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不免需要跟他人有人情來往。
而對於如何維繫與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我們卻各有各的方式。
但歸根結底,我們終究還是需要通過一個東西來長久保持良好的相處模式。
這便是「人品」。
了解一個人的人品,有很多方式方法,也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種種細節來探測。
「酒」,便是我們在生活中了解他人人品的方式之一。
俗話說:「酒品看人品。」一個人的酒品如何,基本上就能看出此人的人品如何。
而在《增廣賢文》中,有3句關於「酒」的古訓,表面上看似是在說「酒」,但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增廣賢文》中的這句話,是說要是我們想要戒酒而不得時,可以在清醒之時看看那些喝醉酒之人的狀態。
雖然文中所說的是關於「戒酒」的話題,但卻蘊含著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把人的狀態分為兩種:清醒明白的,和迷茫無措的。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果我們不能夠從事物的「謎障」中解脫出來,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用清醒的眼光去看事物,那麼可能我們就會像那「醉酒之人」一般醜態百出。
為何《增廣賢文》讓我們在清醒之時去看那酒醉之人的狀態?不就是在提醒我們,要是自己醉了,可能也會如此這般麼?
當人醉酒之後,大腦就會失去理智,從而做出一些失常理的行為來。這些行為,往往就會暴露這個人的真實人品。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有迷茫的時刻,每當此時,我們就要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因為只有在清醒的狀態下,我們才能明事理、辨是非,找到「撥開雲霧見月明」的辦法。
《增廣賢文》中記錄了很多關於人情世故的哲學,而這一句是我感觸頗深的。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說,口渴的時候哪怕只是一滴水也如同甘露一般甜美,喝醉酒之後即便再添幾杯也跟沒喝一樣。
而實際上,這句話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卻更加深刻。
簡單來說就是:錦上添花固然好,但雪中送炭更珍貴。
對於一些順風順水的人而言,別人的錦上添花並不能給他帶來多大的觸動,或許會有一些感激之情,但也頂多只是感謝罷了。
而雪中送炭卻不同,雖然都是給予幫助,但當人們在危難之時能夠得到他人的援助,便能達到「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效果。
尤其是當我們自己在急需幫助之時,能夠得到他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我們的感激之情就會深。
那麼當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就要儘可能做「雪中送炭」之事,而無需做那「錦上添花」之事。
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增廣賢文》中的這句名言,意思是說,在喝酒之後不胡言亂語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能夠在錢財上分得清清楚楚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誡眾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只有時刻保持良好的修養,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才能令人欽佩。
「酒中不語」,看似是在說我們醉酒之後的行為,但本意上是在說當我們沒有分清是非之前,不要妄下決斷。
倘若按照前面我們理解的,把「醉酒」看作是「迷茫狀態」的話,那麼這句話真正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其實是在讓我們學會「閉嘴」。
就像讀書一樣,當我們還沒能徹底了解書中內容之前,就不要隨意給這本書做評論。
特別是當我們在跟人相處之時,如果我們在不清不楚之時就隨口議論他人,那麼就是一種沒修養的表現。
這種表現並不能彰顯出你的「才華」,反而會遭到他人的詬病。
因此,想要在事業、人生的前途上更加順利,那就需要不斷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內涵。
其實當我們真正深入理解了《增廣賢文》這本經典著作之後,你就能發現一個問題:
人生哲理,其實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這本書裡記錄的各種人生智慧和感悟,其實都是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讀書也好,人生也罷,其實都是相通的。
只有觸類旁通,善於思考,勤於發散,我們才能在書本中、在生活裡感悟到更多人生哲理。
《增廣賢文》之所以值得世人品讀,無非也是這個道理。
有句話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不管是我們領悟人生哲理,還是給孩童作為啟蒙教學,《增廣賢文》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END—
我是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