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孩子的90後媽媽哭訴:遠嫁生娃後,我就沒有回過娘家

2020-08-14 情感諮詢師軒雅


文/軒雅 圖/網絡

沒有哪對做父母的,會捨得自己的女兒遠嫁。可當她不惜忤逆父母,為了愛情一定要遠嫁的時候,父母只能在心裡祈盼她婚後能幸福。

只是此後,心裡便有了無止盡的牽掛,俗話說得好,遠水救不了近火。


遠嫁的女兒在婆家遭遇的一切,父母都愛莫能助。遠嫁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就生活幸福,如果賭輸了,即便不是生活在人間煉獄,也筋疲力盡。

91年的朱豔,向我說起了她遠嫁後的生活。

傾訴人:朱豔,結婚8年,育有4個孩子

我老家是貴州的,初中畢業後就跟著村裡的姐姐去到廣東打工,在工廠裡我認識了來自江西的男孩方建,他比我大1歲,家裡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而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在他追求我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想過我們兩家的距離,只是覺得嫁人要嫁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方建長得白白淨淨,他是廠裡的機修工人,比我們做流水線的人工資更高。

他也不像我們一樣,整天在車位上做貨,機器沒故障的時候,他就很閒,我們在一起後,衣服都是他洗,天天給我買早餐和夜宵,其他女孩子都羨慕我找了個這麼好的男朋友。

那年冬天,他第一次帶我回他家裡。

  • 他們家是新建的三層樓房,但第三層還沒有裝修,一樓是客廳還有他父母住的臥室,他哥哥已經成家,生了兩個孩子,住在二樓的兩間房,還有一間空房就是我和方建住。

他父母看到方建帶了老婆回去就很高興,商量著我們結婚的事情。

我父母不同意,但那時候我已經懷孕了,而且我愛方建,捨不得跟他分開。


我因為妊娠反應厲害,就留在了他家裡養胎,年24那天方建一個人去了我家裡,給了我父母一萬塊錢,剩下的8萬元說現在沒有,以後有的時候會給。

我們就這樣結婚了。

方建家裡還擺了喜酒,但沒有一個我的親人朋友,半年後我生下了一個女兒,女兒剛滿周歲時我又懷孕了,生下來又是女兒。

我把大女兒留在家裡婆婆帶,小女兒自己帶在身邊跟方建在一起,他父母有很大的意見,說方建賺錢不多,讓我把孩子留在家裡去上班,這樣負擔沒那麼重。

但我又懷孕了,我怕生出來又是女兒,就去做了B超,結果還真是女兒,只能流掉,這個孩子流掉後,隔了兩年才再次懷孕,這次如願生了一個兒子。

兩個女兒在家裡婆婆帶著,我很感謝他們,除了孩子的奶粉錢,其他的開支都是他們出,從來沒問過我們要錢。

大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又生下了第二個兒子。

  • 一家六口人全靠方建一個人的工資,過得捉襟見肘,孩子們都健康還好,萬一哪個感冒生病了,那我們還要借錢生活。

自從跟方建在一起後,9年了,我沒有回過娘家,不是不想回,而是沒有錢。

從江西到貴州,幾個人來回的車費和其他開支,對我們來說就像一筆巨款。


現在我的大女兒下學期要讀一年級了,最小的2歲,我還是沒有去上班,為了減輕方建的負擔,小兒子出生後,我就在家裡帶孩子。

去年大女兒生病,花了不少錢,那期間我母親也生病了,但我沒有辦法回去,心裡特別難過,結婚至今,不僅沒有存錢還負債,對於買房子這些想法,我從來就不敢有。


前段時間我又懷孕了,醫生告知是雙胞胎,但我們還是背著公公婆婆去做了人流,生活的重壓之下,我們實在是負擔不起了。


  • 閨蜜問我有沒有後悔遠嫁,我不知道有沒有後悔,也許貧困的婚姻生活,讓我沒有了想法。
  • 當下我只希望幾個孩子能平安長大,年後,我準備把4個孩子都留在家裡婆婆帶,自己跟方建出去打工。

