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情與靈藥》看愛情三角論模型:激情、親密和承諾

2021-01-11 段姐談世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導語

曾經有學者提出了著名的愛情三角論模型,其中包括激情、親密、和承諾這三要素。

這三者就像層層遞進但又各自製約一樣。

02電影《愛情與靈藥》中愛情三角模型的解讀

女主角是一位舉止端莊,長相不俗的快樂女性,但是可惜她患有不幸的先天帕金森症候群,這極大地阻礙了她的一些行為與腦部思考運轉。

但是,女主角並沒有自暴自棄,仍然快樂自在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遇到了男主角。

愛情三角模型就此展開運作:

第一階段,激情:男主角是一個相貌英俊的銷售員,靠著自己的臉蛋游離於各個女人之間,女主角第一次和他見面就完全被他的英俊外表迷上了,很快兩人發生了關係。

別人是先有愛情才可能有性,而他們跟大多數人恰恰相反。

第二階段,親密:但是在發生關係之後,兩人的關係並沒有馬上斷絕,反而仍然保持了長久的密切的聯繫。

男主角,因為覺得女主角的氣質不俗,十分獨特,也就愛上了女主角。兩人都瘋狂地愛上了對方。

第三階段,承諾:今後,他開始"痛改前非",決心給女主角一個永遠不離不棄的愛情承諾,他開始拒絕和其它女人接觸,開始為了女主角認真工作。

電影中一共融會貫通了愛情的三個要素,這三大要素分別是:激情、親密、承諾。

接下來,我們將主要來剖析這個愛情的三角模型。

03愛情中的激情

1、 激情是愛的生命之源

愛欲需要激情,激情則來自原始生命力。——美國心理學家 羅洛.梅

激情是愛情的生命源泉,任何情感,都有一個潛在的生命力在作為導向,而愛情也有自己的生命力,就像人類的生命源泉來自於自己的母親一樣。

一切愛情的基礎和初始源泉動力都是激情,只不過是形式多種多樣罷了。

激情更多的是一種抽象的情感,如果你在一個人身上感受不到那種激情,或者說你覺得你沒有想了解和接近這個人的欲望,你們之間的愛情就毫無可能,因為對方身上毫無讓你興奮的點。

2、 激情並不等於性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有這麼一個誤區,認為激情是貶義詞,因為經常很容易把性和激情混在一起。

其實,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源於網上的那些低俗網站的大字"激情一夜"之類的。

不錯,激情固然有性,但是如果把激情完全等同於性就大錯特錯了。性,只是愛情升華的一個手段,是激情的重要組成部分罷了,真正有激情的人,是不會因為性的冷淡而放棄激情的。

人們更看重的,是激起自己興奮的那種感覺。

雖然說,無性的愛情是理想化的柏拉圖式愛情,但是這一定程度證明了古往今來,人們並不是以性定義愛情的。

3、 激情是愛情新鮮感的前提

愛情也很需要新鮮感,沒有新鮮感的愛情就仿佛是魚沒有放上冰塊,罐頭沒有放到冰箱裡一樣,必然會腐爛變質掉。

愛情沒有新鮮感,自然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以及延續發展下去的希望,至少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在同樣的愛情生活中,多少都會顯得枯燥無味的,特別是年輕的人們。

有了激情,我們才會有動力去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新鮮感本來的構建和創新上,因為激情本來就帶有一種你預料不到的創新元素在裡面。

04愛情中的親密

1、親密是愛情的必要條件

對所有的人以誠相待,同多數人和睦相處,和少數人常來常往,只跟一個親密無間。——美國 富蘭克林

這裡的必要條件的意思是,愛情必然是親密的,但是親密不一定是愛情。

所以,我們可以推斷,親密是愛情的重要前提之一,沒有親密就沒有愛情,並不是說有親密一定有愛情。

我們發現,你願意和對方共度餘生,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沒有親密關係,你就覺得這個人有距離感,從而就不是一個平等的愛情關係。

