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光了兩條殺人的消息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之所以會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大概率是因為這兩起案子都與親密關係有關。一個是丈夫肢解了妻子,另一個是男朋友謀害了自己的女朋友。
乍一聽到這樣的消息,會有一股涼氣從脊梁骨中滲出,相信有不少的人會由此事件開始懷疑人生。畫人畫虎難畫骨,用「披著羊皮的狼」來形容那些害人者並不過分,在受害人眼裡他們是丈夫是親密愛人,殊不知,他們對被害人無絲毫憐憫之心。
是什麼樣的動機讓他們對曾經的親人痛下殺手,那可是有過親密接觸的情侶。「一失足成千古恨」對他們來說已經不能有絲毫的警示作用,他們想的更多的是除之而後快。
在親密關係中,兩個人最終走向是融合與分離。不管是融合還是分離,從彼此陌生的兩個人到相知相愛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的共同經歷,在這些共同的經歷中,一定會有性格彼此磨合的階段。
但是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有一些人卻是出於個人目的,刻意的隱藏了自己的陰暗,展現出的是一種陽光與開朗的性格。怎奈何,在陽光的背後隱匿著不可告人的虛偽。
融合也就是彼此包容,從相互提防到信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漸行漸遠,有的人則越走越近。
不管是漸行漸遠還是越走越近,兩個人的心還是曾經走到過一起,至於到什麼結果,最後還是由兩個人的選擇來決定。
每一段感情的糾葛,都會有融合與分離產生,融合是分離的恢復劑。分離之後的傷痛,常常會需要有下一場的感情融合來恢復,即使沒有下一場的感情融合,也會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融合,以達到恢復的效果。
這也為什麼會說,受傷的人感情是脆弱的,常常會需要溫暖的環境來撫慰自己的傷口。為什麼人們會感謝那些雪中送炭的人,因為痛苦的記憶才最讓人難忘。
從痛苦的記憶中走出來的最好方式,沐浴到一段新的愛河之中。也許有人會對此產生質疑,在經歷過一次愛的傷害。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對愛已經有了一些敏感,再遇到新愛的時候,會更加理性對待彼此。
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會說,半路夫妻隔層紙的道理。在今天的社會,有一些人會在婚前做財產公證,這樣做的理由,也是害怕在婚姻出現危機的時候,避免在財產上發生過多的糾分。
對於這樣的做法有許多人不理解,當然也有持支持態度的人,不管支持與否,最終還是個人的選擇來決定。
愛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共振器,它會讓人們對自己所愛的人感同身受,兩個人變成一個共同的情緒單元。
融合所要求的「你得和我一樣」的感覺,也許緩解了孤獨,卻讓兩個人都死死綁在這樣的關係中,失去了自我的空間。
「好的愛情,只會發生在兩個獨立自主的自由人當中。」若是在親密關係中失去了愛的基礎,只剩下利益的取捨,那麼這樣的親密關係也就陷入了危機之中。
前面說到的案例中,傷害者在當時如果對受害者那怕還有一絲愛戀,都不可能下此毒手。那可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什麼沒有生命的物體,但凡有一點對生命的尊重,也不會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
親密關係竟然成了危險關係,這種關係的危機中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也許只有當事者心裏面清楚。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受害者到死恐怕也沒有想到傷害自己的人,是那個自己最信賴的人。
相互吸引是兩個人相識的開始,由此基礎上產生了愛,可以說,有了愛的基礎才讓一個女人願意成為陌生男人的伴侶。人的情感在進化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豐富,雖然有喜新厭舊,也會有爭吵矛盾,但是卻不至於到了要置對方於死地的地步。
人們也只有在慘案發生之後引起反思,那些慘劇也會像石子丟進水塘一樣,激起層層漣漪,在漣漪過後,依然是平靜的水面。更多的人們恐怕並不會因為此案例改變自己的某些行為,之所以會這樣,這是人們自我防禦的天性。
正如人們不相信災難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一樣,在面對且行且珍惜的忠告時,並不會因為一些瑣事而降低了自己情緒化反饋。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決定了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
在名著《小王子》中有對親密關係精彩的描述,愛是訓養出來的,在規定的時間做約定的事情。被物質化的今天,好像情感的力量在減弱,更有甚者會用親密關係來做為人生跳板,這樣的親密關係,在遇到任何挫折的時候,分崩離析也是一種必然。
情感的基礎是愛,沒有愛的親密關係勢必處於一種看不見的危機之中。面對危機該如何抉擇,不僅需要有理性的智慧,還需要有包容的關懷。若有挽回的餘地,還是給予支持和理解,若斯人心已遠去,放手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