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催婚,為何父母總是那麼著急催你結婚?

2021-01-12 雀屏不中選

現在過年流行3大件事,燙頭、大掃除、掃五福。而在農村地帶,老一輩人一直都認為過了年,就是年紀長一歲,不管你是1月出生,6月出生,還是12月出生。

而一旦說到年齡,就離不開人生婚姻大事,如今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豐富多彩了,但是在父母的眼裡,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論你是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還是在外打工忙著掙錢,還是出差開會討論大項目,都必須擠出時間來把這談對象的事情處理下,沒對象的就要物色找對象,有對象的就打量著啥時候把婚事給辦了。

那麼,父母為何老是著急著催婚呢?人一定要結婚嗎?或者說,迫使人結婚有哪些必要的原因呢?

降低生活成本

有社會學家研究發現,縱觀人類歷史幾千年,人之所以要結婚,很大程度上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

簡單地說,一個人吃飯也是做一頓飯,兩個人吃飯也是做一頓飯。你就會發現,兩個人一起搭夥過日子,成本花費算下來是相對較低的。

而且,這裡說的生活成本不單單是衣食住行,而且包括不可預料的意外情況,不可抗力的自然風險,比如,夫妻一方不幸患上嚴重的疾病,那麼雙方可以相互扶持,共度難關。再比如,遇到自然災害,家園遭到毀壞,兩個人一起重建家園的速度是比一個人的速度要快很多。因此,婚姻制度在古時候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在今天物質文化非常豐富的年代,如果遇到癌症或者地震等等大災難時候,你就會體會到,婚姻之後的家庭生活真的可以撐起一片新天地。

符合生物學繁衍後代的自然規律

我們都知道,人類繁衍後代靠的是男女交配,然後生育後代。那麼為什麼不能像動物一樣只交配不結婚呢?

因為人與動物很大不同的一點是人從離開媽媽的肚子到自己能完全獨立生存之間的時間需要長達16到18年,比如小鹿出生,只需要一小時就可以自己站立,兩三個月之後就會斷奶,可以離開母親自己生活。而人類的小寶寶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還不能坐的穩,所以長達16到18年的孩子成長曆程,僅靠母親一己之力撐起是十分艱巨的,這期間任何一個意外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孩子不能獨立生活。因此,婚姻制度在目前為止,對於後代繁衍還是有很大意義的,它能一定程度上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人類得以繁衍。

獲得群體生活安全感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不是自然性動物。自然性動物的思考方式就是「趨利避害,交配繁衍」,而人類還有更高級的思考能力,我們都會在乎周圍人的看法,當周圍人都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也想要參與進去,因為我們都不想被別人當作異類。

讓未來人生更有規劃性

人生的軌跡在理想狀態下是由自己規劃的,但是「飲食男女,食色性也」。人始終逃不過衣食住行的生活瑣事,不管人取得多大成就,都要按時吃飯,吃飽穿暖,照顧好自己,才能身體健康壽命長久。老一輩的人知道找一份好工作,組建一個完整的家庭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兩件事,所以在他們眼裡,結婚生子,過完一生是最保險最安穩的一種生活方式。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較為被動的,單身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日子湊合著過,有時候也沒能按時吃飯,這樣的人生規劃性是很差的。當組建了家庭之後,你會知道自己在家裡的角色,家庭角色會約束著你,鞭策著你要做的更好,這樣子的人生規劃性會更好。