而愛情沒有平等,就不可能達成,這就像單相思一樣,大部分是失敗的。

2、親密並不等於愛情的一切

承接上文,儘管知道親密和愛情的必要條件關係,我們很多時候仍然會誤解,認為自己和異性親密就會產生愛情,其實這不然。

其實,你可以和很多異性同時保持親密的關係,只是程度不一樣罷了,有些人天生就和異性好相處,自然而然異性的朋友就多一點,而能談論深入話題的機會也就更大。

但是,人的愛情是有唯一性的,親密固然親密,但只是局限在好朋友可以互相傾訴的親密,所以親密等同於愛情是不成立的。

另外,如果兩人在愛情中很親密,也可能導致其矛盾的累積較大,這也是一個愛情未知數。

3、思想親密才是愛情重點

愛情中的親密固然重要,但是思想親密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從側面來看,肉體親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如果你是貪圖對方的美貌,但隨著時間流逝,對方的美貌必然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況且世界上一定會存在比對更好看的異性,所以說只看著肉體親密意義不是特別大。

但是思想親密就不一樣了,思想親密具有唯一性,世界上每個人都不一樣,而只有兩個人的思想高度親密契合才是真正的愛情。

因為思想親密是一種抽象的東西,這種抽象的東西是一種宏觀的概括,魔力是很大的。

05愛情中的承諾

1、承諾是愛情最美最莊重的誓言

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承諾,也可以被翻譯成諾言,可以說是愛情的幾大奇觀之一,如果把愛情比作一個世界旅遊資源大集合體的話。

諾言,也就是承諾,是其中最唯美,最莊嚴肅穆的景觀地標,能夠吸引最多的遊客,但是又不會像長城張家界那樣亂了次序。

因為承諾是很有嚴肅力和穿透力的,會用其巨大的魔力規範著人們的內心。

這也是一諾千金的由來,愛情裡也是如此的。

承諾,是一個的最高榮譽,捍衛你的愛情承諾,是你的職責和使命。

2、承諾是最有力的魔法

接下來。著重討論承諾的魔法。

其實,承諾的魔法一定程度上是具備一點緊箍咒的強制性的,因為人都是重視誓言、信任的生物,正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承諾一出,由於人的先天腦迴路構成一定就會在內心裡有一個標尺和標杆,時刻盯著自己的承諾情況,這也可以認為是一種信仰。

人都是遵從自己的信仰的,愛情信仰更是如此,尚且不談宗教。

3、承諾的履行是愛情的關鍵所在

很多人,還很喜歡亂承諾,誇下海口,但其實承諾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

只要你承諾一個東西,你去不折不扣地完成了,那麼你就比那些承諾十次甚至一百次的人只完成兩次優秀得多,你也更容易獲得你伴侶和其他人的信任。

這就是東西不在多而在精。

你的履行承諾第一步就是在於不要多承諾,亂承諾,因為人的精力都有限的,事情越多,越難以辦好。

所以,你在愛情裡必須一步地來,步步為營,穩打穩紮,才能做好你的承諾。

綜上,愛情是一個三角形結構,三個角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這三個要素各自獨立,卻又各自關聯,在愛情裡缺一不可。正因如此,我們要分條看待,以綜合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這三大要素。

