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來了,兒媳累極說實話:你兒子沒給你55歲就養老的資本

2020-09-09 大俠李事事兒

有孩子之後最累的是誰?奶奶?媽媽?還是爸爸?需要照顧孩子的奶奶累,又工作又帶娃的媽媽累,肩負全家的爸爸也累。網友「晴晴子」卻苦笑著說最累的不是照顧孩子,而是照顧不知足的中老年。以下內容以第一人稱講述,已隱去真實姓名。

我跟老公結婚的時候,彩禮加陪嫁剛好夠首付,打完結婚證之後我們就買了房子,隨後裝修、辦婚禮就一切從簡了。說實在的,手裡就那麼幾個錢,公婆早就說好不會再給我們出錢,不可能大操大辦。

隨後我和老公投入到了工作中,婚後一年後我們打算要孩子,當時我手裡有四萬塊錢,節約點花夠我在家帶一年孩子的費用,我老公說等孩子一周歲,我可以再找工作,到時候請婆婆過來幫帶孩子。

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孩子一周歲的時候,我請婆婆過來城裡住,擔心孩子與奶奶不熟悉,我特意在家陪伴半個月,希望能讓祖孫二人自然而然的產生感情。為了減輕婆婆的工作量,我包攬一切家務,只為孩子能跟奶奶親近。

誰知我工作後,婆婆仍然不做任何家務,我每天回到家還要趕緊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孩子每天身上髒兮兮,婆婆也不知道給他洗一下。我老公的衣服就扔在洗衣機裡滾,婆婆連拿出來幫忙晾一下都不肯,有次我發現已經在洗衣機裡待了一整天,都有臭臭的味道了。

如果婆婆能把孩子帶好,我也就不說什麼了。有次我回家的時候,正看到我兒子一個人在小廣場上玩沙子,旁邊鄰居在看小孫女,見到我無可奈何地笑著說:「科科(我兒子小名)奶奶去那邊聊天了,科科沒玩夠沙子,他奶奶就丟下他,讓我幫忙看一會兒。」

我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現在誘拐孩子的那麼多,鄰居只是受託幫忙照顧孩子,萬一因為人家的孩子要走,這邊我兒子沒人照看了,這個責任誰負呢?聽鄰居的意思,是我婆婆經常這樣,只要我兒子跟鄰居家的小孫女在一起玩,她就去找別的老太太聊天去了。

我心有餘悸地跟老公說了這些,我老公就說讓我多照看孩子,讓婆婆休息一下。我只好回家先帶孩子,讓婆婆做飯。誰知做了沒有一周,婆婆就表示自己腰疼腿疼:「白天帶孩子,晚上做飯,我都55歲的人了,只接受不了,明天你們先帶我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我是真的生氣了,當著婆婆的面直接跟老公說:「你媽在家種地不累,來做幾頓飯就累壞了?我同學在市醫院,明天我約了去看看吧,到底是不是有病,去了就知道了。」看我真的要找熟人,婆婆急得拉老公衣服,我老公瞬間站到婆婆那一邊:「我媽是來享福的,幫忙帶孩子就不錯了,還要伺候你?」

伺候我?「她從來沒有伺候我,她燒了一周晚飯,我一口都沒吃,別說得好像是我累壞了她!」婆婆馬上眼淚汪汪,我累極了直接說實話說懟她:「別跟我來眼淚汪汪那一套,你兒子沒給你55歲就養老的資本,受不了就回老家種地去!」

家裡的房貸全靠我的工資支撐,我老公的收入僅夠一家人吃喝,他絕對不敢跟我硬來。另外婆婆這半年在這裡吃穿都是城裡人的標準,乾乾淨淨又輕鬆,再回到老家不僅累,還丟臉,她肯定是不想回去的。以後我們家要怎麼分工還是個難題,但我絕對不會再跟以前一樣,像個包子隨便婆婆捏!