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催婚確實是如今時代很熱門的一個話題,你被催婚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催婚 魔鬼式催婚
    對於單身貴族難免會遇到「魔鬼式催婚」,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而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父母難免有些著急。不過,有些「魔鬼式催婚」,也有可能不是出於關心。比如,純粹的是好事嚼舌根子,或者顯擺自己的子女,或者為了窺探隱私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應對「魔鬼式催婚」沒有必要狠心怒懟。
  • 中國式催婚等於變相「催命」?父母催婚的誤區,不要再犯了!
    結婚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為什麼父母「催婚」會變成如今這個局面呢?,要知道孩子為何如此反抗催婚,為何不願戀愛結婚,僅僅是因為沒有找到真愛嗎?父母了解到孩子的真實困擾,從催婚的誤區中走出來,才能真正幫孩子找到幸福。
  • 聽說,你又被催催催催催婚了?
    提到催婚二字,不少盆友們恐怕要背後一涼。尤其是對於還在單身的女性,總免不了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大型催婚家庭劇:👉直接式:「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找對象?」👉威脅式:「下次還沒找到對象,你就別回家了!」👉苦情式:「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想在入土前幫你看看另一半。」👉道德壓制式:「你怎麼這麼不孝!多大了還不找對象?」👉人身攻擊式:「這麼大了還不找,是不是有問題?」👉冷戰式:「……」不得不說,年齡越大,催促的急迫程度就越高。毫不誇張地說,25歲以上的女性對於「接受感情」的天平就是在被父母催婚的反感和被朋友餵狗糧之間來回晃動。
  • 父母不停催婚怎麼辦,教你4招應對催婚,讓父母無話可說
    網友豔子:(腦筋急轉彎系)有天父親給我出了道智力題:「你前面有十條巷子,其中九條都布滿了殺人的機關,你要怎麼做才能活下去?」我搖搖頭,父親平靜的說:「很簡單,找對巷。」父母都想達成同樣的目的,但催婚的手段各有不同。好像你到了年齡不結婚生子,好像犯了什麼大錯一樣。
  • 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
    這些單身者,有的覺得周邊很多人都這樣單著,自己這樣單著很正常;有的壓根就沒有結婚的念頭,覺得這樣單著「很自由」,「為什麼要讓另外一個人介入你的生活?」於是,父母就成了不受歡迎的催婚者。父母急啊,他們不能一輩子陪著子女,今後子女病了,誰來照顧;老了,又誰來養老?「我們總會先孩子而去的,他到時生病了躺在床上,誰來給他端水,誰來給他送藥?他不想想的。」我一同學說,焦慮溢於言表。
  • 為何父母這麼喜歡催婚?
    不知從何時開始,催婚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噩夢,「每逢春節被催婚」道出了很多大齡未婚青年的心聲,「父母花式催婚」「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更是成為近年的熱門話題。你知道我在村裡多沒面子嗎?」隨後,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焦慮。有些家長特別喜歡打親情牌,千方百計的想要你儘快走入婚姻,生下孩子。經常會說的應該是這句話:「我要你結婚都是為了你好啊!你以後老了身邊沒個孩子,孤孤單單地老無所依,我怎麼放心走啊」。小編的父母甚至說過:「你要是不結婚沒個孩子,我死不瞑目」不過小編並不是容易妥協的人啊,但是聽到他們這樣說,心裡也確實有些難過。
  • 父母常用的5個催婚話術,教你一招招巧妙破解,不用為催婚煩惱
    這幾天放假在家,你有被家裡人催婚嗎?前幾年是我被父母催婚最多的時候,面對催婚,我挺無奈的。後來通過自己的反思和總結,發現父母催婚也是無奈之舉。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到了27,28還沒結婚,是挺著急的。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沒有認真考慮過。更現實的做法是,先緩一緩,不要把結婚當成父母眼中的完成任務那樣需要交差。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如果把結婚當成過家家,對兩個家庭的傷害很大。那麼,父母一般會怎麼催婚?又該如何面對那些比較難搞定的催婚呢?我這幾年經過和父母的「鬥智鬥勇」,總結出了幾個父母催婚的方式和應對措施,希望能幫到你。
  • 催婚催不來好的感情
    在家裡,29歲的堂哥經常被親戚們催婚,尤其是堂哥的媽媽更是著急,逢人便說堂哥不爭氣,都這個年齡了還不趕緊找女朋友結婚。前幾天,催婚的親戚聽見堂哥說談了一個女朋友後,親戚們便催他趕緊結婚,要不然錯過了最佳生育時機。
  • 如何逃離被父母催婚的命運?
    、催婚。 又或者:「你要正確看待父母催婚的行為,這是他們愛你、關心你的一種表現,你不能老是這麼抱怨你的父母。」然後,你可能真的某一次就明確向父母拒絕了被催婚。而父母也因此暴跳如雷,說你翅膀硬了。那麼,面對被父母催婚,如何處理才能使結果更好呢?
  • 女兒被父母催婚不敢回家,適婚男女如何擺脫父母催婚「緊箍咒」?
