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真正厲害的人很少發朋友圈

2020-08-09 芬奇先生


大家好,這裡是芬奇先生。


01


有一次有幸去參加一個活動,那次來了很多知名的大佬,在我得體(死纏爛打)的要到他們的微信後,本來想看看大佬的朋友圈一天都是什麼樣的,可是當我打開之後發現,他們的朋友圈除了和愛人的公開結婚照以外,幾乎是一無所有。


有一天聊天的時候我問道:為什麼看您平時不發朋友圈呢?


他回答道:朋友圈很早之前就關閉了。


你聽到這可能會覺得,這人可能比較高冷吧。可是現實生活並不是,相反,他們反而能夠和你坐下來侃侃而談,可以一起交流一些對最近新聞的看法,不乏頻頻有自己的見解,有時還能聊一聊八卦,是那種能夠一直聊下去的人。


後來我對他們提出過疑問:說為什麼你們平時很健談,卻幾乎不發朋友圈。


回答的樣式很多,但核心觀點差不多相同,那就是:


想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留給自己身邊重要的人和事。


其實你要知道的是,這個世界上所有好的產品,它都在影響著人的判斷,一款人人都在用的APP背後,一定都是很多工程師在研究了人的深層需求之後,經過很多次反覆的測試,才上線的


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調研研究報告:


比如特定群體的需要挖掘以及背後產生的邏輯是什麼樣的?


如何構建用戶面對app時的決策模型?


他們這些人才就是通過不斷研究人的需求,最後我們天天使用的產品一定是從千百個類似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就像「二八定律」那樣,你之所以會「忍不住」或者「不自覺」的點擊進某個畫面,一定是他們在一些細節方面影響著你的判斷。


他說朋友圈其實就像你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的花瓶,它永遠展示給人都是最好的一面,維護著人設,其實這樣有時很累。

與其要去想,怎麼樣更好的發朋友圈,不如去想怎麼樣給自己的父母做一頓好吃的飯,怎麼樣給愛人準備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禮物。



02


魯迅先生寫過這樣一句話: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的,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最難得也是做到感同身受。


每個人經歷不一樣,就註定對每一件事的敏感度不同。


你很喜歡一支球隊,球隊奪冠了,你當然開心,但是朋友喜歡追劇,他關心的是最後的大結局圓不圓滿。你很開心,發了一個朋友圈,他看著你發的朋友圈,甚至都不知道這是哪支球隊。


這就是事實。既然如此,你苦心經營的朋友圈真的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嗎?


真正的朋友永遠不在朋友圈。


他們在永遠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刻你很著急撥打過去的電話裡,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評論過你的朋友圈,但當你最需要的時候,他們一直在。

03


《鼠疫》裡的這段話,非常喜歡,分享給大家:


「倘若我們當中哪一位偶爾想與人交交心或談談自己的感受,對方無論怎樣回應,十有八九都會使他不快,因為他發現與他對話的人在顧左右而言他。他自己表達的,確實是他在日復一日的思慮和苦痛中凝結起來的東西,他想傳達給對方的,也是長期經受等待和苦戀煎熬的景象。對方卻相反,認為他那些感情都是俗套,他的痛苦俯仰皆是,他的惆悵人皆有之。」


這段話說的很現實。


當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降臨在你身上時,你壓抑不住爆發了出來,找個人訴訴苦,可是很多時候無論對方怎麼說,都好像說不到自己最想聽的那個點,即使有,也不一定每次都是。


所以真正厲害的人,從來都不是看起來很精緻,而是自己永遠保持著面對壓力,學會自己處理情緒。


當你靜下來,去讀一部自己想讀很久但沒有來得及去讀的書,去看一部自己想看很久還沒來得及看的電影,不熬夜去好好的睡一覺。


你會發現,內心輕盈了許多


你才能去感受那些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而正是這些自己真正喜歡並且有意義的事,會給你帶來長久且充實的快樂,你在這條路上,不再去想怎麼樣去維護自己的人設,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真正讓自己成長的事情上


這個時候,你發的朋友圈越來越少,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會越來越多。


而真正這些朋友,這些和你同頻的朋友,才能一起更好的引起共振,讓自己感到幸福!


