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愛情能否維持下去,看得是兩個人相處的方式。
七堇年在《瀾本嫁衣》裡寫道:
「兩情相悅剛剛伊始,都是一模一樣的花好月圓。一模一樣的良辰美景。但一切總逃不轉瞬即逝的覆轍,說沒就沒,誰都奈何不得。」
在很多人眼裡,感情就是這般,一開始再甜蜜,也無法長久的維持。
可是,真的有人一愛就是一生。
就像當初的魯迅和許廣平。兩人原本只是師生關係,卻從遇見對方之後,誰也不甘心關係止步於此。
他們在一起是頂著風險的,許廣平不僅比魯迅少17歲,而且早在他們相愛前,魯迅已經有了妻子。
當時魯迅的妻子朱安,是家裡一手操辦的婚姻,哪怕魯迅不喜歡朱安,哪怕他從未和朱安有過夫妻之實,已經結過婚的事實無法改變。
所以,兩個人都做好了被「罵」的心理準備,也做好了只能相伴幾年的心理準備(相戀時魯迅已經45歲)。

兩個人在走過恩愛的十年後,魯迅永遠地離開了許廣平,此後,38歲的許廣平再無愛人,一個人過完了一生。
她的餘生,用來整理魯迅的作品,用來撰寫《魯迅回憶錄》。
愛情最好的模樣是什麼?
不是一開始愛得多麼轟轟烈烈,而是當轟轟烈烈的感情逐漸平淡之後,兩個人依舊能夠相守下去。
而那些久處不厭的戀人,往往只是做對了兩件事。
02.
總能保持自己的進步,持續「更新」自己的吸引力
幾乎所有的感情,都是由「彼此吸引」而起,當這種吸引力不復存在時,兩個人的感情才會產生危機。
解決這種情況的最好方式,便是學會持續「更新」自己,一直提升吸引力,不僅僅是為了愛情,也是為了提高自己。
就像當初的錢鍾書和楊絳,兩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身份,這是他們能一直愛到最後的原因。

兩個人剛在一起時,楊絳有自己的思想,會為了求學不斷奔波,這是她對自己生活的態度,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這一點,吸引到了錢鍾書。
之後兩個人在清華大學相識,三年後結了婚並且一起去英國留學,這個時候是兩個人感情加深的時候。
當時的錢鍾書,在國外根本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因為他從小沒做過什麼家務。
而楊絳,一邊忙著寫自己的劇本,一邊忙著照顧錢鍾書的生活起居,這讓兩個人都覺得對方適合自己,吸引力進一步加深。
之後的人生裡,兩個人都秉持著共同進步,一起發展的原則。
錢鍾書寫自己的作品時,楊絳忙著自己的事業,閒來無事兩個人探討一下生活,彼此在對方的思想裡找尋靈感。
作家笛安寫過這樣一句話:
「聰明地用合適的方式保持不同身份之間的距離,是維繫任何一種社會關係的精髓所在。」
楊絳和錢鍾書,時而是朋友,時而是夫妻,時而是戀人,他們的吸引力一直存在的原因,便在於能拿捏得了尺度,明白提升自己才是關鍵。
感情裡,最怕的不是愛到最後膩了,而是對方膩了的時候,你還以為是對方的原因。
至於解決方式,提高自己就夠了,在你越來越優秀的路上,你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對方對你的愛才能經久不消。
03.
願意尊重對方,觀念上求同存異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相戀容易,因為五官顯而易見;相處太難,因為三觀深藏不露。」
很多感情到了最後,似乎都會因為「三觀」的問題無法維持下去,可是「三觀不合」,真的不是什麼大事,懂得求同存異就夠了。
就像霍啟剛和郭晶晶之間的感情一般。
兩個人剛在一起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的婚姻,認為當郭晶晶嫁入豪門的時候,這段婚姻很難美滿,甚至覺得郭晶晶和有些人一樣,就是太過物質。
只是,霍啟剛和郭晶晶一直很幸福,兩個人雖然出身略有差距,可是並沒有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
郭晶晶在嫁入豪門後,很多人以為她會過上奢侈的生活,但她還是和往常一樣的低調。
接受採訪時,周身幾乎沒有任何配飾,除了手指上的婚戒之前外,唯一的配飾是手腕上佩戴的五毛錢的頭繩。

當時因為這個細節,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她的回覆是:「3塊錢的發圈,你不能強迫別人賣300塊吧?」
嫁入豪門,沒有改變郭晶晶的行事方式,反而讓霍啟剛變得會生活起來。
每當兩個人都有時間時,會一起逛平價超市,一起挑一些便宜好用的東西,也不再事事依靠保姆,整個霍家多了郭晶晶,顯得更加的平和美滿。
所有的感情,都是需要求同存異的,你無法保證遇見一個人,彼此就能是天作之合,但你可以通過之後的磨合,讓兩人成為「天生一對」。
當你能尊重對方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對方的需求,能明白該怎樣配合那個人,有資格讓對方反過來也配合你。
唯有如此,三觀哪怕不合的時候,兩個人也能走下去,因為彼此遷就就夠了。
總之,感情裡,真的想擁有一段久處不厭的愛情時,要做的無非也是這兩點,學會提升自己,學會尊重對方。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這一步,久處不厭只是時間問題。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愛情裡「三觀」真的很重要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