不管遠嫁還是近嫁,沒有錢才是真的苦,可當年為了愛情從來就不會去想一個家庭需要多少金錢才能支撐起來。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那些為愛不顧一切的女孩,一點點啟發。

結語:

遠嫁,一直是婚姻中的一塊攔路石。雖說現在這個時代,交通便利,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年到頭也見不到父母的面,可現實因素擺在那兒:


一來沒多少時間,二來路費也很貴,有多少父母寧願忍受想女兒的苦,還是不想經濟不好的女兒多花錢。

在父母看來,遠嫁不僅僅是距離的問題,那隔著的山水就像隔住了他們與女兒。

當你遠嫁後,就註定要成為了一個人孤軍奮鬥。

即使夫妻恩愛,可時間久了,若你跟他的父母有矛盾,他還是會站在那一邊,在那邊有著七大姑八大姨,而你只有自己一個人。

不管承受了怎樣的委屈都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傾訴,幾次拿起電話想要跟父母說,又怕讓他們擔心,於是話到嘴邊又咽下。

  •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交通那麼方便,嫁哪裡也沒多大的區別。可是,當有一些事發生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這條回去的路看著不遠,可回去卻很遠。

父母在,不遠遊。同樣的是,父母在,不遠嫁。尤其當你是獨生女,想想父母在你嫁出去後的生活,想想當他們老了會怎麼辦,想想他們其中一人先走了會怎麼辦。

不管交通再便利,距離永遠都會是一個問題。

那些娶了遠嫁女孩的男人們,希望你們能珍惜身邊的妻子。她為了一個你放棄了過往的一切,你買斷了她的後半生,就要對她負責,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娶,長痛不如短痛。

因為,女人傷不起。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我是關注我一起看世事人情,體百味人生。