PS:今天的文章,真的是芬奇先生刻骨銘心總結出來的。

相信對屏幕前的人有所啟發,喜歡的話記得點個「在看」打卡啊,學會分享是變優秀的第一步~


推薦閱讀

利用好晚上2個小時,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使用花唄

一定要戒掉的6個【學生思維】


END

作者:你好芬奇先生,一個篤定的終身成長主義者,希望和你一起終身成長。


芬奇先生

「一直都在」

相關焦點

  • 其實,真正可靠的男人,很少發朋友圈
    已經發生的傷害,你只能硬著頭皮承受,真正想要改變,就得在最初擦亮眼睛。把心交給對方之前,先看清對方可不可靠,才是避免傷害的絕佳辦法。男人可不可靠,朋友圈就是最好的觀察場地。其實,真正可靠的男人,很少發朋友圈。
  • 為什麼領導很少發朋友圈?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優秀的人都忙著越來越優秀,而有一部分無所事事的人只能每天盯著手機關注別人的生活。我回想了身邊那些做領導的朋友,他們都不怎麼發朋友圈,實在要發也是一些關於公司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新聞,很少看到關於生活動態的新聞。有人會說肯定是當了領導就擺架子裝低調。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領導並非是裝腔作勢,我採訪了幾位朋友,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 為什麼層次高的女人,很少發朋友圈?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相信大家的身邊總會有一個這樣的女人:心情好,發朋友圈;心情不好,發條朋友圈;過生日,發朋友圈;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有些女人就是這樣,你能夠從她的朋友圈裡,了解她的一切,真實連她午餐吃了什麼都知道。
  • 為何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早就不發朋友圈了?不是低調,是這4原因
    還有很多思維活躍、愛表現的朋友,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發布好多條動態。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身邊還有不少的人,幾乎從來不發也不看朋友圈,而且這些人往往還是我們身邊算是事業有成,比較成功的人。這些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朋友圈。
  • 婚姻中,真正聰明的女人,很少發朋友圈
    但每個人發朋友圈的頻率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分享,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生活直播到朋友圈裡,覺得和人分享是一種快樂;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發朋友圈,每次你主動點開她的朋友圈,總是看到她最新一條朋友圈還是半年前發的,至今未更新,我們會覺得這種人性格比較內向,不好相處。
  • 真正的「狠角色」,從不發朋友圈
    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不喜歡用朋友圈,甚至還有人設置「三天可見」,甚至有一些人從來都沒用過朋友圈。或許你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當你用心去感受這些人的時候,會發現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 真正的「狠角色」,從來不發朋友圈
    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不喜歡用朋友圈,甚至還有人設置「三天可見」,甚至有一些人從來都沒用過朋友圈。或許你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當你用心去感受這些人的時候,會發現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 真正的厲害的女人,戒掉的不止是朋友圈
    可是,發了這樣的朋友圈而這真正厲害的女人,她們是不會在朋友圈裡暴露自己的脆弱的,對於她們而言,不過分地暴露自己的軟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樹立自己的形象,尤其是那些職場女性,你暴露的脆弱,正說明了你的無能。
  • 心理學:很少發朋友圈的女人,都是高情商的「狠角色」
    生活中那些很少發朋友圈的女人,就是經歷過這樣的階段,把自己修煉成了高情商的「狠角色」。我們發朋友圈也從以前想發就發,到了今天分組可見,甚至今天添加朋友已經可以直接選擇只聊天的好友了,彼此之間連朋友圈權限都不用設置就默認不可見了。曾經papi醬做過一期關於發朋友圈的視頻,發個朋友圈在考慮屏蔽家人,關係不好的人,領導同事等一系列的分組後,也沒什麼發朋友圈的心情了。而在朋友圈給你點讚和評論的,也不見的就是關係好的人,可能是下屬對上級的示好。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撩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生
    可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男性都有規律可循,若是遇見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生該怎麼辦?前段時間,有人說自己暗戀一位新同事,並主動加了男同事的微信,以為接下來可以探究對方的朋友圈,誰知道對方設置了僅三天可見。一個月過去了,男同事沒發過一條朋友圈。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倒逼自己」
