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給別人提建議的衝動

2021-01-12 意嬰堡寶媽微課堂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很多的時候,出於熱心,向親戚朋友提出建議,會發現似乎是好心辦壞事。對方非但不領情,自己心裡也堵得慌。最終的結果,不但沒有改變對方,反而使雙方的關係變得僵硬。

為什麼明明出發點是為他人著想,擔心對方掉坑裡,綜合自己的經驗和認識主動提意見,反而事得其反呢?大致上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一、提的是合理建議,但對方的認識不足,在當下意識不到。比如說:填報高考志願,如果剔除個人愛好因素,建議對方學習更有技術含量的理工科專業,有一技之長更好謀生;而對方偏偏聽不見,去學個很冷門的植物學,埋怨控制欲太強太過於幹涉。至到4年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難,到處碰壁,才會明白你當初的苦口婆心。

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當初建議的預期。一朋友通過分析作為省會城市的人口虹吸效應和近幾年政府土地供應量的縮減,以及現行樓市房源庫存的對比,大致判斷樓市行情是繼續向上的,建議親戚為畢業後的孩子買房,還帶樓盤分析。親戚聽從建議買了推薦的樓盤,房價一波比一波高,享受到了快翻一倍的紅利。可就在交房前的半年多,而這家才上市不到一年的地產公司資金鍊崩盤,面臨倒閉,最終被收購,但在建房停工了幾個月。朋友收到的是親戚吐槽和抱怨,要是沒買就會遇上這爛尾樓了。房價漲了一倍,親戚不會感激你,但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導致停工已永超三年前買房的預估判斷招來抱怨。

三、不懂得求同存異。「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喜歡站在正確的制高點上,去評判別人、教導別人。好像別人不聽從我們的「正確」意見,是別人的損失,而我們也有「責任」去改正別人的錯誤行為,而事實上自己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很多事情是有兩面性的,不應過於偏激。

