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學會對這五種人「心狠一點」,很有道理

2021-01-16 冰封洋

人到中年,經歷過了人生起伏,品味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人情冷暖,體驗過了愛情的聚散離合,看透了許多事,明白了很多人,應該學會選擇生活。

人生,取悅誰,都不如取悅自己,以後的日子,對自己好一點,以後的事情,要學會狠一點,不再委屈自己,好好愛自己。

往後餘生,要學會對這五種人「心狠一點」,只有心狠了,才能有時間去思考生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活出自我,活得輕鬆。

一是,對你的孩子,該放手時就狠心的放手。

孩子,是父母永遠剪不斷的牽掛,不管他們長多大了,父母都不放心他們獨自做事,其實越是不放手,孩子越是長不大,如果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在過分溺愛的生活中,從來培養不出獨立的該子。

人到中年,應該明白,孩子父母一場,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放手,用目光慢慢遠送,用距離培養孩子的獨立,如果你不忍心看他進入社會後束手無策的慌張,就必須放手讓孩子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中獨立前行,才能順利的過渡進入社會。

讓孩子吃該吃的苦,經歷該經歷的痛,受該受的傷,忍必須要忍的委屈,不要再去強加自己的意識,而是培養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見,有堅韌的毅力,你才能更加放心孩子獨立於世,而堅強不摧。

二是,珍惜眼前,對前塵舊愛心狠一點,那都是過眼雲煙。

人到中年,如果還有朝思暮想的情人,還有念念不忘的舊愛,還期待今生的相逢,某天的相遇,甚至奢求今生可以在一起,還是早早地勸自己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奢望吧。

人心有限,心裡總是裝了太多的過去,就容不下當前,愛要繼續,生活要繼續,這個世上,沒有天生就合適的兩個人,只有為了彼此去互相磨合的兩顆心。

所謂的真愛,是一直陪伴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那些舊愛,情人,不過是你人生路上的過客,你還對他們放不下,有所企圖,自己的人生會很累,得不到過去,愛不好現在,把握不住未來。

到了中年,應該心狠一點,告訴自己放手,不思念舊愛,不奢望情人,不去思,不去念,不聯繫,放開影響婚姻的感情糾纏,一心一意善待自己的身邊人,不要虧待那個陪你看人生風景的人,不要虧欠那個給你一生一世的人。

三是,對自己心狠一點,不要放鬆人生理想的追求。

都說,人到中年萬事休。

其實不然,只要你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生命中就會有無限可能的精彩。

人到中年,對自己要心狠一點,生活,有得有失,有甜有苦,任何時候都別忘了,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人生路再艱難,你也要有自己的堅持,對夢想,對人生。

對於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不要放棄,不要洩氣,中年人生像收穫的秋天,耕耘了幾個季節,正是收穫的時候,因此對自己要守住一份堅心,對夢想有一份堅持,對工作多一份敬重。

揮汗過的人生,才能真正無怨無悔,背後的汗水和努力才能堆積成一個不會差的人生。

四是,對虛情假意的小人,要心狠一點,該斷絕就斷絕。

生活需要圈子,但是選擇圈子需要慎重,自古,親君子,遠小人,因為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義。

虛情假意的人,往往是披著羊皮的狼,為了達到目的,常常會兩面三刀,不擇手段,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表面熱情心裡算計,用到你時,對你噓寒問暖,用不到你時,對你愛理不理。

永遠別指望用你的真誠改變虛偽的人,人心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就算你窮盡了所有的真心,虛偽的心也會認為你也是在假裝,你知道替別人著想,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可是虛偽的人永遠只是按自己的心思走,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對於虛偽的人,還是應該遠離一點,你再真誠也沒有用,把真誠留給自己,留給真誠待你的人。

五是,對無用的酒場飯局,狠心說拒絕。

人到中年,多回家吃飯,多陪孩子學習,多陪老婆做飯,多陪父母聊天,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負責,最大的幸福,如果與朋友的酒場飯局做選擇,一定要做好權衡利弊。