相關焦點

  • 4個孩子的90後媽媽哭訴:遠嫁生娃後,我9年就沒有回過娘家
    90年的朱豔,向我說起了她遠嫁後的生活。我的家鄉在貴州。初中畢業後,我和姐姐一起去了廣東的工廠工作。我父母不同意,但我當時懷孕了,我愛方建,不忍心和他分開,我呆在他的老家,因為我嚴重的妊娠反應。2008年24日,方建來到我家,給了我父母1萬元。剩下的8萬元現在還沒有,以後會給的。 結婚時,方建的家人也為我們舉行了婚宴,但我的親戚朋友都沒有來參加,包括我的父母。六個月後,我生了一個女兒。當我的女兒剛滿一歲時,我又懷孕了,並且生的又是女兒。
  • 遠嫁7年,只回過娘家一次:對父母的愧疚,與日俱增
    直到,姑姑生了孩子,拖家帶口地回娘家,這才緩和了僵化的家人關係。興許是覺得虧欠,每次姑姑回娘家,都會帶超級多的東西。奶奶上了年紀,見姑姑這樣,也放下了當初的冷漠,畢竟是十月懷胎生下的,哪怕再叛逆,也終歸是心頭的寶,不捨得在外受點委屈。
  • 為何不少90後只想生女兒?原因很現實,但三十年後或遇以下困境
    雖然二胎政策已經全面開放,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少90後夫妻還是只想生一個孩子,但比起兒子,他們內心更希望生一個女兒,而說起「重女輕男」背後的原因,實則有些扎心。為什麼不少90後只想生女兒?但是現如今,隨著思想的進步與開放,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這一思想糟粕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尤其是90後父母,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所以,就算是生的女兒,也更讓人可以接受。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生有出息的女兒,90後父親的話很現實
    慢慢的,現在很多90後的都做父母了。和70後80後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了。他們不會重男輕女,而是反過來重女輕男,把女兒當成寶一樣。但是有一個90後的父親說到,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有出息的女人,他的話說的很現實。
  • 遠嫁媽媽的自白:我的女兒長大後,一定不會讓她走我的老路
    文\好孕姐晚上剛收拾好,就接到了遠嫁外地發小的電話,問我十一假期回不回老家。我說回,發小說我也回,來回票歷經波折終於買齊了,這次終於有機會見面好好聊天了。發小接著說,我現在真的特別羨慕你,嫁的近,只要節假日有時間一家人就可以回老家看看父母。
  • 故事:母親生病後我想回娘家照顧,我讓小姑子幫忙帶娃,她要我給三千
    母親生病後我想回娘家照顧,我讓小姑子幫忙帶娃,她要我給三千女人一旦結婚了,和丈夫組建新地家庭,意味著女人從此會把重心放在小家上,回娘家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少對於大部分出嫁的女人來說,倘若將來娘家有事了,她們往往會出錢出力。我是一個遠嫁女,和丈夫結婚三年,生活很美滿。有了孩子後,我回娘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我覺得愧對父母,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所以更多時候,我只能在金錢上去彌補,希望父母過得舒服點。
  • 「現在你不生兒子,只生一個女兒,24年後你就會嘗到苦頭了!」
    不過,夫妻倆生完一個女兒後,就下定決心,不再要二胎了。原本,這是夫妻倆的事情,沒想到,卻遭到了婆婆的堅決反對。婆婆非想要抱孫子,總跟兒媳嘮叨「斷了香火」之類的話,兒媳也很煩躁。娘家媽媽不勝其擾,害怕女兒婚後被婆婆欺負,無奈只得反覆勸說女兒:「反正家裡有條件,不然就再生一個吧!」
  • 遠嫁後,我媽說就當從來沒有這個女兒
    曾經別人那些說法,那些勸說,我都不屑,以為自己選擇的愛情,就是最正確的選擇。結婚前腦子進的水,就是結婚後流的淚。是的,如今我生生的體會到了。我和先生在2010年認識並且戀愛,戀愛八年結婚,現已經有了孩子。婚後的這兩年是我我感受最深的兩年。戀愛經常異地,婚後也常異地,而婚後的讓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
  • 生娃後,婆家要求養娃錢和娘家平分,娘家人一語噎得他們無話可說
    文\好孕姐生娃後,婆家要求養娃錢和娘家平分,你見過這樣的婆家人嗎?梅梅其實並不願意,但是她老公是個十足的媽寶男,什麼事情都聽媽媽的。孩子生下來後是個女孩,公婆的臉都變了,說她生不出兒子,還要求養娃費用要和她娘家平分,說不能總是他們出錢又出力。娘家人聽完之後說,可以,你們一分錢都不用出,你兒子過來做上門女婿,孩子跟我們家姓。婆家人聽完後知道自己理虧,被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 只生一個女兒,25年後可能嘗到4種苦頭,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網站上看到一位遠嫁媽媽的自白:「生完孩子才體會到父母為什麼不希望自己遠嫁,結婚後就很少回娘家了。家裡就我一個,父母生了病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對不起父母。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一胎是個兒子,準備要二胎再生一個兒子。我並不是重男輕女,只是覺得兒子不會像女兒一樣讓父母操碎了心」。