相關焦點

  •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
    我曾說過: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明明母獅子只是叼著小獅子,為什麼這麼多人偏偏說母獅子要一口吃掉小獅子?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指鹿為馬」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大家都是傻子嗎?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博弈。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糾正別人的欲望!
    然而,一個成熟而智慧的人,往往會懂得,人是需要克制自己說服別人的欲望的。(2)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說服別人?首先,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是對的。 然而,我們真的是對的嗎? 「橫看成嶺側成峰」,真正的事實,是由多個面向構成的。
  • 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克制誘惑
    一個能夠抵禦誘惑,堅持存錢的人,比起每天運動、早睡早起的人來說,這才是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生活中有哪些殘忍的真相?其中答深刻又扎心:年輕人給自己挖坑,往往從盲目的自信開始。現在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東西誘惑著我們,當你任由自己的欲望無限擴張,那離災禍也不遠了。
  • 夜讀丨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欲望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每個人都想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人都是討厭被外力改變和強迫的。因為他的內部,有自己的價值觀,需要去捍衛。價值觀,是一個人賴以居住和生存的房子,讓我們可以活得有尊嚴、有安全感。假設一下——有個人突然衝過來,對你說:你的房子要倒了,很危險,我幫你把它撞倒,不用謝我。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欲望
    這讓我們形成了固定的行為和認知模式,一方面像自動駕駛一樣省時省力,一方面卻也帶來了認知上的局限: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看不到缺陷和漏洞,進而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對的;卻緊盯著別人的缺點和漏洞,將對方的可取之處選擇性屏蔽掉,認為別人錯了。因此,我們認為的不容置辯的事實,往往只是局部的事實。
  • 不高估自己,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人世間最大的諂媚者是一個人的自我,和它相比,其他的諂媚者都顯得很理智。」人傾向於高估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重要性、高估自己和別人的關係。然而,你把自己看得越重, 就越容易失重;你把自己看得越高,就越容易失落。
  • 控制好情緒,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沒人關心你情緒如何,只看你做事是不是專業。所謂專業,就是把生活的歸於生活,工作的歸於工作。工作的時候,就把一切雜亂的情緒收起來的,按時保質保量地把事情做好。而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這之上,才是個人能力和發展。
  • 在感情中學會止損,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哪個成年人心中沒有過血淚?哪個成年人沒有遭受過欺騙?哪個成年人沒有深夜哭泣、流淚到天明?但是這樣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整個人生的全面潰敗,只要相信自己,擦乾眼淚,收拾自己的行囊,再重出江湖時,自己又是一條好漢。
  • 建議你不要再亂給別人提建議了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總愛給別人提點建議。Ta真的是在提建議嗎?有可能,但也有一種可能,對方僅僅是想證明他考慮得比你多、他擁有的信息量比你多、他比你更成熟,甚至想在某些程度上控制你的方向。很多人喜歡提這種「否定式建議」。
  • 克制與自律能否釋放自由,解決焦慮?
    由此可見,克制與自律是解決焦慮的唯一辦法,一旦破除了焦慮,自由的喜悅便釋放出來了。你看一個人整天吊兒郎當散漫自由,不是二混子就是乞丐,因為他沒有力量做任何創造性的事情,有的就是行屍走肉。一個人內心的自律與克制越強,做的事情就越大,自律與克制能夠抵擋住人生的許多誘惑,走的越高,誘惑就越大,所必須的自律與克制就要跟的上,否則便會產生焦慮的情緒,便會犯錯誤。人是一個很怪的動物,因為人的理性還不足以認識人的心理。人類在幾百萬年間的演化過程中,理性出現的太晚,人的本能和潛意識在理性的掩蓋下變得深不可測。
  • 從頂替事件,看到成年人最該的自律,是克制自己慷他人之慨的欲望
    當看到陳春秀的父親接受採訪痛罵自己沒用時,我不由得紅了眼眶。他說,那些人就是知道我是個慫包,才敢這麼胡作非為,都怪我自己沒出息,毀了女兒的前途。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即使再怎麼努力,也難有一番大作為,但,這不是他的錯。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出來社會後,能夠奮鬥出一番天地,憑著一己之力將全家拉出困境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遠離槓精,不和槓精爭輸贏
    通過這2件事,我得到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表達,大概可以分為:事實(Fact)和觀點(Opinion)。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但是細究起來,還可以再分。
  •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戰勝自己要能做到這四點
    經常聽到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做人要戰勝自己。而戰勝自己最大的困難就是要能拒絕各種誘惑,主要來自於金錢,美女,物慾,名利等方面的誘惑,做人如何才能拒絕這些誘惑呢?1、做人不要只是想著美事和好事。
  • 在女人心中,男人成熟的標誌:學會「克制」自己
    當一個男人不再不管不顧地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懂得照顧別人,愛惜對自己好的人,時時刻刻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懂得「克制」自己了,這樣的男人,才是真正的成熟了。這一生,一個男人會有很多的角色轉變,如若想要淡定從容地面對一切,就要從學會克制自己開始。當一個男人不再任性妄為的時候,才是真正走向成熟的道路。
  • 成年人的世界裡,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
    如果要我們給出當時的答案,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都可能會因為一時衝動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舉動來。人與人之間需要感情,感情能夠帶給我們溫暖,也能夠給予我們心靈安慰。可是人有時候太在乎感情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感情也是需要我們正確對待的。作為一個成年人,感情用事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成年人,你需要的是這樣做。
  • 成年人如何從自律走向自由?
    擔憂30歲上有老下有小,擔憂身邊人比自己過得好,難道就沒有一條道路可以讓我們奔跑的步伐不那麼疲倦?,沒有新任務,沒有人關注結果,像極了一個人的自娛自樂,聽說閨蜜每天忙到晚上10點,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她從起初的同情變成了羨慕,因為她從剛剛入職每天早晨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意氣風發,變成了每天早晨的迷茫,大好的青春本該拿來奮鬥,然而到了她這卻像養老的生活,她不甘心,她每天看項目書籍、論文,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場,然而項目組隨著項目經理的離職解散了,她反思自己,自律就一定有收穫嗎?
  • 克制欲望,遠離誘惑的漩渦,小不忍則亂大謀,衝動是魔鬼
    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自我教育,這就是自律。具有良好的自律精神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重要表現,即使獨自一人,也能夠謹慎地遵守原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的品質值得我們尊敬、學習。在遇到不好的誘惑時,我們要學會自我約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例如,臨近考試,朋友邀請你一起去玩遊戲,或身邊有人拉你一起賭博入夥,此時,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智慧來拒絕參與,保持良好的習慣,避免沾染不良習氣。
  • 不要好為人師,總是給別人提建議
    ,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別人提建議。提建議也就罷了,問題是所提的那些建議或者沒有任何新意,或者是自己想當然的認為。沒有實際的作用。比如,如何找個喜歡自己的男朋友?這本身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題目。而且範圍太廣泛。
  • 異性之間的友誼,需要的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
    而這個時候只能夠通過轉移視線,壓抑著內心深處的衝動,但其出發點就已經決定了它最終的本質。當然也有人覺得男女之間存在純潔的友誼,因為人畢竟不是光靠天性而活,很多時候精神之間擦出的火花遠比肉體的誘惑更強大一些。
  • 一個人最大的自律:獨處而不放縱自己
    而一個人最大的自律就是:獨處而不放縱自己。一個人最大的自律,莫過於如陳道明這樣有著獨處而不放縱自己的內心。吃不了自律的苦,就得接受平庸的罪。許幻山是既沒有獨處的能力,又一個勁想獨掌大權,所以,沒有顧佳的監督和約束,他開始放縱自我,結果可想而知。放縱自己容易,約束自己很難。一個人是否擁有最大的自律,就看他獨處時候,是否輕易放縱自己?