事事兒有話說:婆婆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但是看到自己的兒子兒媳為了生活奔波,幫忙帶一下孫子孫女也是情理之中。也有部分老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馬上就要退休的,他們會願意資助自己的孩子們,希望他們能生活得更好。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因此綁架老人,並不是要求他們必須給孩子出錢出力。但力所能及的幫助還是要有的,咱們一代代人的傳統就是這麼下來的,社會結構也因此形成,沒有老人的幫忙,年輕人的生活太累了。

可是這些話真的擺到明面上,讓兒媳婦跟婆婆去說,這就很容易傷感情,甚至撕破臉皮。最好的辦法是由男人去跟自己的母親請求幫助,如果老人不情願也不應該勉強。不過換個角度想:55歲就想過退休生活,未免太早了一些。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點讚關注評論,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3位55歲婆婆的經驗:兒媳不喜歡你,大多是因為你3件事沒做好
    一、導語婆媳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微妙的,指不定哪天就會發生一些變故,很多婆婆都想和兒媳打好關係,可是真的有那麼容易嗎?也有很多婆婆抱怨和兒媳關係不好,仔細想想,那你一定是沒做好這三件事。我今年55歲了,我是前年的時候和兒媳一塊兒住的,我兒子結婚3年了,前年我兒媳生了孩子,所以兒子讓我過來照顧他們一家三口,其實那會在老家的時候,我就想過了和兒媳以後怎樣相處。
  • 68歲婆婆委屈:沒給兒媳彩禮伺候月子,兒媳不給養老,兒子斷來往
    婆婆和兒媳,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了一起。因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那麼她們的相處,那完全就只能靠著良心。有些婆婆,年輕時,對兒媳好,給兒媳彩禮,給她坐月子。兒媳雖不是親閨女,卻勝似親閨女。而有些婆婆,年輕時,仗著多年媳婦熬成了婆,開始作威作福,倚老賣老,想讓兒媳主動向她低頭。甚至還通過彩禮和兒媳坐月子,以此刁難兒媳。
  • 55歲的心酸母親:為兒子照顧孫子,卻過得越來越如履薄冰
    55歲的心酸母親的無奈:「為兒子照顧孫子,卻過得越來越如履薄冰。」究竟晚年階段如何過才幸福?建議父母們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做好安排,不要一味依賴子女,那樣變數很大。你說我好歹是她婆婆,沒有給她看孩子的義務,付出了心血、勞動與時間,得不到半點感謝也就算了,還因為偶爾一點點的不如意,就被對方劈頭蓋臉一通訓斥,自己心情有多鬱悶!」但是一來自己呆在他們臉皮底下,算是客場,心情便怯了許多,得為自己的現實處境著想不能隨便發作;二來也是為了兒子的家庭幸福,她不能跟兒媳婦產生正面衝突,只能委屈自己,順從對方。
  • 退休以後,你會主動幫兒女帶娃嗎?3位55歲女人說了內心實話
    都說婆婆帶娃是情分,不是本分。現實生活裡已經有很多人覺得,婆婆退休了,理應給帶娃,要不老了還要指望兒子兒媳給養老的。其實,帶娃和養老不衝突,不幫忙帶娃就不贍養父母了嗎?退休後,有多少主動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呢?下面3位55歲女人說了實話。
  • 兒媳不喜歡你?55歲婆婆直言:可能是你這3件事沒做好
    有很多人結婚前都會擔心日後與婆婆相處不好,其實同樣有很多婆婆擔心兒媳不喜歡自己。來自55歲婆婆的忠告,想要和兒媳打好關係,最好做好這3件事。比如兒媳買了衣服的話,她總要嘮叨幾句,兒媳點外賣的話,她也認為是浪費錢。後來兒媳對張婆婆越來越牴觸,直到兒子和張婆婆語重心長聊了一番之後,張婆婆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 55歲婆婆自述:為兒子兒媳分憂解難,到頭來變成「自己活該」