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真正的朋友不差幾頓飯,真正的友誼不是幾個飯局就可以見證的,對那些毫無意義的酒場飯局,要學會狠心一點,該拒絕的拒絕,如果惹別人不開心,或者翻臉了,也不為之所動。

人到中年,要明白,徹夜狂歡,和沒有意義的人在一起喝酒吃飯,不能拓展所謂的人脈,只是在耗費生命。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靠自己,都遠離了酒場飯局。

人都是逼出來的堅強,活出來的強大,人到中年,唯有對自己狠一點,人生才會有精彩。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告誡「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要學會心狠一點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要學會心狠一點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很多人,偏偏就是被欲望衝昏了頭腦,而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更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人過半百,還天天生活在風口浪尖。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必須要學會對這2人心狠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一生追尋「聖賢之道」,苦心鑽研「修心,治心」之法,被後世尊稱為「聖人」,他就是著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王陽明早在幾百年前就曾說過「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人至中年,活到了五十歲,為人處世必須要學會對這3件事心狠!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四五十,對身邊這3件事「心狠」一點
    人到四五十,人生不知不覺已經過半,此時的我們已經步入人生下半場了。人到中年,金錢、名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而修身養性才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說到修心,就不得不說這位「心理學大師」,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將修心做到了極致,這個人就是「明朝一哥」王陽明。
  • 做人,學會「心狠一點」,很必要
    很多時候,不是事情有多嚴重,而是我們把事情惡化到了什麼程度,真正困擾我們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做出來的反應。有的人,為什麼能出眾,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就是有著夠狠的本事,斬殺他人的言論,消除自己的執念,把一些不利的 。對有些事情,狠一點,就能扭轉乾坤;對有些人,狠一點,就能消除煩惱;對有些感情,狠一點,心靈就能得已解脫。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極一生,人到五十,一定要對3個地方「心狠」
    俗話說:「活到四五十,人生已過半」。確實如此,人的一生不過百年的世間,四五十已然是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嶺。在日常生活,隨著年齡的遞增,人的性情和對一些事物的觀點也慢慢成型。大部分人在三十歲時已經成家立業,到了四十歲不惑的年紀,對於生命中大起大落的事情,內心更加清醒和理智。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觸碰到底線的人,要學會「心狠」
    心軟的人通常意志都不怎麼堅定,容易被他人利用,最終成全了別人,自己一事無成。所以,為人處世,要學會對這幾件事「心狠」。一、對自己的兒女,要學會「心狠」為何要對兒女心狠?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只會讓他變成「啃老族」,心狠點反而是對兒女最好的教育。
  • 人到中年,一定要學會遠離這3種人,尤其是第一種
    人們一生中要經歷很多起起落落,尤其是中年女性,她們經歷了年輕的青春,經歷了感情的起伏,也經歷了一些家庭瑣事。他們對許多事情都有一定的經驗,而且經常會想得更多。到了中年,他們會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想法。然而,越是這一次,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的女人,她們都必須遠離身邊的三個人,不管他們的友誼有多好或多深,她們都必須學會遠離,尤其是第一個,不要讓自己落入陷阱。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心狠」
    王陽明曾提到:「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事要多3件事心狠。」一、對自己心狠人到四五十歲,能感覺到身體不像年輕時那般瀟灑了,整天懷揣著老幹部式的保溫杯,高興時再往裡面放點枸杞。面容也出現了些許變化,有時還能看見隱約的白髮絲。到了這個年紀,也該對「歲月」有些認知了,身體的這些變化都是歲月的沉澱,是人生閱歷和生活智慧的體現,所以倒不必嘆息。
  • 人到中年,要學會「花心」
    青春裡,誰沒有因為年少有過輕狂,少年不狂,必然無志,但是中年再狂,多少就有點不合時宜。人到中年,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這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外界的力量,而是自己浮躁的內心。世上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處處無,人到中年,要學會花心思讓自己快樂。有一個愛操心的老太太,大女婿家裡是賣傘的,二女婿呢是賣花的。
  • 做人,心狠一點,很有必要
    心狠,不是建立在損害別人的利益之上,而是學會保護自己,做事果斷一點,做人絕情一點,不要那麼優柔寡斷,不要總是讓自己受傷害。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困擾的,並不是外部的環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論,而是自己內心的執念。
