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句超級經典的電影臺詞:金錢可以救命,但理想不能。
現實的生活有溫度,更有殘酷。
很多時候,你銀行卡上的餘額,不僅能決定你的幸福程度,也能決定你對生活的底氣和態度。
之前供職的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拖欠了我和同事們14個月的工資和五險一金。
之前的同事王廠長,年近50了,如果想要找工作,就需要自己把公司欠繳的五險一金都補齊了,費用高達八萬,本來工資就沒有要回來,個人還要再交錢,王廠長心有不甘,索性決定先不找工作了。
兒子現在高一,每年的學費、輔導班的費用花銷很大,妻子在幼兒園做保育員,一個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
為了維持家庭的支出,王廠長在家附近兌下一個小超市,每天吃住都在超市裡,早上六點半開門營業,晚上十點半關門。
有一次我坐車路過他經營的超市,順便去探望一下他。
三個月沒見,王廠長似乎又憔悴了,眼裡滿是紅血絲,應該是沒睡好導致的。
超市很小,他晚上休息的地方是臨時搭建起的小床,靠在糧油商品裡側。
我問他:「這樣辛苦的經營小店甘心嗎?」
他無奈的笑了笑回答:「甘心不甘心又能怎樣,我兒子每個月輔導費要一萬多,公司拖欠咱們工資的時候,我家每個月的進帳,只有你嫂子的工資2000多元錢,為了省錢,買一塊豆腐全家能吃一天,現在每天雖然辛苦點,但是至少有收入了,孩子上學需要花錢,老婆買衣服需要花錢,不賺錢不行啊!」
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曾經意氣風發的廠長,因為工作的變故,因為缺錢的辛酸,現在頹廢得像個老頭,眼神黯淡無光,言語間滿是無奈。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缺錢開始的!
成年人的卑微,也都是缺錢害的!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確實是萬萬不能的!
錢是什麼?
是生活的底氣!
是聚會時侃侃而談的自信!
是說話辦事時自信滿滿的霸氣!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
工作中不要罵年輕人,要罵就罵中年人,因為年輕人無牽無掛說辭職就辭職,可中年人有房有車有娃當然只能認慫。
朋友圈裡確實也有不少同齡好友刷屏,表達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無奈。
隨意辭職就意味著斷薪,意味著家裡的房貸車貸沒有錢去還,作為沒有存款的我們,的確沒有這樣決絕的勇氣和底氣!
受到今年疫情的衝擊,公司裁員、降薪、失業的陰影猝不及防的衝向我們。
曾經人來人往的健身房、餐廳、賓館,變得悄然安靜;
充滿歡聲笑語的幼兒園,變得冷冷清清;
那些每天行走在不同景點的導遊們,集體在家停工;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很多網友都在感嘆,再不復工就要吃土了!
冒著生命危險復工後,發現公司因為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開始裁員和降薪。
每天忐忑的加班、工作,為的就是能給公司領導留下好印象,即便降薪,也不要裁到自己。因為,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需要這份用來養家餬口的工作。
沒錢的日子裡,我們都會變得很卑微。
面對老闆的責罵,挺著!
面對加班的辛苦,扛著!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句話: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可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萬般惆悵。
深以為然!
想要馴服一個桀驁不馴的成年人,讓他缺一次錢就夠了!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說:
成年人的第一次成長是發現錢不好掙,第二次成長是發現錢真的不好掙!
這條互動下,有八千多條評論,二十五萬多的點讚,幾乎都是感嘆錢不好掙的共鳴。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正陽門下》,講述的是主人公韓春明從收破爛到身價過億的成功之路和情感之路。
在最開始收破爛的時候,卑微又心酸;
後來經過自己的辛苦打拼,成功的成為一位企業家,親戚都過來投奔他,處處恭維他。
成年人的世界裡,金錢就是尊嚴,金錢就是地位。
錢,雖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卻會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
努力賺錢後,你會發現,曾經不會正眼看你一眼的親戚,都變得畢恭畢敬了;
努力賺錢後,你會發現,世界變得溫柔了;
努力賺錢後,可以讓家人享受最好的生活品質;
努力賺錢後,可以讓父母享受最好的醫療服務;
努力賺錢後,你會發現,自己多了一份從容和底氣!
結語:
《都挺好》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蘇明成在母親葬禮上罵蘇明玉:有幾個臭錢了不起啊。
很多人也會吐槽那些土豪們:有錢了不起啊!
小時候的我,也這樣認為:有錢了不起嗎?
現在歷盡艱辛後,生活的現實告訴我:有錢,真的了不起!
成年人的錢包溫暖,人生才不會太寒!
願以後的每一個日子,我們都努力賺錢,好好生活,或許拼命賺錢的樣子會狼狽,但是有錢的感覺,真的會讓你底氣十足、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