06結語

愛情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學科,但是任何學科都有其獨到的學習辦法,愛情簡而言之有三大理論,分別是激情、親密、承諾,做到這些愛情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你與長久愛情只差一個「愛情三角論」
    這件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給出了一個超全面的模型——愛情三角論(注意是三角論而不是三角戀!)斯騰伯格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 完美愛情三要素:激情、親密和承諾.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教授羅伯特·斯坦伯格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構成,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他提出了著名的 「愛情三元理論」。激情:是指一種感官體驗,最明顯的就是「性」的感覺了,但不僅限於性。當面對一個喜歡的人的時候,我們還會表現出興奮,緊張,心跳加速,或其他的感覺,這些也是「激情」的範疇。激情是生理驅動,是一種感官體驗。親密:指兩個人之間的親密,喜歡,信任與依戀的感覺,是兩個人之間的連接感。但並不是只有情侶之間才有親密,你和你的好閨蜜/好基友,或者家人之間也存在很強烈的親密感。親密是一種精神上的體驗。
  • 愛情三要素——激情、親密、承諾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愛情理論——愛情三角形理論。他的理論認為,構成愛的要素有三種,他把這些要素形象地比作三角形的三個邊,這三個要素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包括強烈的情感表現,由於他人的強有力的吸引,對他人產生強烈的、著迷的想法。許多人感到有與對方形影不離、朝夕相處、談話和做愛的持續的欲望,在激情關係中的人們常常感到全身心地投入,有時導致不計後果的行為。
  • 解讀《愛情與靈藥》:以遊戲開始,因理解而動心,用承諾來守護
    隱藏在心中的思念與愛在傑米看錄像帶時噴薄而出,傑米幡然醒悟:他不能失去瑪吉,經歷千裡追尋,有情人終成眷屬。本文中,我將結合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來分析瑪吉和傑米的情感轉變,並探究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最後,我將談談關於愛情三點思考。那麼,什麼是愛情三元理論呢?斯滕伯格認為愛情包含三個核心成分:親密、激情和承諾。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 愛情與靈藥
    幾年前的影片,當時頗受好評,推薦者眾多,看了幾分鐘開頭,覺得頗具美國電影風格,便擱置不再看了,近段時間自己在愛裡迷失,便想到了這部影片,或者,它也能成為自己的靈藥。  看過後仔細回味,才真覺這是部好影片,翻譯的片名真是太恰當不過了,男主角是推銷藥品員,最終也為自己多年「難症」找到了靈藥。  「愛情」與「靈藥」大概是大多數人都渴望能得到的。
  • 當代愛情三元:親密、激情、承諾,教會你怎麼保持愛情的活力
    題記在當代社會中,快餐娛樂越來越多見,我們很難再有時間去細細品味這社會中的許多內在魅力,愛情是個熱度亙古不變的思考和討論話題,即使這樣,在快速發展和快餐娛樂的衝擊下,愛情的魅力也被多數人所淡忘,有了微信,誰還願意體會那種萬裡傳書的浪漫?有了短視頻,誰還會去在意那些古老的話本?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激情、承諾,你與完美愛情之間缺什麼?
    愛情由三種元素構成,分別是親密,激情和承諾。
  • 心理學:淺談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3個要素
    在愛情三角論中,羅伯特把愛情比喻為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三端分別由親密(intimacy)、 激情(passion)、 承諾(commitment)這三大元素構成。當愛情中擁有足夠親密,你會希望對方幸福、重視對方、在需要的時候依靠對方、互相理解和溝通等。親密反映了一個人在愛情裡的情感付出,與激情不同,親密元素並不容易被察覺。例如我們容易察覺自己被某人吸引,但是我們很難發現或是定義情侶之間由於親密而帶來的信任或是溫暖的感覺。例如,一些夫妻未必平日非常恩愛,但是離婚或是喪偶帶來的負面情緒比想像中多,就是因為戀愛關係中的親密元素有時並不明顯。
  • 從愛情三模型裡看待親密關係:摧毀婚姻的劊子手竟是——拒絕分享
    其實這麼說也沒錯,因為他們的確更加重視承諾。說到這,就不得不請出心理學家——滕伯格,他曾經提出了:愛情三元素模型——激情,承諾,親密。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這就是激情的作用「激情],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因為互相的吸引,產生強烈的,高強度的美好體驗,這就是愛情當中美妙的時刻。
