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還沒有結束,就有兩個朋友開始輪番給我信息轟炸。
女生小晴,國慶本來開開心心跟男朋友一起去旅遊,結果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起來了,最後男朋友一氣之下竟然把她一個人扔在了外地,自己買機票回來了。
最後結果那肯定是分手啊,這麼過分的事情,沒得商量,必須分!
現在正在一邊哭一邊搬家呢!
電影《革命之路》
另外一個男生小然,在家裡和女友宅了7天,突然覺得女友越來越煩人,哪哪都看不慣,每天都要小吵一下子,結果因為女友整天在床上吃飯,實在受不了了,說了句「好吃懶做」之類的話,兩人大吵一架,即將分手。
你說說,開開心心的長假,原本應該是情侶間增進感情的時刻,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分手了呢?
為什麼長假期間分手的人暴增?
電影《阿黛爾的生活》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變多了,不管是旅遊還是在家待著,都比天天上班,只能晚上見面的時候,多出了一倍的相處時間。
時間會讓健康的愛情更健康,不健康的愛情,也會加速自己的「進度條」。
那到底什麼是健康的愛情呢?(可能有些小朋友們連什麼是愛情都不知道,就稀裡糊塗在一起了。)這件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給出了一個超全面的模型——
愛情三角論(注意是三角論而不是三角戀!)
斯騰伯格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這三個元素互相組合形成了7種愛情的類型,分別是: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只有親密)、迷戀式愛情(只有激情)、空洞式愛情(只有承諾)、浪漫式愛情(親密+激情)、伴侶式愛情(親密+承諾)、愚蠢式愛情(激情+承諾)、完美式愛情(親密+激情+承諾)七種類型。
所以大家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愛情是哪個類型的吧!
除了完美式的愛情外,其他類型的愛情,一般都不會長久。
電影《初戀50次》
比如浪漫式的愛情,雖然在一起的時候非常開心,但是如果對方一直不能給你婚姻的承諾,這段愛情也很難走到最後。(所以不要學歌詞中說的「沒有承諾,卻被你抓得更緊」,畢竟「特別的愛」也特別的累。)
所以缺失了某一部分的愛情,就像是有蛀的牙,時間長了,就得拔了。
完美的愛情可遇也可求。
老話說得好,感情是需要經營的,為啥很多人跟領導說話這麼客氣,但是跟自己女朋友就不會好好說話了,秒變「直男癌」。
完美的愛情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兩個人共同的努力,即使是「愚蠢式的愛情」也能變完美。
讚美是愛情的良藥,指責是愛情的毒藥。
電影《婚姻故事》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發現,不是我們想要故意的指責、埋怨對方,只是一切發生的都是如此的順滑,以至於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情緒就不對了。(有一種氣氛都已經哄到這了,這架看來是不吵不行了的感覺。。。)
所以,我們先了解一下自己到底為什麼會在和伴侶相處的過程中生氣。
這裡先要引入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情侶之間生氣、吵架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童年的經歷。可能很多人一時間很難捋清這個邏輯,說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是因為這件事讓我生氣,咋又扯到童年經歷了呢。
我們來一起看個案例就明白了:克裡斯多福·孟版的《親密關係》中講了這麼一對情侶,約翰和瑪麗。
兩個人都深愛彼此,但是在同居一段時間後,變得互相看不慣對方,終於在一件小事上面爆發了。
瑪麗每次用完浴室都弄的一團糟,還不及時收拾。
一次洗完澡後,瑪麗照舊沒有收拾浴室,約翰實在受不了了,朝瑪麗喊道:「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用完浴室要收拾乾淨!」
瑪麗:「我會收拾的,那你著什麼急啊!」
約翰:「收拾一下浴室需要很長時間嗎?」
然後兩人就吵到即將分手的局面。
可能看到這,好多朋友都會大呼「這不就是我們家那位麼!」這就是每對情侶之間都會發生的問題啊。
在一起久了我們可能會因為牙膏是從中間擠還是下面擠,或者今天你睡外面還是我睡外面,而吵到分手。
電影《革命之路》
但當你委屈的跟朋友傾訴的時候,朋友大概率會不理解的說「擠牙膏這麼點事,至於麼?」其實,我們至於的不是擠牙膏還是收拾浴室,而是這件事勾起了自己童年受傷的經歷。
瑪麗的父母對她要求非常嚴格,自己的東西一定要碼放整齊,要是發現瑪麗把玩具亂丟,就會直接拿起來扔掉,並且沒收她所有的玩具,一個月不準玩。
在收拾浴室這件事上,讓她感受到了和小時候一模一樣的痛苦,因為約翰也像他的父母一樣要求她,讓她憶起了傷心往事。
約翰出生在一個很多孩子的家庭,他還是其中最小的一個,所以他一直覺得自己說話沒有人理睬,每當他想表達自己的一件事,哥哥姐姐們一插嘴,就沒有人注意到他了。
親密關係中的吵架往往會勾起自己童年受傷的經歷
約翰很想通過控制瑪麗的行為,來控制以前的傷痛,但瑪麗恰恰在「浴室事件」上面忽略了約翰的話,這才是約翰爆發的真正原因。
過去的傷痛非常痛,所以我們往往會用憤怒來麻痺自己,遮蓋住那些不想憶起的童年經歷,因為和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痛苦相比,讓別人痛苦會更容易。
如果老公經常加班晚上十一二點回來,你會怎麼跟他說?
答曰:「這麼晚還不回家,那你別回來了,死外邊吧!」
結果呢,肯定就是老公一宿不回家,回來就大吵一架。
再如果,男朋友說你能不能改一改你遲到的這個問題。
答曰:「那你找個準時的去吧!」
結果男朋友真的找了個準時的姑娘。。。
電影《革命之路》
這種溝通方式充斥著暴力的成分,讓事情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本來是想要擁抱,卻一直把對方往外推。
所以,我們要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呢?
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了解一下:首先,說出客觀事實。其次,說自己的感受。然後,說出自己內心的需求。最後,提出具體解決建議。
光說這個可能有點抽象,我們來拿最開始「讓老公死外邊」那位朋友的案例來解釋一下。
我們的目的是想讓老公早點回家,那麼首先說出客觀事實:「老公,最近你總是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有時候甚至後半夜再回來。」
其次,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很想你,也覺得挺孤獨、挺受傷的。」
然後,說自己內心的需求:「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
最後,提出具體的要求:「我知道你工作很忙,那以後你能不能每周抽出1-2天的時間,8點以前回家陪我吃飯?」
這樣一套表述下來,我覺得老公應該平和很多,他知道你內心的感受與需求,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那麼這個溝通就是溫柔而有效的。我想老公回家早的機率可能會大大增加了。(要想老公回家早,需要學點溝通小技巧!)
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我自己瞎說的,是馬歇爾盧森堡教授的著作《非暴力溝通》中的方法,不光可以用在情侶之間,和親人、朋友、同事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去溝通,你會發現,世界變得美好了許多。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不管多麼合適的情侶,都要用愛、用心去維護,能夠在一起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眼前人。
重點是多了解一些心理學,會讓彼此相處更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