    自述者:劉阿姨我今年55歲了,和自己老伴有兩個孩子有點時候自己坐在房間裡感覺空落落的,說實話想念自己的老伴兒。我們商量過,要不要一起過來,但是她不來,兒子兒媳只要求我過來,沒有明確說兩個人,老伴也不好意思過來,正好在家裡掙點錢,一來給女兒攢點嫁妝,二來我在這邊照顧孫子,身為婆婆的我,平時在家裡也不能一毛不拔。我們夫妻感情很好,他總是特別照顧我,疼愛我,我是幸福的,雖然我們都老了,在他眼裡我還是當初的那塊寶貝。
  • 「我兒子沒義務給嶽父母養老」,兒媳的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有次婆婆生重病需要住院做手術,鄧玲便向公司請了年假,專心照顧婆婆。每天都回家做營養可口的飯菜帶去醫院給婆婆吃,周圍床的阿姨特別羨慕婆婆有一個這麼好的兒媳,感嘆到,"我的女兒整日忙工作,就連我這個媽生病了都沒能親自來看望我,哎,有時候哇,一個親閨女都比不上一個好兒媳。
  • 「婆婆,我沒義務給你養老」,兒媳一番話道出了多數女人的心聲
    或許,這一幕在外人看來,就是慈祥的奶奶寵愛小孫女,然而,只有葉子心裡清楚,婆婆的真正「目的」。就在女兒辦生日宴之前沒多久,婆婆就給丈夫打過很多次電話,雖說大多是抱怨小姑子的婆婆「不講理」,不顧她辛苦帶大外孫,硬是變著花樣把她趕出去,但也間接表述了一點:大意是希望丈夫能「收留」她,畢竟人漸漸老了,終究還是要依靠兒子。
  • 婆婆55歲生日,我花600給她買禮物,婆婆:這個兒媳真摳門
    自從給婆婆過完55歲生日後,阿瓊明顯感覺到婆婆對自己的態度變了。原來婆婆正在向張阿姨抱怨她55歲生日時,阿瓊送她禮物的事情。婆婆的意思是,她對生日時阿瓊送她的那件600塊的衣服不滿意,和女兒送她的價值3000多的項鍊相比,簡直太寒酸。因此,她覺得阿瓊不是真心待她,和自己的親生女兒差遠了。婆婆不高興的另一個原因是,她覺得阿瓊的工作和收入都不錯,每月能掙5000塊。這麼高的工資,卻只拿出這點錢來給她買禮物,這個兒媳真是太摳門了。
  • 「我兒子沒義務為嶽父母養老,但你理應養我」兒媳的反駁,很霸氣
    這些話並不是我說的,而是朋友陳倩告訴我的,她說自己的婆婆就是倚老賣老的典型,她可能本性並不差,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都拎不清,凡事都為自己和兒子著想,完全沒有考慮過兒媳。婆婆的年紀要比自己的父母大,已經七十多歲了,她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遠嫁平常聯繫很少,唯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兒子。
  • 兒媳應該給婆婆養老嗎?當然應該了
    兒媳應該給婆婆養老嗎?在悟空問答上看到這個問答,瞬間讓我想起一個鄰居。兒媳應不應該給婆婆養老,那要看婆婆是否為兒媳付出過,比如幫忙帶孩子,幫忙做家務都是一種為兒媳婦減輕負擔的行為。只有婆婆付出了兒媳才會對你好,才會心甘情願贍養你。雖然很多婆婆認為哄孫子不是他她的義務,但是。
  • 婆婆不讓兒子給嶽母養老,兒媳怒懟:我也沒責任養你,搬出去吧
    因為有了孩子之後,家裡的開支變大,我不能丟掉工作,所以,孩子出生2個月,我就正常上班了,孩子不能沒人帶,我和老公商量就把婆婆從老家接來,幫忙帶孩子。婆婆就一個兒子,聽說我們照顧不來她的寶貝孫子,她就趕緊趕過來了,我挺感激她的,畢竟沒有婆婆,我真的不知道孩子該怎麼辦了?
  • 婆婆給女兒帶孩子惹惱兒媳:別找我養老,回老家自己過
    鄰居大媽今年55歲,幾年前不得已扔下孫女,給女兒帶了幾年外孫。等想回到兒子家時,兒媳卻拒絕給大媽養老,甚至讓她回老家去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吧!還沒從老公去世的悲痛裡走出來,兒媳就生了孫女,大媽抹掉眼淚馬上就趕到了兒子家,幫他們倆帶孩子做飯,解決後顧之憂好安心上班。這剛帶孩子到1歲,女兒生個兒子,女兒婆婆身體不好,不能幫她帶孩子,女兒在家帶孩子都不能上班。女兒只能求大媽來幫忙帶帶孩子,每天都給大媽打電話,求她早點來幫一把。大媽權衡利弊後只能暫時放下孫女去幫女兒帶外孫了。
