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珍:為實現共和慷慨赴死,他的犧牲壓垮了晚清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從鴉片戰爭到清朝結束,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拯救中華大地付出了巨大犧牲。其中,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犧牲最多。如題,本文小編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彭家珍,犧牲時僅24歲,不過,他犧牲後僅10餘天時間,清朝皇帝就宣布退位,自此,清朝政府結束了276年的統治。那麼,清朝決定退位,跟彭家珍有沒有關係呢?小編可以肯定的說,有!
彭家珍,四川金堂人,1906年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他少年時就見證了清朝的腐敗無能,一開始和他父親一樣堅持維新派的改良道路,但是自從反對他父親納妾之後,兩人對於救國的認識又產生了區別。歷史遠不是我們在書上了解的那麼簡單,其實清朝為了自強,也做出了不少表面的努力,比如在各地興建武備學堂和新式學堂。但是,今天我們清楚,許多革命人士都是從這裡出來的。彭家珍也是一樣,他當時認為非武力不足以救存亡,就這樣他棄文從武,進入了四川武備學堂。在這裡,他接受了許多革命道理。當然,他的成績是極為優秀的。從這裡畢業後,他就被當時的四川總督錫良派遣到日本考察軍事,就這樣,他在日本結識了孫中山,加入了中國同盟會。
從日本回國後,他就加入了新軍,並準備策划起義,然而早期的革命者並不成熟,常常出現洩密的情況,這一次就是這樣。這時的四川總督是趙爾豐,但所幸彭家珍沒有暴露,後來才有機會通知革命黨人轉移。但彭家珍也因此受到懷疑,從而不得不離開成都。說到這裡,小編要提一句,革命黨和維新派是不同的,一個是要推翻重建,一個是要改良現有政府。所以,清政府對革命黨尤其殘酷。
武昌首義之前,彭家珍一直都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但在他的上司眼裡,他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將領,從而受到重用,而他也有機會發展成員並向革命者提供支持。甚至一次,彭家珍親自負責押運一起從歐洲購買的用來鎮壓革命的槍枝彈藥,就是他通知革命黨人劫走的。但正是多次這樣的動作,他暴露了從而受到了通緝。
那麼,他究竟是怎樣犧牲的呢?當時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全國多個省份紛紛響應,這個時候就差晚清政府投降了。晚清政府本來也有投降的意思,但當時有兩個情況,一是袁世凱一時沒有標明態度,但他卻掌握著北洋新軍,這對革命者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二是當時清朝出了一個以愛新覺羅·良弼為首的宗社黨,宗社黨主張集中北方兵力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正是這種情況下,彭家珍帶領的暗殺小隊先後對以上兩位進行了暗殺,但是暗殺袁世凱卻失敗了,彭家珍吸取了經驗,並親自暗殺了良弼,他也當場犧牲。而正是良弼的死亡,使得宗社黨瞬間解散,立憲保清已經不再現實,從而晚清政府在短時間內就決定退位。所以說,彭家珍以自己的犧牲壓垮了晚清政府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