  • 印度女孩帶著妹妹遠嫁安徽農民,婚後跟隨夫姓8年只回過一次娘家
    「結婚8年我只回過一次娘家,那趟回去是為了把妹妹帶來中國和我一起享福。」7月22日,安徽亳州,28歲的印度女孩田瑪丫笑著跟記者說,8年前,她遠嫁安徽農民田孟冰,婚後隨丈夫回中國定居,兩人感情和睦,還生養了倆兒子。
  • 故事:一個遠嫁女的哭訴:生完孩子第十天,我就想離婚了
    一個遠嫁女的哭訴:生完孩子第十天,我就想離婚了曾經我天真的認為,如今社會這麼發達,交通也便利,去哪都方便得很,所以我選擇了遠嫁,為了愛情,我遠離最親的父母,捨棄我的朋友,來到這陌生的地方,只為了跟我最愛的男人在一起,我幻想著我們未來美好甜蜜的日子。可如今,我才明白,是我錯了,我不值得,遠嫁的我終於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悲傷與痛苦,我真的後悔了。
  • 遠嫁的閨女回娘家,臨走媽媽塞一車土貨,打開後備箱後,哭笑不得
    導語:遠嫁的閨女回娘家,臨走媽媽塞一車土貨,打開後備箱後,哭笑不得!俗語說:「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父母對子女的愛總是無私的。從小到大,時時刻刻都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娘家是山東德州的,兩地相距400多公裡,雖然沒有出省,但是相距也有四百多公裡,一年也就回2-3趟家。
  • 遠嫁的女兒,註定是父母丟失的孩子
    演員麥迪娜的媽媽生病後,她陪媽媽去看醫生,被告知要解決身體的問題需要有人陪伴在父母身邊。媽媽對麥迪娜說:「你們都在外地,沒辦法及時回來,有時候獨自一個人會莫名的流淚。」麥迪娜內疚哭泣。如果不是這次病情,她不知道堅強的媽媽還有脆弱的一面。演麥迪娜是個新疆姑娘,和姜潮結婚後一直住在北京,她很少陪在媽媽身邊。
  • 90後女生遠嫁異地值不值得?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重點,導致選錯了
    父母給出的建議是遠嫁背後問題多,90後女生們的觀點是:這麼高速化發展的社會已經縮進了各地之間的距離,遠嫁沒有想得那麼可怕。在遠嫁問題上出現的矛盾,是該各持己見,還是應該宏觀看待?其實,各方說的都有對的地方在,但彼此都忽略了一個重點,導致雙方容易誤解。
  • 重慶娘家媽媽帶娃成主力軍
    重慶的女人不要彩禮錢也是全國出了名的,娘家還要根據家庭情況給陪嫁。我自己是兩姊妹,我認識的人大部分婆家給了極少部分彩禮,娘家又加倍把彩禮返還給小兩口,作為小家庭的壓箱底。婆媳關係相處難也是千古不變的話題,現在的重慶女人索性不跟婆家住一起,和娘家住一起,日常生活減少了很多矛盾。我生娃的時候有三個朋友和我差不多生,都是娘家媽媽帶娃,這就形成了很流行的媽媽生,姥姥養,婆婆定時來觀賞,也推翻了過去帶外孫搞空兜的說法。
  • 當代的90後夫妻:連個孩子都不敢生,「缺錢」正在摧毀下一代
    其中的「100萬存款」,我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但10萬以內存款的人還是真的不少了,有個2、3萬塊存款的人,那就是正常了。根據社交大數據顯示,中國90後的人均存款約為815元,低於00後的1840元。而調查數據則顯示,中國的90後群體有三成存款為零,僅有兩成90後存款達到10萬以上,所以90後擁有1、2萬存款,可以說達到了正常水平。
  • 「我34歲,做單親媽媽3年,想給離婚後獨自帶娃的女人一些建議」
    但這也沒有辦法,想要更好的生活,除了逼著自己去努力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李曉是一個34歲的單親媽媽,她做單親媽媽已經3年了。比起3年前的情況,現在的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下面,我將以第一人稱來描述她的故事,也通過她的口,給那些離婚後獨自帶娃的女人一些建議。
  • 廣西90後農村夫妻,生10個孩子被嘲?丈夫一句話起波瀾,氣憤
    後農村夫妻,生了9個孩子,肚子裡還懷了一個,整體生活是比較貧困的。男子表示,家裡因為貧窮,大多數孩子都沒有經歷過產檢,原先是媽媽在家給兒媳婦接生,現在媽媽去世了知道自己家裡窮,為啥還要生那麼多,男的不會去「結紮」麼?這樣的條件下,孩子的身體發育都沒辦法得到最好的補充,就更別提思想品德教育了。現在國家每月還要給他們千把塊錢用於生活,往後這10個孩子都能回報的了麼?
  • 兩個女兒,一個九年一個六年,都沒有回過娘家,女兒:回不起
    導讀:一個家庭兩個女兒,一個將近9年都沒有回過娘家過春節,另外一個也將近6年沒有回過娘家,兩個女兒的回答卻是:我們根本回不起!兩個女兒,一個九年一個六年,都沒有回過娘家,女兒:回不起李梅和李蘭都是出生在80年代的人,那時候政策一直都不允許生第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