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父母這麼喜歡催婚?

2020-10-31 密熙

不知從何時開始,催婚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噩夢,「每逢春節被催婚」道出了很多大齡未婚青年的心聲,「父母花式催婚」「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更是成為近年的熱門話題。

臺灣學者孫隆基在其著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寫道:「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一個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構成存在的社會單元,如沒成過家的單身漢與大齡不婚女、瘋子等等,他們會被排斥在家族體系之外,缺乏話語權,物質利益上也會被忽視,必須結婚生子構成了一個完整家庭,然後這個家庭才會構成一個被尊重的社會單元,而存在於社會與家族體系中。」可見,中國特色的婚戀目的不在戀愛,而在於組建家庭、傳宗接代。在中國的家族體系裡,人與人的差異性不復存在,明確的自我邊界不復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統的標準。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自己一定要和別人活得一樣,似乎「不一樣」就意味著「不正常」。中國家長甚至覺得「孩子不正常」就意味著「自己不正常」。

所以,當自家的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卻還落單,又聽七大姑八大姨說「你們家孩子怎麼還沒結婚、沒生孩子呢」「他家孩子三十好幾了還沒結婚呢,我都抱孫子啦」,主流的中國家長就會感到特別焦慮,並且將這種焦慮傳遞給孩子——「你怎麼還沒結婚、還沒孩子?你知道我在村裡多沒面子嗎?」隨後,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焦慮。有些家長特別喜歡打親情牌,千方百計的想要你儘快走入婚姻,生下孩子。經常會說的應該是這句話:「我要你結婚都是為了你好啊!你以後老了身邊沒個孩子,孤孤單單地老無所依,我怎麼放心走啊」。小編的父母甚至說過:「你要是不結婚沒個孩子,我死不瞑目」不過小編並不是容易妥協的人啊,但是聽到他們這樣說,心裡也確實有些難過。對大多數中國父母而言,幹預子女婚事不僅是一種普通的「習俗」,而且根本就是「政治正確」的一件事。

如果他們超然地表示不幹涉子女婚姻,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變成旁人眼中的「異類」。或許你家父母並不想催婚,但七大姑八大姨的熱切和焦慮也會影響他們去關心考慮你的人生大事。殊不知,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催婚往往會毀了孩子的終身幸福。

去年回了一次湖南老家,組織初中同學弄了一場同學聚會,跟一些人談了很多。有很多被催婚的人,我發現催婚的父母絕少去系統而設身處地地為子女去考慮婚姻問題,其中不乏大量父母尤其是身為女人的母親渴望自己女兒是個有收入五官端正的男人就嫁。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無法對子女婚姻負責,很多結婚後離婚的子女去怨懟父母,子女os「明明我聽你的結婚,但現在離婚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撇清自己,明明當時你說結婚我百益無害,但你現在卻說全是我的問題」。在戀愛過程中,因為催婚而分手、性情大改的人大有人在。

催婚的事情在中國大陸是常態,但在其他地區真的沒多少這種事兒。我之前有臺灣的同事。曾問過一個女性同事他們那裡結婚是否會催婚。她說他們一般都不會催婚。很多女性三十幾歲了還沒結婚也很常見。我另外一個臺灣同事,她去年國慶小長假還帶著自己的父母家人去了趟日本玩。之前還去了其他國家玩。她現在年齡也是三十幾歲,人很好看,會化濃妝,也會淡妝。周末會去學插花,去戲劇院欣賞歌劇,還去流浪動物之家領養小動物回家照顧。也有美國的同事,他大我一歲,問過他家人對他的婚姻或是愛情有什麼看法沒。他很平靜地跟我說,沒有,他的愛情他家人從不過問。在美國,大家都這樣。家長更注重於享受自己的生活。