    想必很多適婚青年人感同身受,每逢過年過節,原本是與家人團聚、問候家人的溫馨日子,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催婚、相親的話題充斥所有。每次回家,總要忍受父母、親人的盤問、催促。「你有沒有認識的男孩子?」「今天你有沒有跟男孩子接觸呀?」
  • 郭麒麟被嶽雲鵬「跨輩」催婚:催婚的父母到底在催什麼?
    反正只要是一和「自家人」一起做節目,就逃不過被催婚這件事,和親爹郭德綱一起上節目被催,和小嶽嶽嶽雲鵬一起上節目也被催。這不他最近又在這個節目上被催婚了——《未知的餐桌》飯友團團長嶽雲鵬和沙溢,帶著每期的嘉賓,走上陌生的街頭,敲開一扇扇房門,並試圖和陌生人約上一頓飯。郭麒麟正是最新一期的嘉賓。
  • 爸媽催婚的時候都在催什麼
    催婚和過年好像又很般配,畢竟春節期間,城裡的Fiona回到農村變成了春花,「御姐」的標籤回到小地方也變成了「某某家嫁不出去的女兒」。春花跟往年一樣被催婚了,阿姨嘴裡咬著蜜餞說:「你咋還不結婚啊,過兩年可就不值錢咯。」她這回不服地懟了回去:「阿姨,你每年都問好幾遍,我結不結婚對你有影響麼?」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其實父母不催婚,我自己也會在找對象上心慌焦慮,但是她這種打擊式的催婚只會讓我更加焦慮。他們為了催婚真的什麼話都說得出口,我覺得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他們認為只要你結了婚,不管嫁給什麼樣的人都要過到底。在他們的世界裡,嫁得好才是成功的。回想起這些,感覺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跟別人比較,上學時比成績,工作後比收入,後面又開始比誰結了婚、生了孩子。
  • 催婚會給你帶來壓力麼?珍愛網調研解析年輕人對催婚的態度
    催婚會給你帶來壓力麼?珍愛網線下調研權威解析年輕人對催婚的態度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有了孩子就意味著有了責任,父母會為孩子不斷地擔憂,小的時候擔心孩子會不會生病,能否健康的長大,成年以後擔心孩子能不能找到靠譜的工作,能不能養活自己,到了一定年齡還得擔心孩子是否可以找到合適的對象,能否組建自己的家庭,畢竟多數父母還是比較傳統的,認為結婚生子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所以他們會不斷地催婚,催婚會給現在的年輕人帶來壓力麼
  • 心理學:這三種人,最容易被身邊的人催婚,你被催婚了嗎?
    其實,被催婚也是長輩的一種關心,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被催婚的人,從現實生活來說,這三種人最容易被催婚, 我們一起來看下吧,看看你中槍了嗎?1、別人眼裡到了適婚年齡女性俗話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確實是這樣,相比於男人,女孩子更容易被別人催婚。男人是越看越值錢,女人卻不一樣,青春就那麼幾年,如果不能抓緊時間那麼以後等年老色衰了,又有什麼機會去遇到真愛呢?
  • 被催婚
    我問她近況如何,話音未落,她便一臉愁容,說今年一整年都被家裡催婚搞的頭大,情緒低落。同為大齡剩女,我也深有感觸,就此我倆開啟了互相傾訴的模式。我們一人一句都急不可耐地說複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越說越有共鳴,講到最後都有些想笑,原來對於催婚這件事,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樣。
  • 父母催婚?換位思考很重要!
    首先,我們來探討,父母該不該催婚呢?從子女的角度,可能會很煩很無奈,但是從父母的角度卻是可以理解的。試想,父母辛苦把你養這麼大,好不容易成人,工作,希望你早日成家,生兒育女,兒孫環抱膝下,是很多父母的願望。因為在中國傳統父母的眼裡,兒女成婚了才算真的成人,父母才能放心。
  • 父母催婚的背後是什麼?心酸的讓人難受。
    被父母催婚的感覺,就好像寶劍未佩齊,醒來已身在江湖!心想明明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就步入了要被父母催婚的行列?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子女都束手無策,不想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又不想父母催促。那麼父母為什麼催婚?
  • 催婚不分年齡,現在年輕人也開始被催婚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催婚,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每逢過年過節,家人圍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過問感情生活。比如:今年有沒有遇到合適的呀?沒有的話阿姨給你介紹一個,誰誰誰,隔壁村的小夥子,人很老實,家裡條件也不差,就是經常忙於工作,忽視了個人感情問題。
  • 催婚的人到底在催什麼?
    家族聚餐,我在逗著可愛的小侄子,姨媽乘勢很自然地跟我催婚,說你看小孩子長大起來多可愛啊,這樣人生才完整嘛,你也差不多好結婚了。我有點驚訝,以前催婚的對象一直是我姐,看來終於也輪到我了。我偷瞄父母那心領神會的眼神,知道必是暗地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