  • 愛情與靈藥 | 安妮海瑟薇的大尺度,磕了上頭!
    至此,傑米和瑪吉便成為固定炮友,解鎖各種姿勢和各種場地,小鎮四處都留下他們歡愛的痕跡。本以為是一夜情,可在激情過後,這兩個什麼愛情套路都知道的人,居然往彼此真愛的方向而去。這一切,瑪吉都看在眼裡。可她還是向他提出分手,理由是:「我需要你勝過你需要我…這樣不公平…」
  • 古有:唯有相思不可醫,現有愛情三角論 你了解你的愛情嗎?
    同樣在心理學的世界中,愛情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題。在愛情的心理學研究中以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為代表,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斯滕伯格認為愛情由親密/激情/承諾三部斯滕伯格認為愛情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部分組成。並根據不同的組合分別描述了八種不同形式的愛情狀態。一,圓滿之愛。
  • 愛情是什麼?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但這其中,都逃不出「愛情」的基本定律,愛情三角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他認為,真正的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https://share.aimx777.com/xinli/test/instroduce.html?
  • 激情+親密+責任?你理想中的愛情是怎樣的?
    比如說,「我是只想和對方做朋友還是想發展戀情」和「我是不是喜歡上異/同性了」很容易變成一個問題,這些問題又最終都會歸類為:你認為什麼是友誼/愛情/親情呢?我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無浪漫情節的無性戀者,簡單來說,就是我既不憧憬充滿激情和夢幻的戀情,也不需要另一個人的協助來滿足性需求。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內容,激情則主要指對對方的性的欲望,以對身體的欲望激起為特徵。承諾是愛情的最後一個成分,指自己願意投身於與所愛的人保持並且主動維持這種感情。斯騰伯格用激情來形容愛情的「熱度」,用親密來形容愛情的「溫暖」,而承諾則反映了一種認知上的內容,帶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早期愛理論之一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
  • 為何愛情中的激情和親密感會逐漸消退?如何讓親密關係重新回來?
    導語:過來人都有這種感覺:戀愛和新婚的時候兩人濃情蜜意,可不知不覺地兩人的激情和親密感就會逐漸消退。愛情中的激情和親密感究竟能持續多久?戀人們想要進入婚姻最好在戀愛的幾年之內?愛情中的激情和親密感消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想讓兩人的關係重新溫暖起來,我們該怎麼做?
  • 異性之間,要達到「心有靈犀」的境界,往往需要懂得愛情三角理論
    不過心理學家羅伯特,倒是給我們開啟了一扇,能平衡現實和想像之間的「愛」的窗戶,那就是「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是由三部分組成的,激情、親密和承諾。但是具體要怎麼理解,如何付諸行動,還是要看看以下三點。
  • 從心理學看:你和愛人的愛情屬於哪一種?
    愛情這種東西,不好說,但人們又苦於把它看清楚,苦於追求「別人家」的愛情,總覺得自己的愛情是不完美的。殊不知,任何人的愛情都是不完美的,就像是各有所長的雜技演員,每對戀人的愛情,都有讓別人羨慕的長處,也有自己不滿意短處,只是我們不知道從何說起。心理學上,真正對愛情進行學術研究是從Rubin等人的工作開始的。
  • 愛情...什麼藥?《愛情與靈藥》
    女主角患有帕金森症 ,stage 1( 發病早期 , 症狀較輕 ), 因為病情 , 強迫自己獨立和冷漠 , 只做愛不動情 . 男主角是風流帥氣的醫藥代表 , 有雙迷人貌似真情的眼睛 , 但卻並不真誠 , 視愛情為 糞土 . 這樣的兩個人碰到一起 , 開始都被對方外在的氣場所吸引 , 相互承諾不發展複雜感情 . 但大戰若干回合之後 , 兩人摩擦出愛情火花 .
  • 激情讓我們相愛,但愛情還需要另外兩樣東西。
    激情是人的生理層面的反應,在愛情中發揮著動力作用。激情的存在可以給戀人人以沁人心扉的感覺,它來自人的荷爾蒙,以生理衝動和肉體的強烈欲望為特徵,對性的渴望常常會喚起激情。在這個階段,激情關係是最重要的,也是戀愛的初始階段。親密激情關係之後,就是親密關係的形成,親密不單單是指身體上的親密,主要包括熱情、支持、理解等心理現象。如果把愛情比喻成一朵花的話,那麼親密就是這朵愛情之花最好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