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這本書即使你沒讀過,也一定聽說過那句著名的喜寶宣言:「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至少我還有健康。」
這句話實在太有名氣了。
據說這部小說,是亦舒在和一個導演聊天時,對方提到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喜歡找「sugar daddy」,有感而發,創作了這個故事。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漂亮,聰明,有主見的劍橋大學在讀書姜喜寶,和上一任男友分手後,急於尋找一位新的「男友」,為她支付下學期的學費,最終通過好友勖聰慧,認識了勖家父子,成了聰慧父親勖存姿的情婦。
金錢和權勢面前,每個人既是獵人,也是獵物。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是一個情婦的自傳,它不是一個符合傳統價值觀的故事,甚至你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會感到被冒犯,但它並不妨礙這個故事的魅力。
喜寶選擇將近古稀之年的勖存姿,而不是年齡相當的勖聰恕,一點都不意外。她出身貧寒,一直和母親在社會的底層掙扎,十三歲,就知道討好男生,讓他們為自己付帳,喜寶的性格底色中就蘊含了不甘,敏感,世故。
敏感且世故的人在通達人性上會比別人多一分透徹,這項技能會在實際生活中保護她們免受不必要的傷害。
其實,喜寶和她的好友勖聰慧是互為鏡像的關係。
聰慧是勖存姿的女兒,天之嬌女,被未婚夫稱為沒有腦子的「黃金女郎」,她可以在喜寶問「為什麼不送卡地亞」時,脫口而出:「卡地亞是暴發戶的東西」,完全沒有感受到喜寶的尷尬。
勖聰慧在人際關係上有些「鈍感」,因為她出身優渥,根本沒有機會經歷生活中的挫折和摔打,她是被眷顧的「天使」。
勖聰慧是這樣,勖聰恕也是這樣。
所以,勖聰恕出現在喜寶面前並且表示好感時,喜寶是高興且得意的。
為什麼?
因為勖聰恕和勖聰慧一樣,在她面前就像一張白紙,連一點探索的欲望都不會產生,從本質上講,勖聰恕和喜寶的前任男友韓國泰並沒有區別,她的高興和得意是因為她發現一個事實,原來自己還可以吸引到更高階層的單身男。
這種感覺就像,你一直以為自己擁有的某樣東西不值錢,最後卻發現它價值連城。
如果沒有勖存姿的出現,喜寶一定會選擇勖聰恕,因為他簡單好控制還不缺錢,只是,人生沒有如果。
聰恕的人生任性,淺薄,因為他不需要深刻,甚至都不需要奮鬥,他的人生早已被安排好了,他可以盡情的吃喝玩樂,這在他的圈子中很正常。
原本,這也沒什麼。
可聰恕的一切在洞悉世事的喜寶面前,就成了劣勢。
他成了可以讓人一眼看到底的小溪,溪底有幾條水草,它會流向哪裡,讓人盡收眼底。
一眼看到盡頭的生活固然能讓人找到安全感,只是也會少了探索的樂趣。
不巧的是,喜寶是個探險家。
她不甘於做寫字樓中一個安安分分的打字員,懷揣著三千港元,乘著航空公司獎勵給母親的機票飛到倫敦去鍍金,她渴望改變命運,甚至於為了改變命運,她可以出賣青春和身體。
於她而言,勖聰恕和韓國泰這樣的人只能做踏腳石,而非是可以進一步發展的伴侶。
相比聰恕,勖存姿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你永遠不知道在攀登的過程當中會遇到什麼樣的驚險和刺激,這樣的人更能從精神上吸引喜寶。
勖存姿愛姜喜寶嗎?並不見得。
勖存姿和姜喜寶第一次見面,是在宋家明和勖聰慧的訂婚宴上,喜寶看到穿著隨意的勖存姿,誤以為找到了同類,對他說了很多心裡話。訂婚宴結束後,勖存姿開車送喜寶回家並且約定第二天的見面。
從認識到決定做他的情婦,喜寶和勖存姿一共只見過三次面。
我在想,以勖存姿的財力和社會地位,身邊並不缺少美女,他為什麼會看上當時甚至有些窘迫的喜寶呢?