  • 曾國藩: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
    眾所周知,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甚至是教育,在曾國藩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曾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女的,則要自己做些手工,參與勞動。就連自己的錢財,最後曾國藩都沒有留給孩子,反而告訴他們「絕不留銀錢與後人」,主張孩子自立自強。曾國藩曾說:「吾不願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這裡的「秀才」不是指做官的人,而是指那些明白事理、才德雙修的君子。一個家庭的延續,需要的不是多有錢,有權,而是一個個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能夠自立自強的後代,這樣的家族才是興旺的根本。
  • 人到中年,往往不要對這兩個人太過心軟
    我有個朋友,為人特別真誠厚道,這種本分的人,確實應該有很好的福報。可是,人已經到了中年,他卻活得心酸,仿佛大半生都在為他人做嫁衣、給別人操心,生活得非常疲倦。聽周圍的長輩說,我這個朋友,平時就是因為特別的心軟,心腸太善,凡事都很為他人著想,往往「心地善良,一輩子操心」。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別逼自己太緊,這3件事要心狠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好好愛自己,這3件事要心狠五十歲,就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因為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明白了自己已經不是一腔熱血的青年,知道了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事情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緊。古人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人到四五十,上有長輩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撫養,承擔著生活的重擔,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讓心腸狠起來,不然會讓家中禍患不斷,麻煩連連。明代的心學大家王陽明就曾說過:「心軟之人最無福,會窮一生,為人處世還是需得對這3件事心狠。」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正所謂:「活到四五十,人生過半」。確實,人這一生不過百年,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是一道分水嶺,人生的前半場已經過完了,再多的酸甜苦辣也只是回憶,但人生的後半場,我們可以決定怎麼活。關於人到四五十歲的學問,中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這個人就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他一生致力於傳承、創新儒學發展,創立了影響全世界的「陽明心學」,備受世人推崇。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世要對3件事心狠」。
  • 人到中年,交際圈要開始精簡,你需要認清身邊的五種人
    從我們踏入社會開始,身邊就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是來幫我們,有的人是來害我們,有的人只是為了來給我們上一課。  等到我們人到中年,就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去管理自己周圍的交際圈,這時候,你就要開始精簡你身邊的人。  每個人身邊,基本都會有這五種人。
  • 心地善良的人,對待這幾種人,一定要心狠一點,不然吃虧在眼前
    古人云:「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句話再通俗不過了!善良的人,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考慮,而把自己放在第二位,同樣針對一件事,善良的人,會害怕這件事做不好,對不起別人,從而形成了心理負擔,經常因為某些小事而鬱鬱寡歡!因為心地善良,不想傷害到別人,所以謹言慎行,事事小心,就怕說錯了做錯了,別人會怪罪,自己的良心上也會過不去!
  • 人到中年,學會在「這三方面」小氣一點,才能守住家財
    人越是到了中年,越要學會這三個「小氣」,財富才會越來越多,現在知道還不算晚。財多外露,難免被不懷好心的人惦記,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招致禍患。每個人都需要隱私,對於錢更應該如此,畢竟這個世道人人都喜歡錢。人越是到了中年,越要學會這個「小氣」,財富才會越來越多。
  • 人到中年,如果出現以下狀況,要學會收起自己的感情
    經常聽到這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感情中發生這種情況確實很常見,一直堅持愛一個人,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不過也要明白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都有迴響。你的堅持和付出他一定都知道,也清楚,只不過是不想回覆你而已。如果你一直糾纏她,很有可能你們最終只能成為陌生人,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即收手,懂得適可而止。
  • 王陽明:「心軟之人多無福」,人到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五十歲是人生的一道風水嶺,人生短短數百年,五十歲的時候,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有了不同改變,身體逐漸衰老,但閱歷卻在增加,對人生也會有更多感悟。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對於「心」十分有研究,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不僅震撼世人,更是在國內外倍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