真的希望80後90後的父母學會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要再去過多地插手兒女們的婚姻。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那就讓他們隨心而走。你們無端蠻橫地插手可能會導致他們的生活一地雞毛。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父母總喜歡催婚催育?其中暗藏的心機你要懂,很現實
    文\好孕姐「你這麼大了,不結婚可怎麼行?」「你不結婚,我和你爸死了都閉不上眼!」「婚都結了,不生孩子叫什麼事?」「不生孩子,我和你爸整夜急得睡不著覺!」以上對話,出自我表姐和她父母,作為熟悉旁觀者,我幾乎全程見證了表姐被逼婚的全過程:結婚前,老兩口裝抑鬱症,說是為表姐操心的睡不著,急著半夜哭,嚇得表姐隨隨便便就把自己嫁掉了。結了婚,開始催生孩子,不生就繼續哭,說是看不到外孫不放心,然後表姐就從一個女強人變成了老媽子,看得我扼腕嘆息。我在旁邊看著這一番苦口婆心,心中不覺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中國父母總喜歡催婚催育?
  • 催婚,催婚,為何父母總是那麼著急催你結婚?
    而一旦說到年齡,就離不開人生婚姻大事,如今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豐富多彩了,但是在父母的眼裡,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論你是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還是在外打工忙著掙錢,還是出差開會討論大項目,都必須擠出時間來把這談對象的事情處理下,沒對象的就要物色找對象,有對象的就打量著啥時候把婚事給辦了。那麼,父母為何老是著急著催婚呢?人一定要結婚嗎?
  • 中國式催婚等於變相「催命」?父母催婚的誤區,不要再犯了!
    小朋友都喜歡過年,因為可以吃到好吃的收到壓歲錢,但是大人們對過年回家卻是又愛又恨,歡喜的是終於能一家團圓,跟朋友聚會,不高興的是每年回家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催婚。每次過年親朋聚在一起吃飯「年紀不小了,啥時候結婚,有沒有對象啊?」家人的催婚簡直就是變相催命。
  • 如何逃離被父母催婚的命運?
    、催婚。早知如此,以前為何又要阻止呢?於是,不禁有人抱怨:「遇到合適的人哪有這麼容易呢,催也沒有用啊!」 又或者:「你要正確看待父母催婚的行為,這是他們愛你、關心你的一種表現,你不能老是這麼抱怨你的父母。」
  • 男子被催婚輕生,中國父母為什麼總喜歡:催婚?
    「『我壓根沒女朋友……』杭州市30幾歲大兒子被父母催婚擊垮,再度造成網民對中國式家庭逼婚的強烈反響:「我九二,男,不愛說話,迄今沒有談過談戀愛,戀愛恐懼症,儘管有時候期盼談戀愛,可是,一旦有異性朋友表明好感度,就覺得擔心,總是躲避,大學畢業三年,相親約會多次,如今也在被逼婚,說真話,由於催婚的難題
  • 女兒被父母催婚不敢回家,適婚男女如何擺脫父母催婚「緊箍咒」?
    想必很多適婚青年人感同身受,每逢過年過節,原本是與家人團聚、問候家人的溫馨日子,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催婚、相親的話題充斥所有。每次回家,總要忍受父母、親人的盤問、催促。「你有沒有認識的男孩子?」「今天你有沒有跟男孩子接觸呀?」
  • 夜讀丨父母為什麼喜歡催婚?孟非一語道破,說得真過癮!
    日前,一份對年輕人婚戀觀的調查報告顯示,家人「催婚」是青年單身期間最大的壓力來源。「為什麼父母喜歡催婚?」孟非為什麼會這麼說?家人「催婚」成單身青年最大壓力近日,《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出爐,調查顯示,家人「催婚」是青年單身期間最大的壓力來源,近七成青年擇偶「願等待不願將就」。
  • 父母不停催婚怎麼辦,教你4招應對催婚,讓父母無話可說
    1、催婚,請停下吧!春節快到了,很多人開啟了新一輪的「催婚焦慮」症。而「催婚焦慮」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面對父母、親戚、朋友關於婚姻問題逼問的壓力。我盤點了一下網上常見的催婚套路,父母們真是無所不用其及。父母都想達成同樣的目的,但催婚的手段各有不同。好像你到了年齡不結婚生子,好像犯了什麼大錯一樣。但事實是,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節奏與以往大有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進入婚姻生活,過得悠然自得的。......這屆年輕人,真的很頭疼。父母們,請停止催婚吧!
  • 父母催婚?換位思考很重要!
    筆者認為,儘管父母和子女的婚戀觀念有諸多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幸福!所以,只要能和父母換位思考,做深切的溝通,大多數父母是通情達理的,可以理解子女的意願。首先,我們來探討,父母該不該催婚呢?
  • 為何大多父母都會催婚?尤其對女孩子,這些原因你別不知道