答案就藏在二人第一次的對話中。
聰慧的訂婚宴,讓喜寶的自尊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這是一個上流社會的縮影,而她卻格格不入,巨大的自卑感讓她急需一個發洩口,在見到不需要用服裝來標榜自己階層的勖先生後,立刻引為知己,把自己對出身和社會的不滿和盤託出。
貧窮且年輕漂亮的女孩對現實有著巨大的不滿,豔羨好友的優越,有不甘,有思想,有主見,這不正是最好的獵物嗎?
這一切自然瞞不過已經活成人精的勖先生。
很快勖存姿和姜喜寶達成了交易,喜寶獲得了足夠的金錢和物質條件以便能夠繼續學業,而勖存姿在這場交易中則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是的,就是生命力。
喜寶對未來的希冀,以及對現實的不甘心,還有堅決求學的毅力,這些都是年華已經老去的勖先生所需要的,他用金錢和喜寶做交易,控制著她的一切,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再活一回。
勖先生有多有錢呢?
喜寶隨口說了一句喜歡《麥克白》悲劇式的城堡,勖先生立刻安排宋家明買下蘇格蘭的一座城堡,他和各國權利中心的人物都認識,甚至跟他們是鄰居。
六十多歲的勖先生什麼都不缺,名望、權利、地位、財富,家庭,子女等等,世俗價值觀中可以用來定義成功的一切,勖先生都有了,唯獨缺青春,缺活力。
這種遺憾並非不可彌補,有大把的女孩等著販賣自己的青春。
喜寶就是其中之一。
想到這裡,我忽然理解了勖先生包下喜寶之後,冷落她好幾個月,以及二人之間的暗流洶湧,不全是磨練她的性子,而是二人之間的彆扭,爭鬥,較勁都是青春獨有的味道。勖先生暗中掌控著喜寶的一切,享受著她帶給他的新鮮,希望,活力及掌控感。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勖存姿為什麼那麼喜歡姜喜寶,我看到時差點就笑出了聲,與其說勖先生喜歡姜喜寶,不如說勖先生喜歡有生命力的女孩子。
還記得英國那個在深夜闖喜寶住處的年輕女孩嗎,她本來是一個大學美術系的學生,年輕有活力,是喜寶的翻版,她也是勖存姿的情婦。曾經,勖存姿對待她和對待喜寶並無二致,在物質上都是絕對的滿足,可是在女孩子喪失了所有的希望和奮鬥動力,徹底墮入泥潭之後,勖先生毫不留情的拋棄了她。
為什麼?
因為這個女孩喪失了作為勖存姿情婦的資本,這種資本不是年輕鮮嫩的身體,而是青春的生命力。
看完《喜寶》這本書之後,又看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我在想,亦舒一直提倡的「靈魂」是什麼。
其實就是希望,困境之中的掙扎,不肯向境遇妥協的執著,以及對自我完善的熱愛,這一切都是青春,都是生命力,是可以讓人重新活一回的「不死藥」。
勖存姿殺死漢斯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是宋家明還是韓國泰,對於喜寶來說都只是生命的過客,因為喜寶和他們不同,只有漢斯,他和喜寶是同類。
漢斯是劍橋的教授,亦是一位生物學家,他熱衷於研究,喜歡騎馬並且還有不俗的鑑賞力,漢斯居住的小屋是喜寶第一次不用依賴安眠藥就能安然入睡的地方。
那些愛好,執著其實都是生命最純粹的方式,也是生命力的源泉。
有時候,一個人是否還年輕,判斷的標準不是年齡,而是還有沒有值得讓自己奮鬥的東西。
喜寶曾多次說過,她把愛放在錢的前面,也就意味著她最終會為了愛離開「錢」。
有人說,勖存姿是愛姜喜寶的,他害怕喜寶離開。
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勖存姿的確害怕姜喜寶離開,因為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擁有這麼強生命力的女孩了,很少有人能夠在唾手可得的龐大金錢前面還能保持初衷。
可是這就表示他愛姜喜寶嗎?
說到底,姜喜寶是可以給他帶來利益的,就像他手中賺錢的股票,可以升值的名畫。
對於一個把利益凌駕於一切之上的商人來說,談愛,是一件太奢侈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