    尤其是網絡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與人的溝通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很多人,只是朋友圈裡的「點讚之交」,還有很多人,是素不相識的人,但茫茫網海,忽然就相遇了,但也多半是相遇不相識。當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時候,其實是順應了時代,一直和時代一起進步,逼著自己不斷走向新的順利。不過你過去做了什麼,成功或失敗,都只是一個起點,一切才剛剛開始。
  • 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3種人
    與好友聊天,與群友撕逼,等訂閱號更文,刷朋友圈,忙的不可開交。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發朋友圈,賣房子,搞微商,曬美食,曬娃,曬工作,曬旅行……但身邊也不乏這種人,很少發朋友圈的人,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低調的,其實不是,多半是這三種人,不信一起看看吧!
  • 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體制內的人很少發朋友圈,這是為什麼
    身邊有體制內的朋友,你會發現,他們很少發朋友圈,尤其是男的,尤其是有一定職務的人員。這其實也很簡單,對於這類人群來講,有紀律要求,一些內容,是肯定不能發的。比如涉密內容,不允許或者不適合公開的文件或者內容,不符合本人身份公布的內容。
  • 真正厲害的角色,很少交酒肉朋友!
    意思就是說人在客觀環境中會逐漸影響人好與壞,在比較好的環境中,結交有益朋友是相當多,如果是比較差的壞境中,結交的朋友非常多,很多都是吃喝玩樂不幹正經事的朋友,將會影響你的格局,其實就是些酒肉朋友,而是衝著利益而結交的!
  • 真正厲害的角色,很少交朋友!
    真正厲害的角色,很少去交朋友,因為真正知心朋友就那幾個,其餘的並非就是看好您的為人,而是為的到達某種目的及利益上的往來,倘若他們實現目標,那麼您將會遭到禍害與暗算,會有性命之憂存在生死攸關的局面!所以朋友再多未必都是真心,這些所謂的朋友,並非真正的鐵桿盟友,而是狐朋狗黨很多隻不過臭味相投,絕大部分是衝著某種目的或者利益而來!
  • 為什麼有的人很少發朋友圈?不是不喜歡,而是這四個原因
    為什麼有的人很少發朋友圈?不是不喜歡,而是這四個原因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導致很多人,已經習慣使用非常流行的聊天工具,他們可以用聊天工具來聯繫業務,和自己的朋友聯絡感情。而朋友圈則成為了QQ空間之後,老少皆宜的展示自己的窗口。他們習慣利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軌跡。
  • 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人,是靠譜的結婚對象
    難免讓人對他多了一種花裡胡哨的認識,覺得不夠踏實和沉穩,說不出來有什麼不好,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好。如果一個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是這樣,那麼不經常發朋友圈的,又都是什麼樣的人呢?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觀點,說: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人,是靠譜的結婚對象。
  • 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6種人
    大家時常在微信朋友圈留下自己的生活軌跡、寫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推銷各種產品。人們希望通過微信朋友圈讓別人更加了解自己並進行深度交流。然而,也有不少人不喜歡發朋友圈。他們從朋友圈的紛紛擾擾中抽離出來,或許偶爾會翻一翻別人的朋友圈,但自己基本不發。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以下這6種人。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逆向生長」的人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逆向生長」的人。比方說,原來喜歡喋喋不休說話,後來喜歡沉默寡言;原來總是喜歡炫耀自己,後來就越來越低調了;原來總是優柔寡斷,後來做事當機立斷;原來喜歡抱怨人生,後來堅持少說多做。一個人真正成功了,不一定是腰纏萬貫,但一定是戰勝了自己,顛覆了自己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徹頭徹尾改變了自己。
  • 永遠不要撩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生!網友:因為你「撩不起」
    如今,人們想了解一個人,往往會通過對方的朋友圈去探尋蛛絲馬跡。如果一個女生暗戀一個男生,便會悄悄通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觀察。暗戀中的女人就像福爾摩斯,可以根據很多細節分析判斷男人的喜好以及性格。可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男性都有規律可循,若是遇見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男生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