    30左右結婚對於上一輩人來說是晚了很多,所以現在才會湧現大批催婚的父母。不管是在公園的相親角幫孩子徵婚,還是託六大姑八大姨幫忙介紹,反正就是想讓孩子早點成家。關於催婚,目前來看是女孩子被催得更厲害,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男朋友或者還沒有結婚的打算,多半逃不了被催婚的命運。
  • 被父母催婚催到快抑鬱了,該怎麼辦?
    這句話記在心裡就好了,不要說給父母聽,也不要爭辯,他們再怎麼催,怎麼鬧,並不會找個男人把你倆捆在床上結婚。現在他們催,你就抑鬱,你的情緒並不是他們催出來的,情緒來自於你對他們催婚行為的反應和解讀。他們催,你肯定反抗,並且生氣,多次反抗,父母依然固執,就成了抑鬱。你要改變自己的反應和解讀。
  • 被父母催婚太痛苦了 6招幫助女人輕鬆應付父母催婚
    不少女人都不想要那麼早結婚,因此,不少女人都想要了解下應付父母催婚的方法,大家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吧。  春節快到了如何應付父母催婚  1、拖延戰術  即便沒有心儀的人,也不妨說,「已經交朋友了,明年帶回家。」  當然這樣的情況也只能拖延一時,並不能長久,而且父母還容易拋出問題,比如說男友哪裡人啊,人長得怎樣啊之類的。
  • 郭麒麟被嶽雲鵬「跨輩」催婚:催婚的父母到底在催什麼?
    反正只要是一和「自家人」一起做節目,就逃不過被催婚這件事,和親爹郭德綱一起上節目被催,和小嶽嶽嶽雲鵬一起上節目也被催。這不他最近又在這個節目上被催婚了——《未知的餐桌》飯友團團長嶽雲鵬和沙溢,帶著每期的嘉賓,走上陌生的街頭,敲開一扇扇房門,並試圖和陌生人約上一頓飯。郭麒麟正是最新一期的嘉賓。
  • 被催婚毀掉前,拉黑了父母
    她說:「其實就是件小事,催婚,網上不都說過來25歲,父母就都會開始催婚嗎,如今我也逃不過這條鐵律。」,誰誰生了娃,誰誰孩子都幾歲了,直接跳過催婚變成催生。不管是事業有成的明星,還是默默生活的普通人,似乎都逃脫不了被催婚的命運。
  • 6條建議,給被父母催婚的人
    第一:「父母為什麼要催婚?」你要從自己的角度去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從自己的角度來說,都會有一定的看法。就拿「父母催婚」這件事來說。從你自己的角度來說,你認為父母為什麼會這樣做呢?所以,當你面對父母催婚的時候,你首先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不要一遇到,就感覺煩,就想著逃避。從你自己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你現在年齡大了,還沒有合適的對象,而自己又沒有任何動靜。所以,做父母的很是著急。也或許是父母礙於「人言可畏」,面臨各種壓力。他們不得不選擇催婚。因為在他們看來,要是現在不管你,你就容易荒廢一輩子了。
  • 催婚「五連擊」,句句都是父母的血淚
    這是父母慣用的一種催婚用語,因為父母們都知道,現代的年輕人都要面子,面子比天大,只有讓他們沒面子了,才能達到攻心的效果,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人一老就怕孤獨,尤其是在同齡人的群體中,自己與別人家不一樣的那種孤獨感,讓他們會覺得晚年沒了希望,看不到光,這也是父母為什麼一直都要催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 父母催婚,讓很多人不敢回家過年,你反感父母催婚嗎?
    如果你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過年回家,父母催婚了嗎?年年過年年年過,歲歲年年有今朝。相似的是歲月,不同的是自己長大了,到了適婚的年齡,卻還未結婚。有多少單身男女,到了過年的時候,自願留在公司值班吃泡麵,也不願意回家陪伴父母,享受父母給他們做兒小時候愛吃的飯菜。從內心來說,他們不是不願意回家陪父母過年,而是害怕父母以及親朋好友的盤問和催婚。
  • 90後找對象為什麼這麼難?父母不弄清原因,催婚催再緊也白搭
    90後找對象為什麼這麼難?其實,父母們不弄清原因,催婚催再緊也白搭。所以,父母們別光催,也別光著急上火,要知道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在給兒子找對象的時候,不要把目光只鎖定在年齡相當的90後小姑娘身上了,找找年齡大一點或者小一點的也行。據說,我們老家現在很多80後離異帶孩子的女性,都很搶手,彩禮要的比頭婚還要高。因此,父母們也別端著架子,想要兒子順利找到對象,放低要求也很重要。
  • 父母催婚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父母催婚的本質其實是焦慮。其實催婚和父母要給你報補習班的性質是一樣的。畢竟榮譽感是無形的,競爭是無形的,壓力是無形的,但是每日的言語、動作、表情是有形的。只不過,我們如今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走父母早已安排好的路,並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成長。
  • 上海人,你被催婚了嗎?想不到爸媽催婚的理由竟然是……
    來上海6年,剛畢業的前兩年父母幾乎沒怎麼催過我結婚這件事情,隨我自己怎麼來。可能,後來他們真的覺得我的年齡到了吧,從不催婚變成了每年必定催婚。一到過年或者跟父母打電話聯繫的時候,必定會被催婚。他們催婚的理由永遠都只是一個,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