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家喻戶曉,而作者羅隱卻鮮為人知。
筆者第一次知道羅隱的名字,不是源於某句他寫的詩,也不是源於某件關於他的事,而是源於王安石那首著名的《詩謎》: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
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
(走入帳中尋不見——羅隱)
這是一首謎語詩,四句話裡隱藏著四位大詩人的名字,其中第三句「走入帳中尋不見」的謎底正是羅隱——美女為什麼不見了?因為被羅帳遮擋住了,羅帳把美女隱藏起來了,所以是「羅隱」。好吧,王安石,算你有才。
那麼,其他三句的謎底各位讀者猜到了嗎?友情提示:第一句「佳人佯醉索人扶」比較好猜,謎底是一位唐朝詩人,早年當過和尚,還俗後參加科舉屢試不第,卻因寫詩而聞名,人稱「詩奴」,「推敲」一詞由他而來;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膚」最簡單,謎底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位浪漫主義天才詩人,好了,不能說更多,答案已經呼之欲出;第四句「任他風水滿江湖」最難,謎底也尚存爭議,主流觀點指向一位宋初隱士,但後世知名度並不高。
言歸正傳,說回本文的主角羅隱。
同為唐代詩人,羅隱雖然名氣不如李白杜甫,成就不如王維白居易,但他卻真真是個「名句製造機」。羅隱的詩,語言精警通俗,名句輩出,其中最膾炙人口的,除了上文提及的「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有「任是無情也動人」、「家財不為子孫謀」、「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等等,每一句都充滿智慧,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他的詩,從來不是簡單的敘事或寫景,平時語言下,必有哲思在其中。
比如,羅隱的諷刺詩《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自古以來,詠雪詩甚多,但羅隱的這首詩雖然以《雪》為題,但立意卻不在詠雪,而是借題發揮,表達了對統治者的憤懣不滿,以及對貧苦大眾的滿腔同情。
(羅隱: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再比如,羅隱的詠史詩《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詩中,羅隱明確表態,反對把吳王夫差的亡國受辱歸罪於西施禍國。這種打破傳統成見的首創,實在是難得。
(羅隱: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另外,部教版語文課本裡還收錄了一首羅隱的《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的這首《蜂》,一句「為誰辛苦為誰甜」道出無限感慨,既歌頌了不畏艱難、辛勤勞作的人,又諷刺了不耕而食、不勞而獲的人,可謂是正能量滿滿,遂被蘅塘退士孫洙選為《唐詩三百首》之一。
(羅隱: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縱觀歷史,詩紅人不紅的例子還有很多,「中招」的不只有羅隱一個。
比如,「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出自袁枚的《隨園詩話》,原句作者是一位名叫豔雪的歌姬。
又比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出自《論詩五首·其二》,原句作者是清朝乾隆二十六年的探花,名叫趙翼。
再比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出自元雜劇劇本《翠紅鄉兒女兩團圓》,原句作者是一位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詳的小人物,名叫楊文奎。
又有「不愛江山愛美人」、「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他人作嫁衣裳」等膾炙人口的名句,其作者也都是無名小輩。
人活一遭,大多數人的最終宿命都是湮沒於歷史長河,百年之後便再無人問津,如果能憑藉一句話影響千秋萬代,又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成功?比如,羅隱。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