伴著孩子繼續長大,在2001年的時候便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去世之前,她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了晶晶。可晶晶卻覺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就是祁春蘭和肖崇陽。
  • 女嬰被拋棄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登門認親,後來呢?
    晶晶和養父肖崇陽24年的哺育之恩,晶晶深知感恩,即使她後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生父生母也登門認親。在24年的養育之恩和一夜暴富的親生父母遲到的愛之間,她會如何抉擇?收養棄嬰1987年的冬天,肖崇陽的妻子祁春蘭去看病途中,在醫院一個偏僻的牆角看到了一個裹著大衣的嬰兒蜷縮在地上哭泣。祁春蘭見此不待多想,便把這個可憐的嬰兒抱回了家。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登門認親時,她怎麼做的?
    據說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父母的愛。在一生中遇到的所有人中,只有父母不會自私地對待你。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幸福,將所有的愛澆在你身上。但是,不幸的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父母由於能力不足或只考慮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血肉,在生完孩子後不負責任的拋棄了。
  • 山東夫妻遺棄女兒,在女孩大學畢業後,卻又來認親
    山東夫妻遺棄女兒,在女孩大學畢業後,卻又來認親! 賈曉彤(化名)今年22歲了,她也知道她的媽媽並不是她的親生媽媽,她聽鄰居說,估計因為她是個女孩,看賈曉彤是個女孩就不要她了,大冬天的把她扔在路邊,正好碰到媽媽(養母),媽媽心地善良,就把賈曉彤抱回家養了,是媽媽把她養大的。
  • 親生父母來認親
    可是命運讓他們這一輩子都要不了自己的孩子了,就想著抱養一個,後來聽別人說鄉下有戶人家有幾個小孩還有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兒願意把剛出生的女兒送給別人。夫妻兩想著反正自己不能生就抱養一個,不久就把這小女孩抱回來了,兩夫妻細心的照顧著這個小女孩,對她也很關愛慢慢把她扶養長大,一家三口也過得挺幸福。
  • 幼時被拋棄,被貧寒人家收養,考上博士後生父母前來認親
    在這人世間,親情是最穩定而持久的感情,自古以來,大家對母愛和父愛加以歌頌,每一個弱小而脆弱的生命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成人。也有一部分人從出生就被父母拋棄,但幸運的是,能夠遇到同樣呵護自己的養父母,長大成人,成為養父母的驕傲。
  • 棄嬰被收養24年,直到考上博士,親生父母才來相認,她如何選擇
    總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各種理由,在各種理由的背後,總是會有人主動的希望找回那份禮物,在19年曾有一檔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感動了無數熒幕內外的觀眾,讓無數的家庭得到了圓滿,而筆者要說的的主人公,便是同樣被遺失的孩子,在被收養24年後,直到考上博士的她,面對尋找而來的親生父母,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
  • 湖北女博士晶晶: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
    而今天要說起的這個主人公,是一個當年被收養的湖北女嬰,如今她已經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博士生。而當她24年後面對著前來上門認親的親生父母,她的抉擇又是怎樣的呢?1987年的一個寒冷的冬天,原本應該在寒冷的冬日裡享受著父母溫暖照顧的她,卻被遺棄在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