  • 婆婆老了,你願意讓她來你家養老嗎?2位兒媳的回答真實又扎心
    婆婆和兒媳因為同一個男人相識,成為一家人,很多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很好,會處處為兒子兒媳著想分憂;可也有的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另眼對待,總認為兒媳把自己的心肝寶貝搶走了,讓兒子不跟自己親近了。生活中有不少的夫妻,因為婆婆而分道揚鑣。
  • 「我兒子沒義務給嶽父母養老」,兒媳當場回懟,婆婆無言以對
    對於女人來說,有幸遇到一個敢於擔當的丈夫,才不至於一個人扛起所有的負擔和困難,相反,不但無法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就連你自己去行孝道,都會遭到婆家的幹擾和反感,來看看網友「芒果布丁」的家庭故事。老人家吃不慣外面的食物,每天我都會從家裡做好飯菜按時送過去,就連隔壁陪護的大嬸都連連稱讚,「你真是好福氣,遇到了孝順的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女兒呢。」婆婆一臉得意,「我閨女嫁得遠,指望不上,幸虧有兒媳,不然有個大事小情的,還真沒辦法。」
  • 你會在意婆婆說老了有閨女不指望兒媳的話嗎?3個兒媳說實話
    導語:「你不是說老了吃不上飯也不指望我媽?你不是說老了有閨女伺候嗎?現在怎麼說話不算數,想讓我來照顧你了?」這是樓上一位兒媳每天都和80歲癱瘓婆婆說的話。雖然每天都說,但這位兒媳卻把老人照顧的很好,或許,是年輕時老人說這樣的話多了,現在這位兒媳就想說出來,故意說給老人聽的吧。生活中,有些有女兒的婆婆的確會說這樣的話:「我有閨女,老了,閨女伺候就行,不指望你。」只是這樣的話說的多了,下結論太早,就會讓婆媳產生隔閡,甚至埋下隱患。生活中,聽婆婆常說老了有閨女不指望兒媳的話,你會在意嗎?3個兒媳說實話。
  • 兒子十歲生日,婆婆宣布住在兒媳家養老,兒媳當眾拿出離婚證
    看到婆婆理直氣壯的模樣,薇薇氣不打一處來,但是她沒有反對,而是當眾拿出離婚證對婆婆說:「阿姨,你看清楚了,我和你兒子已經離婚了。過完我兒子生日,你兒子就要淨身出戶,你住我家,恐怕名不正言不順吧!」 原來,薇薇兒子非常懂事,知道父母婚姻出現問題,他不想看到母親痛苦,告訴母親,不管她做什麼決定,自己都會跟著她。
  • 婆婆不是媽,喪偶兒媳該給婆婆養老嗎?兒媳:她又沒幫我帶過娃
    有人給出主意:當婆婆把兒媳當親閨女,兒媳把婆婆當親媽,才能化幹戈為玉帛。這事兒真的靠譜嗎?喪偶兒媳不給婆婆養老小區王姐和婆婆的關係就不太好,根本上是因為王姐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老家的房子太老舊,賣掉了之後搬過來和兩口子一起住。
  • 婆婆住院兒媳拒絕出錢,「靠我養老,你還生兒子幹啥?你的原話」
    而且理由相同,那就是婆婆從來沒有幫她們帶過孩子,所以現在她們也不願養老。這個結局當然看起來令人欣慰,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婆媳矛盾都能通過調節解決,尤其是當婆婆本身有能力帶孩子可是卻故意不帶,最終卻又要求兒媳養老時,往往就會爆發很尖銳的矛盾。
  • 「兒媳,你為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怒懟一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玲玲在坐月子的時候,非常需要人來照顧身體,婆婆卻說公公身體不好,她需要在家照顧走不開,甚至連孩子的滿月酒都沒來。玲玲想起之前對婆婆那麼好,心裡的委屈一下子湧了上來,玲玲和老公抱怨他父母重男輕女,可是老公每次都讓玲玲忍耐,讓她多去體諒他的父母有多不容易。無奈之下,玲玲只能讓自己的母親過來,幫自己一起照料這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